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11月24日讯(本网记者 张立庆 文/图)在中印尼建交75周年、万隆会议召开70 周年暨郑和首次下西洋620 周年的重要历史节点,日前,由福建技术师范学院主办的2025中印尼人文交流发展国际会议顺利举行。会议以“海牵丝路,心联千岛:中印尼海洋合作与文明互鉴”为主题,围绕双方共同关心的中印尼经贸融合与创新发展、海洋语言沟通与文化互鉴、海洋食品可持续发展、职业教育合作与民族传统体育交流与互鉴等议题开展分享和研讨。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校长吴克寿致辞。

本次会议共有中印尼两国高校、园区、行业企业300余人参与。
本次会议由中印尼两国高校、园区、行业企业共同参与、共同推进,精准锚定了中印尼关系的发展方向,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积极发挥中印尼“两国双园”中方园区所在地地缘优势的重要举措;也是深度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服务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的具体实践。印尼驻广州领事馆总领事Ben Perkasa Drajat,印尼基础与中等教育部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与发展中心主任Anwar Sidarta,印尼—中国友好协会总主席Al Busyra Basnur,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副主任张学仁,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副董事长陈加伟等出席会议并致辞。印尼巴查查兰大学校长Arief S Kartasasmita,印尼国家研究与创新署(BRIN)语言与文学保护研究中心主任、研究教授Katubi,联合国秘书长高级别咨询委员会委员徐步等嘉宾作主旨发言。
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副主任张学仁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福建技术师范学院深耕中印尼人才培养与人文交流,成果丰硕,连续两年举办中印尼人文交流发展国际会议,为促进中印尼智库交流和教育合作发挥了积极作用。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许利平作主旨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许利平指出,中印尼共建海洋命运共同体为中印尼开展海上合作提供了指引,具体可以围绕海洋安全维护、海洋经济发展、海洋生态保护方向展开。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中印尼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主任韦红建议,打造海洋文化创意产业链,将双方丰富的海洋资源和文化底蕴转化为打动人心的文化产品,与产业发展联系起来,让参与者获得实实在在的经济与文化收益,这样的海洋人文交流才有持续的动力。

印尼留学生在印尼传统舞蹈基础上编排的开场表演。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校长吴克寿表示,近年来,福建技术师范学院作为地处中印尼“两国双园”中方园区唯一一所本科院校,已与三宝垄国立大学、阿拉扎大学等近10所高校和组织建立合作关系,与万隆巴查查兰大学、巴厘旅游理工学院等高校签署合作备忘录,持续扩大“朋友圈”;已招收三届共71名印尼留学生,印尼三林集团侨贤林逢生捐赠助学金526万元,专项支持印尼留学生学习生活。
会议由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福建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福建国际传播中心指导。来自中国、印尼、马来西亚等国政府部门、高校、智库、媒体和行业企业、社会组织等各界嘉宾近300人参加本次会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