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民生 > 正文
全国首部科特派条例在闽出台
www.fjsen.com 2025-11-27 16:45:55 来源:东南网

东南网11月27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吴旭涛 闽北日报记者 郑金富 林奥) 27日下午,全国首部专门规范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地方性法规——《南平市促进科技特派员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获福建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批准,将于2026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标志着科技特派员(以下简称科特派)制度在发源地南平迈入法治化发展的新阶段。

《条例》共分五章三十八条,含总则、选派和管理、服务和保障、法律责任及附则,总结南平科特派工作的成熟经验,突出解决科特派在服务“三农”过程中遇到的“利益共同体”法律地位不清、权责边界不明等问题,明确了科特派兼职取酬、离岗创业、成果转化等激励政策的落实依据,更好保障各方权益。

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指出,要很好总结科技特派员制度经验,继续加以完善、巩固、坚持。“南平专门为科特派制度立法,就是要从法治层面系统提升科特派工作,推动科技、人才等要素向农村集聚,更好地激发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南平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善平介绍。

廖红教授(前排左二)在一处武夷山生态茶园指导茶农种植。(资料图)

科特派制度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亲自指导、亲自总结提升的农村工作机制创新。1999年,南平市率先选派225名科技人员驻村服务,破解“三农”发展中科技缺位难题,以“高位嫁接、重心下移,夯实农村工作基础”的工作思路,开创了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三农”的新局面。

经过20多年的发展,该制度已从地方实践上升为国家层面的制度安排,并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推广,成为全球减贫与乡村发展中的“中国智慧”。数据显示,近5年来,南平累计选派个人科特派6088人次、法人和团队科特派超千个,推广新技术5165项次,带动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顺昌县科特派、高级农艺师徐丽华(左)在高阳乡洋香坪家庭农场指导种粮大户育秧。(资料图)

其中,福建农林大学廖红教授团队在武夷山推广生态茶园种植模式,实现茶叶优品率提升20%、水体磷污染减少60%的生态与经济双重效益;圣农集团依托科特派团队培育出“圣泽901”白羽肉鸡品种,打破了种源“卡脖子”难题……

“《条例》让我们在南平开展科技服务没了后顾之忧。”省级科特派、福建省农科院高级农艺师苏海兰深有感触。2014年以来,她带领南平光泽县农户发展3万多亩中药材种植,累计培育持证乡土人才27人,带动种植户户均年增收2100多元。

科特派苏海兰在光泽中药材母本培育基地察看作物生长情况。(资料图)

长期关注科特派制度的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任金政认为,《条例》为科技工作者扎根基层提供法治保障,让广大科技工作者更安心地“把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也为各地持续完善科特派制度提供了可复制的好经验,有助于科特派制度更好地激发创新活力,更好地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责任编辑:蔡秀明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