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 体

何谓异地高考

厦门日报讯(福州站记者张珺)从2014年起,凡具有我省高中阶段学校学籍并有三年完整学习经历的毕业生,可在我省就地(所就学的高中阶段学校所在地)报名参加普通高考,允许参加本科、专科层次录取,并与当地考生享受同等的录取政策。

异地高考的好处

政策的实施可以让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迁入地享受到较为优质、连续的教育,实现教育资源的公平。这一政策还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外来务工人员的归属感,有助于吸引更多外来务工人员来闽工作,为我省企业与城市的发展提供大量的人力资源。

异地高考的政策,省招委会从2012年5月就研究决定了,但真正实施是从今年开始的。记者昨日从省教育考试院获悉,今年,我省普通高考第一次全面实施异地高考政策,有3600多名外省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报名参加今年6月的普通高考。

严防“高考移民”等舞弊现象

省教育考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异地高考不是将外省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纳入到我省参加高考那么简单,还涉及到招生计划编制、招生录取等工作。同时,发展改革部门需要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公安部门要加强对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及时提供进城务工人员的就业和社保信息。

在整个异地高考政策实施过程中,要防止假借随迁子女名义空挂学籍、“中考移民”、“高考移民”等舞弊现象。这就需要加强对考生报考资格的审查,为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及时提供相关信息,确保这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

异地高考让随迁子女公平受教育

数千人在闽参加高考会否影响到闽籍考生的录取呢?相关部门的回答是:这项政策在全国实施之后,福建居民在外省务工其随迁子女也可在当地参加高考,此举实际上保证了所有随迁子女公平受教育的权利。

省教育考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中的相当一部分,在父母的工作地接受了义务教育和初高中教育,允许他们在当地参加高考,避免了因回户籍地考试的奔波和种种不适应而造成的成绩严重下滑,使其能够和当地的考生公平竞争。

东南网5月23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梁静)厦门市招办昨日发布了2014年高考“注意录取”考生填表、办理相关证明的办法。市招办提醒说,办理“注意录取手续”的截止时间是5月30日,请考生特别注意。“注意录取”考生,即享受相关录取照顾政策的考生,如普通高考属烈士子女的考生,属省、市见义勇为先进分子或其子女的考生等。相关考生可登录市招办网站查看。

其中,厦门市台办接待考生办理证明时间为5月23日、25日-30日(工作时间为9:00-11:30,13:00-16:30);厦门市教育局基教处、体卫处接待市直属学校办理考生证明时间为5月26日-30日的正常上班时间。

此外,省、市见义勇为先进分子或其子女的考生,因须前往福建省见义勇为基金会(在福建省公安厅附近)开具证明,厦门市见义勇为促进会提醒考生应在5月26日、27日上午到市见义勇为促进会咨询办理有关事宜。

静音时间

明起至6月8日期间

6月14日至6月22日期间

静音区域

已竣工交付使用的住宅楼:上述规定时期内,每日12:00至14:30、18:00至次日8:00

居住区、文教区、混杂区:上述规定时期内,每日午间12:00至14:30、夜间22:00至次日凌晨6:00

厦门日报讯(记者 王元晖)一年一度的高考、中考进入倒计时,厦门环保部门为今年考生准备的“保护伞”已经开启。市环保局昨天表示,近期他们将协同城管部门举行多次专项整治行动,为考生们保驾护航。

明起至6月8日期间,以及6月14日至6月22日期间,一切噪声源排放噪声必须控制在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标准内,严禁超标排放。

上述规定时期内,在已竣工交付使用的住宅楼内,禁止在12:00至14:30、18:00至次日8:00从事产生噪声、振动的室内装修活动。与此同时,环保部门禁止午间12:00至14:30、夜间22:00至次日凌晨6:00在居住区、文教区、混杂区进行任何产生噪声、振动超标的活动,其中包括浇灌混凝土等施工作业。

6月7日、8日两天为高考时间,环保部门表示,各考场周围100米范围内将按居住、文教区Ⅰ类噪声、振动排放标准执行。5月24日、6月21日、6月22日三天为中考时间,各考场周围100米范围内的一切噪声源必须严格控制,不得超标排放。

6月8日14:45至15:30为高考外语听力考试时间,6月22日14:45至15:30为中考英语听力考试时间,在这两个时间段内,各考场周围100米范围内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行产生噪音、振动的生产经营活动。

环保部门表示,工业企业、文化娱乐场所、餐饮业及其他商业活动场所在此期间的噪音排放也要确保符合相关规定。

>>>贴心提醒

社会生活噪声污染和建筑施工噪声污染24小时投诉电话:5051946和12319。

工业噪声污染24小时投诉电话:12369。

是换个方式考,就算不考,英语也不能放

不少受访老师表示,不管退不退出,作为一项重要技能,英语还是不能放。没准大学招生还会自行加试,总之,考核方式很多。

海西晨报讯(记者 陈巧恩)厦门市民谢先生昨天中午向女儿报告了一个好消息:2017年开始高考就不考英语啦!小学生谢同学的回应只有一个字:“耶!”可是,几个小时之后,局势来了个大翻转——有媒体称“2017年英语退出高考”纯属误读。

考不考?

英语不再参加统一高考

截然不同的两条“高考英语”信息均来自一位叫做顾明远的教授。此人就职北京师范大学,另一个广为熟知的身份是中国教育学会原会长。昨天先是杭州媒体报道,17日在杭州第九届亚洲比较教育学会年会上,顾明远接受采访称全国执行高考新方案,语文、数学在新高考里,分量加重,而英语不再参加统一高考。

紧接着,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以“顾明远否认”为题,指出中央台记者18日采访了正在杭州的顾明远,引用顾明远的原话:“出现很多误解,说是英语要退出高考,不是这个意思……”

学不学?

英语还是不能放

撇开考不考的争论,或者说猜测,厦门双十中学特级教师肖培林曾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弱化英语是迟早的事,势在必行。“当然,由于高考的特殊性,要降分处理,甚至索性排除在统一高考之外,都只能是下个周期以后的事,因为这涉及教材和课程的调整。”肖培林同时提到,事关重大,“福建省可能会慎重考虑”。

与此同时,不少受访老师表示,“退一万步说,就算高考不考,可是作为一项重要的技能,英语还是不能放。没准到时候大学招生还会自行加试,总之,考核方式很多。”换句话说,老师们认为,针对英语而言,“考不考”和“学不学”关系不大。

怎么考?

或改为社会考试、等级考试

今年年初,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将出台“总体方案”和5个配套“实施意见”。关于英语,当时的表述是这样的:外语不再在统一高考时举行,由学生自主选择考试时间和次数,增加学生的选择权,并使外语考试、成绩表达和使用更加趋于科学、合理。

也就是说,英语不是不考,而是换个方式考。顾明远也明确表示,“英语考试要社会考试、等级考试,而且不是考一次,而是以最好的成绩算成绩。”

对此,有家长的解读是,就像大学的英语四六级考试,高中生也考等级,大学录取时,一方面看语文、数学等科目的高考成绩,一方面看英语等级,“比如,厦大要求英语需达A级才能报考,而集大B级就可以”。

厦门日报讯(记者 佘峥)今年高考的考生,明天起可以凭借“学生胸卡”,就近到育兴商场免费领取2B铅笔,每人两支。这是育兴商场第十年向高考考生赠送考试用的2B铅笔。

岛内:育兴思东店(思明电影院旁)、公园店(实验小学旁)、滨北店(公交特贸站旁)、湖滨四里店(滨东小学旁)、松柏店(仙岳路新华都超市旁),可委托家长代领。

岛外:考生可在学校领取。

 

我省首次实行异地高考,其中近半数来自省外

每个考场30人,比去年增加5人,考场数量减少

首次配备无线信号屏蔽仪,手机带入场仍算作弊

厦门晚报讯(文/记者 郭文娟 图/刘东华)中考在即,高考也不远了,记者昨日从市招生委员会全体成员会议上获悉,今年在厦参加中高考的人数双双下降。此外,我省今年首次实行异地高考,1969名外地考生将在厦赴考。

高考

数字

3483厦门考生 提前“小高考”

今年厦门有13834人报名参加普通高考,比去年少了439人,降幅为3%。

今年1月份,已有一批考生报名参加“高职招考”(即“春季小高考”)且大多数已被录取。今年首次举行的“高职招考”既面向中职考生,也允许普高学生报考,其中厦门考生有3483人。

1969异地考生 将在厦考试

今年我省普通高考首次实行异地高考,有1969名考生获得在厦高考资格,主要由三类考生组成:户籍在闽,学籍在厦门的应届高中毕业生,这部分占了五成多;户籍不在闽、学籍在厦门且具有高中三年完整学习经历的应届高中毕业生;户籍不在闽,但已取得厦门市高中各类学校毕业证书的往届考生。

469个考场 比去年少158个

今年,厦门市共设高考考场469个,比去年少了158个。每个考场的考生,从原先的25人增加到30人。据悉,这是今年我省新规定的,符合国家规定的考场标准。

今年考点有18个,其中最大的考点是双十中学枋湖校区,有考生1370人;最小的海沧实验中学考点,考生532人。

高考

提醒

手机关机,带入考场仍算作弊

防作弊仍是今年重要的考场工作之一。据悉,今年我省首次配备无线信号屏蔽仪,但手机仍禁止带入考场,无论是否开机,一经发现一律按作弊处理。

2014年高考时间

 

备注:

(1)6月6日考生熟悉考场并进行外语听力试听训练;

(2)6月8日14:45-15:30为高考外语听力考试时间。

厦门日报讯(记者 佘峥)今年高考,每间考场的人数从过去的25人增加至30人,并首次配备无线信号屏蔽仪——一进考场,通讯信号全无。

今日,本报根据昨日市招生考试委员会全体成员会议,为考生家长提供高考和中考的一览图。本报教育类微信公众号“厦门招考”,上午将推送专题。此外,中考和高考考生家长也可以通过“厦门招考”提问。

【考生】

人数比去年少439名

今年有13834名考生在厦门报名参加普通高考。比去年少了439名,降幅3%。

不过,这不应该全部归结于考生人数的减少——今年有一部分考生已参加1月举行的“小高考”,并被录取。首次举行的“小高考”,厦门市有3483名普高和中职考生参加。

六月份的“大高考”应该只有13534人参加,这是因为已经有300名兼报“小高考”和高考的普高学生已经被“小高考”录取,按照规定,不能再参加高考了。

近两千外地考生在厦高考

在13834名考生中,1969名是非厦门户口,其中968名是外省考生(全省有3600多名),1001名是非厦门的福建籍考生。今年也是福建省首次允许在闽有三年完整学籍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异地高考”,即在闽报名并参加高考。

不过,这些非本市户口即使在厦参加高考,仍无法享受某些高校面向厦门招生的政策。

【考场】

考点共设18个

今年共有13534人参加考试编排,高考考点(中学)18个。不过,要到6月4日领取准考证时,才能知道自己在哪个考点考试。最大考点是双十中学枋湖校区,有1370人,最小的是海沧实验中学,有考生532名。

每间考场增5人

今年高考考场总计469个,每间考场容纳考生数从过去的25人,增至30人,考场就是教室,即每间教室多了5人。由于考场内的人数增多,加上考生人数减少,今年厦门市高考考场只有469个,比去年的627个少了158个。

市招办在被问及变化的原因时说,这是福建省今年的规定。国家规定的考场人数就是25人到30人。

那么,每间教室增加5名考生,会不会对考生有影响?一些考点在被问及此事表示,其实诸如会考、研究生考试、公务员考试,都是30人一间。

考场防作弊有三大“神器”

今年福建省高考考场将首次配备无线信号屏蔽仪,一进考场,通讯信号全无。不过,市招办特别强调,这并不意味着手机可以带入考场了,考场规则没有变化,手机带入考场,被发现,即使关机,照样算舞弊。这样一来,今年高考防作弊就有三大“神器”:无线信号屏蔽仪屏蔽通讯工具信号;金属探测仪探测考生携带的金属产品;身份识别仪能读取二代身份证的姓名、照片等,更重要的是能辨别身份证的真伪。

厦门日报讯(记者 佘峥)副市长国桂荣昨天在研究高考和中考准备工作的会议上说,中高考备考,各部门都不能躺在经验上“睡大觉”,她提醒大家要注意地铁施工可能给赴考带来的影响。

昨日,市招生考试委员会全体成员会议举行,教育、公安、卫生、电力、环保等相关部门负责人讨论中考和高考准备工作。市政府和各个区签订责任状。

国桂荣要求各部门:中高考涉及千家万户,尽管厦门每年的中高考都井然有序,但是,不能躺在经验上“睡大觉”——每次的考试没有“草稿”。

她还提醒学生家长、公安交通等部门要注意近期厦门地铁建设可能给交通造成的压力,要做好赴考的“预前量”。

   东南网5月15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梁静/文 陆军航/图)今年,厦门中高考报名考生人数双双下降!这是从昨日举行的厦门市招生委员会全体成员会议上传来的消息。另外,根据全省统一的考务改革,今年高考每间考室的考生数由25人增至30人。

中考考生数继续下滑

厦门今年中考考生24830人,比去年减少636人,降幅2.5%。据悉,从2007年到2011年,厦门中考考生人数呈现五连降;2012年有所反弹;不过,2013年又下滑,今年则延续了去年的下降趋势。

中考考务方面,今年全市设6个考区,74个考点。语文、数学等主要科目的考试时间仍安排在6月21日和22日两天。主要变化体现在体育考试时间首次从3月份延至5月份。

在中考中招方面,今年厦门的变化至少还有以下几项:1.公办高中取消择校生和破格录取生;2.继续扩定向生,比例高达55%;3.符合条件的非本市户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考生享受和厦门学生一样的待遇。也就是报考包括厦门一中、双十、厦门六中、外国语学校普通生在内的所有普高均不受限。

高考每间考室增加5人

今年,普通高考的报考人数也下降了。厦门共13834人报名参加普通高考,比去年少439人,降幅为3%。

据了解,这主要是因为今年1月份已有一批考生报名“小高考”且大多数已被录取。“小高考”即“高职招考”,它整合了之前主要面向中职学生的三项招生考试,并允许普高学生报考。

在异地高考方面,今年首次全面放开。有1969人获得在厦参加异地高考资格,主要由以下三类考生组成:1.户籍在闽,学籍在厦门的应届高中毕业生;这部分占了五成多;2.户籍不在闽、学籍在厦门且具有高中三年完整学习经历的应届高中毕业生;3.户籍不在闽,但已取得厦门市高中各类学校毕业证书的往届考生。

今年全市设18个考点,469个考场。根据全省统一的考务改革,今年每间考室的考生数由25人增至30人。

厦门日报讯(文/记者 楚燕 通讯员 李灿瑜 漫画/朱利军)随着高考一天天临近,高三的孩子们都在全力以赴备考。然而,小静(化名)却由爸爸陪同着走进了仙岳医院的心理咨询室。

大考在即

女儿像变了一个人

小静和爸爸踏进咨询室的模样给心理咨询师陈志敏留下了深刻印象——父女俩脸上的表情几乎是一个模子印出来的:神情忧郁、眉头紧锁、呼吸紧促……

小静爸爸列举了很多细节来说明孩子近三个月来的糟糕状态:上课复习听不进去,回家后注意力不集中,布置的习题卷没办法都完成,晚上还总是要到半夜一两点才能入睡;有时候心情很焦躁,发起脾气来经常把习题撕了揉成团到处丢;读书读不进去就用拳头打自己脑袋等等。

“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小静爸爸沮丧地说,以前这孩子还是很乖巧听话的,学习成绩不错,但不知道为什么在这关键时候掉链子,“我真怕她考不上重点大学,甚至连本二都有问题。”

考试焦虑

大部分受爸爸影响

小静爸爸的最后两句话引起陈志敏的注意。在与小静单独谈话后,陈志敏确定,小静正处于明显的考试焦虑中,而她的焦虑大部分都是受爸爸的影响。

原来,从初中开始,爸爸就给小静定好了未来的发展方向:考上重点高中,读理科,然后考上某大学,毕业后从事某工作等等。爸爸常常告诉小静,高考一定要考上重点大学。对此,小静感到压力很大,担心自己要是高考出岔子,整个人生的方向都会偏移父亲的设想。她在复习的时候,常担心会漏掉某个重要知识点,偶尔上课走神也担心不已,可是,越担心就越容易走神。如此恶性循环,小静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都处于神经紧绷的状态,而成绩的下降及父亲有意无意的责备,都让她觉得辜负了父亲的期望,压力越来越大,情绪也变得越发烦躁和焦虑。

陈志敏说,面临重要考试,其实有部分孩子的焦虑是受父母的影响,父母本身的“考试焦虑” 及对高考重要性的反复强调,有时会带给孩子很大压力,像小静就是在父亲的影响下产生了“高考失败整个人生就失败了”的错误观念,从而压力倍增,陷入紧张焦虑无法自拔。当人们把一件事情看得越重要,就越容易对这件事情的结果产生担忧。高考确实是孩子人生中一个重要的阶段性考试,家长们会担心会焦虑是正常的,只是这样的焦虑情绪如果过度了,那无形中的“焦虑场”就会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

冲刺时刻

多陪孩子散步

对于这些有着“高考焦虑”的家长,陈志敏给出了以下建议:

1、面对高考,不仅是孩子,家长也要学会保持平常心,不要一味地和孩子强调高考的重要性,也不要反复和孩子说“要是高考考不好你的人生就完了”之类的话;

2、面对出现学习焦躁情绪的孩子,要多鼓励他,让他相信自己有应对高考的能力,要给孩子传递信心,临近高考,最重要的还是鼓励和支持,而不是批评和否认;

3、在高考备考的过程中,也要让孩子适当地放松,家长可以抽半天时间和孩子一起到户外散散步或者做一些轻度的运动,彼此都缓解一下对高考的紧张情绪;

4、进行一些简单的放松训练,如深呼吸活动、音乐放松训练、肌肉的紧张松弛练习等等,这些都是放松心情的有效方法。

厦门日报讯 (福州站记者 张珺) 日前,教育部网站公布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提出要“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中考、高考升学考试中的比重”。

根据《指导纲要》的要求,各地在中小学德育、语文、历史、艺术、体育等课程标准修订中,应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比重。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应结合教学环节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

记者了解到,我省已采取多种手段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增加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中、高考中的比重今后是个趋势,但由于教育部尚未出台具体的实施政策,所以增加比重的政策落地还需要一段时间。

上一页 1 ...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