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11月20日报道(记者 林先昌 通讯员 刘文标 文/图)16日至22日,由福建省农业农村厅主办,福建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福建省畜牧兽医学会、福建省畜牧业协会联合承办的“福建省生猪养殖高素质农民培训班”在三明沙县举行。

学员正在上课培训中。
聚焦产业实际需求与前沿趋势
这是福建省农广校与产业行业协会合作,第一次结合生猪产业提档升级转型发展的紧迫人才需求而举办的高素质农民培育生猪养殖技能培训班。来自全省各地48家生猪养殖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家庭农场的53名骨干学员参与其中。
作为福建省畜牧业的支柱产业,2024年全省猪肉产量占肉类总产量的42.9%,生猪养殖规模化率高达91.3%,位居全国前列。当前产业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发展新阶段,推动“经验养殖”向“科学养殖”转型,科技与人才成为核心关键。
本次培训以“系统化赋能、精准化提升”为目标,创新采用“线上+线下”融合模式,聚焦产业实际需求与前沿趋势,设置政策解读、生物安全构建、精准饲养管理、疫病综合防控、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及成本管控等核心课程,特别突出“理论课程与实践型课程”的双向赋能。授课师资阵容强大,省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业专家与龙头企业的一线技术能手各占一半,10位来自省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行业专家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讲授了养猪前沿科学知识,11位一线养殖能手分享实战经验。《一头猪窥探世界格局》《数字化养猪落地经验分享》《数字育种时代的管理实践》《现代化养殖技术实操》等课程,让学员们开阔了行业视野。
培训为实际养殖工作提供宝贵指导
培训期间,学员们反响热烈,纷纷表示收获颇丰。来自福建一春生态农业科技园有限公司的学员陈琳坦言,培训内容极具实用性,尤其是疾病防控和科学饲养方面的讲解,为实际养殖工作提供了宝贵指导。“回去后,我要把科学养殖方法运用到生产中,提升养殖效率,同时加强生物安全体系建设,通过科学安装驱鸟器、老鼠投药盒等措施,防范疫病传入风险。”
福州禾牧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张海燕则表示,此次学习让她深刻认识到生猪养殖已告别“粗放式”模式,“唯有紧跟科学养殖、绿色发展趋势,将品种选育、疫病防控、成本管控等技术精准落地,才能提升效益、降低风险。我还会尝试智慧养殖工具,带动周边养殖户共同走上规模化、标准化、绿色化之路。”
将粪污资源化纳入核心标准
中国畜牧协会环保分会理事、厦门康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康永松在授课中,围绕福建省畜禽养殖业污染排放与控制标准解读与应对策略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他强调,即将发布的省标既是环保“紧箍咒”,更是绿色转型的“指南针”,合规是生存底线,资源化是发展出路。针对福建生猪产业发展瓶颈,康永松提出对策建议:当前粪污资源化利用不均衡,粪污消纳用地较少等问题,要推广“养殖+粪污处理”闭环模式,做好粪污资源化利用;将粪污资源化纳入核心标准,打造‘高端种猪+绿色养殖’全国样板,推动福建生猪产业发展上新台阶。
通过本次培训,学员不仅更新了养殖理念,提升了专业技能,增强了经营管理能力,为应对行业新形势、把握发展新机遇奠定坚实基础,助力打造“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持续提升福建生猪产业的韧性与核心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