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11月26日讯(本网记者 陈佳颖 文/图)在一张张报纸的翻页声中,昌都报“小记者团”第二日的福州之行从福建日报社史馆启程。他们带着对新闻世界的好奇,开启一场关于新闻精神与海洋文化的探寻之旅。

小记者们在福建日报社史馆合影留念
“一份报纸,承载着怎样的使命?”“一张报纸背后,有多少人为之付出?”……走进福建日报社史馆,泛黄的旧报、铅印的版面,瞬间将小记者们带入时光的长河。他们驻足凝视,不时指着报面上的标题、图片,询问背后的故事。在系统了解《福建日报》自创刊以来的发展历程后,大家深刻体会到新闻工作者在时代变迁中的坚守与付出,也明白了每一篇报道背后所凝结的责任与汗水。

参观福建日报社史馆
“新闻与作文最大的不同,是准确与及时!”“新闻有时事类别,最讲时效!”“作文可以抒情,新闻必须客观!”……在随后开展的新闻写作课堂上,小记者们踊跃发言,分享自己对新闻的理解。来自昌都市第一小学五年级2班的彭措巴姆在参观与听课之后,对记者这一职业产生了浓厚兴趣。她说:“新闻让我学会发现生活中的亮点,锻炼观察力,把所见所闻真实地传递出去。”而同校五年级5班的普瓦泽仁则迷上了新闻摄影,一路跟随记者学习拍摄技巧,举起相机记录眼中所见,俨然一位“小小摄影记者”。

在《发现身边的故事——做新闻侦探》专题讲课中,小记者们踊跃发言互动
午后,小记者团走进位于马尾的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这里陈列的飞机、坦克、舰船模型,无声讲述着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与自强。“那时候没有电脑,叔叔伯伯们就靠双手绘图、一锤一锤地敲,造出我们自己的军舰!”昌都市第二小学四年级1班的加央拉宗激动地抚摸着斑驳的船体,仿佛能感受到那段充满汗水与智慧的岁月。

参观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
在“新华·阅海”海洋文化主题书店,福建师范大学文化旅游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侯西安为小记者们带来一场题为“山海交融”的海洋文化课。他从汉藏民族一家亲入手,深入浅出地阐释福建船政学堂的历史意义及其对国家发展的深远影响。孩子们踊跃发言,分享对海洋的想象与认知,展现出跨越山海的视野与胸怀。

小记者们在海洋文化主题书店认真聆听授课内容
这一天,昌都的小记者们从报社到船政,从新闻课堂到海洋书屋,不仅理解了新闻的真实与时效,也感受到海洋文明的厚重与辽阔。
山海虽远,童心相通;新闻有界,探索无疆。他们的福建之行,仍在继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