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11月21日讯(本网记者 林夏悦)11月20日,恰逢“中国心梗救治日”,一场由原计划演练转为实战的航空医疗救援,在省会福州和红色热土——福建长汀间上演。由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应急管理厅组织,省卫健委医疗应急处、省航空应急救援中心联合指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以下简称“协和医院”)、福建省汀州医院、福建和翔福宁通用航空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参与,原本预设为“急性心肌梗死航空医疗极限救援”的省级航空医疗救援演练,在开始前突接真实险情,迅速转为实战救援,成功为革命老区打通了一条跨越300多公里的“空中生命线”。

协和医院专家团队搭乘救援直升机从协和医院旗山院区起飞。
早晨8时,演练即将开始,实战警报先行响起。福建省汀州医院导管室传来紧急消息:一名70岁女性患者因“突发胸闷伴大汗、濒死感”入院,心电图提示前壁导联ST段明显压低,诊断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冠脉钙化严重,病情危重,介入手术难度与风险极高。面对超过5小时的地面转运时间,患者生命体征极不稳定,汀州医院当机立断,向协和医院发出专家支援请求。
演练秒转实战,一场飞越山海的生命驰援立即启动。协和医院迅速切换为应急模式,心内科团队研判后,果断启动航空医疗救援机制。8时08分,协和医院向省卫健委应急处提出调用直升机送专家赴长汀的需求,省卫健委应急处快速协调省航空应急救援中心,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天气研判、航前准备与空域申报。8时32分,协和医院专家团队搭乘救援直升机从协和医院旗山院区起飞,直飞闽西革命老区——长汀。
空中耗时仅1小时37分钟,比地面转运缩短三个半小时。飞行途中,专家团队通过电话持续掌握患者情况,实时指导用药与术前准备;汀州医院医护团队全力维持患者生命体征,为手术争取宝贵时间。10时09分,直升机精准降落在汀州医院停机坪。下机后专家团队迅速进入导管室,10时15分起与本地团队共同投入急诊手术。11时30分,手术顺利结束,患者生命体征恢复平稳。
这场从演练转为实战的极限救援,不仅检验了福建省“陆空一体”医疗救援体系的响应效率,也展示了整个航空医疗救援团队的应变调度能力,适逢中国心梗救治日这个特殊时点,以真实案例诠释了“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的救治原则。通过航空救援,远距转运时间从地面5小时缩短至空中1.5小时,为危重症患者赢得了决定性的抢救窗口。
此次深入红色革命老区的成功救援,是对“技术优良、救死扶伤”的红医精神的践行和升华,为推进革命老区人民群众健康福祉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为进一步提升跨区域应急医疗协作能力,打通空中生命线,推进我省航空医疗救援事业做出了有益的探索,积累了宝贵经验。
(本文图片由相关单位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