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社会 > 正文

一回“连环致歉”的背后

2025-11-17 10:07:20 作者: 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近日,永安市民刘女士先是电话道歉,后又两次专程登门,最后还在“12345”政务服务平台留言致歉,并点赞永安市公安局刑侦大队民警。这背后,究竟有一段怎样的故事?

原来,9月30日下午,刘女士在外地时接到一通来电,对方自称是永安市公安局刑侦大队的民警,因工作需要需与她沟通情况。刘女士了解到不少冒充“公检法”人员实施诈骗的案例,这让她立刻警惕起来,表示要核实对方的身份。

面对刘女士的质疑,民警耐心地报出了自己的警号和姓名。然而,刘女士一口认定对方的警号是编造的,对着电话骂了几句后,便匆匆挂断了。让她没想到的是,几分钟后,同一个号码再次打来。接起电话,刘女士没等对方解释,又对着话筒斥责了一番。刘女士还把事情经过发到了微博上。

事后,刘女士心里开始犯嘀咕:“要是真骗子,怎么还会再三打电话解释呢?”带着这份怀疑,10月1日,刘女士来到永安市公安局核实情况,确认此前电话里民警报的警号、姓名等信息均属实。

得知真相的刘女士,顿时感到十分愧疚,决定去刑侦大队向那位民警当面致歉。恰好那位民警正在休假,无奈之下,她先通过电话向对方表达了歉意。几天后,刘女士再次来到刑侦大队登门致歉。让她意外的是,当事民警不仅没有责怪之意,反而笑着安慰她:“现在诈骗分子手段越来越隐蔽,你警惕性高是好事,别往心里去!”

民警的包容让刘女士越发过意不去,最终她在“12345”政务服务平台留言,详细说明事情原委并向民警致歉。(福建日报通讯员 黄中泉 贾晓刚)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专题推荐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