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原创新闻 > 正文
全民早期预警中国方案的“福建密码”
www.fjsen.com 2025-11-19 22:25:42 卢金福 来源:东南网

湄洲岛。

东南网11月19日报道(记者 卢金福)“妈祖在,风浪平”,在福建流传千年的妈祖文化,蕴藏着“防患于未然”的防灾减灾智慧。如今,这份根植于闽人血脉的生存基因与现代全民早期预警体系深度交融——今年7月,中国气象局将全民早期预警中国方案命名为“妈祖(MAZU)”向全球发布。

方案中用“MAZU”四字分别对应多灾种(Multi-hazard)、预警(Alert)、零差距(Zero-gap)和普惠(Universal),与妈祖“亲民、智慧、救助”的精神跨越时空契合,也让福建的防灾实践成为中国方案的鲜活注脚。近日,“从妈祖到MAZU”全民早期预警中国实践主题采访活动走进福州、莆田等地,解码八闽大地的防灾减灾经验。

“1262”:一串数字背后的时间赛跑

福建预警信息发布可视化数字中心。

福建“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理特征,使台风、暴雨、洪涝等灾害频发。省气象部门历经多年探索,打磨出“1262”递进式防灾减灾工作体系:提前5-10天发布重要天气过程预报,1-3天发布精准到县的预警及风险预警,3-12小时发布精准到乡镇的预警信号,最后12、6、2小时发布精细到乡镇的强降水落区和强度预报。

湄洲岛轮渡码头。

福建省气象局副局长吴德辉直言:“‘1262’的核心是时效逐步缩短、空间不断精准、内容更具针对性,递进式精准锁定灾害防御重点区域。”

妈祖故乡莆田的实践颇具代表性,去年超强台风“格美”登陆秀屿时,气象信息实时汇聚至“全市一张图”,湄洲镇迅速启动防御部署,实现船舶全部在港、渔排人员全员撤离、景区景点关闭、在建工地停工,有效降低灾害损失。

“科学、精准、高效,这是气象早期预警给防汛工作带来的最大改变。”湄洲镇常务副镇长黄春强感慨道。

福建预警信息发布终端。

福建还建立省突发系统共享共用“一平台”,已集成32个部门558家单位的预警信息发布。同时,建立高级别预警电话、闪信、微信机器人、卫星终端等叫应方式,保障台风、暴雨等高级别预警信息自动叫应基层防汛责任人。

“雨未到、防先行”:城市内涝的福州解法

内涝治理是城市防灾的重点课题。福州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城区水系联排联调中心,气象部门通过雷达监测、数值模型推演等技术,提前发布降雨范围、强度、持续时间及台风路径等预警信息,让中心精准掌握风险演变趋势,避免“盲目备战”。

福州市城区水系联排联调中心。(资料图)

“预警信息不仅明确‘雨何时来、下多大、影响哪里’,还同步推送雨势动态更新,为后续调度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实现‘雨未到、防先行’。”中心副主任薛裕彬说,气象预警与排水防涝五级应急响应直接挂钩,无需等待积水出现即可触发响应,大幅缩短处置时效。

今年8月1日,福州市遭遇强对流天气,中心在收到“内涝风险”气象服务场景平台警报后,精准锁定积涝风险点,及时调动人员前往福州鼓楼区的内涝区域开展清理工作,用最短时间消除内涝影响,通过数字化气象服务,福州城市排水防涝应急处置效率提高50%以上。

跨部门协作守护万千渔民的海上安全

福建海域面积达13.6万平方公里,人均水产品占有量、海水养殖产量等多项指标居全国第一。在海洋防灾领域,省气象部门与海洋与渔业局、海事局等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共建共享海洋观测数据,强化灾害风险防范。

“风、海浪、潮汐和水温预报已集成到‘知天气’APP等平台。”福建省气象服务中心副主任黄志刚说,福建成立海洋气象台,建立台湾海峡海雾监测预报预警系统,通过高功率广播电台用普通话和闽南话播报海洋预报,信号覆盖台湾海峡渔民作业渔场。近5年,全省累计向237家海洋渔业单位发布海浪、风暴潮等预警1300多条,向3.3万渔船组推送安全提示2700多万条。

针对特色水产养殖,福建还建立连江鲍鱼养殖气象服务示范基地。今年7月台风“丹娜丝”影响期间,气象部门对养殖提出指导性建议,如养殖户将鲜海藻日均投饵率降至30%~50%,两次投饵间隔4天为宜。据统计,全县超过80%的深水网箱得以提前下沉,有效规避了台风带来的巨浪和强流冲击。

福建经验点亮国际防灾路

从八闽大地到全球舞台,福建的防灾减灾实践正持续输出中国智慧。

目前,“1262”持续性暴雨过程递进式气象服务案例纳入全民早期预警中国方案“妈祖(MAZU)”向国际推广,同时三明、平潭、福州在持续性暴雨递进式服务、海岛交通、城市防水排涝等服务案例也即将融入丰富“妈祖(MAZU)”方案。

依托数字气象技术成果,福建省气象局还为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及岛屿国家提供支持,完成了所罗门群岛海洋气象灾害典型过程,分析了所罗门群岛主要灾害类型、灾害成因与变化趋势、热带气旋影响个例等,为其海洋灾害风险评估提供了重要支撑,目前已作为海洋岛屿国家典型案例纳入上海城市多灾种早期预警智能体MAZU-Urban。

外国气象学者和媒体记者、气象工作人员交流。

“这次参观让我深切感受到妈祖文化中蕴含的传统智慧,也亲身体验了现代科技赋能下的预警体系。”来自马尔代夫的气象学者在参访时表示,福建以实际实践证明了全民早期预警的可行性与有效性,为全球防灾减灾事业提供了宝贵借鉴。

福建正以“妈祖(MAZU)”方案为纽带,将千年防灾基因转化为全民早期预警的生动实践,既守护着八闽大地的平安,也为全球灾害防御贡献着中国方案的福建力量。

责任编辑:林瑶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