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网-厦门日报讯 (记者 郭睿)男孩放学回到小区,还没踏进家门,就从此失去踪迹——昨天,本报报道了乌石浦小学三年级学生林鑫炫在禾山路源泉山庄小区里蹊跷失踪的事,引来市民的关注。林鑫炫,这个未满十岁的男孩,从4月12日下午5点40分离开家人的视线,到昨日记者发稿时,已经消失了50多个小时。
两天地毯式搜索怀疑孩子被拐
“第一天我们都没有睡,第二天,孩子的妈妈就休息了两个小时,醒来后就喊赶紧找孩子。吃饭时,她会习惯性地先叫孩子,然后才意识到孩子还没回来。”林鑫炫的父亲,一想起儿子丢了,就悲痛难忍。
从12日傍晚开始,林家人发动了所有亲人、朋友、同事,在厦门各个角落展开地毯式搜索,网吧、公园、学校,甚至路边小店都不放过。可是,这两日的搜索,并没能让林家人得到一点宽慰。
孩子丢得太离奇了。林先生说,昨日上午,他们又去找监控录像,却发现孩子根本连自家楼门都没走近,“孩子在小区一个拐弯处呆了好一会,后来就在那里突然不见了。”林家人怀疑孩子是被人给抢走了,“说不定是被塞在车里带走的,距事发时间已经过了两天了,若真是拐卖,孩子很可能已被转移。”
有好心人提醒林鑫炫的父母,最好去周边城市找一找。林先生把希望寄托在厦门警方和外地警方的联动配合上。回顾过去的50多个小时,他希望这些寻找的经历都只是一场梦,回到家推开门,迎接他的还是乖巧的儿子。
网上网下联动遭遇牵动人心
本报报道后,许多热心人打电话安慰林先生,其中不乏提供线索的市民。
“有人说孩子可能在枋湖,有人说在禾祥西,还有人说在植物园。”林先生说,凡是有人提到的地方,他们都去找,还调取监控,但孩子还是没有踪影。他担心身无分文的孩子吃了没有,会不会冷,心痛万分。
截至记者发稿时,微博上第一条寻找林鑫炫的信息,转发量已攀升至4603条,再次转发量更是不计其数。各地网友都在密切关注林鑫炫的命运。
【林鑫炫特征】
10岁,身高138cm,体重35kg,单眼皮、小眼睛、微胖,皮肤偏黑。丢失时身穿乌石浦小学校服,白色校衣,黑色校裤,身背蓝色迪斯尼书包,穿灰色运动鞋。近视,但走失时没有戴眼镜。
>>>链接
警方感谢热心市民
本报讯(记者 赖毅)昨天,蔡先生看到“@厦门日报968820”微博发布的消息后,立即向本报记者提供了一条线索——4月12日林鑫炫失踪当晚,他在前埔看到过一个只身在外的小学生,和林鑫炫长得有些像。
蔡先生说,他住在前埔小学附近,12日晚11点多下班回来,在前埔小学对面的156号店面前,看到一个穿校服的小学生独自睡在地上。“穿着白色校服,背着书包,感觉和微博上寻找的那个孩子有点像。”蔡先生说,他当时怀疑孩子可能是离家出走的,还报了警,“但这个孩子不跟民警走。”
记者咨询警方后得知,当晚出警的是何厝边防派出所民警。记者随即联系上了当时值班的应警官,经核实出现在前埔的这个孩子并不是林鑫炫。应警官说,这个孩子姓范,是前埔北区小学的学生,家就住前埔,当晚因为父母上夜班还没回来,所以进不了门,才一个人呆在外面。
虽然这条线索被证明同林鑫炫无关,但警方通过本报感谢市民提供线索。
【记者手记】
两种目送
“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作家龙应台写下这段话时,虽感慨着儿子渐长,却也幸福着陪伴他。而对林鑫炫的母亲而言,这样的幸福渐行渐远,她在电子监控屏幕前的目送,更多的是心痛。
除了儿子的归来,没有什么能让这位母亲快乐。在林鑫炫走失信息发上微博的那一刻,她的无助就引来诸多母亲的关注。
可是,林鑫炫并非唯一走出母亲视线的孩子,许许多多不见踪影的孩子,在身后留下的都是这般伤心的母亲。
我们的报纸,曾经不止一次关注过这些母亲和她们的孩子。“宝贝回家”,对她们来说是希望,更是伤痛。让孩子回家,无论是对你我,还是整个社会,依然任重道远。
(本报记者 郭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