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探索建立“无事不扰”检查事项清单 试行企业“白名单”制度
| 2025-11-24 22:48:10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黄丽红 |
东南网11月24日讯(本网记者 卢金福)近日,福建省市场监管局出台《全面深化市场监管检查改革实施方案》,提出积极探索建立“无事不扰”检查事项清单、企业“白名单”制度。对违法行为后果轻微、安全风险可控,运用非现场检查方式可以实现监管目的的检查事项“无事不扰”。坚持信用与风险相结合,支持各地探索试行诚信守法企业“白名单”制度,除法律法规规定必须检查的情形外,对其“无事不扰”,免于日常检查。 《方案》提出,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对象确定精准公平、检查方式联合智慧、检查质量文明有效、检查结果闭环运用等“四项改革”点位工作全面落实,做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市场监管协同检查新机制有效建立,涉企检查数量明显下降、更加规范高效,基层和企业负担有效减轻,检查公平性和有效性显著提升,市场监管部门良好监管执法形象得到有力强化,企业和人民群众广泛赞誉,社会效果持续彰显。 坚持“重点联重点、重点带专业、重点带一般、通用随同查”协同要求,强化跨领域、跨条线检查联动,创新建立一套成熟完善的协同检查机制,聚焦重点领域和产业发展精准发力,及时发现和防范化解安全风险隐患,提升服务发展实效。 探索推进完善集成协同检查模式。即围绕重点牵头检查项目,整合协同多个确定关联监管事项,结合实际,动态纳入现场发现的依法依规需要检查的若干个补充事项,推动检查事项有机整合,做到应协同尽协同。鼓励各地结合企业信用风险分级分类和行业特点,积极依托协同检查系统和信息化技术手段大力推行非现场检查方式,建立健全非现场检查工作制度。积极制定书面检查、远程监控、远程核查、风险监测预警等非现场检查工作指引,减少现场检查频次。 着力建立“扫码入企”制度。依托信息化系统生成检查二维码,主动向企业展示检查任务、人员资质等信息,自觉接受企业监督,提升检查透明度和规范性。推进“监管+服务”深度融合。坚持“监管即服务”理念,在检查中同步开展政策宣讲、合规指引,对发现问题提供“一对一”整改指导,实现监管执法与帮扶紧密融合、一体推进。强化推进经营主体标签标注。坚持集中推进和日常监管相结合,根据监管服务需要,针对不同业务领域经营主体及其行业、区域分布、行为等不同特征和关键信息,及时进行标签标注,并建立“物—经营主体”数据映射关系,加快构建完整体系,反复完善检查对象名录库,打牢精准抽取检查对象、高效协同检查基础。 此外,积极创新建立省市县三级协同检查高效运行机制。按照检查任务“谁部署、谁抽取名单”和基层属地检查为主的原则,明确省市县三级协同检查职责分工,积极探索建立全省性协同检查高效有序运行机制。全省性检查任务,由省局负责统一抽取检查对象名单并进行名单比对整合确定后派发;设区市局负责本辖区内统筹组织实施和对下指导,县级局负责具体实施协同检查,科学合理制定检查计划,准确适用检查方式,进一步减少现场检查次数,减轻基层负担。 |
相关阅读: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