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11月19日报道(记者 林先昌 通讯员 刘文标 文/图)18日至20日,由福建省种子协会、中国种子协会鲜食玉米分会、福建省作物学会、福建省农科院作物所共同主办的“福建省第三届鲜食玉米新品种展示交流会(建瓯)暨东南区鲜食玉米产业发展学术交流”在南平建瓯举办。本届交流活动以“鲜源建州,玉润华夏,米泽百姓,努力让优质鲜食玉米走进千家万户!”为主题,展示全国尤其福建省鲜食玉米产业最新发展成果,搭建品种推广、技术交流、成果对接平台,评选推介优质品种,推动产业提质增效,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福建省第三届鲜食玉米新品种展示交流会举行。
全国60多家科研单位、种子企业和种植大户选送的800个优质鲜食玉米品种在田间集中展示,同台竞技,吸引了众多专家、客商和市民关注。来自全国鲜食玉米界科研院所权威专家、兄弟省份省级推广专家、知名企业、消费者代表组成专家品鉴团,采用盲评方式,以表型特征如外观色泽、籽粒饱满度、排列整齐度和食味口感指标如蒸煮后的甜度、糯性、皮渣感、香味、风味等进行多维度的综合评价。

鲜食玉米会鉴评活动
国家鲜食玉米区试主持人、本次甜玉米组鉴评专家组副组长王俊说,今年的鲜食玉米会鉴评活动规模更大,参试品种数有800个,甜玉米和糯玉米接近各占一半;参试单位和采购客商更多,来自全国各地科研单位、种业企业,还有各地采购客商人数很多;品种类型更加丰富,颜色多样,更好的满足市场的需求;鲜食玉米品质更好了,国内的育种水平在逐步提高。
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袁忠贤表示,福建农业系统深入践行大农业观大食物观,立足福建资源多样性和气候适宜优势,加快包括鲜食玉米产业在内的福建特色现代农业发展。2024年,全省鲜食玉米种植面积超60万亩,产量达66万吨,总产值超过16亿元,全省规模种植鲜食玉米的县市超过20个,初步形成了以建瓯为代表的闽北产区、以永安为代表的闽西产区,以及以长泰为代表的闽南产区等三大鲜食玉米产业发展集中区。全省加强品种育种攻关,组织实施种业创新与产业化工程、关键核心种源攻关等项目支持鲜食玉米育种创新,自主育成20个新品种通过国家审定、55个新品种通过省级审定,形成了具有福建特色的鲜食玉米品种系列和一批在省内外具有影响力的品种。着力品种试验展示示范推广,在全国率先设立水果玉米联合体品种试验区组,建瓯、琅岐等2个国家级鲜食玉米展示评价基地被列入国家级农作物展示评价基地,全省每年建立鲜食玉米核心展示示范点30个,展示示范面积1万亩以上,组织开展“看禾选种”、食味鉴评等观摩推广活动,推动鲜食玉米新品种更新换代。
福建省农科院党委书记、院长余文权说,“福建农科院成功创制了亚热带甜玉米杂种优势利用方法与单倍体快繁技术,有效破解了鲜食玉米育种效率偏低的难题。先后培育出“闽甜”“闽双色”系列甜玉米品种、“闽双甜”系列水果玉米品种,以及“闽甜糯”“闽彩甜糯”等系列甜加糯玉米品种,并成功选育出一批富含叶酸、维生素E和维生素A等功能性营养成分的玉米新种质,在生产实践中展现出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目前,已有“闽甜428”“闽双色8号”等40余个鲜食玉米品种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其中23个品种实现成果转化并大面积推广,取得了显著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福建省种子总站站长赵杰樑介绍,去年福建全省种子企业鲜食玉米种子销售量428万公斤,销售额3.44亿元,占鲜食玉米种子全国市场份额的两成以上。在深耕国内市场的同时,福建正加快出海步伐,加大育繁推一体化企业培育力度,引导骨干企业带着创新成果加速出海。目前,全省有鲜食玉米种子持证企业26家,其中具有一定生产经营规模的12家,厦门华泰五谷种苗公司、万农高科集团有限公司还取得了国家级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资质。
交流会期间,发布了本次鲜食玉米“十佳苗头品种”和“十大推荐品种”评选结果并颁发证书,获推荐品种企业代表发言,种业相关领域签订了合作协议。
在鲜食玉米产业发展学术交流会上,参会专家学者围绕品种政策解读、玉米育种、我国鲜食玉米发展趋势及产业化探索、甜玉米风味改良、鲜食玉米病害防控、鲜食玉米土壤科学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取得了较好成效。
区别于普通玉米,鲜食玉米指具有特殊风味和品质的幼嫩玉米,可分为甜玉米、糯玉米、甜糯玉米等类型。近年来,福建将特色鲜食玉米种业创新列为种业创新与产业化工程重点项目,组织科研院所和企业开展良种联合育种攻关,取得重大突破。其中,甜玉米中的特色类型水果玉米种子全国市场占比超65%以上,“雪甜232”是国内首个具自主知识产权水果玉米品种,打破了国外水果玉米品种的垄断;“闽双色”系列黄白甜玉米品种,广泛应用于我国南方种植区,已成为黄白粒品种市场的标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