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 体

本报讯(记者齐榕)如何用好考试说明,怎样查缺补漏、高效复习,成了考生非常关心的问题。22日,生物科名师对我省今年的生物高考考试说明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并为考生提供了复习指导。

点评教师:福州三中高三生物集备组组长、高级教师刘东杰

说明解读 与2012年考试说明相比,总体上没有太大的变化,如总分、题型等都跟去年一致。不过,题号改变,题数增加。同时,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做了两处调整,即必修一“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和选修三的“胚胎工程的应用”均由原来的要求Ⅰ改为Ⅱ,要求考生能够理解并综合运用这两个知识内容,对这两个知识内容的要求有所加大。复习建议 要切实掌握生物学相关的结构、过程、原理及应用,建立主干知识与枝节内容的有机联系,把零散的知识系统化,构建合理的知识网络。加强实验复习。将实验内容与知识体系有机地融合,总结探究实验的一般规律,并能迁移、运用到新情境中解决问题,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关心生态环境保护、疾病与健康、食品安全等问题。尝试应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解决(或解释)实际问题。近年热点 近几年高考主要对主干知识进行考查,即考试说明中属于“Ⅱ”层次要求的内容,主要有细胞的结构功能、酶、光合作用、细胞呼吸、遗传规律、变异育种、生命活动调节、生态学等知识点。解题技巧生物选择题方面考生常见的错误有基础知识薄弱、概念混淆、思维定势、审题粗心等,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还在于确实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培养多种能力如实验能力、信息获取能力,同时通过一定量的限时选择题演练来提高解题的技巧和速度。

非选择题方面,图文信息题是高考命题的常见题型。以曲线、图表等为载体的试题能够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识图能力和综合分析等多种能力。图文信息题主要有曲线(或柱状)坐标图、表格、装置图等形式。分析曲线首先要看横坐标和纵坐标的含义,一般横坐标属于自变量,纵坐标为因变量;分析一个装置图首先看清装置的结构组成,各个组件的功能,哪些是可以调节变动的,结果从哪里观测;其次要看清用于实验的生物材料的特点以及实验需要的外界条件等等。

另外,选修三的内容在高考理综卷中分值是10分,难度要求通常较低,在进行理综卷的非选择题部分的做答时,可以考虑先做选考部分的试题。复习的重点是掌握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和胚胎工程的基本原理、基本步骤及应用实例,并注意这三大工程的综合应用。

福州新闻网讯 福州晚报与省教育厅阳光高考平台共同举办的“2013高考复习名师访谈”语文科的访谈16日晚举行,师大附中语文高级教师薛章辉在线指导考生根据《考试说明》有的放矢复习。

重视“例题”

慎选教辅材料

2013年语文《考试说明》要求总体稳定,个别有变化。“总体稳定”是指考试形式、试卷结构、难度值设置与2012年《考试说明》基本一致。 “个别有变化”是指默写增加了5篇古诗文(段落) , 即陆游的《游山西村》、文天祥的《过零丁洋》、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另外,“参考题例”采用2012年语文高考试卷。

薛章辉老师说,为了准确把握《考试说明》,考生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要注意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考试说明》中对各个考点的必考内容及相应能力层级作了具体说明,考生必须认真把握,特别对“例题”应独立认真训练,切不可将“例题”弃之不顾,演练“例题”才可熟悉考点,了解考试形式并举一反三。

二是考生要慎重选择教辅材料,切不可陷入题海。近几年我省高考语文试题和今年《考试说明》“例题”中的古文阅读题、现代文阅读题的文字量大多在1000字左右,古代诗歌鉴赏及古代文化经典题的文字量也相对稳定,难度值也相对稳定,超过《考试说明》“例题”的文字量与难度值的教辅材料考生不必选择,否则只会做无用功。


三是新增的5篇古诗文(段)应当是必考范围。2012年新增了两篇都在考试范围之内,今年也一定是这样,考生要花时间背诵《考试说明》规定的30篇古诗文(段落),尤其重视新增的5篇古诗文(段)。

另外,论说文阅读、文字类阅读、实用类阅读以及语言文字运用题中的材料题的选文大多选取富有深刻意蕴、揭示人生哲理、文学性突出、具备审美价值的文章;语言文字运用题中的材料多选取社会热点焦点、体现民生民情的文段。考生不妨多做些训练,此类文章设置的题目答题空间大,考生可以言之成理地表现自己的创新思维。

作文应力避错别字

考生对作文训练必须注重四点:一是要注重文体训练,记叙文与议论文是两种不同的体裁,切不可写出“两不像”的文章;二是积累新鲜、活泼、生动、富有时代感的材料,力求避免材料的陈旧性和非典型性;三是注意写出有内容、有新意的文章,议论文特别应强调说理,即注重分析问题,应重点写“为什么”,力戒写空话、套话,也不要刻意追求所谓的文字美;四是加强审题训练。

薛章辉老师说,我省近年高考作文题很“时髦”,经常出材料作文题,材料有的是一则故事(如袁隆平的梦、格林童话出版的故事),有的是一则哲理性的语段(冯骥才的名言),这就是常说的“新材料”作文题。“新材料”作文题的最大特点是主题不设限,考生必须认真研究材料的内涵,找准最佳切入点,展现个性,写出有血有肉的文章,防止离题、偏题。

另外,作文中应力避错别字,每个错别字扣一分,重复不扣,最多扣5分,同时应注意文面整洁。作文训练重在动脑,更重在动笔,考前多写几篇热身作文,临场才不会慌乱。

(福州晚报记者 汤顺清/文 叶诚/摄)

初中生发起学校护绿行动

福州市教育学院二附中初二(2)班的几名学生,从照料学校的生物园地做起,最后包揽了校内所有绿地的照料任务,在他们的影响下,班上同学都成了护绿使者

学生们每周都自发照料校园绿地

东南网-海峡都市报3月16日讯(记者 廖庆升/文包华/图)有的同学负责修剪树枝,有的同学负责松土,还有的同学负责浇水,昨日中午,又到了每周上课的最后一天,福州市教育学院二附中初二(2)班的几位同学,在团支书张燕玲的组织下,到学校的生物园地里修剪花草。这样的行动,他们已经坚持了一年多,在其他时间里,同学们每天中午还会到生物园地查看,如发现花草有问题,就会立即进行处理。在这些护绿使者的照顾下,校内的花草变得郁郁葱葱。

一年前,学校开设了一个生物园地,里面有一些动物的塑料解剖标本,更多的是各类花草。

园地建成后不久,由于缺乏照顾,一些植物枯萎了。初二(2)班的几位同学当时还在读初一,决定把这块地当成团支部的课外活动基地。

不过,真正开始介入花草的养护后,几个团员同学发现,要想把花草养护好,首先就得掌握它们的习性,这大大小小几十种花草,要全部记住并不容易,同学们有的负责查资料,有的找生物老师讨教。不到一个月,几位同学对园中所有花草的习性都了如指掌。“一下子觉得自己的知识丰富了很多。”从一开始就参与的伍德银同学说。

照顾了几个月后,同学们发现,这处园地还是太小,有时候大家忙活几分钟,就可以把所有事情都做完了。

他们的目光盯上了学校其他几块绿地,和学校商量后,决定在情况允许下,“承包”校内绿地的照顾任务。

有了这么多需要照顾的新场所后,原本只有几个团员参与的护绿行动,扩展到整个班级的同学。

同学们照顾的方式照旧——每周一到周四,班级分成几个小组,分开查看几片绿地,到周五,则各自进行一次稍有规模的修剪。

“不仅仅让学校的花草长得更好,让学校变绿,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方式,大家破坏花草的行为减少了,因为大家会自发去维护自己的劳动果实。”学校德育处主任林明芳老师说。

上一页 1 ...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