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原创新闻 > 正文
山海研学记:教育联结山海情,闽藏童心携手行
www.fjsen.com 2025-11-28 23:18:08 陈佳颖 来源:东南网

东南网11月28日讯(本网记者 陈佳颖 文/图)“好球!”“快注意防守!”“快速传球!”……绿茵场上,“红蓝”两队小将奔跑拼抢,气氛热烈;绿茵场外,闽藏两地学生相拥言欢,笑声朗朗。昌都报“小记者团”八闽研学活动在泉州行的第二日来到了泉州市晋光小学,在这所融合科技与传统的现代校园中,开启一段跨越山海的深度对话。

 

闽藏两地儿童共踢一场球

一踏入晋光小学,小记者们便被校园中处处洋溢的科技感所吸引。科学气象站实时记录天气变化,AI体育项目智能识别运动姿态,科技馆中互动装置引发阵阵惊叹,专业心理辅导室温馨而宁静……昌都的孩子们与本地学生结对同行,在体验中交流,在互动中学习,感受着别样的校园文化与教育理念。

 

小记者体验泉州市晋光小学AI体育项目

“我看到了校园里AI体育的项目,也亲身体验到了跳绳、仰卧起坐等体育项目,让我感受到了别的学校的优点。”说到今天的校园行,昌都市第二小学四年级一班的达瓦拉姆被晋光小学的同学们乐于帮助的性格深深感染。她说:“这里同学特别热情,一直陪着我尝试,让我特别感动。”

 

小记者们感受“有机”培育小课堂

在妆糕人手工工坊中,一场“捏出来的非遗”体验正悄然连接起两地的孩子。“捏、搓、揉、贴”,在晋光小学同学耐心协助下,昌都小记者们手中的彩泥逐渐变成栩栩如生的“舞狮头”。他们不仅学会了一项传统手艺,更在协作中建立起真挚的友谊。

 

走进妆糕人手工工坊,协作完成“舞狮头”

“学校的氛围特别好,学习环境也让人羡慕。”昌都市第一小学五年级三班的卓嘎拉珍兴奋地分享道,“我们一起做手工、跳藏族舞,还互相留了联系方式,现在我们是好朋友啦!”她打算把今天的见闻通通告诉在山东读大学的姐姐。

 

闽藏两地儿童很快熟络起来,互相交流学习生活心得

“孩子之间的交流,从来不受地域限制。一个小游戏,就足以让他们心贴心。”泉州市晋光小学少先队总辅导员郑玲红在半日的校园交流活动中,被闽藏两地孩子们间的童真深深打动。她表示,这是一场跨越山海的相遇。活动不仅让昌都孩子体验到闽南非遗,也让泉州学子感受到祖国文化的多元与辽阔,真正体现了“汉藏一家亲”的深厚情感。

 

泉州市晋光小学的同学们学习跳藏舞

此次交流活动,泉州市晋光小学通过共上一堂课、共跳一支舞、共踢一场球等形式,搭建闽藏文化交融的“连心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据泉州市晋光小学副校长张祝莲介绍,自2023年起,泉州市晋光小学与西藏自治区昌都市洛隆县第一小学建立“名优校+”教育发展共同体联盟,依托5G技术搭建起深度协作的教育桥梁,让两地师生在协同成长中厚植家国情怀,共绘教育共富的美好图景。

 

泉州市晋光小学向昌都市小记者团赠送校旗

当天,小记者团还走进中国闽台缘博物馆。透过一件件珍贵实物、一幅幅历史图像,感受闽台两地血脉相亲的认同感,文化同源的震撼感。

山海未尽,故事待续。孩子们手中紧握的不只是新朋友的联络方式,更是一份关于文化、友谊与未来的共同记忆。明日小记者团将在厦门,继续他们的八闽研学之旅。

责任编辑:李雅兰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