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 体

原标题:近期避免在山脚活动 厦门市今年11处重要地质灾害点

厦门市2013年重要地质灾害点

厦门日报讯(记者 梁辰)雨季来临,强降雨易诱发崩塌与滑坡。根据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威胁对象和活动表现等情况分析,今年厦门市危险性、危害性较大的地质灾害点共11处。

近期,市国土房产局将根据降雨等预测,联合气象部门及时发布地质灾害预警信息,并督促各区各部门组织防灾责任人、监测人加强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和易发区段开展监测、巡查,及时发现险情,及早防范。

■地质灾害隐患点防范措施

1.强降水期间要加强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巡查、监测;

2.长时间强降水时尽量不要住在靠山坡、斜坡的房间;

3.发现险情立即按照预案要求转移避让;

4.注意收看天气预报,遇强台风特大暴雨先转移避让。


■非地质灾害隐患点防范措施

1.强降水期间尽量避免到山体、山脚地带活动,尤其要避免到高陡土坡或者山坡上有孤石的地方活动;

2.房屋前后有高陡边坡的居民,要加强对高陡边坡的巡查、观察,发现异常立即上报并疏散避让;

3.房前屋后有高陡边坡的居民,长时间强降水时尽量不要住在靠高陡边坡的房间。

■遇险自救方法

1.来得及转移时,尽快向灾害体两侧方向转移到安全地带;

2.来不及向外转移时,尽量往背离边坡的房间转移,并寻找较牢固的桌子、床下躲避;

3.被压埋时要注意保存体力,并适时向外发出求救信号,等待救援。

原标题:厦消防等紧急出动上千救援人员 转移受灾群众千人

厦门日报讯(记者 吴俊鸿 李晓平 汪长福 曾嫣艳 通讯员 尹传军 厦公宣 万里 郑锦沛 林小燕 曾德猛)灾情发生后,公安机关共计派出890名警力。警方表示,目前三分之二的基层警力备勤。截至16日19时,厦门市消防支队共出动官兵739人次,抢救被困群众185人,疏散转移726人。而截至昨日17时,厦门边防支队共出动警力500余人次,共紧急转移受灾群众1000余人。昨天,厦门警备区也组织思明、湖里的近200名民兵参加抢险。

原标题:爱车泡水怎样理赔 专家提醒:未定损前勿清洗车辆

莲前铁路桥下积水成河,多辆车被淹。记者 陈理杰摄

提醒:未定损前勿盲目发动和清洗车辆

昨日一场暴雨,让不少车辆都因泡水而受损。那么,车主该如何为爱车理赔呢?平安财险车险理赔部门经理黄聪提醒,如果车辆被水泡后熄火,切勿盲目启动车辆,若因此造成发动机损坏或故障,保险公司一律不依据涉水险进行理赔。

海西晨报讯(记者 刘平林爱玲)昨日,厦门不少地下车库因为暴雨而积水,一些车主来不及将地下车库里的车开走,许多车辆因此泡在水中,车主损失惨重。而保险公司工作人员昨日也因此加班加点,处理车险。

昨日9时,记者在位于长青路的富宇大厦看到,消防官兵正在用水泵对地下车库进行排水。富宇大厦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昨日2:30起,地下车库开始进水,大水径直冲向地下车库。4时左右,地下车库负三层和负二层已经被水淹没,负一层的水已漫过车轮。

“大水开始流向车库时,我们立即通知车主移车。”这名工作人员说,负二层30多辆车顺利移走,但仍有三四辆因为没有及时移走而被积水淹没。

经过消防官兵努力,上午10时许,负一层的积水已经退去,但负二层仍有一半淹没在积水里。

业主王女士的车停在负三层,她说,车子刚买一年,开了还不到一万公里,竟然因为大雨被淹,让她难以接受。

除富宇大厦外,位于湖滨南路的基金大厦和明发国际新城等多处地下车库被淹,目前仍有不少车辆被积水淹没。此外,不少在路面行驶的车辆也遭了“水灾”。

记者昨日获得的初步数据显示,人保财险厦门市分公司、平安财险车险理赔部、太平洋保险厦门分公司接到的涉车保险报案数量达719起。业内人士预计,随着抢险的逐步进行,这一数字还将迅速增加。


市民在雨中艰难行走。记者 常海军摄

【提醒】

车辆涉水险理赔流程

目前,不少车主的爱车被积水淹没,他们该如何向保险公司理赔呢?

平安财险车险理赔部门经理黄聪告诉记者,车辆基本的车损险包括车辆涉水所造成损坏的基本理赔,但不包含因涉水造成发动机进水后导致的发动机故障。一旦车辆被水泡导致发动机损坏或者行驶在水中发动机熄火损坏,基本车损险对于这类发动机故障维修是不予理赔的。

只有投保涉水险的车主,在遇到涉水造成的发动机进水时,才能得到保险公司的相应理赔。黄聪提醒广大车主,如果车辆被水泡后熄火,切勿盲目启动车辆,若因此造成发动机损坏或故障,保险公司一律不依据涉水险进行理赔。

理赔流程:

向保险公司报案—将事故车辆拖至定损中心—拆解定损—修复车辆—向保险公司提交索赔材料—支付赔款

特别提醒

保险公司定损完成之前,车主请不要自行清洗车辆外观。(刘平 林爱玲)

营救人员挖出岭兜被困的孩子。(黄勋 摄)

厦门日报讯 “梅黑西南,老龙出潭”。昨日凌晨开始,受旺盛的西南暖湿气流影响,厦门遭遇强降雨过程。截至昨晚10时,累计雨量为1953年以来5月的单日最大降雨量。不少地方的累计雨量达到大暴雨的水平。强降雨造成了人员伤亡,岛内多处路段、低洼地带积水,城市交通受到严重影响。截至昨日下午,全市1处山体局部塌方或滑坡,临时转移危险带人员65人,造成4人死亡,灾情损失还在统计中。为此,市防汛抗旱指挥部于昨日清晨启动了防御暴雨洪水灾害Ⅱ级应急响应。气象部门首次发布了暴雨橙色预警信号,是厦门有史以来发布的最高级别的暴雨预警信号。和岛内相比,岛外昨日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目前,岛外各区按照市防指的部署,已启动防暴雨Ⅱ级响应,部署各项防御措施。


排水

厦门警备区官兵赶赴明发国际新城参与排险。(记者 王火炎 摄)

前埔遇23年来最强降雨

降雨对厦门岛内造成严重影响。昨日0时至8时,岛内平均降雨量达到141毫米,为大暴雨的量级。思明区前埔站的最大6小时雨量为185.5毫米,降雨强度达到25年一遇,1953年以来排名第三,是1990年以来前埔片区遭遇的最大降雨。

根据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提供的信息,强降雨造成4人死亡,这是厦门2000年以来首次出现因气象灾害导致的死亡。强降雨导致昨日凌晨前埔旧货市场附近发生山体滑坡,致使挡土墙倒塌,压倒临时房屋,造成3人死亡。环岛干道仙岳路口的立交桥下,一人被洪水围困,受淹致死。

岭兜及何厝片区受淹严重,有群众受困,社区抢险队伍、武警、消防及时组织力量赴现场抢险,及时转移群众。


抢险

抢险人员穿短裤抬抽水设备下水。(记者 王火炎 摄)

莲前西路最深积水1.3米

此外,强降雨造成我市多处路段、低洼地带积水,城市交通受到严重影响,据交警部门监测,昨日我市交通拥堵程度约是平时的三倍。湖滨南路西段(中山医院至湖滨西路口)、嘉禾路吕厝路口、莲前东路及会展中心周边、前埔南路旧货市场周边、SM城市广场二期周边、中山公园南门一带、仙岳路中医院江头分院路段、云顶北路政务中心BRT站附近,以及前埔社区、岭兜社区、蔡塘村口等地都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积水、内涝。部分车行下穿通道、人行地下通道积水严重。莲前西路下穿铁路桥通道凌晨2时30分左右积水最深时达到1.3米,9辆汽车在经过时受淹抛锚,直到昨天上午8时30分左右积水才被排空,恢复通行。吕岭路下穿铁路桥通道凌晨2时30分积水最深时达到40厘米,5辆汽车在经过时熄火,直到凌晨4时,通道才恢复通行。环岛干道软件园下穿通道积水严重,直到昨日下午才将积水排空。会展中心下穿通道因为外部供电中断,通道内配备的水泵无法作业,直到昨晚记者发稿时,通道内的积水还没有排完。

一些地下车库被水淹没,多辆汽车被淹。长青路K小区、软件园二期观日路停车场、二轻公司车库、禾祥西社区基金大厦等地下车库都出现较为严重的积水,有车辆被淹。


疏通

公路局桥隧中心人员在下穿隧道抢险排水。(记者 王火炎 摄)

【短评】

百姓呼声就是第一信号

大雨无情。前夜昨晨,今年最强降雨突袭厦门,前埔告急、岭兜告急、何厝片区告急!

灾情就是命令!刚刚履新的省委常委、副省长、市委书记王蒙徽临时改变调研行程,紧急赶赴部分积水严重路段,现场部署防汛减灾和交通疏导工作,他冒着大雨、蹚着积水,亲切慰问一线工作人员,要求有关部门尽快排水、加强道路疏导,千方百计保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人民的利益高于天,百姓的呼声就是第一信号。在受灾最严重的片区,消防武警来了,交通民警来了,部队官兵来了,民政、安监、电业、市政园林、各区各街道的干部群众都来了,救灾的、排水的、疏导的、抢修的,各部门、各单位通力协作,争分夺秒,努力在第一时间,恢复人民群众正常生活秩序。

责任重于泰山。责任不是虚拟的,它是实实在在的,源于对美丽厦门的挚爱,更源于朴素的百姓情怀。厦门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地区,一有灾情,能够立即聚合力量,快速反应,体现着执政能力和水平,更体现着“以人为本”的执政意识。

大雨可能还会继续,新的灾情随时有可能发生。但是我们坚信,只要有这种责任意识,有这种百姓情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经过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我们就一定能够战胜各种自然灾害,“花园城市”厦门将会永远展现美丽姿容。


增援

一台大功率排水抢险车增援明发国际新城被淹现场。 (记者 陈立新 摄)

原标题:“浑水摸鱼”危险!

东南网5月17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吴林增 文/图)龙岩龙津河,昨日暴雨过后水位高涨,水流湍急。

几名哥们,急匆匆跳入河中。他们猫着身子,水面上只露出头部,一只手抓在河岸上。他们这是干啥?游泳,还是洗澡?

都不是。只见,不一会儿,他们突然异常兴奋,“蹦”了起来。紧接着,空中划过一道黑影,一条鱼落到了岸边。

鱼儿活蹦乱跳,岸上赶紧跑来一名妇女,用网兜着,把鱼儿装进桶里。原来,这几个哥们,在抓鱼呢。

壮汉说,他们是一家子,来自安徽,抓鱼是在老家学的。平日,只要是雨后,就会到龙津河抓鱼,晚上就有美味入锅。

几名壮汉,弯腰、起身、兜鱼……岸上,几名妇女也忙得不亦乐乎。不多时,鱼儿已装了满满一桶,全是非洲鲫鱼。

据介绍,这些非洲鲫鱼,可能来自龙津河上游的水库。因为暴雨,把鱼儿带进了龙津河。

龙岩农业局一人士说,在龙津河捕鱼要经过审批,但他不了解是否会被允许。

不过,不管会不会被允许,但雨后的龙津河,水流湍急,几个哥们就这么“浑水摸鱼”,未免太危险!


相关新闻

龙岩昨日暴雨

东南网5月17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李贵荣 康泽辉)昨日一场暴雨,下得不少龙岩市民心惊胆战。

龙岩多个地段出现不同程度的积水,因为积水堵车,许多上班族迟到。

家住市区莲东小区,在龙岩龙州工业园上班的韩先生,就是其中一名。一路上,他频频被阻,其间还看见不少小车泡在水中,熄火了,大货车排起长龙。

据龙岩市气象局昨日下午4点发布的天气报告显示,从前天夜里持续到昨天下午,龙岩市各地普降大到暴雨。龙岩市区直到昨日下午大雨才稍微消停。

据称,这场雨是受高空槽、中低层切变共同影响,全市有73个区域气象自动站雨量大于40毫米,大于80毫米的有永定虎岗、上杭太拔、新罗城区。其中,虎岗雨量最大,达到89.8毫米。

不过,气象局的工作人员说,刚入夏的这场雨,和往年一样,很平常。据预报,19日午后开始到21日,还将出现新一轮大范围较明显的降水过程。

因此,冲着19日(中国旅游日)龙岩多处景区优惠迎客的游客们,可得带好雨具,这天午后可能下雨。

原标题:水淹到2米 被泡6小时

▲前埔社区前村,村民被水围困

东南网5月17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林利萍/文 沈威/图)一波未去,一波又起,思明区前埔社区前村的30多户居民,昨天凌晨遭遇“水祸”,截至昨天傍晚,雨水又来了。

像海水漫上来

前埔社区前村居民老林昨日一夜未眠。

老林住在排水沟旁,每当暴雨,他总提心吊胆。昨天凌晨1点,老林起床,穿雨鞋雨衣拿手电筒,下楼查看大雨。

凌晨1:10,水淹到围墙边,老林心想坏了,赶紧断掉总开关,叫醒女儿和孙子起床,通知租客,把电动车开往高处。

凌晨1:20,水涨到30厘米;1:30,水涨到了1米多,“非常快,来不及反应,一下子涨得很高,很吓人,从脚踝淹到膝盖,再到腰部”。


哭喊着叫房东

“赶快起来!淹水了!”纪小姐是老林家的租户,她听到老林的喊声,还以为自己在做梦。

她看到门缝中有水流进来,很快要淹到床铺,吓得跳了起来;她使劲推门,怎么也推不开;她打电话向朋友求救,没信号。

水越涨越高,纪小姐害怕得哭喊着叫房东,拍打房门,无人应答,纪小姐陷进了无助里。

哗——— 老林从外面把门和希望打开,一瞬间,猛烈的水流往房间,水一下把小纪的下半身给淹没。她顾不上泡在水里的冰箱、豆浆机、电脑、衣物、生活用品,跟在房东身后上了二楼。

最高淹到2米

这是近几年来前村第四次发大水,而且是最严重的一次。

“以前水淹得快,退得也快,这次不一样,都退不去,很多家庭用品都被泡坏了。”老林对比2006年5月、2010年5月和2011年5月。

水位最高淹到2米,老林摇头说,整个村庄就靠一条排水沟,平时有人随意往排水沟丢垃圾,也很少疏通,每到雨季,地势较低的村民都睡不好觉,一听到大雨声就睡不好,担惊受怕。

6小时过后,水终于慢慢退下去,居民开始进行清理工作。

原标题:雨水倒灌进小区 上百部车子泡水

抢险车正在抽水  

东南网5月17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曾毓慧 曾益航/文 沈威黄少毅/图)昨日凌晨1点多,明发国际新城小区地下车库的积水越来越深,物业保安敞开嗓门喊住户们尽快去车库移车。

小区物业管理处工作人员透露,地下车库划定的车位近200个,当天凌晨估计有80%的车位停车,不过,由于一些车主未住在该小区,或是来不及移车,当晚,估计仅有三四十部车从车库里开出来。更够呛的是,部分住户将汽车从车库开出来之后,只是就近停放在小区外侧,原以为此处地段略高应安全,不成料到,后来小区外侧浸水也越发严重,半个车身被淹没。

“2006年一场暴雨,地下车库有明显泡水,但只有半米深,真没想到,三四米高的车库全被淹了。”一个老住户说。

截至昨日傍晚,由于地下车库积水仍未排完,泡水的车辆数量还有待统计。有住户说:“估计有上百部汽车泡水了。”

不少住户质疑小区地下车库的排水系统。物业人员则解释说,由于小区周边的会展路、莲前东路地下排水管道不够宽,导致雨水倒灌进地势略低的小区。这一说法,与周边几个小区住户的观点类似:凌晨时分,眼睁睁地看着雨水从会展路及莲前东路涌进小区。

原标题:排洪阀门值班电话无人接

前埔社区前村内,一男子站在围墙上打电话  

东南网5月17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林彬彬 陈巧思 )昨日凌晨1点多,湖里区西潘社的居民紧急拨通一串电话号码。

暴雨骤降,积水迅速上涨入侵数十家厂房,只有打通电话通知值班人员打开阀门,才能赶紧排水。可是,电话一直无人接听。

2个小时过去,水越积越高,数十店铺、厂房的设备和货物被淹,有人前来通知,阀门已经人打开。

四部电话打不通

凌晨1点多,西潘村西潘社162号厂房,劳累了一整个晚上的老陈收拾着东西,准备上楼睡觉。

突然,脚下一凉,老陈吓了一大跳,低头一看,一股浑浊的水从外面涌进屋内,漫过脚踝,淹到小腿部位。

我的货!老陈一惊,想起了几个电话号码,排洪阀门控制室的值班电话。他赶紧翻出号码,想通知值班人员打开阀门排水,只要阀门打开,就能把下水管道的水排到五缘湾的大排水管里去。

嘟嘟嘟……老陈一遍又一遍地拨号码,求助的心被冷漠的电话声回绝,四部电话都无人接听。

“到底阀门有没有开啊,再这么泡下去该怎么办?”老陈心急如焚。豆腐、黄豆,一件件货物,机器、设备,很快淹没在浑浊的黄水里,老陈眼睁睁看着心血被淹。


两男子赤裸上身

凌晨2点多,举目望去,道路已被积水给侵占殆尽。老陈往前走,发现大水淹到大腿处,有的位置甚至能淹到臀部。

雨还在下个不停。附近有一店家的小型货车泡在水里,不甘车辆完全损坏的车主请来了一辆大货车,碾到水里面,费劲才将小货车拉出,途中还撞倒了一辆摩托车。

然而,下坡处的一辆白色小轿车就没有这么幸运,主人不在现场,水稍退了以后,该车闪着错乱的灯光,“八成泡坏了!”老陈说。

记者走进老陈的厂房,里面杂乱不堪,很多东西漂在水面上。在水前往安置点途中,路边井盖涌出滚滚水流,似乎就快要被掀翻。

前村的戏台内,几十名社区居民集聚一起,不少村民身上穿着简单的睡衣,有两个年轻男子则是光着上身,一群孩子围着一起玩耍,大家都睡不着。

数十店家财物被淹

凌晨3点,社区工作人员赶到现场,通知大家阀门已经拉开,水正在退,前往安置点。

“为什么我打了四个人的电话,都打不通,阀门早点开就好了。”老陈问,没人回答。

积水果真慢慢退了。“这里淹水是老问题,去年下半年也淹过,可这次我损失了十几万!”老陈说,阀门开得不及时,才导致附近的店面都泡了汤,之前为了排水,花钱做过排水管道维修,没想到因为没人接听电话造成这样的结果。

记者事后了解,大水淹没的路段,有数十家厂房或店面被淹,经济损失惨重,老陈的厂房被淹深度约1.2米。

“我的五金成品和原料全都泡在水里氧化了,损失惨重啊!”另一位同样在等待水退的店家一脸悲伤。

此外,一家汽车维修厂里停的四辆小车全都泡在水里。“那车是客户的,我也不知道他们该怎么办了!”老陈为他担忧道。

东南网5月17日讯(福建日报赵伟 吴岩辉) 16日,在泰宁县杉城镇胜二村,镇国土所工作人员冒雨巡查地质灾害点,挨家挨户讲解地质灾害防范知识。

14日至15日,泰宁遭受今年雨季以来最大一场暴雨。各乡镇及国土等部门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向社会发布预警预报信息;在80余处地质灾害点设置警示牌,加大排查、巡查和监测力度,到山洪灾害隐患地区巡查防守;加强识灾、避灾宣传。

该县制定预案,指定专人负责地质灾害点的监测。镇、村两级成立抢险应急分队,配备手摇警报器、发电机等应急物资。

原标题:内涝严重 哪儿出了问题?

昨天上午8点,会展中心广场前,水淹路面

东南网5月17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吕寒伟 )

探因:三大因素致使全城被淹

原因1 地下排洪系统遭破坏 路面硬化严重

暴雨来袭,内涝严重,归结起来,地下排洪系统为主要原因。昨日,厦门市市政工程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向记者透露,岛内的排洪沟系统,多是上世纪80年代规划建设。随着时代变迁,城市各个角落的发展和改造,使地下排洪系统遭到了破坏,部分地面和管网出现了下沉情况。

这名负责人说,这些年来,厦门整个城市的发展和改造,除改变了原有排洪系统的功能和结构外,还不断吞食着城市草地面积,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厦门的整体行洪能力。

“以前,大量的草地和池塘在暴雨时能储蓄很多水分,但随着城市建设加快,水泥屋顶和硬地面积增加使这些储水空间减小甚至消失。”

原因2 不少排洪沟多年未清 淤积情况严重

记者昨日从市政工程管理中心了解到,根据地形特点,岛内防洪排涝区被分为16个区域。调查显示,这16个片区的排洪沟建设年代虽各有不同,但大部分已服役十多年,有的甚至二三十年。根据工作人员的现场勘测,长期的雨污水排放,导致目前岛内排洪沟的淤积现象十分普遍,有的淤积已达65%-78%。

排洪沟是否通畅,直接影响雨水的“消化”和城市行洪能力。多数排洪沟的淤积,和此次城市内涝的形成不无关系。

排洪沟清淤工作的相关人员还告诉记者,城市内涝的出现是一个复杂系统作用的结果,排洪沟只是主管道和主动脉,路面情况、雨水口设置等情况也会对内涝产生影响。“有的雨水口设置还不够合理,此外,大雨来袭时,被打落的树叶也很容易堵住雨水口,雨水下不去,加重了城市内涝。

原因3 暴雨太强太突然 成内涝直接导火索

如果说以上两个原因是常年累积的效应,那么此次突来的暴雨是内涝产生最直接的“导火索”。

市政工程管理中心的负责人告诉记者,根据此前气象部门的预测,昨日凌晨的降雨大概在30至50毫米之间,但实际情况却是,暴雨不断演变为豪雨,降雨量突破了100毫米。

“这场豪雨让人始料未及,由于降雨量超过了此前预计,应急措施难度更大,不少地势低的路段和村庄才会被淹。”这名负责人说。


应对:有望制定新的防涝规划

记者了解到,早在今年3月,国务院曾发布通知:2013年汛期前,各地区要认真排查隐患点,采取临时应急措施,2014年底前,要在摸清现状基础上,编制完成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规划,力争用5年时间完成排水管网的雨污分流改造,用10年左右的时间,建成较为完善的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

昨日,市政工程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透露,目前,厦门虽然还未正式按照新的标准改造排洪系统,但下一步,厦门在摸清排洪系统现状的基础上,有望按照国务院要求,制定新的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规划,加快推进雨污分流管网改造与建设,健全法规标准。同时落实地方责任,明确部门分工,将排水防涝纳入政府工作绩效考核体系。

此外,市政工程管理中心还会根据此次情况,完善暴雨应急预案和措施,在低洼地点多设置水泵,并增派多人在这些地点值守,在一些因雨停电的地点多设发电机等应急抢险设备。另据相关人员介绍,今后还将在全市推广一种强力车载水泵“龙吸水”,目前这种设备已经引入一台。

记者观察

一场暴雨冲出多少问题

罕见暴雨,淹了百部车辆、300多户人家,也冲出不少问题。昨天凌晨1点多,在政府部门还没发布预警之前,市民通过微博预警,想要赶上暴雨的速度。如果政府部门、相关单位的预警机制能够更加及时、全面,暴雨造成的损失可大大减少。

一问:老地方积水为何没提醒?

昨天暴雨过后,不少市民开始考虑,今天晚上要把车停在哪里?其实,类似的积水点地段此前已经公布,但在暴雨之前又被“遗忘”。

公开报道显示,早在2006年6月,厦门就已划出岛内最容易积水的地段,共21个。对比昨天积水的地点和2006年的21个地段,经过7年时间,很多个仍然是此次积水的重灾区。

记者抽查询问了多个地段的市民,在暴雨前他们并没有接收到会有洪涝的警示或提醒。


二问:还有多少新的积水点?

旧的积水点未疏通,新的积水点又冒出。

环岛干道下穿仙岳路口,是新增积水点之一,也是积水最严重的两个地点之一。昨天上午其它积水消除之时,它的积水依然深达数米。

会展路口并未出现在2006年的积水名单里,但明发国际新城此前已被淹过一次,昨天的暴雨显示,严重的积水会蔓延到整个路段。

新旧积水点相加,厦门到底有几个容易积水的地段、地点,还有多少新的积水点?“最好能有一张完整的地图,标注容易积水、洪涝的具体地点和路段,及时提醒大家。”私家车主林先生认为。

三问:如何对积水进行预警?

暴雨来袭时,很多人都在熟睡,导致市民对暴雨猝不及防,连一些政府部门、物业的值班人员也没有及时动起来。

“应对暴雨需要一个紧急发布机制,而且是有效、快速的机制,不能发完就了事,或等到有车子被淹了,才把积水地点公告天下。”一民警认为。

据了解,单靠手机短信来提醒,10万条短信就要发上一天一夜,丝毫没有新兴媒体微博、微信等来得快。而大多数政府部门在新媒体的发布渠道上有欠缺,都会影响信息发布的时间和广度。

一个不容忽视的细节是,掌握积水实时情况和警情的政府部门,昨天并没有及时通过有效的权威渠道发布信息,反倒是微博和微信更快。

◆边防官兵救助受灾群众

东南网5月17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黄智敏 通讯员 熊浩天)暴雨如注!就算是在厦门住了一辈子的老人,也有很多年没有看到这样的暴雨了。

昨天凌晨,许多市民刚开始入睡,一场特大暴雨在厦门倾泻而下。据气象部门测算,昨日的这场雨,是1973年以来厦门梅雨季内的最强降雨,从1953年开始算,也能排名第二。市气象台发布暴雨蓝色预警信号,后又升格为橙色预警信号,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启动防御暴雨洪水灾害II级应急响应。

截至记者发稿时,这场暴雨已直接导致厦门4人死亡,另有1人因路灯漏电死亡,全城多处受淹,经济损失严重。自2000年以来,厦门连续保持的台风暴雨“零死亡”纪录,戛然而止。

局部降雨量40年一遇

昨日凌晨,厦门岛内及翔安区新店镇、内厝镇、大嶝街道突降暴雨到大暴雨。据厦门市洪水预警报系统监测,5月16日零时~8时,岛内平均降雨量141mm,翔安区新店镇平均降雨量150mm,大嶝街道平均降雨量151mm,内厝镇平均降雨量100mm,其中最大降雨量出现在大嶝田乾站208mm,其余地方降雨量均未达到暴雨量级。

据分析,思明区前埔站最大6小时雨量185.5mm,降雨强度达25年一遇,自1953年以来降雨强度第三大,第一大229.6mm,出现在1973年,第二大199mm,出现在1989年。这一带也成为昨天受灾最严重的区域。

翔安区田乾站最大3小时雨量达157.5mm,降雨强度达40年一遇,自1953年以来降雨强度第一大,历史罕见;最大6小时雨量208mm,降雨强度达30年一遇,自1953年以来降雨强度第二大,第一大221mm,出现在1989年。

总的来说,5月16日雨量是自1953年以来,5月份最大日降雨量,是1973年以来厦门梅雨季内的最强降雨,1953年以来第二强降雨。


暴雨带扫过厦门东南部

不过,这场降雨分布很不均匀,主要集中在岛内南部及翔安南部,岛内北部和岛外大部分内陆地方雨量较小,普遍为小到中雨量级,局部还不到10毫米。

这和厦门以往的雨水特点不同。一般来说,岛外的雨势都要较岛内更大,但这次却完全相反。气象部门解释,从15日深夜至16日凌晨开始,强雨带压境,西南暖湿气流强大且旺盛,导致厦门上空对流激烈,暴雨带扫过厦门东南部,因此降雨以沿海一带最为明显。

5人死亡,局部灾情严重

据市防汛办统计,截至昨日16时,全市因暴雨造成的灾情如下:

思明区岭兜及何厝片区受淹严重,有群众受困,社区抢险队伍、武警、消防及时组织力量赴现场抢险,转移群众65人。前埔旧货市场发生山体滑坡,3人被埋,消防大队搜救出2人,送往医院后经抢救无效死亡,另1人在现场找到后已无生命迹象。

湖里区共有6处出现较重的积水现象,积水深度50~80厘米不等,11处地下车库进水,积水和进水时长达3小时左右,早上6时40分水已基本退去。

截至记者发稿时候,此次暴雨共造成5人死亡,除前埔旧货市场山体滑坡3人遇难外,环岛干道仙岳路口下穿通道积水导致1人死亡,鹭江道开元路口因路灯漏电致1人死亡,暴雨造成的经济损失还在统计中。

东南网5月17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方炜杭) 16日,省防汛办召开会议,会商近期局部强降雨防御工作。副省长陈荣凯出席并讲话。

受低涡切变和西南急流影响,16日,我省南部和北部地区发生大暴雨,暴雨区主要在厦门和泉州的南部及南平的北部。据15日8时至16日8时统计,降雨量超过100毫米的有8个县(市、区),以厦门市思明区202毫米为最大。建阳市麻沙镇和龙岩市新罗区的两个水文站超警戒水位。

据预测,雨季还将持续,局部还有可能出现强降雨引发地质灾害。陈荣凯指出,各级绝不能麻痹大意,各地要密切关注气象态势,特别要注意可能出现的极端天气,强化24小时防汛值班和领导带班,及时做好各项应急防御工作。要加强监测预报,气象、水文、国土各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加强部门间的联动,做好预测工作,提供准确的信息,做好在建小山塘、小水库的除险加固,做好相关的巡查排查防御;要加强点对点指导,落实责任到人;要完善预案,尽快出台公众防台风强降雨安全预案;做好抢险救灾的人员物资准备,做好排查,一旦有灾情确保用得上;要全面排查边坡等地质灾害易发区,及时排查,限期处置,建立档案,杜绝人为制造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

原标题:含泪抱拳 谢谢你们来救我 男子被困9小时,蛙人6次入水施救

被困男子被救出后频频作揖感谢救援人群。

记者 常海军 摄

男子被困负一楼长达9小时,危难时刻他想起当兵时的老班长,想起自己的儿子,于是打破天花板支撑下来。最终被蛙人救出。这样感人的画面,昨天全城在上演:保安抱孩子过马路,公交司机背孩子过马路。这些画面一一记录在了记者的镜头里。

海西晨报讯(记者 于婧媛 倪立婧 通讯员 少锋 志刚 刘磊)水已经积了三四米高,困在里面的一男子已经数个小时没有消息。就在大家以为男子可能没命的时候,奇迹发生了。昨天,在明发国际新城负一楼,一男子被困,在楼板夹层中艰难求生9个小时终于获救。

店被淹没 他没出来

昨日凌晨,在会展中心附近的明发国际新城负一楼,200多间店面被水淹没。

“店里淹水了,你过来看一下。”大约凌晨1点半,聂先生接到同事张俊辉的电话,当他到了明发国际新城时,雨水已经将负一楼淹没。而张俊辉的电话已经关机,无法接通。聂先生看到其他店面的人都跑了上来,但人群中找不到张俊辉的身影,从凌晨1点半到2点,还是没有联系上,于是报警。

蛙人施救 6次入水

凌晨7点多,东海救助局厦门基地的潜水员、市边防支队的救援人员正在现场展开救援工作。一名潜水队员(蛙人)穿上专业潜水衣,背上氧气瓶潜入到水中,搜寻张俊辉。10点,蛙人再次浮出水面,在大家都以为希望破灭的时候,蛙人向路面救援人员手势比划,确定下面有一个人,已经确定位置,现场气氛紧张起来。蛙人表示,需要一个手电筒,再次潜水。10点17分蛙人上浮,传出好消息,负一层的男子在夹层中,没有生命危险。需要一个氧气面罩。但男子很紧张,氧气面罩一直带不好。蛙人说:“我拉着他的手,把他带上来。”

“准备,拉!”随着绳索迅速收紧回拉。蛙人拖着男子顺利上岸,现场一阵欢呼。此时是10点30分,男子被困9小时终于获救。


被困在店内9个小时的男子被东海救助局厦门救助基地的潜水员成功救出。

记者 常海军 摄

雨水太凶 会游泳也白搭

获救后,男子抱拳不停感谢救援人员。记者看到,男子手脚皮肤都被水泡得发白,不停发抖。一位武警战士脱下军装给男子披上,一茶叶店老板送来热水和被子,给男子保温。男子说,当晚他在店里睡觉,醒来时水已经淹到沙发,他马上给朋友打电话。“当时我找不到钥匙,玻璃门根本打不开。”唯一的出口已经被封死,还好会游泳,但是涨水的速度太快,没过几分钟店里就被淹没,手机也掉水里无法与外界联系。能够呼吸的空气越来越少,他只能抬着头拼命划水,用拳头击碎天花板吊顶,在这里争取到更多的空气。

想起部队老班长 支撑下来

“以前救别人,现在被你们救。”男子在被困时,一直大声呼喊:“班长,救我,班长!”原来,男子是一位退伍军人,在求生时他拼命呼喊班长最终坚持下来。2002年在浙江当了2年兵。他告诉记者,当年他也曾救过人,没想到今天被熟悉的武警救了。据了解,获救男子今年30岁,福建云霄人。


相关新闻

百名学生被困保安抱“过河”

李女士供图

海西晨报讯(记者 雷妤)路面被淹,小学生不敢过马路。学校的一名保安见状,将孩子们一个个抱过马路。家长李女士说,早晨7点半她送女儿到厦门外国语附属小学上学。在嘉禾园站,她看见很多小学生在车站不敢过马路,这时候,学校一名保安把孩子一个个抱到没有积水的地方。昨日,记者来到厦门外国语附属小学找到了这名保安傅先生。他叫傅小勇,今年49岁了,是学校的保安。


网友供图

公交抛锚司机背乘客

海西晨报讯(记者 雷妤)昨日上午10点,一辆公交车在洪莲路开往吕岭路途中抛锚,车上的乘客被困在车中。司机挺身而出,将“胆小”的乘客一个个背到“岸边”。

当时陈小姐目睹了这一幕,她说,当时车被困在水中,一车的乘客都在车上等待。公交司机或扶或背,将一些乘客转移,然后马上折回,继续帮助别的乘客。陈小姐说,还有很多男乘客也参与到英雄救美的行列中,“这些才是厦门的好司机,正能量”。


记者 陈理杰 摄

轮胎店轮胎搭桥助行人

海西晨报讯(记者 雷妤)昨日上午7点30分,记者来到吕岭路与洪莲路交叉口时看见,这里积水严重,车辆与行人根本无法通行,沿街店铺几乎都进水。在现场,小学生们聚集在路边不敢过“河”。

洪莲路一轮胎店店主免费提供轮胎,让行人得以通过。店主说,他看见许多小学生不敢过马路,临时起意用轮胎来搭桥。

原标题:三问排涝 未来如何应对暴雨 市政工程管理处回应:随时巡查,一有积水就要排抽水

一名女子背着小朋友过马路。记者 唐光峰 摄

这场大雨让许多市民都在质疑,厦门的排水系统也不过如此。市民心中有许多疑问等待解答,晨报记者专访了厦门市政工程管理处处长谢天宏,他说: “不是排水系统出了问题,而是雨量确实超过了原来的设计标准。”同时,他也将一一回答市民的疑问。

晨报记者 主父真真

海西晨报讯 “不是排水系统出了问题,而是雨量确实超过了原来的设计标准。”

昨日上午,厦门市政工程管理处处长谢天宏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厦门市部分区域出现淹水,一方面是由于降水强度大、持续时间长,另一方面则与地下排水系统有关。

为何排水系统难以承受?

厦门很多地方的排水管网系统是按照上世纪80年代的标准建设,此次雨水超过了管网的排水速度

目前,厦门市很多地方的地下排水管网系统是上世纪80年代开始规划,按照当时的国家标准进行建设。但是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飞速发展,路面收集雨水的能力降低,形成洪峰的速度加剧,超过了管网的排水速度。谢天宏举例说,原来莲前隧道设计的汇水面积是2万㎡,明发商业广场建成之后,很多污水和雨水也排到莲前隧道的排水口里。随着周边其他建设的发展,东坪山、明发和莲前区域的雨水、污水全部都流到了莲前隧道,现在这里的汇水面积已经增加了50%,达到3万㎡左右。

接下来如何应对?

启动应急预案,随时巡查排水

市政部门目前已经启动应急预案,每一个抽水岗位都有工作人员24小时值班,一旦有积水就立即抽水,路边的边坡井盖也派人在巡查,到积水多的路段,打开雨水井盖增强排洪速度。但是由于雨水非常集中,道路上的低洼和下沉处还会有小范围积水。

解决排水难题,除了当前的紧急应对之外,厦门市可按照新的标准,启动对全市防洪系统的评价,以对排水系统的调洪、蓄洪设施建设进行重新规划。


洪莲路,家长提着孩子过“河”。

记者 陈理杰 摄

下穿隧道如何排水?

一方面是要减少排入下穿隧道最低洼点的水量,另一方面就是提高泵站抽水能力,保证低洼点的水都能抽出来

记者在莲前隧道的雨水泵站里看到,泵站房里有4台水泵,可以根据水量的大小,启动数量不等的水泵来调解抽水量,每台水泵每小时可以抽水300立方米,4台水泵同时启动时,每小时可以抽水1200立方米。

据悉,从昨日凌晨2点到早上6点,泵站的报警器就一直在响,调节池的水位超出了警戒线3米,地上水位则有1米多。而到昨日上午10点左右,随着降水量的减少,只用一台水泵抽水就足以应对了。

处长谢天宏说,下穿隧道的排水都要靠“强排”,一方面是要减少排入下穿隧道最低洼点的水量,另一方面就是提高泵站抽水能力,保证低洼点的水都能抽出来。(主父真真)

厦门岛内外有63个易涝点

海西晨报讯(记者 主父真真)厦门市政工程管理处对2013年防台风重点和易涝区域进行了排查,厦门岛内外共63个地点被列入其中。

记者发现,造成这些地方易涝的原因除了持续不断的暴雨外,还有一些地势及排水方面的原因,主要有:地势低洼;雨水口落口不畅;雨水主管道不通或排洪沟有淤泥;汇水面积大;树叶、杂物等堵住进水雨篦;进水口堵塞;排水、供电系统易出现故障等。

小贴士

地质灾害隐患点防范措施

强降水期间要加强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巡查、监测;长时间强降水时尽量不要住在靠山坡、斜坡的房间;发现险情立即按照“避险明白卡”要求转移避让;注意收看天气预报,遇强台风特大暴雨先转移避让。

非地质灾害隐患点防范措施

强降水期间要避免到高陡土坡或者山坡上有孤石的地方活动;房屋前后有高陡边坡的居民,要加强对高陡边坡的观察,发现异常立即疏散;长时间强降水时尽量不要住在靠高陡边坡的房间。(钱玲玲)

原标题:救援给力 800居民紧急转移 消防、武警、边防等出动上千人次施救

武警官兵用冲锋舟转运被困群众。

暴雨倾城,百姓被困,学生没法上学,前埔岭兜村北片区、何厝村中街、前埔村前村社等地都出现了内涝,严重的地方积水高达5米。消防、武警、边防等救援队伍及时出现,展开救援。据悉,300户800余名群众成功转移至安全地带。

海西晨报讯(记者 倪立婧 于婧媛 通讯员 万里 宁义 锦沛 黄勋 小燕 德猛)在昨天的暴雨中,前埔岭兜村北片区、何厝村中街、前埔村前村社等地都出现了内涝,严重的地方积水高达5米。救援人员将受灾的300户800余名群众成功转移至安全地带。


武警官兵用冲锋舟转运被困群众。

[消防]

粪水中营救老人

昨日早上5:45,正在岭兜一带巡查的消防官兵听到呼救声。消防官兵循声而去发现,在不远处的一间公厕上,有两名老人正躲在屋梁上,显得筋疲力尽,但仍不停挥手呼救。雨水几乎已将整个屋子淹没。

由于大门被反锁,消防官兵无法直接进入救人,“从那个窗户进去。”一名战士眼疾手快,迅速拿出一把大斧头,狠狠往玻璃窗户砸去,很快打开一道生命通道。

此时,厕所的粪水瞬间袭来,消防官兵强忍着异味,带着救生圈,迅速向被困人员游去。在消防战士的帮助下,两名老人套上救生圈,游向冲锋舟,6时,成功被转移到安全地带。

截至昨日19时,厦门市消防支队共接警127起,出动官兵739人次,出动车辆152辆次,抢救被困群众185人,疏散转移726人。


武警官兵用橡皮艇转运要去上学的孩子。

[武警]

冲锋舟送学生上学

昨天早上6点多,当记者来到岭兜村时,这里一层的店面已经不见踪影。险情发生以后,许多居民都已经及时转移到二楼以上的位置。昨天凌晨3点半,武警厦门支队首批出动40人,携冲锋舟、皮划艇各一艘,赶赴岭兜社区救援,转移运送被困群众。一大早,许多孩子要上课,他们急于出门。这时候,冲锋舟和皮划艇就变成了孩子们的“校车”,将他们运送到安全地带。


武警官兵用冲锋舟转运被困群众。

[边防]

帮执拗老人转移电器

在五通村凤头社区,三栋楼房的负一楼被洪水淹没1米多深,三名住在地下车库的老人被困其中。个别老人担心家中的电器和家具被淹,任由五通边防所民警的劝说也坚决不离开住处。该所组织官兵帮助三户被困老人将家中的电器和家具转移至安全地带后,三名老人才同意离开。

从16日零点至凌晨3时许,何厝边防派出所在三个小时内接到报警求助电话100多起。厦门边防支队紧急出动警力500余人、车辆80余台参与救援。


市民将车子从水中推出。


大型抽水车现场排水。


岭兜片区积水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