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7年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东南网5月18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曾毓慧 吕寒伟/文 沈威/图)7年前,明发国际新城车库被淹过一次。现在,7年过去了,这个小区的排水不仅没有得到解决,反而“变本加厉”:地下车库100多部汽车、负一层98间店面被泡了一天一夜加一个白天。
车库被淹引出一系列问题:到底哪些是天灾,哪些是人祸?到底谁该为此负责?如何做出赔偿?
15分钟3米车库成“水库”
昨日中午11点左右,数十台大大小小的抽水机仍在明发国际新城小区的地下车库抽水,此时,地下车库的积水仍近半米深。
小区物业人员介绍,为了抽干车库里的人,抽水机从16日清晨开始工作,一直抽到昨天凌晨零时,积水深度还有1.2—1.3米。由于担心影响住户睡眠,抽水机暂停使用,又从清晨6点重启。
“当时,雨水真有点像水库泄洪一样,都灌进车库里。”昨天,回忆起车库灌水,小区物业管理处成主任回忆,他赶紧召集物业保安,边“敲锣”,边敞开嗓门喊车主们去车库移车。
就在车主们纷纷穿着睡衣睡裤赶进车库移车时,大量的雨水不断地涌进车库,该小区地下车库近200个车位,几乎停满,100多部汽车陆续从地下车库里转移出来。
物业管理处聂副主任记得,才短短15分钟后,车库里的积水淹没了车身,车库变成“水库”。很快,雨水、泥水淹没了整个车库,一墙之隔的200多间负一楼店面也未能幸免。
109部车 价值约4000万元
截至昨天晚上,明发国际新城车库的水终于逐渐抽干。一位业主算了一笔账,加上地面的车辆,共有109部车被淹。
这些车绝大部分是好车,粗略估计,109部车价值达到4000万元,“应该是5·16暴雨中受损最惨重的地方”。
业主委员会的孙小姐给记者算了一笔账:“30万元以上的宝马今天拖了将近30部,还有100万-200万元的揽胜,200多万元的保时捷、奥迪A6、凯迪拉克、路虎等,有一户人家5部车全部被淹,四部、三部车被淹的都有……”
其中,受损最重的一位业主有两部车,一部是200多万元的奔驰,一部是100多万元的奔驰,加起来近400万元。
“这些车在里面泡了一天一夜加一个白天,还能用吗?谁来负责?”昨天上午,业主们聚在小区门口商讨索赔事宜。
有业主称,加上被淹的店面等,明发国际新城的总损失达上亿元。不过该数字尚未得到确认。

疑问1 超一半的水来自外面?
据物业人员介绍,明发国际新城小区地下车库、近百间店面占地面积合计上万平方米,而车库及店面的挑高所差无几,均接近3米,按此计算,整个地下车库、店面进水量达4万立方米。
这么多雨水,都是从哪来的?为什么短短15分钟就会让车库遭殃?
在采访中,小区物业人员大吐苦水说:车库里至少一半以上的雨水,都是从小区外面的道路灌进来的。“会展路的排水井盖都被冲掉了,那水柱至少有1米高。”一物业保安用手比划。
明发国际新城临靠3条道路,一条是莲前东路,一条是会展路,一条是文兴东路。“当天晚上,是三个方向的水都往我们这里灌!”物业管理人员说,否则水不会涨得那么快。
这个说法得到几名住户的证实。“莲前东路有好几个井盖口喷涌出来的水柱,至少有1米多高,流到我们小区。”一老居民说。
对于官方“40年一遇”的解释,一位业主持有不同意见:为什么道路上的水排不掉,三个方向的水都往我们这里灌,我们这里又不是专门负责收集雨水,难道就不能将它们疏导到大型的市政管网里?
疑问2 7年时间没有排解?
7年前,明发国际新城的地下车库被淹过一次,但没有5·16来得严重。“为什么这么多年,也没有对这个片区进行改造?”业主疑惑。
公开报道显示,2006年5月18日,台风“珍珠”来袭,明发国际新城地下车库涌进了齐腰深的水,三四十部车泡在水里,地下负一层店面的水有齐膝深。
当时的情况和此次积水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莲前东路也被淹,水位有半个小车轮胎那么深,窨井盖的孔里激出浪花。“当时雨虽然很大,但没有这次那么恐怖。”有业主回忆。
自此之后,明发国际新城换了物业,并建立了一套应急机制,“敲锣”提醒便是那次之后发明出来的。可业主们没想到的是,7年以后,外面道路的雨水依然全部灌到他们小区,情况没有改观。
“7年里,为什么市政管网还是老样子呢?”业主们提出疑问,正是2006年“珍珠”以后,厦门排出21个积水点,2007年起分批整治,但是不管是21个积水点还是之后的改造,都没有“明发国际新城”的名字。
不仅如此,2009年9月建成通车的环岛干道会展中心下穿隧道,和明发国际新城相邻,也成为最容易积水的地点之一。
疑问3 谁该为车库淹水担责?
明发国际新城车库受淹,牵出受损区域的责任问题:到底这是纯粹的天灾,还是有人祸因素?谁该为此担责,做出赔偿?
“自从2006年以后,不管是刮台风还是下大雨,即使大树被刮倒了,雨下得再大,我们小区的车库也没事,为什么这次会出这么大的事?为什么同样是这个片区,其它的小区如明发海景苑、新景海景苑没有这么糟糕?”业主孙小姐想不通。
一位规划人士认为,此次积水现象有两个细节需要关注,一是明发海景国际在当初建设之时,地势较低;二是道路排水问题。
实际上,并不是明发国际新城存在两个问题。记者调查此次被淹的湖滨南路基金大厦车库注意到,基金大厦和厦门十一中相邻,这一路段地势较低,每次下雨必会积水,而道路两侧的排水井充满污水,排水特别慢,仅十一中校门口的积水,用了16个小时才自然排净。
“当初设计之时有没有缺陷,如果有怎么办,谁来改造?地底下的排水设施是什么情况?排水能力到底有多大?车子被淹损失谁来赔?我们希望能够有人进行调查,并给予回答!”明发国际新城多名业主说。
律师说法
业委会牵头 请专家鉴定
“索赔之前,首先需要厘清各方的责任。”昨日,福建凌一律师事务所林志铭律师分析说,撇开“40年一遇”暴雨的因素,此次车库、店面遭浸泡,到底是车库排水管道设计存在缺失,或是雨水经市政排洪管道倒灌进小区,由于上述管网均深埋地下,较为错综复杂,责任谁多谁少,一时之间,难以下论调。
林志铭律师说,眼下不少住户停放在车库的汽车,以及负一楼店面财物受损已是不争的事实,在这种情况下,受损住户需要索赔的话,不妨“组团”,建议由小区业委会牵头,先雇请专业的市政或是排涝专业机构(专家)论证,待最终的论证(鉴定)结果出来之后,再通过正规法律途径索赔。
专家观点
厦门老城区的下水道是荷兰人在民国初期修的,至今还发挥作用,一个在鹭江宾馆轮渡码头的出海口,一人多高。下水道是城市的名片,新城区能不能像老城区这样,继续为市民服务?我不知道,我希望有。下水道是厦门人另外一个灵魂的寄托。没有这条下水道,厦门就不是厦门。我父亲说,海滨码头的第一个水泥桩是荷兰人修的,60多米深,到如今坚固如昔。——— 时评家杨锦麟
城市内涝追究起来,政府部门在规划、市政上没有考虑到位,这是城市化的过程当中,过于侧重地面,少考虑地下造成的。
地下管网排水不完善有两种原因造成,一个是断面不够,流量不够,也就是管子细了流量就小了,排不出去;一个是断面足够大,但水平面没找好,地势过低。
通过这场暴雨提醒政府部门,不仅有救济责任,也要有赔偿责任;不要关注地下通道的交通问题,也要关注地下的排洪管道问题。——— 集美大学教授林地球
城市化过程中容易忽视生态体系的循环,比如建成区的路面被硬地化了,雨水无法往下渗透,到处泛滥,所有的水被汇到某几个地方,没有进行截流,这样的道路排水系统需要理一理。——— 规划专家林荫新
相关新闻
明发国际新城 109辆车 水里泡了一天一夜

昨日,市民在明发国际新城地下车库寻找自己被水泡过的车。
雨虽然停了,但影响还在。直到昨日中午,明发国际新城地下车库的水才被抽干,109辆车重见天日,其中不乏奔驰、宝马、奥迪等豪车。环岛干道会展中心附近的两个下穿隧道积水仍有3米多高,预计今天才能恢复通车。大水退去,给岭兜村留下了满地的泥浆和垃圾。环卫公司称,垃圾多到让他们傻眼。
海西晨报讯(记者 于婧媛 倪立婧)直到昨日中午,明发国际新城地下车库里的车才陆续“见光”。
不过,由于受损严重,明发国际新城小区昨天还是一团糟。除了车辆的问题外,许多店家也在忙着自救。
[地下车库]
109辆车被泡30小时
“我的车泡了一天一夜,还没出来!”在明发国际新城地下车库外,围着很多焦急等待的车主和各保险公司的出险人员。
昨日11时,记者在现场看到,地下车库积水仍然淹到汽车车牌位置,思明区相关部门用数台抽水机前来抽水,但速度有限。直到昨日中午,水才基本抽空。有保险公司的人下去数了一下,共有109辆车被困在里面。据了解,车库里的车不乏奔驰、宝马、奥迪等豪车。
由于车辆都要用拖车拖走,所以转移速度比较慢,两个小时的时间只有8辆车出来,这些车身上都是淤泥,惨不忍睹。
保险人员说,若是有保车损险,每辆车就按全损赔算,每个月折旧为千分之六。有的车子只有交强险,有的脱保,那么这些保险公司就不承担损失。
[负一层店面]
珍藏的“同号钞”泡汤
该小区的负一层到处都是淤泥和污水,散发出阵阵恶臭。尽管如此,不少商家仍然从面目全非的店里抢出一些有价值的物品。
“这些收藏币泡水后,一点都不值钱,全都坏了。”在189门牌号的店面门口,老板陈女士小心翼翼地晒钱。她说,店里主要收藏“同号钞”和茶叶礼品等,此次损失约19万元。
最让陈女士心疼的是,珍藏的全国第三套和第四套同号人民币,全都泡水,原本市值每套在1万元以上,现在品相变成这样,几乎没人要。除此之外,一些金银纪念币也都因泡水坏了品相。
陈女士告诉记者,她的店面刚租,一年租金约5万元,没想到遇上了这等事。
[骑车人员]
半夜想进店拿废品
虽然居民损失不小,但有人竟然趁火打劫。据何厝边防派出所执勤民警介绍,前日晚上10点多到第二天凌晨1点这段时间,有不少骑着改装电动车的人员,以收废品的名义,试图进入淹水约1米的负一层搬走物品,被当晚在此执勤的民警及时阻止。
进水地下车库清出109辆汽车
明发国际新城地下车库积水排出,业主汽车损失上千万;环岛干道仙岳路下穿通道,清出3万吨积水

积水退去,明发国际新城地下车库109辆车遭殃
东南网5月18日讯(海都报闽南版记者 许茵茵 胡婧 郑薇 林秋燕 魏暾 实习生 陈佩芬 通讯员 黄洁 文/图)
本报讯一场暴雨过后,明发国际新城业主申女士心痛不已,她的两辆SUV——路虎和凯迪拉克,一夜间变成了废铁。昨日下午4时许,该小区地下车库的积水已基本排干,经现场受理理赔的保险人员统计,共有109辆汽车泡汤,损失千万以上。
一家网吧的上百台电脑在暴雨中报废,环岛干道下穿仙岳路通道清出3万吨积水,岭兜村的村民正忙着晾晒回收财物,村民还质疑周边楼盘开发太快造成内涝……积水退去后,记者昨日回访了暴雨中受灾严重的多个现场。
一夜之间豪车变废铁
回访
“没想到,一夜之间成了一堆废铁。”申女士无奈地说,她的路虎价值70多万,凯迪拉克大约在40万~50万之间,只买了不到一年,还在按揭当中,每个月还要还银行3万元贷款。
申女士向记者回忆暴雨来袭时的惊魂时刻,她说,车库开始积水时,她就跑下楼到车库里,准备把车子开出去,结果刚走到车子的停放处,水就漫到了大腿处,当时就吓傻了,后来是保安把她背出车库的,根本来不及开车。
申女士透露,有不少车主的损失比她还要严重,有一家人损失了5部车子,还有一位车主的奔驰600和宝马350全泡汤了。
昨日下午4时,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厦门分公司车险工作人员,根据车牌号统计发现,共有109辆汽车浸泡在车库积水中,以每辆至少10万元来计算,经济损失至少1000万元。

网吧电脑覆盖着一层厚厚的淤泥
网吧超百台电脑报废
昨日上午10时许,记者在明发国际新城看到,负一楼的店面积水已完全排干,商户们正忙着清理现场。
“太臭了,都是淤泥,没穿雨鞋没法干活。”一家酒庄的经理梅先生说,他的酒库被淹,大量葡萄酒泡水后,都要销毁了,估计损失300多万。
梅先生说事发时,该公司一员工在一楼办公店面睡觉,接报时,要抢救已来不及。
酒庄隔壁的网吧,同样损失惨重,记者看到所有电脑都覆盖着一层厚厚的淤泥。老板王先生说,有100多台电脑报废。
下穿通道清出3万吨水
记者从厦门市公路局直属分局工程科了解到,环岛干道下穿仙岳路通道的积水,已于昨天上午10点多清理完毕,并恢复双向通车,此次共清理出3万立方米的积水。
该工程科工作人员林先生介绍,这一下穿通道现有的自动排水系统,每小时可自动排出1000多立方米的水。
“该通道地势低,周边的万达广场、高林地区地势较高,雨量大且水全部往下穿通道汇入,导致自动排水系统负荷不了,便形成积水。”林先生解释。
据介绍,下穿通道在前晚10点多便已完成抽水,工人通宵清理淤泥,通道昨日恢复双向通行。
岭兜村民集体大晾晒
昨日,记者来到岭兜村内,只见几乎每家每户都把家中的电器、家具、床单和被褥等物品搬出门外晒太阳,还有一些村民把衣物、床单都晾到了马路两旁的围栏上晾晒,场面颇为壮观。在岭兜村的一条商业街上,不少五金店、旧电器回收站、钓鱼钓具店等都晒出了被浸泡过的商品,以期回收利用。
位于岭兜村口的伟栊服饰有限公司,受灾严重,邱厂长告诉记者,事发时马上调派人手到厂房内抢救物资,但仍然来不及。
“短短20多分钟里,水就涨到了1米多,还冲破了厂房大门、并涌进一楼货仓、生产车间内,所有的婚纱和机器全都泡汤了,这次损失至少有300多万。”邱厂长痛心地告诉记者,由于3年前也发生过雨量过大被淹的情况,为此厂里还备有数十个沙袋,但也于事无补。
延伸
村民质疑 楼盘开发影响排涝
而针对内涝的原因,岭兜社区居委会的陈文斌书记认为,以前村里的雨水都能自然排放到海里、水塘和田地间,但现在环岛干道和附近高楼小区建成之后,抬高了周边地势,与岭兜村形成了3~4米左右的落差,排水系统也没有完善,从而引发内涝。
“据初步估计,这次岭兜村的损失约在1000多万元左右。”陈文斌表示,接下来将着手准备对整个村落进行卫生消杀、防疫等工作。
一些村民也质疑,自从附近的新楼盘建设后,经常下大雨就积水,他们认为是开发商厦门市土地开发总公司人为地改变了地下排水管道造成的。
昨日,记者就此事联系了厦门市土地开发总公司,办公室副主任连志辉告诉记者,岭兜小区这一代建项目已竣工10多年,所有相关资料已提交市政档案馆,当时的排水容量应该是按照标准来设计的,这次的暴雨量明显超过标准。
据了解,岭兜小区是厦门市最大的综合性安置房小区,由厦门市土地开发总公司于1997年进行代建,并于2004年12月25日基本竣工。
各方声音 房地产大开发惹祸
就此,知名独立地产评论人程凌虚也在微博上评论称,“这都是近年来厦门房地产大跃进惹的祸!”他分析说,最近几年厦门房地产发展速度快,尤其在一些城乡结合部大力开发房地产项目,在追求速度和效益的同时对工程质量有所忽略,例如下水道排水系统不是很到位,这种现象不只出现在厦门,很多房地产开发快速的新兴城市都有出现类似的问题,希望这次事件能给相关部门和房地产商一些警示,并从中吸取一些教训,追求速度的同时要对城市负责。
厦门市政工程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向记者透露,岛内的排洪沟系统,多是上世纪80年代规划建设的。随着时代变迁,城市各个角落的发展和改造,使地下排洪系统遭到了破坏,部分地面和管网出现了下沉情况。
该负责人称,以前,大量的草地和池塘在暴雨时能储蓄很多水分,但随着城市建设加快,水泥屋顶和硬地面积增加,使这些储水空间减小甚至消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