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原创新闻 > 正文
一碗糌粑的“闽北扎根记”
www.fjsen.com 2025-11-18 09:54:59 记者 王俊杰 通讯员 邓贤龙 来源:东南网

东南网11月18日报道(本网记者 王俊杰 通讯员 邓贤龙)

从念青唐古拉山的雪水融香,到武夷山脉的茶香氤氲;从糌粑的醇厚绵长,到包糍的软糯鲜香,3300余公里的路途、2000余米的海拔落差,未能阻挡珞巴族姑娘拉宗。2022年,她怀揣着对远方的憧憬,从西藏米林奔赴闽北邵武,在这座山城扎根、成长,让雪域的风情与闽北的烟火相融,架起了一座跨越山海的“同心桥”。

初到闽北,直面生活挑战

2022年,已在家乡工作了一段时间的拉宗通过西藏籍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专项招录公务员考试,成功入职符合专业要求的邵武市民政局。“其实报名时我对邵武还很陌生,真正让我心生向往的,是考试后偶然在网上看到的一部邵武宣传片——画面里的福山青翠挺拔,钟楼古朴庄重,那些镜头一下子就撞进了我心里,这也是我第一次如此直观地认识邵武。”拉宗说道。带着对这座城市的好奇与憧憬,拉宗踏上了前往邵武的征程。

然而,迎接她的并非想象中的惬意轻松,而是身体与生活层面接踵而至的双重“挑战”。

“邵武的空气含氧量比较高,刚来的时候,我直接醉氧了,头晕晕的。同时,邵武的气候比较潮湿,我家乡有点儿干燥,我花了大概三个月的时候才适应这儿的气候。”拉宗说道。不同的饮食文化,也让她好生适应了一段时间。

虽然米林和邵武两地都吃辣,但据拉宗介绍,她在家主要以食用糌粑、牦牛肉干为主;而邵武当地以食用米饭为主,总能见到胖胖的包糍。“特别是第一次吃包糍,里面包满了足足的馅料,有点小辣,让我特别惊艳。”拉宗在同事的带领下“逛吃逛吃”,慢慢地便适应了“闽北味道”。

“刚来邵武的一天,我打车去单位上班,出租车司机把我送到了婚姻登记处,而这里离局里还很远,又马上临近上班时间,怕迟到的我十分焦急。领导知道后,立马派了一个同事骑摩托来接我去单位。”刚到邵武报到时,因为不认得单位和宿舍之间的路,每天有不同的同事轮流骑摩托接送她上下班,晚风拂过坐在后座上的拉宗的面颊,她感受到如在家乡般的温暖,同事的热情让她迅速融入了在邵武的工作和生活中。

尽职尽责,勇担工作重担

如果身体和生活上的不适应是一场小挑战,那么工作上的困难则是一场更大的挑战。

“刚接触党建工作时,我就遇到了‘大难题’——由于从小接受藏语教育,我的汉文写作基础较弱,写出来的材料口语化的表达比较严重。”她介绍,记得第一次把写好的党建总结交给主任,看着稿纸上密密麻麻的修改痕迹,脸一下子就红了,低着头不敢说话,心里特别担心自己做不好这份工作。“没想到办公室主任没有批评我,反而笑着说:‘别着急,我教你!’主任还会在工作之余帮忙审阅我撰写的文件材料初稿,划出行文不妥的地方,并教我该如何正确地组织文字语句。”

拉宗在处理工作事务(受访者供图)

为了尽快提升自己,拉宗每天晚上都会留在单位,对着优秀材料反复琢磨,把常用的公文语句抄在笔记本上,遇到不懂的就第二天请教同事。同事们也会在她遇到困难时第一时间伸出援手。“有一次,为了写好一份党建方案,我熬到了凌晨两点,当方案通过的那一刻,终于松了口气,也慢慢找回了自信。”她开心道。渐渐地,她的工作变得心应手,此前负责党建工作的同事,也放心地将工作交付给了她。

三年来,在领导和同事的帮助下,拉宗慢慢从党建“小白”成长为业务骨干。“作为一名少数民族干部,一个人从西藏来到内地,很不容易。西藏的工作方式和内地不同,刚工作时,业务不熟,和同事也不怎么沟通,自己一个人迷茫地工作。经过这几年的磨炼慢慢能够独立完成各项任务,也主动与同事沟通,能打开心扉,性格也变得开朗。”她的成长也得到了领导的首肯。现在,她已担任邵武市民政局综合办公室副主任,挑起全局党建工作的重担。

搭建桥梁 促进文化交融

工作之余,拉宗妈妈两次来福建陪伴她,她都会带着妈妈在周边旅游。武夷山的山山水水给拉宗的妈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她看到清澈见底的九曲溪和风景秀丽的玉女峰时,激动地说:“福建的山水秀丽,和西藏的雪山、高原完全不一样。”看着妈妈开心的样子,拉宗觉得自己不仅在邵武扎了根,还把福建的美好带给了家人。

2023年春节,因为路途遥远,拉宗没能回家过年,心里特别失落。没想到得到了同事们的盛情邀请:“拉宗,来我家吃饭。”那个春节,她每天都在不同的同事家过节,同事还带上她去农村走亲访友,感受不同的过年文化,也正是在去农村走亲访友时,拉宗学会了制作邵武地方特色小吃包糍。“那个年,没有家人在身边,却让我感受到了比家更浓的年味。”拉宗回忆道。

身着藏服的拉宗参加合唱比赛(受访者供图)

“现在的我,早已把邵武当成了第二故乡。每次返乡探亲,我都会带上红菇、茶叶、竹荪等闽北特产送给家人和朋友。在我的影响下,老家的表弟特意网购了茶桌和茶具,在家泡起了茶。”她说道,她也将家乡的牦牛肉干、糌粑、酥油茶带来邵武,分享给同事、朋友。平常在宿舍,她会做一些家乡美食,邀请同事、朋友品尝,让大家在邵武便能感受到“舌尖上的西藏”,让闽北和西藏的文化在美食中慢慢交融。“今年,我的表妹还特意报考了三明的大学,她说想过来看看我说的福建。”她笑呵呵地说道。

糌粑与包糍的相遇,是雪域与山城的拥抱。拉宗的故事,是各民族“双向奔赴”的生动写照。从西藏到闽北,她用奋斗打破地域的界限,用真诚搭建心灵的桥梁,让山海之距化为同心之暖。

责任编辑:周冬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