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 体

中新社福州11月12日电 题:福建治理餐桌污染 14年筑守“舌尖上的安全”

作者 林春茵

12日早上6点,福州市晋安农贸市场还未迎客,市场服务站工作人员刘庆玉早已随机挑拣了胡萝卜、上海青等15样蔬菜和马鲛鱼、贝类等十余种海味在手上。

择样、剪切、浸泡、滴液,刘庆玉熟练地打开一台银白色的便携式农药残毒速测仪,三五分钟后,测卡圆点全部显蓝,她在“市场蔬菜农药残留抽样检测结果”的“合格”一栏打上勾。

“农残检测在福州所有市场每天都必须做,我2001年到这里工作第一天开始,也坚持了十几年了,”刘庆玉是一名有资质的“农残检测员”,她向中新社记者出具一本由福建省工商部门核发的《食品快速检测资格证书》说,“这十几年来,我们的检测工作越来越规范了,我从来不敢大意。”

农残检测工作是福建治理餐桌污染的一个小片段。作为全国首个在全省铺开治理餐桌污染的省份,福建开展这项食品安全工程已经14年,最初先行先试的首倡者正是时任福建省长的习近平。

今年11月2日,习近平主席视察福建,在福建新大陆科技集团再次询问起该公司研发产品可检测、追溯食品安全的快速检测仪、手机支付系统性能,并亲自现场体验操作。

公司负责人王晶向记者回忆,1994年公司创立时就曾得到习近平三顾茅庐的关心,“我告诉总书记,‘您当时就提出治理餐桌污染要从源头抓起。’习近平点点头。”当习近平询问听说检测仪是国外设备价格的1/10时,“习近平又问,‘农贸市场都有了吗?’”

2001年,时任福建省长的习近平力倡全省建设食品放心工程,全面治理餐桌污染,此后不但2002年、2006年连续出台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的“十五”计划和“十一五”规划,2014年出台“三年行动方案”,还连续14年列入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成为迄今为止全省延续时间最长的为民办实事项目。

同样经历并见证了福建治理餐桌污染14年的原任福建省经贸委副主任钟安平回忆说,习近平当年拍板了原经委起草的方案,“餐桌污染既是世界性难题,又是现实性难题,欧盟2002年才制定食品安全的基本法令,福建2001年就全面系统治理,治理理念超前。”

经过14年探索,福建已基本建立健全涵盖生产加工、市场流通、标准认证、质量检测、法治保障、组织实施、社会监督、健康消费等八大体系的“安全网”。目前四大主要食安指标数据与2000年相比也有了大幅改善:生猪瘦肉精检出率由70%下降到零检出,蔬菜农残超标率由30%下降到2.6%,水产品药残超标率由30%下降到1%,食品生产加工环节质量合格率达到97.4%,比“十一五”提高3.1%。

福州的市场里,不但农残检测设备一应俱全,还实现追踪溯源。市民吴阿姨12日在福州市永辉超市福新店选购了一袋蜜柑,她跟记者开玩笑说,“这些柑子在哪一棵树上结的,我都晓得,晓得就放心。”

永辉超市副总裁翁海辉现场拿起仪器对着一盒猪肉的二维码一扫,养殖地、饲料编号、屠宰场、交易时间、销售商,一目了然,“如有农残超标,或者就地销毁,或者将整批货退回,由工商部门强制执行。”

“安全网”的建立,倒逼福建生态农业和现代化养殖业大力发展。由福州长乐76家鳗鱼场联合成立的长乐市鳗鱼协会服务中心,对鳗鱼药统一采购、管理、配送、使用,大幅降低鳗鱼药残超标事件。该中心负责人透露,今年以来长乐鳗鱼产业正在进一步开拓韩国、欧洲和美洲市场。

数据显示,目前福建已建立80个国家级畜禽养殖场、10个食用菌标准化示范区、17个国家级水产养殖场、形成长乐鳗鱼、福清蛋品、永春芦柑、莆田蔬菜等一批优质优势特色食品农产品生产集聚区,全省累计2399个农产品、1045个水产品获无公害认证,认证总产量35万吨。

自2010年以来,福建出口食品农产品连续保持40%以上增幅,“食品安全,是产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钟安平表示,“这正是受益于‘标准’、‘无公害’的安全。”(完)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厦门召开的治理“餐桌污染”现场会上强调

总结推广福建治理“餐桌污染”经验 全面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

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厦门出席全国治理“餐桌污染”现场会并讲话。本报记者 张永定 摄

东南网11月14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胡斌 周思明) 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12日至13日在厦门召开治理“餐桌污染”现场会。受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主任张高丽委托,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指示精神,总结推广福建治理“餐桌污染”的成功经验,全面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

国务院副秘书长、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张勇,国务院副秘书长毕井泉出席会议。福建省委书记尤权在会上致辞,省长苏树林介绍福建省治理“餐桌污染”经验。

汪洋指出,福建自2001年率先在全国开展“餐桌污染”治理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有不少好的探索可借鉴、好的做法可复制、好的经验可推广。各地要结合实际认真学习,加强“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的食品安全风险管理,严格落实食品安全政府属地管理责任,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强化督查考核评价,努力形成社会共治合力,不断把食品安全工作推向深入。

汪洋强调,要加快推进地方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保持监管体系的专业性、技术性、系统性,力争年底前基本完成改革任务。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启动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和食品安全城市创建活动,带动更多的地区以至全国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尤权在致辞中说,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2001年担任福建省长时,创造性提出并大力推动的一项重要工作。福建历届省委省政府一任接着一任干,有力促进了福建食品安全形势的持续好转。下一步,我们将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部署,学习兄弟省市的先进经验,进一步推进食品安全体系建设,不断提高食品安全水平,让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

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国研室副主任黄守宏,福建省领导叶双瑜、王蒙徽、徐钢出席会议。

 

   11月13日,汪洋在厦门出席全国治理“餐桌污染”现场会并讲话。(特约记者 张永定 摄)

谈福建经验

福建自2001年率先在全国开展“餐桌污染”治理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有不少好的探索可借鉴、好的做法可复制、好的经验可推广

话治理举措

启动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和食品安全城市创建活动,带动更多的地区以至全国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厦门日报讯 (特约记者 胡斌周思明)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12日至13日在厦门召开治理“餐桌污染”现场会。受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主任张高丽委托,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指示精神,总结推广福建治理“餐桌污染”的成功经验,全面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

国务院副秘书长、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张勇,国务院副秘书长毕井泉出席会议。福建省委书记尤权在会上致辞,省长苏树林介绍福建省治理“餐桌污染”经验。

汪洋指出,福建自2001年率先在全国开展“餐桌污染”治理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有不少好的探索可借鉴、好的做法可复制、好的经验可推广。各地要结合实际认真学习,加强“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的食品安全风险管理,严格落实食品安全政府属地管理责任,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强化督查考核评价,努力形成社会共治合力,不断把食品安全工作推向深入。

汪洋强调,要加快推进地方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保持监管体系的专业性、技术性、系统性,力争年底前基本完成改革任务。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启动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和食品安全城市创建活动,带动更多的地区以至全国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尤权在致辞中说,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2001年担任福建省长时,创造性提出并大力推动的一项重要工作。福建历届省委省政府一任接着一任干,有力促进了福建食品安全形势的持续好转。下一步,我们将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部署,学习兄弟省市的先进经验,进一步推进食品安全体系建设,不断提高食品安全水平,让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

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国研室副主任黄守宏,福建省领导叶双瑜、王蒙徽、徐钢出席会议。

14年来弦不松 一任接着一任干

福建严保“舌尖上的安全”

本报记者 钟自炜

核心阅读

自2001年福建省在全国率先提出治理餐桌污染以来,一场声势浩大的食品放心工程建设战役随之打响。福建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为切实保障餐桌安全织就守护大网。

这是一项持之以恒的工作,14年间,早起步、迈大步的福建,既是试验田,更是示范区,以改革魄力和首创精神,在保障食品安全上实现突破。

化粗陋为精细,建章立制夯实食品安全之基

“在生猪进场处设一个斜坡,喂了瘦肉精的猪往往腿软无力,因此,爬不上斜坡的生猪就怀疑使用了瘦肉精。”谈起当年的土办法,原福建省食安办主任钟安平至今仍记忆犹新。2001年,在全国率先提出治理餐桌污染的福建省,将当时问题最突出的生猪作为第一年的治理重点。然而,法规标准不健全、执法依据不完善、检验手段和经费不足等一系列现实却成为卡在治理瘦肉精工作的道道难关,“如今看起来有些可笑的办法,在当时却是尴尬的现状。”

迎难而上,福建对症下药。一方面,迅速出台了本省瘦肉精检测地方标准,安排财政专项资金用于瘦肉精尿样检测,加大抽检密度,对进入县以上定点屠宰场的生猪每批进行抽检;一方面,加大对养殖环节使用瘦肉精和私屠滥宰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将检出瘦肉精的养殖场列为全省采购禁地,将销售和使用瘦肉精养猪作为刑事犯罪追究责任。

多管齐下,立竿见影。2001年底,福建生猪产销环节瘦肉精检出率从上年的70%下降到8%以下,近年来已多年没有检出。

一头猪从管不住到管出安全与放心,是福建省狠抓食品安全不放松的一个缩影,而蕴含其中的核心,正是精细标准、建章立制。

“加快治理‘餐桌污染’,推进‘食品放心工程’建设,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人民群众提供一个安全的食物消费环境,不仅十分重要,而且十分紧迫。”2001年8月24日,在福建治理餐桌污染暨建设食品放心工程工作会议上,时任省长习近平的一番话至今仍掷地有声。14年间,福建省委、省政府遵循着这一精神,接力传承、锲而不舍,机制建设长效持久。

率先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行动,指导和管理农民用药;率先将饮用水纳入食品安全管理范畴,在全国最早完成水源保护区建设;率先开展并成功推行“农改超”,让生鲜食品进超市,来源可追溯;明确各级市、县长为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对治理餐桌污染负总责,并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如今的福建,突出农产品生产、食品加工、流通、消费四个环节,形成了生产加工、市场流通、标准认证、质量检测、法治保障、组织实施、社会监督、健康消费八大体系,无缝衔接的食品安全全方位监管治理目标。

高台起于垒土,14年的不懈实践,交上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全省未发生较大以上食品安全事故,蔬菜农药残留抽检超标率由2000年的30%下降到目前的2.6%,水产品药物残留抽检超标率从2000年的30%下降到目前的1%,食品生产加工环节产品质量抽查合格率达到97.4%……放心食品从田间地头摆上了人民群众的餐桌。


从田间到舌尖,系统监管织密食品安全之网

11月8日,福州市民陈女士正在永辉超市福新店内选购食品,拿出手机,她对着一包绿豆标签上的二维码扫描后,产地、种植面积、营业执照、自产自销证明等信息立刻显现。“现在不但要吃得好,还要吃得健康。”陈女士乐呵呵地说,“这样的食品吃得放心。”

陈女士的放心,得益于食品可追溯体系建设。自2011年起,可追溯体系建设连续3年纳入福建治理餐桌污染的重点项目,建立可追溯体系示范企业近1000家,累计建立食品经营主体数据21.2万条,初步实现“流向可追、来源可溯、质量可靠”。

二维码一扫,便知食品从哪来、到哪去,食品可追溯体系实现了从舌尖到田间的串联,也是福建综合治理餐桌污染、系统监管食品安全的最佳例证。从生产到加工,由源头至市场,福建从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还人民群众一张健康餐桌——

生产源头管得严,福建如意情集团董事长陈珠凉有发言权。作为首批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金针菇是企业的特色产品之一。“我们的金针菇采用全封闭无土化栽培,一天最高能产300吨。”陈珠凉介绍,相较于传统土壤种植,新技术下种植的金针菇不仅节约土地与人力,更没有病虫害,降低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从源头上保证了食品安全。

加工销售看得实,厦门菜贩林海良体会最深。11月6日早上8点,领到了厦门中埔批发市场管理部门印发的蔬菜上市凭证,林海良手中的10公斤包菜也随之流向了各大菜市场。“我们这是厦门最大的批发市场,蔬菜份额占到厦门市八成以上。”在市场卖了3年菜的林海良,对于每天早上领取凭证的流程早已习惯。“检验合格的蔬菜才能领到凭证进入市场,凭证中商户、产地、品名等信息还会被上传到工商局系统供消费者查询。”

监控检验查得密,福建省各级食品安全部门最能代表。如今,福建将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作为重点,防患于未然。在全省9个设区市城区和64个县(市、区)设立风险监测点,对上市商品开展风险监测, 2013年共排查发现质量安全风险1900余个。

由单治变共治,社会合力维护食品安全之本

年投苗量约1亿尾,创汇5000多万美元……在福建长乐,鳗鱼养殖是不折不扣的特色水产品产业。然而,如今红红火火的鳗鱼产业,也曾一度陷入困境。“当时个体鳗鱼养殖户由于资金少、技术弱,难以准确甄别和正确使用各种鳗药,鳗鱼药残超标事件时常发生,食品安全问题严重影响了产业发展。”养殖户翁齐忠说。2006年,由76家养鳗场联合经营,共同出资,风险共担的长乐市鳗业协会服务中心成立,对全市鳗药统一采购、统一管理、统一配送和统一使用,使养鳗场的用药支出降低一半。用药少了,质量高了,鳗鱼畅销了。今年初以来,长乐鳗鱼供不应求,目前正进一步开拓韩国、欧洲和美洲市场。

长乐鳗鱼的转变,正是福建食品放心工程发挥多元主体作用,由专治变共治的生动实践。

维护食品安全,政府是主角。民生为本,福建各级政府敢担当,勇作为——

连续14年列入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并纳入绩效考评体系之中;每年都将食品安全工作经费纳入省级财政正常预算安排,2013年省级预算经费达2.21亿元;建立由政府领导挂帅的省、市、县三级的联席会议和食品安全委员会,打破条块分割的管理机制,有效整合行政管理资源……

维护食品安全,社会出合力。齐抓共管,福建激发社会各界活力——

农业部门建立省、市、县、乡四级监管体系,全省涉农乡镇监管体系基本实现全覆盖;工商部门在城市街道和农村较大乡镇设立500个工商分局,卫生、质监等有关监管部门在全省乡镇和街道聘用了6941名兼职协管员和14553名村级信息员……

“民生是我们的立省之本,是各项工作的落脚点和检验标准,我们要下大决心解决好群众关切的实际问题,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社会更加和谐。”福建省委书记尤权的这席话,彰显了福建省委、省政府的坚定决心。治理餐桌污染,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让“盘中餐”更令人放心,让百姓生活质量更有保障,在提高食品安全工作水平的路上,福建还将继续探索。

 

厦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从田间到餐桌全方位保障食品安全。(记者 黄嵘 摄)

厦门日报讯(记者 陈泥 通讯员 刘启国)

在厦门最大的生鲜食品批发市场——中埔批发市场,每天夜里11时,夏商农产品检测检验站的检测员们就要到岗,对市场里的蔬菜展开农残检测。使用“农残速测卡”,他们可在10分钟内检测出蔬菜的农残是否超标。如果发现超标,这些“问题”蔬菜必须再经过精密仪器二次检测,一旦“定罪”,则立刻现场剁碎销毁,绝不允许流入市场。

“农产品检测检验站平均每天要对1000批次果蔬、近200批次水产品开展农残、药残检测。”检验站站长曾海珂告诉记者。这些检测数据同时会被反馈给厦门市食安办、商务局、农业局、海洋渔业等部门,由他们去追溯源头。

夏商农产品检测检验站的工作,正是厦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要一环。记者了解到,自2001年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同志提出“扎实推进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以来,厦门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2001年至2013年的十三年间,11次将“放心食品工程”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强化监管力度,逐步形成一套具有厦门特色的治理餐桌污染经验,食品安全工作取得显著成效。2013年,农业部对厦门农产品质量例行监测结果显示,蔬菜合格率为96.67%,畜产品合格率为99.5%,水果合格率为100%,水产品合格率为97.5%,居全国领先水平。

【抓源头】

从田间到超市 全程质量追溯

完善的质量控制可追溯体系是食品安全的核心内容之一。据了解,为从源头上保障食品安全,厦门每年投入2000万元,高质量、高标准地建设了79个“菜篮子”调控基地,从产品播种开始全程记录蔬菜成长,不仅确保了农副产品的充足供应,更在源头上保障了质量安全。

作为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的重要项目之一,自2011年可追溯系统上线运行以来,厦门已建成15个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试点,共有150多个品种蔬菜被纳入追溯系统管理。在这些追溯点中,生产经营者从产品播种开始,就会对播种、施肥、打药、灌溉、采收、农残检测、销售过程中的信息进行全程记录,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测试中心也会把对企业的巡查监管、产品抽检信息上传到追溯管理系统。经检测合格的蔬菜将被贴上“放心菜”标签,输往厦门各大农贸市场及超市。


【管流通】

严把市场准入关 农产品批批检测

厦门农副产品多数靠外调,要把好食品安全关,就要严格检验检疫程序及市场准入。

据了解,厦门是全国最早实施批发市场蔬菜农药残留快速检测的城市,每月检测上市蔬菜3万多批次。早在1998年,夏商农产品检测检验站就率先在全国批发市场内自律进行农残检测。目前,夏商农产品检测站(室)已分布在厦门大大小小的农贸市场和商超,年检测量达60万批次,已经实现“批批检测”,严格杜绝农药残留超标蔬菜等农产品进入流通领域。依托夏商农产品集团,厦门目前已逐步建立起入埠入厦蔬菜交易数据库,并启动建设厦门流通蔬菜追溯体系。

为把好食品安全流通关,近两年,厦门还牵头协调开展了“厦门、泉州、漳州、龙岩、三明”闽西南五地市共建放心食品工作。针对厦门是食品销区的特点,提出“以销区市场换质量,换取产区安全食品”的工作思路,在建立产销一体化的农产品流通机制,构建五地市信息沟通平台开展区域之间市场监控机制、应急商品余缺调剂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严监管】

12.6万种食品 有了“出生证明”

2005年,厦门率先建成“生鲜食品安全监管信息系统”,实现对全市生鲜食品质量安全的全程监控。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饶满华表示,这一系统实现了工商、质检与市场间的资源共享,每一笔交易都必须经批发市场申报,检验检疫部门检验合格,出具上市凭证、市场索证索票,工商部门查验5个流程,实现了生鲜食品全程网上监控。

2011年,厦门又建成“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系统”,实现了对预包装食品的全程网络化监管。目前,对厦门2万家经营主体在厦门销售的12.6万种食品,监管部门都可通过该系统查询其“出生证明”,进行追溯监管。

据了解,为实现食品安全监管生产、流通、消费全程无缝监管,下一步,厦门将继续完善生鲜食品安全监管系统,将监管对象延伸覆盖至单店50桌以上规模的餐饮企业;流通领域的食品监管则将以城乡接合部和农村为重点,继续向食杂店、小卖部延伸。 

漫画/黄嵘

厦门日报讯(记者 陈泥 通讯员 刘启国)

近几年,厦门逐步把工作的重点放到基层管理体系建设上来,一方面,将80%监管力量放到基层,推动食品安全工作重心下移;另一方面,充分调动群众、专家参与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热情,夯实了基层的监管力量。

2005年以来,随着全国首部关于生鲜食品监管的地方规章——《厦门市生鲜食品安全监管办法》以及《厦门市食品安全举报奖励办法(试行)》等规章制度的先后出台实施,厦门食品安全的法制保障体系和舆论监督保障体系日臻完善,逐步建立起一套有序、有力、有效的治理机制。

组建73人专家库

评估预警食品安全风险

高级工程师、首席食品研究员、食品安全权威专家……在厦门,一个由73位顶尖食品专家组成的食品安全“智囊团”近年来肩负着评估和预警食品安全风险,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提供技术支持,并参与监管、辅助决策,为厦门市民食品安全保驾护航的重任。

这个组建于2012年的“智囊团”全称是“厦门市食品安全专家库”。专家库成员都是在厦门农业、质检、工商、卫生、食品药品监管等相关专业领域工作五年以上,具有高级食品及相关专业技术职称的专业人士,有些还是承担市级以上食品安全检测、食品安全关键技术应用等科研相关项目的主要负责人。其主要职责是在参与研究、制定、论证食品安全发展规划、政策和规范性文件;协助应对和处理重大、疑难、有争议的、突发的食品安全事件;及时评估和科学判断食品安全形势;论证相关食品安全项目;开展食品安全科学知识普及和监管人员的培训等五大领域为厦门市食品安全相关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在这个“智囊团”的基础上,厦门又根据专业、资历、工作需要等,从中选取25位专家,成立了“厦门市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专家的咨询建议和技术指导作用,有效提高了厦门食品安全工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


改革食药管理体制

将八成监管力量放到基层

事实上,自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厦门历任市委、市政府领导就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和充实干部队伍,持续加强对食品安全监管的组织领导。据了解,2001年4月,厦门在全省率先实施“放心食品工程”, 并成立了专门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厦门食品安全工作。2011年,根据国务院、省政府的要求,厦门市食安委和市食安办正式挂牌,各区也成立了相应的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构。

从去年开始,按照中央和省要求,厦门启动新一轮食药管理体制改革,将分散于商务、卫生、工商、质检、食药等部门的监管职责统一整合到食药监部门负责,将80%的监管力量放到基层,形成责任明确、密切配合、督促检查、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为督促乡镇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将食品安全工作列入重要职责内容,厦门要求乡镇政府和街道办事处主要负责人对辖区食品安全工作负总责;从去年开始,对于涉及食品安全的举报和投诉,若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文件等仍不明确的,实施“首问责任制”:凡与接报部门职责相关的举报事项,接报部门必须牵头处理到底;与接报部门不相关的举报事项,接报部门必须在2个工作日内(紧急情况随接随转)转报市食安办,由市食安办确定受理部门,受理部门必须牵头处理到底。

目前,厦门已逐步构建起覆盖乡村社区的食品安全协管网络,行政村和城镇社区至少要聘用1名食品安全协管员,承担协助执法、隐患排查、信息报告、宣传引导等职责,努力构建网格化、全覆盖的食品安全工作队伍。

立法保障食品安全

“生鲜食品法”率先全国

为构建食品安全长效监管机制,让市民吃上放心的生鲜食品,2005年,厦门出台并实施了《厦门市生鲜食品安全监管办法》,成为国内首个直接针对“生鲜食品”制定的地方规章。《办法》对生鲜食品的生产环节做出了具体规定,比如禁止使用未经国家批准的农药、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从源头上控制食品污染的产生。

“以前厦门有关部门在执法中常常发现,周边以及外地农药残留、超标、甚至是有毒有害的生鲜食品不时流入厦门,蔬菜、水产品、肉品等都时有发现。”厦门市法制局相关人士告诉记者,为有效控制这一现象,《办法》规定,大卖场、生鲜超市等需从非本市购进生鲜食品的,应当查验其检验、检疫合格证明,并实行抽检,没有检疫合格证明或经检验不合格的不得销售。此外,对在厦门市场上占有一定份额的农民“自产自销”,未进入批发市场的生鲜食品,《办法》也明确规定,本市农民生产的生鲜食品需要销售的,应当自行或者委托有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验,并出具检验合格证明。

2007年,根据《办法》的实施情况,厦门对其进行了修改完善。针对厦门水产品市场交易活跃的特点,为从源头上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2013年,厦门出台《厦门市水产品批发市场管理规定》,为水产品监管提供了坚实的法制基础。

食品安全举报

最高奖30万元

在厦门,市民如有发现食品安全问题,不仅可拨打968123市长专线进行投诉举报,满足条件的十种食品安全违法违规举报,还能获得一次性货币奖励。2012年2月,厦门市长专线食品安全举报电话正式上线运行,《厦门市食品安全举报奖励办法(试行)》也宣告正式实施。市民举报线索将按分工被转给相关职能部门进行查处,查处后,有关部门会向举报人反馈处理结果,符合条件的将给予相应奖励。每起举报奖励最低50元,最高奖励金额可达30万元。专线电话加强了部门间食品安全相关信息的沟通,形成食品安全群防群治、联防联控的氛围。


【亮点】

食品安全月

厦门食品安全宣传工作已形成常态化模式,如每年举办“食品安全月”。宣传月期间,食品安全监管各部门通过大力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公开举报咨询电话,科学引导消费,增强市民群众识假维权能力。

“七进”宣传活动

围绕食品安全宣传主题,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近年来持续开展食品和药品安全知识、法律知识“进社区、进农村、进校园、进商场、进军营、进海岛、进旅游景点”活动,全方位宣传食品药品安全,提高厦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和保障水平。

食品安全频道

2012年,市食安办与厦门网合作建设食品安全频道,设立信息公开、投诉举报、机构职能等栏目,及时发布、更新厦门食品安全信息,以增强厦门市民食品安全意识,提高食品安全总体水平,加强食品行业自律,建立食品安全信息交流和共享机制。

【同步】

农产品监测合格率

厦门全国领先

厦门已连续10多年未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在当年农业部的例行监测中,厦门畜产品、水产品、蔬菜、水果合格率分别达99.5%、97.5%、96.7%和100%,均居全国领先水平。

本报“监督在线”专栏

成“保卫舌尖”利器

市食安办创新工作方式,率先建立了行业纠风、媒体监督和社会监督相结合的综合纠风平台。以市纠风办的行评接访室为载体,紧密依托《厦门日报》“监督在线”专栏这一平台,由市纠风办、市食安办指派专人,与市行评代表、特邀监察员共同承担联络和协调职责,针对食品安全热点问题,第一时间联系职能部门执法人员核实、查处,并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明察暗访及督察督办,有效消除部分监管盲点,震慑了不法生产经营者;最后,把群众举报和社会热点问题的调查处理情况及时通过“监督在线”专栏回应社会,让群众感觉举报有查处,问题有回复,监管部门有作为。

东南网11月13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我省十余年持续力抓的食品安全工作,得到中央主要媒体的全面总结和高度肯定。近期,各中央媒体纷纷在重要版面或黄金时段,持续聚焦报道我省守护“舌尖上的安全”的创新做法和工作成效。

人民日报于7月31日头版刊发报道《严标准监管 严处罚问责 福建守护“舌尖上的安全”》。报道说,福建以严谨的标准、严格的监管、严厉的处罚、严肃的问责,守护百姓“舌尖上的安全”。自2001年起,福建省在全国率先开展治理餐桌污染工作,每年都要向社会公布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年度工作方案,连续14年将治理餐桌污染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

新华社在11月10日播发电稿《福建从源头把控餐桌污染 守护“舌尖上的安全”》。文章认为,福建的经验可归结为:首先,省长亲自抓,18个部门组成联席会议,无缝监管;其次,逐步完善形成了一套考核评价办法,在纠风考评、综治考评和绩效考评三个维度细化落实;第三,系统开展长效机制建设,今年还推出三年行动计划,一任接着一任守护“舌尖上的安全”。在原有治理成果上,福建不断改善薄弱环节,探索建立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工作办法。一是明确监管空白,出台了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食品摊贩、餐厨垃圾管理等专门性规章;二是完善应急处置机制;三是建立有奖举报制度,严厉打击食品安全犯罪活动。

中央电视台在11月10日的《新闻联播》栏目中报道,福建省率先在全国开展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工作,经过十多年的不懈努力,守住了“舌尖上的安全”。从2001年开始,福建省突出畜牧业、种植业、水产等五类产品和餐饮业的治理整顿,逐步探索出一套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的监管模式。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11月11日的《新闻和报纸摘要》栏目中报道,福建省连续14年把餐桌污染治理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加强监管。14年来,福建在全国率先实行财政拨款检测产销环节瘦肉精,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将饮用水纳入食品安全管理范畴,推行“农改超”,把生鲜农产品引入超市销售;全省生猪瘦肉精的检出率由70%下降到零检出,蔬菜农药残留抽检超标率由30%下降到2.6%,食品生产加工环节产品质量抽查合格率达到97.4%。

经济日报11月11日刊发的《源头把关保质量 吃得放心更安心——福建省全面治理餐桌污染纪实》中说,作为全国第一个全面治理餐桌污染的省份,福建经过多年探索,突出农产品生产、食品加工、流通、消费4个环节,严把市场“入口”,百姓“舌尖上的安全”基础初步奠定,未来更加可期可盼。配发的评论《牢牢守护“舌尖上的安全”》认为,福建治理餐桌污染,不仅提出工作要求的时间早,而且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加以推进,路径清晰。全面治理餐桌污染,需要把握新形势、研究新问题,像福建那样,加快转变监管理念,创新监管方式,提高监管效率,用最严格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督、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为广大人民群众牢牢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光明日报在11月11日刊发报道《看福建如何守护“舌尖上的安全”》。报道说,食品检测公示制度与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的建立,是福建守护“舌尖上的安全”的一个缩影。从2001年开始,福建坚持不懈治理餐桌污染,实施食品放心工程,建立起一张从生产环节一直延伸到百姓餐桌的“安全网”。14年来,全省未发生较大以上的食品安全事故,成为国家“三绿工程”(提倡绿色消费、培育绿色市场、开辟绿色通道)的示范省份。

厦门日报讯(记者 陈泥)11月5日-6日,国务院食安委组织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中央媒体采访团共20多人抵厦,专题就厦门治理“餐桌污染”经验进行采访。

在厦期间,媒体记者们参观走访翔安如意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埔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等厦门多家食品生产和销售企业,对厦门食品安全管理经验进行系统的了解和采访。

记者们实地了解厦门基层食品安全监管责任落实和监管网络的构建情况,现场观摩了“厦门生鲜食品安全监管信息系统”和“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系统”的运行演示。厦门市市场监管局以及厦门工商、卫生、质监、农业、海洋与渔业、检验检疫等部门向记者们介绍了厦门治理“餐桌污染”工作经验和创新举措,并就厦门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各部门间的具体分工等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媒体采访团离厦后,连日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中央媒体,集中报道了福建省,特别是厦门治理餐桌污染的经验。“福建省率先在全国开展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经过十多年的不懈努力,守住了‘舌尖上的安全’。” 11月10日晚上,央视新闻联播以厦门为例,对福建省实施“食品放心工程”,建立“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的监管链条的食品安全管理经验进行了报道。10日和11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中央媒体也纷纷以《福建:从源头把控守护“舌尖上的安全”》、《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福建省已连续14年治理餐桌污染》、《源头把关保质量吃得放心更安全》等为题,刊发了我省、厦门治理餐桌污染经验的相关报道,特别对厦门在源头治理、全程监管等方面的做法给予了充分介绍。

守护“舌尖上的安全”,福建一直在路上

——我省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的实践和经验

日前,在三都镇养殖基地内,宁德水技站大黄鱼养殖专家向养殖户提供技术指导。 本报记者 林辉 通讯员 颜凑 摄

东南网11月12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谢贤伟)

“各级领导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位置。”

“群众所关心的,就是我们政府工作的着力点;人民所需要的,就是政府的使命。”

时光回溯,2001年8月24日,在全省治理餐桌污染暨建设食品放心工程工作会议上,时任省长习近平如是说。言语之间,字字情深,饱含牵挂。

秉持民生至上的执政情怀,习近平在全国率先提出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并亲力亲为。此后,历届省委省政府一任接着一任干,牢牢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持之以恒、接力传承,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福建给出亮丽答案——

生猪瘦肉精检出率由2000年前的70%下降到目前的零检出;蔬菜农药残留抽检超标率由2000年的30%下降到目前的2.6%;水产品药物残留抽检超标率由2000年的30%下降到目前的1%;食品生产加工环节产品质量抽查合格率97.4%,比“十一五”末提高3.1个百分点。在此期间,全省未发生较大以上食品安全事故。


民生至上——

坚守一份情怀,为全省人民编织食品安全大网

新世纪之初,百姓餐桌开始面临新问题,我省也不例外。

不断加速的工业化污染了水源和耕地,一些农副产品、食品中有害残留物增加,食品在加工、运输、储存等环节的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制售有害食品等不法行为屡禁不止。

2001年2月,新华社接连播发两条反映外省餐桌污染的报道。时任省长习近平阅后,敏锐觉察到食品安全问题的严峻性、紧迫性,立即作出批示:餐桌污染是一个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活安全,关系我省农产品能否扩大国内外市场和不断增加农民收入的大问题,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一场声势浩大的食品放心工程建设战役随之打响,福建成为全国第一个全面治理餐桌污染的省份。

“同2004年起全国每年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相比,福建整整提前了三年。”参与并见证了当年全过程的省食安办原主任钟安平说,“餐桌污染是世界性的难题,欧盟也不过到了2002年才制定食品安全的基本法令。”

2001年8月24日召开的全省治理餐桌污染暨建设食品放心工程工作会议,是第一次全省性工作会议,提出了治理工作的阶段性目标:用三年时间在全省23个城市基本消除主要食品的餐桌污染,用五年时间在全省基本消除主要食品的餐桌污染。

会上,习近平斩钉截铁地说道:“加快治理餐桌污染,推进食品放心工程建设,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人民群众提供一个安全的食物消费环境,不仅十分重要,而且十分紧迫。餐桌污染问题若得不到解决,我们就无法向全省人民交代,就意味着失职。”

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后,能否让百姓吃上放心食品,依然是习近平最记挂的事情之一。如在去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他就强调:“能不能在食品安全上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交代,是对我们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

循着习近平的多次指示精神,历任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都将治理餐桌污染作为改善民生的一项重要内容。省委书记尤权一再强调,民生是立省之本,是各项工作的落脚点和检验标准,要下大决心解决好群众关切的实际问题。

在不同场合,尤权与省长苏树林都对食品安全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在4月2日召开的省委常委(扩大)会议上,尤权说,要进一步健全体制机制,加大监督力度,实施群防群治,把我省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年初,苏树林在省政府常务会议上指出,要进一步抓好餐桌污染治理和食品放心工程建设,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

正因这份坚守,治理餐桌污染十多年如一日,坚持不懈。

2002年6月,省政府印发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的“十五”计划,福建首次以五年计划的方式明确相关治理目标和建设任务,全力推进。

2006年11月,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十一五”规划发布,再接再厉。

2014年7月,建设食品放心工程三年行动方案(2014-2016)印发,明确提出,到2016年底,建立覆盖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的监管制度,建成较为完善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十几年来,省委省政府每年都将治理餐桌污染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下达工作方案,并纳入绩效考评体系。这也是迄今为止全省延续时间最长的为民办实事项目。


协作共治——

探索一种机制,综合性、系统性根治餐桌污染

在时任省长习近平的倡导下,福建治理餐桌污染不仅提出时间最早,而且探索建立了一套有序、有力、有效的治理机制,堪为典范。

2001年,时任省长习近平曾指出:目前我省涉及食品污染的商品种类繁多,治理工作涉及的部门多,要采取综合性措施从源头上根治。

“‘治理’二字,更加体现系统性、整体性和协调性,要有完善的综合协调机制和治理体系与之相配套。”钟安平说,10多年前就能提出明确综合治理的路径和机制,殊为不易。

当年,省政府即建立由23个部门组成的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联席会议,2005年,改设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市县层面亦成立相应机构,由各级政府领导亲自挂帅。不论是各级联席会议还是食安委,都将办公室设在拥有经济综合管理职能的经贸部门内。

十八届三中全会后,福建顺时应势,对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作出调整,组建新的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并将省级综合协调机构省食安办改挂靠在综合性更强的省政府办公厅内。

这样的机制,有效整合了行政管理资源,奠定了部门协作治理的制度基础。由此,福建基本形成了涵盖生产加工、市场流通、标准认证、质量检测、法治保障、组织实施、社会监督、健康消费八大体系,无缝衔接的食品安全全方位监管治理体系。

最新出台的三年行动方案,将八大体系延伸为十大体系,即食品生产加工体系和食品安全市场流通体系、监管体系、标准认证体系、风险防控体系、应急处置体系、信用体系、宣传教育体系、社会共治体系和信息体系,建设食品放心工程的内涵进一步拓展。

强有力的机制,带来治理工作大踏步的突破——

率先全部由财政拨款检测产销环节瘦肉精,并建立定点屠宰、销售一条龙信息网络平台;

率先将饮用水纳入食品安全管理范畴,在全国最早完成水源保护区建设;

率先成功推行“农改超”,让生鲜食品进超市,来源可追溯;

……

“2008年,全省生猪瘦肉精抽检8万例,占农业部在全国30多万例抽检总数的四分之一,可见我省检测数量之大。”钟安平说,原先一头猪八个部门管不住,现在不仅管得住,而且还管得好。

食品放心工程建设需要部门协作,更需要社会合力。行业协会等多元主体,推动了行业安全自律不断提升。自2006年以来,长乐76家养鳗场联合成立鳗鱼协会服务中心,对鳗药实行统一采购、统一管理、统一配送和统一使用,引导养鳗场正确用药、适量用药,既把养鳗的用药支出降低了一半,又提高了鳗鱼质量,市场上供不应求,成功开拓了韩国、欧美等出口市场。

作为全省首个食品流通领域的行业协会,石狮市食品流通协会建立了岗前培训、诚信示范、消费警示、主动召回、信息联络等五项自律制度,同时组成督查组,建立“索票索证、进货台账”制度。

群众也成为餐桌污染共治体系中的重要力量。据不完全统计,仅卫生、质监、食药监三部门在全省聘请的乡镇、街道基层兼职协管员就有约7000人。全省各级财政部门都建立了群众举报奖励机制,将奖励资金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全程监管——

覆盖一根链条,实现从田头到餐桌的安全保障

11月3日,家住福州市鼓楼区乌山路的刘阿姨和往常一样,到永辉超市黎明店买菜。现在,她养成了一个习惯,买菜前,先抬头望一眼蔬菜货架上的公示牌。

“只要公示牌上对应的农残检测试纸是深蓝色,就说明菜上没有农药残余,家人吃着安心。”刘阿姨说。

食品从田头到餐桌,超市是重要一环。在“农改超”中一路成长起来的永辉超市,一直是福建治理餐桌污染的参与者。

“农改超”,直接催生永辉建立起全国最早的农超对接模式,实行生鲜产品基地直接采购。“基地直采,超市有严格的生产标准,能够从源头上控制产品质量。同时,降低了流通环节造成食品二次污染的可能性。”永辉超市副总裁翁海辉说,永辉还建立了生鲜产品的快速抽检机制,每天固定抽检16种蔬菜、16种水果和11种水产品。

按照时任省长习近平提出的“实行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卫生质量控制”的要求,十几年来,福建餐桌污染治理始终突出农产品生产、食品加工、流通、消费四个环节,围绕五类产品(畜牧业产品、种植业产品、水产品、饮用水、加工食品)、一个行业(餐饮业),完善从田头到餐桌的全链条、全覆盖污染治理、安全监管,既关注产,又重视管。

种养环节处在链条源头。“牛奶要安全,现代化和标准化的牧场管控是基础。”长富乳品公司董事长蔡永康说,长富牧场内,每一头牛都有独立编号,建有详细的健康、生产档案;在饲料管理上,长富改抽检为每批必检,确保饲料安全。

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农业生产方式变革,又为源头安全提供了保障。据统计,目前全省已建立80个国家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10个食用菌标准化示范区、17个水产养殖标准化示范场,累计2399个农产品、1045个水产品获无公害、绿色或有机认证。

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提高生产加工规模化、组织化、规范化水平,为食品安全再上一道安全锁。

“没有质量安全的生产,就是败家子行为。”紫山集团董事长洪长水说,紫山严格实行质量安全一票否决制,原辅材料及最终产品都要经品管部检验确认,不合格的不准进厂、出厂。

厦门银鹭食品引进了世界上最先进的PET无菌冷灌装食品饮料生产线,采用瞬间高温灭菌工艺,既最大限度保留了营养成分和新鲜美味,又确保了产品的安全可靠。

条形码一扫,便知食品从哪来、到哪去。早在2007年,福建就于全国率先开展肉品可追溯体系建设,自2011年起,可追溯体系建设又连续3年被纳入治理餐桌污染的重点项目,现已初步实现“流向可追、来源可溯、质量可靠”。通过流通环节的溯源倒查机制,食品安全又增加了一道关口。

宁德夏威食品有限公司养殖的每一条黄瓜鱼,就挂着一张“身份证”,即追溯码标签,通过它,就可以查到生产企业等信息。“在主管部门和企业内部,甚至可以追溯到鱼的网箱养殖记录,保证了品质的可靠。”公司总经理蔡述秋说。

我省还从质量检测、联动执法等方面为食品安全保驾护航,不留死角。全省在9个设区市城区和64个县(市、区)设立了风险监测点,开展食品污染物、有害因素及致病菌监测。十几年来,查处违法行为超过17万起,查获不合格食品近3万吨,对违法者绝不姑息。

作为全国唯一保持水、大气、生态环境质量均为优良的省份,当前,在国务院的支持下,福建正加快建设全国首个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这也迎来了餐桌污染治理的新机遇。生态安全与食品安全密不可分,生态美、环境好,才会有百姓的餐桌好。由生态建设入手,治理餐桌污染直指问题本源,正契合当年习近平提出的根治目标。

“人民所关心的事情就是我们关心的焦点,人民群众不放心的事情、不满意的事情就是我们过失的所在。”2001年8月,在就餐桌污染治理问题接受央视专访时,习近平铿锵有力的话语,将“勿忘人民”这四个字永久镌刻在闽山闽水间。

牢记政府前面的“人民”二字,从最普通的餐桌做起,于细微处见真情。

建设食品放心工程,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福建一直在路上。

作为“中国大黄鱼之乡”,宁德市蕉城区成为我省大黄鱼养殖品种质量追溯体系建设的试点。该区坚持溯源管理,加强抽检工作,建立长效机制,推广健康示范养殖,每条大黄鱼都配上“身份证”,追溯码信息涵盖了苗种、养殖、加工、流通等全过程。

东南网11月11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香卉辉 通讯员 郑欣胡纯田)进口婴幼儿奶粉、酒类、零食……面对选择琳琅满目的进口食品,食品标签看不懂怎么办?别担心。导报记者昨日从厦门检验检疫局获悉,厦门已经率先全国出台了一套进口食品标签模板,食品质量内容消费者可以一目了然。

据悉,这套模板内容涉及酒类、婴幼儿配方食品、茶叶、糕点等19类常见的食品。导报记者看到,这套模板图文并茂、简明扼要地标明各类食品标签需涵盖的内容和制作要求,详细解读各类食品标签里的“玄机”。截至目前,这套标签模板已于厦门口岸试点应用了两个月。两个月以来,食品标签一次通过率从20%大幅提高为60%,货物的口岸滞留成本大幅下降,通关速度有效提升。企业好评如潮。比如进口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必须标示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的含量值及其占营养素参考值的百分比。如果有涉及,还必须标示反式脂肪(酸)的含量等。葡萄酒强制性标注的内容有:品名、原料与辅料、净含量、酒精度、原产国/地区、经销商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生产日期、贮存条件,还须标注类型(含糖量)和警示语。

厦门日报讯 福建省治理“餐桌污染”从源头入手,坚持省长挂帅、社会共治,加强部门职责协调、完善应急处置机制、推进可追溯体系建设,为城乡居民的餐桌拉开一张从种养到加工、流通、消费一条龙监管的“食品安全网”,今年上半年,全省未发生较大以上食品安全事故

福建经验

从生产源头培育绿色食品

11月9日上午,福州永辉超市福兴店里人头攒动,蔬菜架上辣椒、西红柿、黄瓜、西芹、生菜一字排开,井井有条。林阿姨看了看挂在墙上的食品安全检测公告栏,便挑了两把上海青放进菜篮子里。“公告栏写得很清楚,菜品后面的提示纸条是蓝色的,表示没有农残,这样的菜吃得放心。”

“10年前我们就实行‘农超对接’,从生产源头上培育绿色食品。”永辉超市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翁海辉说,超市对合作农户和企业进行土壤、水质监测,建立生产管理记录,规范农药肥料使用。

“从2001年始,治理‘餐桌污染’连续14年被列入全省为民办实事项目。”福建省食安办原主任钟安平介绍说,福建省建立由政府领导挂帅的省、市、县三级联席会议和食品安全委员会,打破条块分割的管理机制,有效整合行政资源,基本形成涵盖生产加工、市场流通、标准认证、质量检测、法治保障、组织实施、社会监督、健康消费八大体系的无缝衔接的食品安全监管治理体系。

“治理‘餐桌污染’始终列为‘一把手’工程是最重要的举措。”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贾科说,福建的经验可归结为,首先,省长亲自抓,18个部门组成联席会议,无缝监管;其次,逐步完善形成了一套考核评价办法,在纠风考评、综治考评和绩效考评三个维度细化落实;第三,系统开展长效机制建设,今年还推出三年行动计划,一任接着一任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厦门经验

检测农残超标立刻现场销毁

源头治理是手段,全程监管是路径。每天夜里12点,厦门夏商(中埔)农产品批发市场里总是灯火通明,这里是蔬菜从田里“进城”的第一站,也是厦门市80%蔬菜的一级批发市场。检验员郑博忙着把蔬菜分为水叶菜和瓜果类,进行人工“速检”。

“晚上要检验800筐蔬菜,筐筐都要查。”郑博说,把蔬菜汁滴到试纸上,15分钟内就可测出农残是否超标。如果超标,菜农还有一次“上诉”机会——送入检疫站内再次用精密仪器检查,一旦“定罪”,立刻现场销毁,实时公布。

同时,在市场里一家水产门店,厦门海洋渔业局工作人员也购买了一条多宝鱼进行抽检,该局水产批发市场管理处陈军科长介绍说,水产品实行市场自检和部门抽检相结合,冰鲜类检测甲醛、过氧化氢,活鲜类检测孔雀绿、抗生素、兽药、氯霉素等。“通过检测的蔬菜、水产、肉品才可获得相关‘身份证’,即‘上市凭证’。”陈军说,相关信息都会录入厦门市生鲜食品安全监管信息系统,电子台账覆盖各级市场、酒店、大排档,有问题的食材一上网就能追根溯源。

(据新华社电)

链接

破解“餐桌污染”

福建怎么做?

近年来,“餐桌污染”呈现多发性、复杂性和长期性特征,食品安全监管的难度和压力与日俱增。在原有治理成果上,福建省不断改善薄弱环节,探索建立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工作办法。

一是明确监管空白,出台了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食品摊贩、餐厨垃圾管理等专门性规章;二是完善应急处置机制;三是建立有奖举报制度,严厉打击食品安全犯罪活动。“严打重罚,零容忍,行刑结合。”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贾科说,对黑作坊的罚款上限从3万元调整到20万元。2001年以来,侦破食品案件3191起,查获销毁不合格食品28491吨。

从田间到餐桌的“安全网”

11月9日上午,福州的陈女士到永辉超市福新店挑了一篮子的蔬菜和肉食品。结账前,她像往常一样来到超市的食品安全信息查询台,用仪器对着包装盒上的二维码一扫,蔬菜肉品的种植养殖地、生产运输流程、使用饲料或化肥编号等,从农户田间到市场上架的信息,全都一目了然。如今在福建的许多大超市里,都设置了这种食品安全可追溯平台。“有了它,真是买得安心,吃得放心了!”陈女士这样说。

永辉超市副总裁翁海辉告诉记者,他们销售的蔬菜在上架前,要经过两道关:采购时,采购员会对蔬菜农药残留物进行检测;而每天凌晨一两点,蔬菜运抵超市后,门店的检测员还会再抽查15个蔬菜品种,如发现农残超标,将就地销毁或者整批货退回。此外,超市的水果也要经过农残检测,水产品要经过甲醛检测,出售的猪肉也需要屠宰场提供的“瘦肉精”检验合格单。同时,这些检测结果都会在超市公告栏上公开。

食品检测公示制度与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的建立,是福建守护“舌尖上的安全”的一个缩影。从2001年开始,福建坚持不懈治理餐桌污染,实施食品放心工程,建立起一张从生产环节一直延伸到百姓餐桌的“安全网”。14年来,福建全省未发生较大以上的食品安全事故,成为国家“三绿工程” (提倡绿色消费、培育绿色市场、开辟绿色通道)的示范省份。

治理餐桌污染 敢为天下先

生鲜乳三聚氰胺抽检合格率要达100%,全省设区市城市农产品批发市场要100%纳入质量安全监测范围,主要水产品药残超标案件查处率要达100%。

这些庄严的承诺,来自今年福建省出台的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工作方案。而这样的工作方案在福建已经连续实施了14年。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2001年2月,时任福建省省长习近平认为,“餐桌污染”是一个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活安全的大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一场声势浩大的食品放心工程建设战役随之打响,福建成为全国第一个在全省全面治理餐桌污染的省份。

当年4月,治理餐桌污染列入全省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专项内容;5月,福建省政府专题会议进行研究;7月,省长办公会议听取汇报;8月,出台年度治理方案,并召开全省治理餐桌污染暨建设食品放心工程工作会议,提出“用3年时间在全省23个城市基本消除主要食品的餐桌污染,用5年时间在全省基本消除主要食品的餐桌污染”。

福建省食品安全办公室原主任钟安平回忆说:“同2004年起每年开展的全国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相比,福建整整提前了三年,且由省政府统一组织。”他告诉记者,餐桌污染既是世界性难题,又是现实性问题。欧盟2002年才制定食品安全的基本法令,将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涵盖在内,并成立食品安全局。福建2001年就开始系统治理餐桌污染,开展治理时间比较早,治理理念超前。

持续14年的为民办实事项目

至今,治理餐桌污染已连续14年列入福建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这也是迄今为止福建延续时间最长的为民办实事项目。

10多年来,历届福建省委、省政府推进食品放心工程建设,一任接着一任干,勇于尝试,不断开拓创新——

率先全部由财政拨款检测产销环节瘦肉精,全省县城以上城区和主要城镇全面实现生猪和牛羊定点屠宰;率先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行动,以蔬菜、水果、茶叶、稻谷等主产区环境污染状况普查作基础,指导和管理农民用药;在农产品批发市场、主要农贸市场和大中型生鲜超市建立农产品农药残留和甲醛速测点;率先将饮用水纳入食品安全管理范畴,在全国最早完成水源保护区建设;率先开展并成功推行“农改超”,让生鲜食品进超市,来源可追溯;明确各级市长、县长为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对治理餐桌污染负总责,并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食品安全进行责任考评,建立健全政府部门工作成效、社会公众评价和第三方产品质量抽检一体化的食品安全考核评价体系。

经过14年的探索实践,目前,福建正式明确了涵盖生产加工、市场流通、标准认证、质量检测、法治保障、组织实施、社会监督、健康消费等八大体系、无缝衔接的食品安全全方位监管治理目标,保障人民群众舌尖安全的基础得到初步奠定。

历经14年持之以恒的治理建设,如今福建全省四个主要食品安全指标得到大幅改善:生猪瘦肉精检出率由2000年以前的70%下降到目前的零检出,蔬菜农药残留抽检超标率由2000年的30%下降到目前的2.6%,水产品药物残留抽检超标率由2000年的30%下降到目前的1%,食品生产加工环节产品质量抽查合格率为97.4%。

(本报福州11月10日电 本报记者 高建进)

保障食品安全

厦门怎么做?

全程监控生鲜       

蔬菜、肉类、水果、水产品、禽类、豆制品和冻品等七类生鲜食品已实现了全程网上监控,截至目前,全市共有23家批发市场、72家农贸市场、138家超市和73家大型餐饮酒店被纳入监管系统

肉品有身份证       

市民到装有追溯系统的市场、专卖店、超市购买猪肉时,智能电子秤都能打印含追溯码电子小票,轻松追溯出猪肉的来源及安全状况,确保老百姓吃上放心肉

餐馆分级管理       

厦门卫生监督部门在餐饮服务环节推行了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制度,按餐饮单位的风险性水平和信誉度确定监管重点,加强关键环节的重点控制,并对食品安全状况进行公示

数字

3.34万份

截至目前,厦门已核发食品流通许可证3.34万份。其中食品批发企业7510家,商场超市369家,小型食品经营户2.53万家,食品连锁企业222家。

463.36万元

2013年,工商部门立案查处抽检不合格食品17起,罚没金额463.36万元;退市不合格食品2211.3公斤,质量抽检逐步成为食品执法工作的“杀手锏”。

1757批次

近年来,厦门工商等部门强化质量抽检,逐步建立起“计划抽检、专项抽检和应急抽检”相结合的抽检模式。其中,计划抽检主要针对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大众食品;专项抽检主要针对近期舆论关注的焦点食品,如“美素丽儿”奶粉、大米重金属含量等;应急抽检主要针对市食安办评价性抽检通报的不合格食品。据统计,2011年以来,厦门工商部门共组织食品抽检1757批次,整个食品抽检工作流程也逐步成熟和完善。

厦门日报讯(文/记者 陈泥 通讯员 刘启国 图/记者 黄嵘)在商超、农贸市场购买蔬菜、肉类、水果、水产品、禽类、豆制品等生鲜食品,一旦遇到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可以快速“定位”,在第一时间查到“祸根”;到饭馆酒楼用餐,也可以参考用“大笑”、“微笑”、“平脸”卡通形象表示的企业近期食品卫生状况动态等级,看“脸色”选择餐厅消费。

这是厦门流通环节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的一个缩影。记者近日采访了解到,自2011年起,可追溯体系建设连续3年被纳入省委省政府“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为民办实事项目,厦门也不断加大对建立食品安全流通追溯系统的投入,持续开展了流通环节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示范点创建工作。截至目前,已在全市创建市级食品追溯体系示范点154家,省级示范点29家,初步实现了“流向可追、来源可溯、质量可靠”,并通过树立典型,以点带面,全面推进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食品卫生量化分级

百家餐饮企业卫生状况获评A级

截至目前,厦门共有餐饮单位22300余家,其中A级餐饮单位146家,B级餐饮单位2691家。

长期以来,餐饮业监管一直面临着小餐饮单位数量多、规模小、分布广、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行业自律不强、食品安全意识弱、监管力量不足等难题。过去,监督模式也存在重发证、轻监督、“拉网式”和被动式的缺点。2002年开始,为使监管模式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厦门卫生监督部门就在餐饮服务环节推行了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制度,按餐饮单位的风险性水平和信誉度确定监管重点,加强关键环节的重点控制,并对食品安全状况进行公示。

2012年以来,在原有量化的基础上,厦门又严格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的新要求,多举措深入推进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至2013年6月底,已完成全市所有持证餐饮单位的首次动态等级评定。

截至目前,厦门共有餐饮单位22300余家,其中A级餐饮单位146家,B级餐饮单位2691家。餐饮业内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增强了餐饮单位作为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意识。同时,通过开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百千万示范工程”建设和“小餐饮食品安全整规试点”工作,厦门也评选出一批食品安全示范街,通过示范街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全市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整体水平又上一个新台阶。


食品信息查询台

七类食品质量全程网上监控

通过超市内“食品信息查询台”的触摸屏,市民可以查询到食品生产厂家的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和质检报告等资料。

“在超市买食品,只要在商场内的电子查询台显示屏上轻轻一触,便能查清生产厂家的详细资料,确实很方便。”刘女士前天在莲坂一家超市买了箱牛奶,在门口的电子设备上轻轻一刷,就立马看到了这箱牛奶的真实“身份”。今天在厦门各大超市,消费者只要像刘女士一样,通过超市内“食品信息查询台”的触摸屏,就可以方便查询到食品生产厂家的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和质检报告等资料,食品消费的知情权得到有效保障。

食品来源可快速查询,首先得归功于2005年9月,厦门工商部门牵头,联合商务、农业、卫生和海洋渔业等相关职能部门,率先研发运行的“厦门市生鲜食品安全监管信息系统”。该系统从批发源头抓起,由批发市场、检验检疫部门、农贸市场(生鲜超市)、监管部门四个管理端口组成,每笔交易必须经批发市场申报、检验检疫部门检验合格后,出具《上市凭证》,然后还需经工商部门查验,才能流入市场,实现了对厦门蔬菜、肉类、水果、水产品、禽类、豆制品和冻品等七类生鲜食品的全程网上监控。截至目前,全市共有23家批发市场、72家农贸市场、138家超市和73家大型餐饮酒店被纳入该监管系统。

在该系统的基础上,2011年,厦门又建成了“厦门市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系统”,将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由生鲜食品扩大到预包装食品。截至目前,该系统可对1.98万家经营主体在厦门市销售的12.6万种食品进行追溯监管。全市共有79家商场超市或市场设置了“食品信息查询台”,初步构建起从食品准入、销售到退市的全程电子化动态监管模式。

对普通市民来说,食品流通追溯体系有多大意义?有关专家认为,此举有利于通过市场倒逼机制,强化食品生产源头质量控制。一方面,将食品流通过程透明化、信息公开化,起到一定的威慑作用,让不合格食品“望而止步”;另一方面,一旦发生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可以快速定位,在第一时间查到“祸根”。

据悉,为把好食品安全消费关,厦门工商部门目前正在完善生鲜食品安全监管系统,将监管对象延伸覆盖至单店50桌以上规模的餐饮企业;并依托夏商农产品集团,建立入埠入厦蔬菜交易数据库,启动建设厦门流通蔬菜追溯体系。

肉品追溯系统

轻松了解猪肉来源及安全状况

市民拿到含追溯码电子小票后,通过手机刷一下小票上的信息追溯码,就能知道所购肉品来自哪家屠宰场,是否经过质量安全检测。

吃的猪肉来自哪个屠宰场、是否经过质量安全检测……在厦门,这些关乎猪肉安全的信息早就不再“神秘”,只要通过购物小票就能查到,这就是食品追溯系统的妙处。记者采访了解到,厦门肉品质量安全信息可追溯系统项目建设启动于2009年底,按照“正向信息跟踪、反向责任追溯”的要求,采用智能信息读写、激光灼刻、标签电子秤、IC卡等信息技术手段,采集生猪来源、检验检疫、屠宰加工、出场流向等信息,建立完整信息链。市民到装有追溯系统的市场、专卖店、超市购买猪肉时,智能电子秤都能打印含追溯码电子小票。拿到小票后,通过手机刷一下小票上的信息追溯码,或通过发短信、上网查询,就能知道所购肉品来自哪家屠宰场,是否经过质量安全检测。

目前,该系统已经覆盖厦门2家屠宰厂、25家品牌肉专卖店、4家连锁超市(32个门店)、3家农贸市场(58个零售终端),以及9家500座以上大型餐饮酒店。85%的上市肉品都可通过在零售终端开具的含追溯码的小票,追溯出猪肉的来源及安全状况,确保老百姓吃上放心肉。

“这就相当于给猪做了个身份证。”商务局市场运行处相关人员告诉记者。原来生猪在屠宰厂检验检疫合格后,都会被盖上印章,但印章容易被经营私宰肉的不法商家复制。而这个肉品追溯系统会自动赋予14位数字组成的追溯码,用激光灼刻于猪胴体脊背中线两侧,追溯码清晰可见,肉眼可识别,且不易被伪造。

此外,市商务局还成立牲畜定点屠宰执法大队,联合农业、工商、公安等部门以取缔私屠滥宰窝点、捣毁私屠滥宰肉品非法经营网络为重点,开展一系列肉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规范肉品经营行为。2013年,累计查没未经检疫肉品58803公斤,案值约94.4万元,实现与公安部门联动次数最多、打击私宰窝点次数最多、查处力度最大、罚没肉品案值最高等四项历年之最。

新华网福州11月10日电(记者郭圻、徐博)福建省治理“餐桌污染”从源头入手,坚持省长挂帅、社会共治,加强部门职责协调、完善应急处置机制、推进可追溯体系建设,为城乡居民的餐桌拉开了一张从种养到加工、流通、消费一条龙监管的“食品安全网”。

9日上午,福州永辉超市福兴店里人头攒动,蔬菜架上辣椒、西红柿、黄瓜、西芹、生菜一字排开,井井有条。林阿姨看了看挂在墙上的食品安全检测公告栏,便挑了两把上海青放进菜篮子里。“公告栏写得很清楚,菜品后面的提示纸条是蓝色的,表示没有农残,这样的菜吃得放心。”

“10年前我们就实行‘农超对接’,从生产源头上培育绿色食品。”永辉超市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翁海辉说,超市对合作农户和企业进行土壤、水质监测,建立生产管理记录,规范农药肥料使用。

“从2001年始,治理‘餐桌污染’连续14年被列入全省为民办实事项目。”福建省食安办原主任钟安平介绍说,福建省建立由政府领导挂帅的省、市、县三级联席会议和食品安全委员会,打破条块分割的管理机制,有效整合行政资源,基本形成涵盖生产加工、市场流通、标准认证、质量检测、法治保障、组织实施、社会监督、健康消费八大体系的无缝衔接的食品安全监管治理体系。

源头治理是手段,全程监管是路径。每天夜里12点,厦门夏商(中埔)农产品批发市场里总是灯火通明,这里是蔬菜从田里“进城”的第一站,也是厦门市80%蔬菜的一级批发市场。检验员郑博忙着把蔬菜分为水叶菜和瓜果类,进行人工“速检”。

“晚上要检验800筐蔬菜,筐筐都要查。”郑博说,把蔬菜汁滴到试纸上,15分钟内就可测出农残是否超标。如果超标,菜农还有一次“上诉”机会——送入检疫站内再次用精密仪器检查,一旦“定罪”,立刻现场销毁,实时公布。

同时,在市场里一家水产门店,厦门海洋渔业局工作人员也购买了一条多宝鱼进行抽检,该局水产批发市场管理处陈军科长介绍说,水产品实行市场自检和部门抽检相结合,冰鲜类检测甲醛、过氧化氢,活鲜类检测孔雀绿、抗生素、兽药、氯霉素等。

“通过检测的蔬菜、水产、肉品才可获得相关‘身份证’,即‘上市凭证’。”陈军说,相关信息都会录入厦门市生鲜食品安全监管信息系统,电子台账覆盖各级市场、酒店、大排档,有问题的食材一上网就能追根溯源。

“治理‘餐桌污染’始终列为‘一把手’工程是最重要的举措。”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贾科说,福建的经验可归结为,首先,省长亲自抓,18个部门组成联席会议,无缝监管;其次,逐步完善形成了一套考核评价办法,在纠风考评、综治考评和绩效考评三个维度细化落实;第三,系统开展长效机制建设,今年还推出三年行动计划,一任接着一任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近年来,“餐桌污染”呈现多发性、复杂性和长期性特征,食品安全监管的难度和压力与日俱增。在原有治理成果上,福建省不断改善薄弱环节,探索建立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工作办法。

一是明确监管空白,出台了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食品摊贩、餐厨垃圾管理等专门性规章;二是完善应急处置机制;三是建立有奖举报制度,严厉打击食品安全犯罪活动。

“严打重罚,零容忍,行刑结合。”贾科说,对黑作坊的罚款上限从3万元调整到20万元。2001年以来,侦破食品案件3191起,查获销毁不合格食品28491吨。

今年上半年,福建省生猪“瘦肉精”尿样抽检合格率为100%,蔬菜农药残留抽检合格率97.4%,加工食品抽检合格率97.4%,水产养殖环节抽检合格率为99%,全省未发生较大以上食品安全事故。

“食字由一人一良心组成。”钟安平说,治理“餐桌污染”是一项良心工程,考验着政府智慧和民众的素养,也需要在法治体系下,依法监督办案,科学宣传,实现综合治理,社会共治。

东快讯(记者林雅)24日下午,我省食品生产领域推进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磋商会在福州召开,政府部门、企业、协会三方开会磋商探讨如何共治“舌尖上”的安全。

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省食安办以及省内11家食品行业协会和20家龙头食品生产企业代表共40余人参加了会议,审议研究《福建省推进食品生产领域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十项意见》。

《十项意见》包括我省各类食品生产龙头企业要率先示范,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生产企业自查发现食品出现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坚决不出门销售,如果出现问题,属于本企业生产的问题食品且未能及时判定责任归属本企业或流通环节的,生产企业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或行业协会共同监督协调下先行赔偿消费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