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社会 > 正文

“古今双桥”见证侨胞故土情

2025-11-25 10:24:17 作者: 来源:福州晚报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跨越福清母亲河龙江,元载大桥和千年龙江桥(俗称“海口桥”)并肩而立,古今辉映,中间是海口古渡遗址,就像一场历史和现实的对话。

“重洋难断家乡路,筑路架桥万里连。”一条条纵横交错的乡村道路,宛如连通家乡和海外乡亲的血脉,见证着福清市海口镇牛宅村人源远流长、割舍不断的故土情。

侨领心系家乡 拍板建新桥

龙江桥是目前福建省四大古桥之一,也是目前省内保存最完整的宋代石梁桥,始建于北宋政和三年(1113)。千百年来,一代代海口人从古渡出发走向世界,其中就有南洋巨商林绍良。

1938年,林绍良远涉重洋到印尼谋生创业,创办了三林集团。最辉煌时,他拥有“丁香大王”“面粉大王”“水泥大王”“地产大王”“金融大王”等美誉。

时针拨到1990年,林绍良回乡访亲。他兴致勃勃走上龙江桥,身边不时有手扶拖拉机开过,明显感觉到桥在“颤抖”。他对身边人说:“去问问,海口桥可不可以改造成钢筋水泥桥。如果可以的话,多少钱我来出。”

方案上报到省里,省文物部门回复称,龙江桥已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建议在桥的一侧另造一座现代化钢筋水泥大桥,减轻古桥的通行压力。

林绍良得知这个建议后,十分兴奋,连说三遍“这个方案好”。经过勘探选址,新大桥位于龙江古桥下游1200米。林绍良决定将这座大桥以父亲林元载的名字命名为“元载大桥”。

村民齐心共建 畅通家乡路

1992年,元载大桥正式开建。林绍良等海外侨胞专门成立牛宅村开发公司。为了让每一笔建设资金都能落到实处,工程专业的大学生、牛宅村人林稔载被聘为项目技术顾问。

林稔载说,当时林绍良本意是建成仿古的石梁桥,两侧采用石头栏杆,但多方权衡后还是按照坚固、实用的原则建成混凝土桥,“这座桥是福清历史上第一座现代化的水泥混凝土桥,在当时的福清算是创举了”。

因工程技术有限,元载大桥的建设并不顺利。林稔载回忆道,桥梁选址靠近出海口,风浪大,海岩孤石多,高低不平,桩基施工时常面临滑坡风险,牛宅村发动村民投工投劳,掀起建设热潮。

1993年12月,元载大桥竣工通车,牛宅村乃至海口镇南向交通实现大升级,龙江南岸和福清城关的物流交通瓶颈被打通,方便海口镇的产品外运。更重要的是,大桥跨越龙江,将福清南部区域与当时重点开发的元洪投资区、元洪码头紧密连接起来。

与此同时,龙江桥也得到有效保护。2013年5月,龙江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元载大桥形成“古今双桥”景观。

侨力绵延回馈桑梓助振兴

福清侨乡博物馆林绍良陈列馆第一展厅的墙上,写着一句话:“人都有根,这很重要。”简单的话语,道出林绍良的心声,也说出华侨华人的桑梓情深。

牛宅村党支部书记林惠明说,牛宅村原是放牛场,涨潮时道路常被淹没,有人就在此处搭建牛棚,久而久之就有了人烟。正是这样落后的面貌逼着一代代牛宅人走出国门,努力拼搏,在世界各地取得突出成就。

林绍良不只是元载大桥的倡建者,还以“元载”或三兄弟联名,在福清捐建学校、医院、码头、桥梁、道路、一都溪引水、闽江调水、开发旅游名胜等社会福利事业和基础设施项目近百个,与海外侨商联手创办福清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元洪投资区,在家乡牛宅村创办元载工业村,为福清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路通则村达,牛宅村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侨乡优势,以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带领全村人民走上共同富裕之路,荣获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福建省侨乡文化名镇名村、福建省最美休闲乡村等称号。

走进牛宅村,处处都能看到村民对侨胞的感念之情。红墙黛瓦的林绍良故居被悉心维护修缮;每一条村道旁都立着一块“功德碑”,上面记录着乡贤芳名;牛宅村村情馆内,浓墨重彩地展示乡贤侨胞的义举……牛宅村后人深深铭记这些栽树的前人。(记者 朱榕)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专题推荐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