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原创新闻 > 正文
我们的“十五五”② | 山水间“掘金”绿电:福建的清洁能源布局之道
www.fjsen.com 2025-11-17 10:59:49 来源:东南网

东南网11月17日报道(记者 卢金福)在宁德福鼎太姥山镇备湾村海域,连片光伏板如蓝色绸缎铺展于碧波之上,这里是福建首个海上光伏项目——"中广核宁德核电温排区200MW项目"的建设现场。中广核新能源福建公司总经理吴重仲满怀期待地说,项目首批光伏模块已实现并网,预计2025年11月底全面投产。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作为全国首个生态文明试验区,也是引领绿色转型的清洁能源大省,福建推动核能、水电、光伏、风电多元协同发展体系。截至2025年9月底,福建清洁能源装机比重达66.08%,发电量占比54.64%,连续多年实现清洁能源100%消纳,绿色发展水平居东部10省(市)首位。

2025第三届中国海洋装备博览会福建海上风电装备专题展 东南网记者 卢金福 摄

蔚蓝风场 海风阵阵"转"出动能

不久前,台风"桦加沙"期间,平潭大唐海上风电公司显美风电场最大风速达24米/秒,单日发电量451.48万千瓦时,创历史新高。

"这些电量可满足9万辆新能源汽车充电,相当于节约标煤1350吨,减排二氧化碳3500吨。"该公司生产运行高级主管李文豪说。

这座装机规模185MW的风电场,风机等效利用小时数超4000小时,相当于每年节约标准煤约2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64万吨。

平潭海域已建成5个并网发电的海上风电场

作为我国海上风能最富集的地区之一,福建年均风速超9.5米/秒,海上风电年均可利用小时数达4000小时以上,理论蕴藏量超1.2亿千瓦,是名副其实的"风库"。

福建海上风电项目正"串珠成链":2023年全球首台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在平潭外海并网;漳浦六鳌海上风电场二期作为全国首个全采用13兆瓦以上机型的风场,年发电能力达16亿千瓦时;华润连江外海海上风电场、福鼎B-1区70万千瓦海上风电场、长乐外海J区海上风电场、湄洲湾外海海上风电场等项目也在推进中。

漂浮式风渔融合项目——"国能共享号"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福建开展"风光渔"融合的创新实践。莆田南日岛的全球首座"风光渔"漂浮式平台"国能共享号",去年6月并网后曾在大风季连续满发120小时,单周期渔获收入达数百万元,实现"电渔双收"。

风电产业的蓬勃,离不开全产业链支撑。福建已具备全系列风机制造能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最大26兆瓦固定式海上风电机组、17兆瓦直驱型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先后下线。"我省引进东方电气、金风科技、中车电机、艾尔姆等龙头企业,加强协同创新,促进产业聚集,风电装备产业实现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跨越。"省工信厅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施惠财表示。

海上光伏 波光粼粼"晒"出绿电

中广核宁德200MW海上光伏项目

福建的海洋,不仅能"吹"出电,更能"晒"出清洁能源。总投资14.5亿元的中广核宁德海上光伏项目,规划建设30个子方阵,电池组件采用大功率单晶硅组件,可实现分块发电、集中并网。

"该项目是绿色能源体系建设的创新实验,对优化能源结构具有重要意义。"吴重仲说,项目建成后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19.8万吨,节约标煤7.8万吨。目前项目的陆上升压站5栋建筑楼已封顶,剩余设备陆续进场安装,送出线路共计30基铁塔。

东山杏陈180兆瓦海上光伏电站项目

这样的光伏探索在福建不断延伸。今年4月,全国首个高风速海域海上光伏项目——东山杏陈180兆瓦光伏电站全容量并网。"项目采用'上可发电、下可养鱼'模式,年平均可提供清洁电能近3亿千瓦时,能满足东山岛全岛居民用电,年节约标煤9.02万吨。"国网漳州供电公司发展部方晓洁说。

"渔光互补"模式持续推广,全省单体最大海上滩涂渔光互补项目——创能涵江兴化湾100兆瓦电站去年并网,年发电超1.2亿千瓦时;新开工的涵江兴化湾300兆瓦项目,预计年发电4.8亿千瓦时。

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全省海上风电、海上光伏装机410万千瓦,规模居全国前列。"海上风光"成为福建绿色发展的鲜明标识。

多元发力 非化石能源多点突破

近日,宁德核电站二期工程项目用岛获国务院批准。宁德核电站一次规划6台百万千瓦级机组,分两期建设,采用我国自主研发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第三代压水堆技术"华龙一号"。

漳州核电项目

作为核电大省,福建省核电发电量占全省发电量比例较高,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福清核电一次规划、连续建设6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总装机容量达667.8万千瓦,每年可发电超500亿千瓦时。今年1月,中核集团福建漳州核电厂1号机组成功投入商业运行;华能福建霞浦核电站一期工程获国家核准,拟建设2台"华龙一号"压水堆机组。

水系密布的福建,水电及抽水蓄能建设同样提速。今年6月,全省首个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华电福建古田溪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主体工程开工,项目规划装机容量250兆瓦,建成后年发电量可达2.5亿千瓦时;南安、仙游木兰等抽水蓄能电站也在推进中,建成后年发电量均超10亿千瓦时。

福建还积极探索地热能、波浪能、潮汐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国内首套发电功率达到100千瓦的可自航波浪能发电平台——"集大4号"可自航混流气动式波浪能发电平台已成功下水;东方电气(福建)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10千瓦振荡水柱式波浪能发电装置"东波一号"完成真实海况测试,实现连续发电超1800小时。福建还计划2025至2030年培育1—3个百兆瓦级绿电制氢示范项目。

漳浦六鳌海上风电场二期项目

国家发展改革委提出,到"十五五"末,新增用电需求绝大部分由新增清洁能源发电量满足,让更多绿电穿越山海、点亮万家灯火。

福建已明确发展路径:推动陆上风电升级改造,加快近海海上风电项目建设,稳妥推进闽南海上风电基地开发。安全有序发展核电,稳妥推进漳州核电、宁德核电项目建设,探索利用核能供汽供热。探索海洋能等新能源开发利用。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30%以上。

从风电机组的旋转到光伏板的闪光,从核电基地的稳定输出到抽水蓄能的灵活调节,福建正在山水之间持续挖掘绿电潜力,为"双碳"目标注入蓝色动力。

(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来源福建海事局)

海报设计:林睿

责任编辑:李雅兰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