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田镇的针阔套种示范林
东南网9月23日龙岩讯(本网记者 游雯星 郑窈)
河田镇:“在针叶林中套种阔叶林,既保持水土又有经济效益!”
濯田镇:“蓝莓是喜沙土植物,长汀的土壤最适合,蓝莓效益好,不愁卖!”
三洲镇:“发挥资源优势,发展乡村旅游经济,打造生态文明示范区!”
23日,记者跟随“生态龙岩行”采访团一行走进长汀县河田镇、濯田镇、三洲镇,发现智慧的长汀人,已在原来水土流失治理的样板基础上,找到了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新方法、新路子。
治理水土流失新方法:针阔林套种
在长汀县河田镇露湖村的水土保持科教园为中心周围,有一万多亩水保生态示范林。走进其中一处9.9亩的生态示范林,稀疏的针叶林中,今年4月新种植的无患子、樱花等阔叶树,已生根发芽、绿意葱茏,展现出勃勃生机。
长汀县林业局副局长吴东来说,长汀的林地80%是针叶林,针叶林中80%是马尾松。马尾松的生态功能极其脆弱,保水保土差,怕火灾、怕病虫害。“远看青山在,近看水土流”成为水土流失治理后的一大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2011年开始,长汀人开始试验针阔混交林,即在针叶林中套种无患子、山樱等17类具有经济和生态价值的阔叶树种。“这样既有效增加了森林覆盖率,提高森林景观观赏价值和生态效能。”吴东来解释道。
“无患子能生产生物柴油,既能治理水土流失,又能为老百姓带来经济效益。”2011年至2013年,长汀全县植树造林23.83万亩,其中种植阔叶树14.05万亩,占61.5%,树种有木荷、枫香、无患子、闽粤栲、山乌桕、含笑等,有力促进森林向多树种、异龄、复层混交林方向发展。
今年,中石油在长汀种植万亩水保生态示范林,补植阔叶彩化树5058亩;在高速路进出口及附近补植阔叶彩化树,面积400多亩,并且都是采用多年生大苗补植,成活率高见效快,打造成为“片带相连”、“四季皆绿、四季有花、四季变化”的森林景观,从低级群落向高级稳定群落演替,从脆弱生态群落向生物多样性丰富的森林生态群落演替,让青山美起来。
 黄闽玮蹲在蓝莓地里为记者讲解蓝莓种植经。
百姓致富新路子:广种“摇钱”致富树
在长汀县濯田镇左拔村,来自厦门的商人黄闽玮在这里种植蓝莓远近闻名。他利用蓝莓喜沙土的特点,承包了山地种起了蓝莓,既保持了水土,绿了青山,也鼓了腰包。
“蓝莓是喜沙土植物,农民认为不保肥、不保水的贫瘠土地,最适合种植蓝莓。”走进蓝莓种植地,黄闽玮捧起一抔土,滔滔不绝地向记者述说起他的蓝莓种植经。
黄闽玮之前从事了20多年的水果批发,他发现蓝莓营养丰富,消费者青睐,国内外市场前景好,于是萌生开发种植蓝莓的想法。经过几次考察后,黄闽玮发现,不论从气候还是土壤条件,长汀县濯田镇都非常适合种植蓝莓。
2011年,在濯田镇干部的帮助下,黄闽玮成功在该镇左拔村承包租赁400多亩山场,开始种植13个蓝莓品种。
很快,黄闽玮的蓝莓就开花结果了。“蓝莓一开花结果,附近不少百姓都动心了,想跟我一起种蓝莓致富。”黄闽玮在严重水土流失地种植蓝莓成功的消息,很快传遍整个濯田,不少种植大户到他的蓝莓试验园现场参观,表达种植蓝莓的愿望。
黄闽玮说,下一步,公司将再投资2000万元扩建两三个蓝莓种植园区,将蓝莓种植规模扩大至一万亩以上,把濯田建成全省最大的蓝莓基地。
“去年冬天,我培育了80万株蓝莓苗,除自已种外,还供应给村民种。现在,我还申请了‘兰骑士’蓝莓商标,将通过品牌引领更好带动濯田群众走蓝莓致富路!”黄闽玮说,目前国内蓝莓市场供不应求,一斤能卖到100多元,根本不愁卖。
 三洲镇在建的湿地公园一角
未来发展新规划: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
龙岩长汀的三洲镇,曾经水土流失严重,经过长期的治理,三洲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花果山”。
如何在现有水土流失治理的样板基础上,发展绿色经济,建设生态家园?
三洲人民动了一番心思。最后,他们决定发挥三洲的区位、资源优势,整合国家林业局奠定建设的湿地公园、国家历史文化名村、万亩杨梅生态园、汀江十里河滩景观等优势资源,将三洲打造成为"长汀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文明示范区"。
为了全面推进示范区建设发展,三洲镇专门成立了示范区管委会,该管委会的主任由三洲镇党委书记蔡铭泉兼任。他告诉记者,整个项目以湿地公园为核心,面积达22万平方公里,首期投资11亿元。
记者跟随着蔡铭泉,来到湿地公园建设项目现场,只见远处的铲车、挖土机正在紧张地施工。
蔡铭泉说,三洲湿地公园是按国家5A级景区要求建设,建成为将是一个以河滩、沼泽为主的综合性湿地公园,向人们展示农耕文化、红色文化、客家文化和生态文化。
“国家级湿地公园将成为今后三洲的代名词。现在的三洲以杨梅出名,今后的三洲将以生态声名远播。”对于三洲的未来,蔡铭泉充满了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