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经济 > 正文

在福建,草菇生产有了全新“打开方式”

2025-11-19 09:27:23 作者: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11月19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张辉 通讯员 赖淑芳 唐茜) “以前每年只有6月到9月能出菇,现在一年四季不断档。”初冬时节,泰宁县朱口镇草菇产业园内依然菇香扑鼻,负责人杨龙金感慨,终于不用再“看天吃饭”了。

近日,泰宁县朱口镇草菇产业园新厂区正式投产。随着45座现代化菇棚投入使用,该产业园菇棚总数达到141个,年产能将增加至296万斤,实现年产值超4000万元,成为全省最大的草菇生产基地。在这里,草菇可以实现一年四季不断档生产。

草菇天生喜高温高湿环境,到了冬季,温度过低,难以成活。杨金龙种草菇18年,过去最大的困扰就是季节性明显,难以实现周年栽培。如今,福建通过科企协作,引入现代化智能设备,在全国率先实现草菇工厂化周年栽培,填补了草菇生产技术空白。

走进草菇产业园,141座智能温控大棚整齐排列。与传统菇棚不同,这里没有强烈的温差与湿度波动,传感器实时调控着棚内环境,始终将温度维持在30℃左右、湿度保持在90%左右。草菇住上“空调房”之后,四季出菇不再是梦想。

变化的不仅仅是生长环境,一系列创新“组合拳”让福建草菇生产全链条都有了全新“打开方式”。

在制种环节,调控菌包含水量和pH值,提升菌种活力,并筛选出适应性强的新品种FV203,为后续高质量出菇打下坚实基础;在栽培环节,通过“正反面出菇”技术,调整菇床角度与培养基配方,使草菇从正反两面生长,出菇面积翻倍;采用地面硬化、封闭操作间、浇筑挡墙等措施,构建起一套全程不用农药的生态防控系统;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环节,废菌渣全部供给有机肥厂,上料水抽回泡料池循环利用,就连栽培料,也能通过“新旧搭配”实现利用率最大化,不仅省下一半原料成本,还能保持八成以上产量,每个大棚每月还能节省培养基成本2000元……

科技赋能,产业革新,农民增收。

“现在种菇,技术有保障,销路也不用愁。”正在基地采菇的村民曹菊梅笑着说。她每月工资4500元,加上年底分红,年收入相当可观。如今,在泰宁,像曹菊梅这样在“家门口”就业的村民不在少数。

据了解,泰宁县积极培育庭院经济,创新采用“入股+就业”方式,引导300多户农户加入草菇种植与产业园建设。农户既赚取劳务收入,还可享受年底产业分红。“我们立足草菇这一特色产业,精准支持脱贫户与农村低收入群体,通过发展庭院经济,切实为村民开辟了稳定的增收渠道。”泰宁县农业农村局农技站林泉祥表示。

而今,园区依托“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模式,已带动周边5个村120多名村民就业,合作农户年均增收4万至6万元。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专题推荐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