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 体

□东快记者陈雪芳通讯员欣桐文/图

“平潭岛,实在好,起石厝,像碉堡。”在平潭,随处可见层层叠叠的石头堆叠而成的石头房子,青瓦灰石铺在一个又一个小岛上。

据《平潭县志》,这石头厝的历史可以从几百年前的唐宋时期说起,乱毛石砌成的单底层石屋到砖石结构的两层建筑;排厝之后出现的四扇厝及六扇厝;窗棂上的镌花刻鸟,门厅上的书画点缀……

1月26日,东南快报记者前往平潭,探访守护在海边数百年的石头厝。

就地取材的花岗岩造就了石头厝

车子驶到海峡大桥那一头,登岛便可见整块整块大石条砌成的屋子伫立在岸边,一座座形似碉堡;在平潭的各个乡镇,这样的房子更是数不胜数。据介绍,平潭的花岗岩产量极为丰富,旧时由于交通不便,当地原住民只能就地取材,选用花岗岩盖房子。因此有些年岁的石厝,浑身上下都是石头。

“未起厝,先下基”。平潭人在盖房子(当地人称“起厝”)之前,要先选个黄道吉日,挖好两米宽,一米深的大沟做地基,填入基石。此外,还要按照玄学习俗,在后墙正中砌三块方石做奠基,底部用硬币垫着,求安图财。

“早年建的都是单层石厝,两侧墙高,前后墙低。”在平潭敖东镇青观顶村,村委会主任魏文豪带着东南快报记者看到了这样的单层石厝。选用来盖房子的石头似乎不区分形状,也不遴选大小,都被码成了一面墙,这样构成的房屋多数矮小,只有一层楼高。

据魏文豪介绍,如今已经荒废的这些石厝,已有200多年历史。青观顶村的原住民当年从附近的渔庄村迁入,初到村落时,迫于当时生产能力和条件限制,只能到山上收集大小不一的石头堆叠成厝,平潭海边风沙大,由于当时没有钢筋水泥,村民都不敢建得太高,因此这种房屋只有一层楼高。


有的石头厝内部存在安全隐患

平潭人开始盖两层楼高的石头厝,是在解放之后。魏文豪介绍,随着工具的普及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石头厝的建造有所进步,原住民会利用工具切割石条来盖房子,解放后,不少人利用石条盖起了两层楼高的石厝。

“他们通常选用的是长4.5米,宽40公分,高15公分规格的石条来做楼板,架在墙上的凹槽里,一条条并排起来。”魏文豪说,有一些房子加盖了阳台的,整个阳台都由石条构成。当时也有一些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家庭会从岛外购进木材,使用木材做楼板,但那时并不多见。

据介绍,石厝整体落成后,就要选好上梁的黄道吉日,用上上等杉木,挂红灯、结红彩、放鞭炮,向大梁前后逐级铺下(梁),有次第讲究;钉上橼片之后再压上瓦片。瓦片相压也极为讲究,中间一片瓦片弓压在两边凹瓦上,形成水槽状,弓瓦上再压石块防风。四周边沿要用灰浆固定,前后挖槽要出檐三分之一,用于排水。

“石厝完工以后还要办酒席宴请亲友,讲究的地方可多了!”魏文豪是土生土长的平潭人,如今想起当初居住石头厝的感受,依旧觉得“冬暖夏凉”。

抗战期间石头厝曾是伏击侵略者的掩体

在整个平潭,石头厝随处可见。据《平潭县志》记载,唐宋时期,石头厝发展为多间组合的平房排屋,每间宽2米多,深3米多,墙体留小孔,以利采光通风。从清代中叶开始,平潭岛上结构完备的四扇厝终于出现……石结构,硬山屋顶,光厅暗房。这种“一房一厅”的宅式,沿袭至民国时期。

到了上世纪80年代,农村住宅开始改变旧四扇模式,采用浅房、大窗,以通几增光;房屋结构由石土结构向混合结合、框架结构发展,屋数也由双层向多层发展。

曾担任过《平潭地方志》办公室主任的张伟翔说,平潭石头厝渗透着独特的海洋文化底蕴,是平潭人历代渔牧、农耕文明的结晶。他介绍,平潭的石头厝,特色就是屋顶瓦片压石块,窗户一律开小窗,并辅有石条窗栏,远远望去,宛若神秘庄严的“碉堡”。据老一辈的平潭人称,抗日战争期间,石头厝俨然是一座座伏击侵略者的最佳掩体,从石头厝小窗、石洞中伸出的长枪短炮,不仅悄悄了结了侵略者的性命,更让侵略者心惊胆战,狠狠打击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

不过,石头厝像“碉堡”的主要原因,还是为了能够遮挡风沙。据了解,随着时代变迁,平潭的石头厝逐渐形成了建筑风格,虽然外表简陋,里面却大有文章。


“四扇厝”是平潭石头厝的主要类型

“四扇厝”的“留码头”构造全国少见

据介绍,平潭的石头厝从结构上归类,主要有三种类型。“四扇厝”是平潭石头厝的主要类型,它出现于清代中叶以后,类似于莆田的四目厅,通常是不出檐的或只出半檐。张伟翔介绍说:“四扇厝”以单进四扇房为主,房内左右两侧为房,分前后房;中为厅堂,也分前厅与后厅,后厅一般用作厨房、杂物间、仓库,或用于放置渔、农生产用具。

东南快报记者仔细观察部分石头厝,发现有的房子像是缺了一角,并不完整,房屋边角常留下锯齿状堆砌的石块。“这是平潭石头厝的特色,全国少见,俗称‘留码头’。”据平潭敖东镇宣传委员介绍,以前多数农家在建“四扇厝”过程中,因资金不足,就先盖左房和大厅,右边厅墙出现“虎齿墙”(俗称“留码头”),主要是为了便于今后建房的衔接,预留余地。平潭的民居后来大都以“四扇厝”为主,因为这种构造的房屋留有前厅、左右侧房,后面又有杂物间,适合一家人居住,特别适合旧式的大家庭。

《平潭县志》记载,除了这“四扇厝”之外,当时还有不少宦官和富户在建造房屋时比较讲究。因此还有一种是官邸府第的石头厝。据介绍,平潭历史上产生了许多骁勇善战的水师,仅平潭籍的水师提督就有六位,总兵十二位,这些水师官员告老还乡后,皇帝往往御赐赏银安置家产,比如“詹厝”就是詹功显提督府的大宅院,“江厝”是总兵江继芸的府第。旧时平潭有詹、江、卢、陈四大古民居,这些非富即贵的官宦人家的大厝,多为闽南红砖石构,木构窗花精雕细刻,柱础为石材,木柱承梁,规模恢弘、气派不凡。

在平潭人看来,石头厝是平潭古村落、古民居文化的承载。

大量“空巢”的石头厝亟待保护

平潭地处台湾海峡,地理位置特殊,历史上又是历代兵家力争之地,加上地域性特点,平潭的古民居不同于北方大地和江南水乡的民居,也有别于南方山区的土楼。

海岛古民居既承袭汉人的中原传统,又深受闽越人海洋文化的影响,创造出具有平潭海岛特色的民居建筑。

“一栋古厝的背后往往都有一段故事或是一个传奇,它承载着历史或者延续着对侨、对台的渊源。”张伟翔说,平潭与台湾早在清代就进行两岸换防守卫,这些古厝都是当年经济繁荣鼎盛时期的见证,亦是研究闽台交流史的重要文物。

据他介绍,平潭居民对石头厝保护意识还相对淡薄,不少石头厝及周边环境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坏,有的建筑表面虽然完好,内部却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加之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推进,出现了大量的石头厝“空巢”现象。在他看来,保护古民居,就是保存平潭的历史文化,续写海岛人的生活。

  集美学村校门。

  嘉庚精神图片进公园。

文化名片

陈嘉庚(1874年10月—1961年8月),泉州府同安县集美社人(现厦门市集美区)。

陈嘉庚一生爱国兴学,投身救亡斗争,推动华侨团结,争取民族解放,是侨界一代领袖和楷模。曾被毛泽东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

陈嘉庚毕生的实践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内涵丰富的“嘉庚精神”,包括重义轻利、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诚实守信、嫉恶好善的重德精神;刚健果毅、坚忍不拔的自强精神;艰苦朴素、勤勉节俭的清廉精神;与时俱进、革故鼎新的创新精神。

东南网1月8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吴在平)

从厦门岛内乘车,一路向东,行至高集海堤,集美新城便映入眼帘。凭窗望去,一排排红墙绿瓦的高大建筑,鳞次栉比,错落于海天之间,间或亭榭碑塔,掩映于绿树浓荫之中。这里就是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的故乡。

嘉庚先生一生艰苦创业,倾资兴学,赤诚报国。浔江东去,日月无声,时光流逝。在陈嘉庚先生诞辰140周年之后的一天,再次踏上集美的土地,带着一份庄重和思考,寻找嘉庚先生留下的那些点点滴滴,感受蕴含其中的精神与力量。

深怀爱国之情,兴学报国

“一个世纪前,嘉庚先生创办了集美学校,当年的校舍至今仍在使用……”在集美随处走走,满目所及皆是红墙绿瓦的嘉庚建筑群,耳边听到的是当地导游的深情解说。

1874年10月21日,渔村集美一户侨商家庭里,一个小生命呱呱坠地,他就是日后成为华侨巨商的陈嘉庚。17岁那年,陈嘉庚前往新加坡,随父经商,获得巨大成功,成为东南亚著名的“橡胶大王”。


 

1909年,陈嘉庚认识了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并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胜利后,坚守报国之志的陈嘉庚从新加坡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开始创办集美学校。

1913年1月27日,乡立集美两等小学校开学,正是这个百来人的小学校,奠定了嘉庚先生建设集美学村现代教育的第一块基石。1925年,陈嘉庚先生

在集美连续开办女小、幼师、女师、师范、中学和水产航海、农林、商贸等专科学校。1926年办国学专门部,1927年办幼稚师范,并建有医院、图书馆、科学馆、美术馆等公共设施。

一个世纪前,嘉庚先生拄杖巡视集美学校建设工地时,极目四望,凝神良久。他为那片沉睡的大地勾画出一幅宏伟蓝图:“故今日计划集美全部,宜以大学规模宏伟之气象……”1994年,集美大学在原集美航海学院、厦门水产学院、福建体育学院、集美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和集美高等师范专科学校等5所高校的基础上合并组建了,嘉庚先生规划的蓝图变为现实。

历经多年的规划建设,现在,集美文教区轮廓已基本成型,形成了12所高校集聚的三大文教板块,拥有博士、硕士、学士、大专、中专等完整的区域教育体系。

坚守报国之志,振兴航业

从厦门大桥右转下桥,再左转即见一开阔半坡,牌坊式大门上赫然刻着“集美学村”4个大字。穿过大门,沿着用花岗岩方石铺砌的斜坡大道走上坡顶,左侧有一个削平山坡建成的大运动场。运动场左边是6座大楼,气势雄伟,一幢楼前耸立着桅杆和彩旗,这便是集美大学航海学院。

1920年前后,嘉庚先生多次来到这里,详细察看着这里的一草一木。在“门户洞开,强邻环伺”的旧中国,“船舶川行如织,但航权均操洋人掌握”“我国海岸线最长,渔产最富,而渔业不甚发达,抚躬自问,惭愧滋深!”嘉庚先生对于当时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认识,让他有了创办水产航海教育的紧迫感。


 

早在明末,厦门港就已崛起,成为我国东南沿海的对外贸易中心。鸦片战争后,厦门被迫开放为5个通商口岸之一,成为西方列强掠夺我国资源和倾销商品的重要商港。陈嘉庚决定在集美开办水产航海学校,一是可以利用优越的地理条件,二是为了挽救海权。

一个世纪前,陈嘉庚先生以“造就渔业航业中坚人才,以内利民生,外振国权”为目标创办了集美水产航海教育。数十年间,集美水产航海教育培养出大批的中高级航运和水产人才,足迹遍布五湖四海,为我国和世界海运事业及水产业发展作出突出的贡献。

勤俭奉献之行,世代传承

尽管陈嘉庚是华商巨贾,但他的个人生活却始终十分简朴。在嘉庚先生故居里,一张老床,一顶

用了十多年、补了又补的蚊帐,一张半新不旧的书桌,两只陈旧的皮箱……让人看到了一位富商的另一面。嘉庚先生认为,赚钱的目的是要为社会办好事、办大事,为社会培养有用人才。“金钱如肥料,撒播才有用。”他为教育事业倾资、倾心、倾力,他一生创办和资助的学校多达118所,一生献给文化教育事业的钱,按照当时黄金价格估算,超过1亿美元。

嘉庚先生的家国情怀和担当意识,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他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永无止境,也激励了许许多多的后来人。

 

2014年10月,在陈嘉庚先生诞辰14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厦门市集美校友总会回信,希望广大华侨华人弘扬“嘉庚精神”,深怀爱国之情,坚守报国之志,同祖国人民一道不懈奋斗,共圆民族复兴之梦。全省上下、闽籍海外侨胞备受鼓舞和鞭策,各地兴起学习贯彻总书记回信精神热潮,大家纷纷表示,要继承和弘扬“嘉庚精神”,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投入到推进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进程中,为实现中国梦不懈奋斗。

<<<记者手记

最深沉的情怀

前不久,某电视媒体采访路人,问:谈到爱国你会想到什么?有人回答:爱国就是每天认真上班;有小朋友回答:爱国就是扶老人家过马路……没错,爱国就蕴含在这些具体而细微的点滴中。

爱国并不虚幻,爱国具体而细微;爱国可以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做起;爱国是一个国民的天职,不论你职位高低、身在何处……重温嘉庚先生的事迹,让人有了这样的认识。

陈嘉庚一生的事迹很多,倾资兴学是其彪炳青史的最大业绩。在陈嘉庚身上,爱国爱乡、兴教兴学是一脉相通的。爱国爱乡是他兴教兴学的力量源泉,兴教兴学则是他爱国爱乡的具体体现。

“久客南洋,心怀祖国,希图报效,已非一日。”这是陈嘉庚先生南洋创业却心系祖国最深沉的告白,他不愧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陈嘉庚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共同的精神财富,“嘉庚精神”的旗帜将世代飘扬。


 

嘉庚故事在身边

  游客在鳌园参观,了解陈嘉庚事迹。通讯员林志杰本报记者吴在平摄

东南网1月8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吴在平 通讯员 集信)家住集美街道石鼓路的“老集美”林先生,每天上午都会到家附近的敬贤公园走走。最近一段时间,在这个以陈嘉庚胞弟、“集美学校二校主”陈敬贤先生为名的公园里,林先生发现多了不少“嘉庚元素”,最醒目的是一幅幅反映嘉庚先生生平故事的宣传看板。

“我是在集美长大的,对嘉庚先生的故事耳熟能详,但是每天来散步,还是会不由自主地再看一遍。”林先生说,敬贤公园离集美主景区很近,每天都有不少游客经过,他觉得这样的宣传内容,不仅提醒集美人不忘嘉庚精神,还时时刻刻地向外地客人传递着正能量,非常有意义。

陈嘉庚替父还债、创造商业奇迹以及他回乡创办集美学校、厦大,提议修鹰厦铁路等故事,通过画板图文并茂地展示出来,生动地讲述了嘉庚先生伟大的一生。事实上,这组由15个故事组成的“嘉庚生平故事”宣传看板,以及“图说嘉庚精神”系列公益广告,不仅在敬贤公园能看到,在集美的大街小巷、学校企业、社区农村都能看到,它们出现在户外宣传看板、LED大屏、广告灯箱以及工地围挡墙和公交移动电视上。

去年,在嘉庚先生诞辰140周年之际,集美区开展了“嘉庚精神宣传教育百日行动”,投放了几万幅的嘉庚精神宣传公益广告。现今,在集美区的各处走走,你会发现,这些制作精美的公益广告,已经成为集美一道新的风景线。


沿着嘉庚的足迹

东南网1月8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吴在平 通讯员 王德胜)

嘉庚先生的故里集美是著名侨乡。长期以来,海内外侨胞侨眷在嘉庚精神的感召下,热心家乡公益事业,为家乡建设添砖加瓦。

去年,在嘉庚先生诞辰140周年暨集美学校创办100周年之际,李厚公益基金、陈永和基金、陈嘉麟奖学基金三个基金在集美大社宗祠内举行发放仪式。来自海外的陈嘉庚先生后裔,陈文确、陈六使家族后裔陈嘉谋、陈嘉麟等,为受资 助及奖励的代表发放资金,资助及奖励金共计10万余元。

陈永和先生是陈嘉庚的宗侄、陈文确和陈六使兄弟的胞侄,少年时期赴南洋,事业有成后不断为家乡等地捐款,帮困助学已达600多万元。其中,1994年,陈永和夫妇为了集美家乡的教育事业发展,捐资创设集美社陈氏共创基金会,用于资助集美社贫困子弟就学。之后,其子陈嘉谋增资,将陈氏共创基金会更名为集美社陈永和基金理事会。陈永和基金自1995年以来,已资助集美学子近700人,累计支出34万元。

在集美,由海外侨胞捐赠的基金会有12个。目前,集美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捐款折合人民币6.3亿多元。

 

 

东南网12月29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段金柱 郑璜)

从林觉民故居出发,沿着南后街一路向南,到了相连的澳门路,临街而立的便是红墙环绕的林则徐纪念馆。

林则徐,世界禁毒先驱,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福州是林则徐的故乡,是他出生、求学、成长以及晚年退养之地,也留下了一系列与他相关的珍贵遗迹。

不过由于历史原因,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包括林则徐故居、出生地以及纪念馆在内的系列遗迹,都不同程度存在着年久失修、损毁严重、房舍被侵占等突出问题。省政协委员陈以强等多位有识之士为此奔走呼吁多年。

1990年5月,《人民日报》“情况汇编”发表《林则徐故居及墓地现状》,反映了保护林则徐遗迹存在的问题,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习仲勋同志作了重要指示。1991年7月,习近平在有关汇报材料上批示:抓紧修复林则徐故居及做好墓地开放。此后,在市委常委会等场合,他又数次研究林则徐遗迹修复等事宜。

1996年2月6日,习近平主持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林则徐系列遗迹修复、充实工作,决定成立林则徐系列遗迹保护、开发领导小组,同意纪念馆、故居、出生地作为福州市文物局的下属单位,归福州市文物局统一管理。会上还议定收回林则徐出生地。

位于福州市中山路左营司巷的林则徐出生地,是他出生、幼年读书、中举、完婚、中进士和走上仕途的摇篮,其忧国忧民的思想就是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中孕育的。但在当时,这块地已经出让给了一家房地产公司,他们计划兴建高级商住楼“则徐花园”。


 

这次会议后,福州市有关部门迅速与开发商协商,以1200万元的补偿收回了这块地。一个月后,林则徐出生地暨幼年读书处修复工程开工典礼举行,1997年6月竣工。

“两次仪式,习近平同志都亲自参加了。”时任福州市副市长、后任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林强回忆。他也是林则徐后裔,现为林则徐基金会会长。

与此同时,位于鼓楼区文藻山路的林则徐故居也逐步完成被占用房舍清退、拆迁等工作,2003年5月一期修复“七十二峰楼”工程动工,当年8月竣工,其余部分修复正在推进中。

《易经》有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守护有形文物这个文化载体,更是为了扬其“道”。


 

对林则徐系列遗迹修复的重视,源于习近平对这位民族英雄的倍加推崇。1990年6月18日,到任福州月余的习近平就到林则徐纪念馆瞻仰、调研。

1995年6月3日,林则徐铜像在福州南大门——白湖亭树立。在揭幕仪式上,习近平满怀深情地说:“今天,故乡的人民树立起林则徐铜像,就是为了激励自己,教育后人,让在林则徐身上体现出来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永远发扬光大。”

同年8月24日,在福州市纪念林则徐诞辰21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更加明确提出,我们要“继承、发扬林则徐坚贞不渝的爱国精神和气贯长虹的民族正气,学习他清廉刚正的高尚风范,学习他‘开眼看世界’的开拓精神”。

到中央工作后,习近平多次提到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林公“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自勉联也被他一再引用。“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如今也成为福州的城市精神。

 

东南网1月6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段金柱 郑璜)

在省长任上,虽然谋发展抓建设等工作极为繁忙,但习近平对文化遗产保护仍然高度重视,并经常关心过问。

上世纪90年代末,“奇秀甲于东南”的武夷山开始申报世界遗产。时任省委副书记习近平十分关注申报的进展,并积极协调推动有关工作。

1999年12月1日,武夷山正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实现了我省世界遗产零的突破,时任代省长习近平致信祝贺。

世界遗产,既要利用,更要保护。申遗成功后,为“双世遗”立法提上议事日程。2001年9月29日,时任省长习近平主持召开省政府第34次常务会议,审议了有关武夷山“双世遗”保护的条例。此后,经多次修改,《福建省武夷山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条例》于2002年5月31日经省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自2002年9月1日起施行。

如今,每年都有数百万中外游客畅游武夷山,领略世界遗产奇秀风光,感受厚重历史文化。

继武夷山之后,我省又有福建土楼、中国丹霞(泰宁)荣登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此外,我省申报的海上丝绸之路、闽浙木拱廊桥、鼓浪屿、三坊七巷、闽南红砖建筑等5个项目,已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福建省文物局副局长舒琳介绍,目前,我省已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7处291个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74处,形成了国家、省和市、县(区)三级文物的有效保护体系。此外,近年来在涉台文物保护、传统村落整体保护利用及大遗址保护等方面,福建也是成果喜人。

 

东南网1月6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段金柱 郑璜)

古希腊哲人亚里士多德说:“人们为了活着而聚集到城市,为了生活得更美好而居留于城市。”

这样美好的居留,有赖于城市生产和生活条件的保障,也有赖于城市历史和文化的滋养。而保护城市历史和文化,不仅需要一次次“该出手就出手”的单项行动,更需要不因人事更迭而变易、能管长远能保长效的制度建设。

这就是机制、法制的力量。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闽工作期间,习近平着眼长远,着力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化、法制化,他为此做了多项开创性探索和实践。

现今的福州文博界,传颂着“四个一”(一个局、一个队、一颗印、一百万元)的佳话,而这正是习近平担任福州市委书记期间拍板解决的事。

20多年过去,“四个一”彰显的大胆创新精神,依旧熠熠生辉;“四个一”发挥的效应,依然惠泽长远。

“四个一”的源头则要回溯到24年前的春天——1991年3月10日下午,习近平主持召开福州市委市政府文物工作现场办公会议。

参加了是次会议的黄启权回忆:“这次会议主要是解决了林觉民故居的保护和修缮问题,还确定了三坊七巷等地名人故居和遗址的保护办法:今后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文物主管部门报经市政府同意,均不得拆除、改建或添建。同时,还确定了为加强文物保护工作,1991年福州市要办好7件实事,包括制定《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加强文物管理部门的力量等。”

正是由这7件实事衍生出“四个一”,以及一系列给力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创新之举。


一个局。那次现场办公会确定,福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增加事业编制10名。1994年11月11日,习近平主持召开的专题研究进一步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市委常委会又议定,健全文物管理工作机构,在机构改革中考虑设立市文物管理局。1995年6月,福州市文物管理局正式成立,作为市直二级局,人财物相对独立,定编20人。

“当时,全省包括省里和各个地市都没有专门的文物管理部门。福州在全省最早成立文物局,比省文物局成立还早,在全国同类城市中也算比较早的。成立了专门的文物管理机构,对福州文物及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发挥了巨大的作用。”1997年担任福州市文物局局长、现已退休的王培伦说。

一个队。1991年3月现场办公会明确提出,建立福州市考古队,1991年6月正式成立,定编8人。这为提升福州文物考古水平,进一步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多年来,福州市考古队在多个考古领域创下辉煌业绩。特别是中国水下考古领域,长期以来,他们作为骨干力量参加了中国水下考古一线工作,基本涵盖我国水下考古的全过程,主要参加了西沙水下考古、“南海一号”沉船遗址、平潭“碗礁一号”等水下考古发掘工作,成果丰硕。

一颗印。1991年3月现场会明确提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中的现有使用单位,都要与文物主管部门签订‘使用保证合同’”。由此延伸,福州市委市政府决定,从1992年开始,城建项目立项时需要征求文物部门的意见,加盖市文管会(后改为市文物局)的印章。“以前只需盖规划建设部门的印章就可以了,增加了文物部门的一颗印,保护文物的主动性大大加强了,建设性破坏的可能性尽量避免和减少了。”黄启权说。

一百万元。过去,福州全市每年的文物修缮经费只是从城市维护费中列支8万元,1991年3月现场会议定,从当年开始,此项费用每年市财政拨款100万元,以后逐年增加。“由此可见,习近平同志对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视程度。”王培伦说。

除此,这次现场会还提出,在全市开展一次全面的文物普查;对全市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全部挂牌立碑,对名人故居、遗址等分别采取立碑纪念、挂牌昭示等办法加强管理,并一律建立档案。

黄启权介绍,在1991年3月12日省市人大代表视察福州市文物工作反馈会上,福州市正式决定用市政府挂牌形式从速保护一批名人故居。1991年9月,经调查研究,福州市政府公布了第一批64处市区名人故居,比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予以挂牌保护。


从1991年10月到1992年1月,这64处名人故居全部挂上了不惧风雨的搪瓷烧制的“福州市名人故居”铭牌,包括陈衍故居、陈若霖故居、高士其故居等。这也是新中国成立后,福州市公布的最大一批名人故居。

20多年过去,这些故居有的已经升格为各级文保单位,其他的仍以“福州市名人故居”的名义得到妥善保护。这些故居门前依然挂着独具时代特色的搪瓷铭牌,经历风雨,见证历史。

“这些故居中绝大部分当时还不算文保单位,原则上不受文物法保护。可以想见,如果不是挂牌保护起来,很多都会在城市建设中面临被拆的命运。”黄启权说。

1991年3月现场会确定的不仅是一件件具体实事,还有惠及长远的机制举措,那就是:抓紧修改《福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条例》,制订《福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和《福州市三坊七巷保护规划》。

《福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条例》从1989年4月开始起草,这次会议之后,福州市文物、法律工作者马上加紧修订,到1992年6月底形成了第五稿,后来又论证、修改,再论证、再修改。最终,到1995年10月,十五易其稿才敲定。从启动制定《条例》到最终定稿,前后历时八年。


1995年10月27日,时任福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习近平主持的福州市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了《福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条例》,1997年1月23日,经省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颁布施行。这个条例的制定施行,在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领域也是率先之举。

2013年6月28日,福州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这个《条例》的修订版,后经省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自2013年10月1日起施行。

《福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和《福州市三坊七巷保护规划》也经历了多次修订、完善、提升的过程。

2008年,福州市委托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心编制完成了《福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2—2020)》,2014年10月17日获省政府批准公布实施。2013年9月,《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修编)》通过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召开的技术审查会,上报省政府批准。

“建章立制,为福州留住文化的根脉奠定了法制基础,确保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有法可依、有序推进。”福州市文物局局长吴聿建说。

 

  “一片福州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代史。”

东南网1月6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段金柱 郑璜)每一天,位于福州市中心的三坊七巷都是人潮如织。徜徉在幽深的坊间巷里,人们沉醉于“明清建筑博物馆”雕梁画栋的精美绝伦,惊叹于这里走出了林则徐、严复、沈葆桢、陈宝琛、林觉民、冰心等灿若繁星的风流人物……

当人们在感悟着福州厚重的历史、感喟于“海滨邹鲁”悠久灿烂的文化时,不一定会想到,20多年前在一位福州主政者的带领下,市委和市政府以及有识之士为保护文化遗产、传承文化根脉所做的努力。

他就是1990年4月开始担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2014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首都北京考察工作时强调。

从1985年6月到2002年10月,习近平在福建工作期间,对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就极为重视。他不仅提出了许多前瞻性的思想和观点,并且推动了一系列保护文化遗产的开创性实践,为延续福建文化的“根”与“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给福建人民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1990年4月,主政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福州之后,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文物及文化遗产工作在习近平心中的分量更重了。

1991年3月10日下午,在三坊七巷召开的市委市政府文物工作现场办公会上,时任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说:“评价一个制度、一种力量是进步还是反动,重要的一点是看它对待历史、文化的态度。要在我们的手里,把全市的文物保护、修复、利用搞好,不仅不能让它们受到破坏,而且还要让它更加增辉添彩,传给后代。”

1992年1月24日,福州城市建设如火如荼之际,习近平在《福建日报》上发表署名文章《处理好城市建设中八个关系》,高屋建瓴地论述了推进城市建设这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妥善处理好的八个关系:上与下、远与近、旧与新、内与外、好与差、大与小、建与管、古与今。

其中,“古与今”着重论述的是如何处理传统历史风貌保护与现代城市建设的关系。习近平说:“我们认为,保护古城是与发展现代化相一致的,应当把古城的保护、建设和利用有机地结合起来。”

那几年,福州市城建提速,为历史名城增添了现代都市的色彩,但是并没有破坏“三山两塔”的基本格局和三坊七巷的古城风貌。正因为较好地处理了“古与今”的关系,才有了相得益彰的结果:历史名城在发展中得到保护,在保护中得到了发展。(本报

 

东南网1月6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段金柱 郑璜)著名作家冯骥才说:“城市,你若把它视为一种精神,就会尊敬它、保护它、珍惜它;你若把它只视为一种物质,就会无度地使用它,任意地改造它,随心所欲地破坏它。”

上世纪80年代起,和很多地方一样,福州城市发展日新月异,由此,城市开发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冲突也不时出现。

三坊七巷北隅,南后街与杨桥路交汇处,历经百年沧桑的林觉民故居静立于繁华闹市之中,门前矗立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

往来的游客并不知道,那块市文物保护碑上,曾出现过一个脸盆大的“拆”字。

这座典型的福州民宅,不仅走出了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林觉民,也是著名作家冰心的故居。林觉民就义后,林家人为逃避清兵的追杀,躲到福州远郊,将此宅卖给了冰心的祖父。1982年,这里被确定为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但在1989年,福州市有关部门批准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拆除林觉民故居部分建筑,准备建设商品房。当时在一家工厂工作、热心文保事业的鼓楼区政协委员李厚威投书《福州晚报》“建议完整保留林觉民故居”,但不久,刺眼的“拆”字还是被写在了市文物保护碑上。


时不我待。福州市政协委员张传兴立即写信给刚到任不久的市委书记习近平,并撰文《林觉民、谢冰心故居不容再拆》,发表于1990年12月1日的《福建日报》,指出“如此不顾社会效益,不免使人失望”。

习近平看到来信后,立即让市文管会核实,同时要求有关部门暂缓拆迁,并于1991年1月27日作出批示,要求市委办公厅核实情况。

1991年3月10日下午,福州市委市政府在林觉民故居召开文物工作现场办公会,习近平亲自主持。时任福州市文管会常务副主任、福州市博物馆馆长黄启权参加了会议。

在林觉民故居二进大厅廊前,习近平问黄启权:“老黄,这里是不是林觉民故居?”黄启权回答:“对,我们站的地方就是林觉民故居的大厅。”“好,我们就决定把它保护下来,进行修缮。”习近平的话语很简洁。

当年5月31日,故居修缮工程动工。11月9日,在辛亥革命福州光复80周年纪念日当天,林觉民故居修缮完成,并辟为福州市辛亥革命纪念馆对外开放。

因为一直为保护林觉民故居奔走,李厚威的命运也得以改变,他由工厂正式调入林觉民纪念馆工作,后来担任馆长。“开馆当天,习近平书记除了参加剪彩仪式,还亲自给省外客人当起了讲解员。开馆一个月内,他又三次来馆了解观众反应,作出整改指示。”李厚威向记者回忆道。

习近平在闽、在榕保护文化遗产纪事激发福州保护开发热情

下杭路三通路隆平路10月前展新颜

福州新闻网1月9日讯 连日来,福建日报及福州晚报接连刊发的两组习近平在闽、在榕保护文化遗产纪事报道,引发热议。热议之余,各相关部门单位也重新审视当下的工作,力求接力干好古城的保护修复工作,让闽都千年辉煌文明绽放光芒。

旧法新修

守护一城遗产

福州能得千年文脉滋养,离不开一代代人的捍卫和守护。

“文化遗产的保护方式是多样的,但立法保护才是最根本的保护方式。”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委副主任官君璧在第一时间学习了福州晚报相关报道。在她的记忆里,《福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的出台曾历时8年、15易其稿,最终才得以于1997年2月4日颁布施行,成为全国第二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地方性法规。

但这只是起点,在此之后,根据保护实际,这部法规得到修订和完善。2012年福州启动《福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修订工作,多部门协作配合,数易其稿。2013年10月1日,新修订的《福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公布实施,确保依法依规、科学规范地推进名城保护工作。以此为中心,还衍生出了一系列的保护管理办法。此后,市政府又相继颁布实施了《福州市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管理办法》《福州市烟台山历史风貌区保护管理办法》。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一项项的法规,福州市的历史风貌得到了较大程度的保护。”官君璧对记者说,《福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中最有力度的一条是,在历史文化保护区范围内重大开发要听取市民意见,规划要报市人大及其常委会作出决定,“当时有关部门想将朱紫坊开发成商业街区,正是因为有了这个条款,项目被人大叫停,朱紫坊得以保留至今”。

法规先行、政府投入、专家参与、民间支持,福州文化保护力量才得以不断壮大,一城遗产在发展的洪流中屹立至今。


修复开发

再现辉煌文明

保护是为了捍卫福州的历史文化,而修复开发则是为了更好的保护。这些年来,福州通过合理规划,循序渐进地修复、开发历史遗存,将千年古城的辉煌文明展现于世人面前。

三江汇流的马尾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东方大港,也是近代中国的复兴之地。这几天看完习近平在闽、在榕保护文化遗产纪事报道后,马尾船政文化管理处主任黄有峰颇多感慨:“我们现在做的事是在保护基础上展示和重现历史,这才不负前人努力。”

近年来,省市全力推进马尾·中国船政文化城的建设,从历史遗存的保护修复及重建,到旅游设施的建设,再到船政文化的研究传播,取得了不小的成果。目前,船政文化城的总体规划已经通过专家评审,正报市里批复。今年,船政文化城的建设将全面展开。此前,闽安协台衙门已完成修复并对外开放,船政衙门、船政学堂主体建筑也已完成重建。

与马尾邻近的台江,则有着福州最大的历史街区——上下杭。目前该街区的保护修复工作正在有序展开。沿街而行,工人们或雕琢,或敲打,街面部分建筑门面已修葺一新。文保点福州商务总会旧址的修复工作春节前有望完成,采峰别墅也即将展开修复,建宁会馆、高氏文昌阁等修复工作将于年内启动。三坊七巷管委会副主任凌敏表示,预计10月前,下杭路、三通路沿街立面保护修缮及隆平路沿街立面保护整治工作可率先完成。一江之隔的烟台山历史风貌区保护修复工程也已启动。

目光转向鼓楼,紧邻繁华的津泰路,古色古香的朱紫坊历史文化街区已掀开一角面纱。国保单位芙蓉园主体修复,庭院花园改造及周边风貌整治已基本完成。凌敏表示,预计2016年朱紫坊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建设工作将全面完成。

一街之隔的三坊七巷内人流如织。根据旅游部门的消息,今年三坊七巷有望成为我市首个5A级景区。三坊七巷的保护修复及开发还在继续。就在文儒坊金斗桥,考古工作还在继续。利用发掘出的从唐坊宋街直到明清近代的建筑遗址,这里将打造一座考古遗址博物馆。

再将城中的乌山、于山、屏山和闽江及一条条内河投入到这些历史遗存中,记忆里那副“城在山里、山在城中,古巷交织,河汊蜿蜒,榕荫浓密”的古城风貌跃然而出。

(福州日报记者 卓文俊 温海龙)

 

东南网1月6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段金柱 郑璜)如果说保护文化遗产不仅留住了先辈栖居的物质场所,也为今人留下心灵的栖息地,那么找到通往一段尘封历史的入口,更是祖先的馈赠。从三明市区驱车约30公里,到达三元区岩前镇岩前村西北,空旷的平地之间,一座金字塔形状的孤峰傲然耸立,这便是万寿岩了。宋代文人邓肃在此留下了“群山透逸不能高,突兀独摩霄汉碧”的诗句。

如果说保护文化遗产不仅留住了先辈栖居的物质场所,也为今人留下心灵的栖息地,那么找到通往一段尘封历史的入口,更是祖先的馈赠。

从三明市区驱车约30公里,到达三元区岩前镇岩前村西北,空旷的平地之间,一座金字塔形状的孤峰傲然耸立,这便是万寿岩了。宋代文人邓肃在此留下了“群山透逸不能高,突兀独摩霄汉碧”的诗句。

这座石灰岩体中有十几个大小不一的溶洞。正是在这些溶洞中,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文物工作者发现了大量远古人类制作的石制工具及伴生的哺乳动物化石,使得万寿岩身价倍增。


“这一遗址的发现,把福建有人类活动的历史提前了十几万年;这里发现的人工石铺地面,属全国首次,世界罕见,被誉为‘人类最早的建筑’;石器的制作方法、生活形态的相似性,证明了闽台同根同源的密切关系。”说起万寿岩遗址的重大价值,三明市文新局副局长苏世斌如数家珍。

然而,这个号称“南方周口店”的史前遗址,也曾面临被摧毁的命运。

今年86岁高龄的王远林老人回忆,当年万寿岩岩上有奇花异草,岩底有流水叮咚,一直是村民的钟爱之地。

由于万寿岩岩石中含有炼钢工艺所必需的一种矿石,上世纪80年代,这里被三明钢铁厂出资购得,作为采矿点。岩前村民担心矿山的开采会影响遗址保护,于是推选出村里五位离退休老师奔走呼吁。

王远林老人就是当年的“五老叟”之一。他回忆,从1998年6月起,他们不断与三钢进行协商,要求停止开采,同时向国家文物局、省文物局等各级部门发出了抢救万寿岩文物古迹的呼吁书。

多番努力,终获回报。考古工作人员从1999年9月开始,先后对万寿岩遗址进行了三次抢救性发掘。考古队开始工作后,“五老叟”也每天都跟着考古队跑上跑下,端茶送水,节假日还自发到考古现场值守。

然而,矿石开采还在继续,遗址保护危机尚未过去。

1999年12月底,省文化厅向省政府提交了“关于三明万寿岩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保护有关情况的紧急汇报”。

2000年1月1日,时任代省长习近平作出重要批示,明确指出:保护历史文物是国家法律赋予每个人的责任,也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万寿岩旧石器时代洞穴一直作为不可再生的珍贵历史文物,不仅属于我们,也属于后代子孙,任何个人和单位都不能为了谋取眼前或局部利益而破坏全社会和后代的利益。

他要求,“三明市政府立即采取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加强对洞穴遗址群的保护;协调、帮助三明钢铁厂尽快在异地选定新采矿点,做到保护文物和发展生产两不误”,同时,决定由省财政拨款50万元,用于遗址群的考古发掘和保护工作。


时隔不到一个月,1月25日,习近平在省人大常委会《关于依法保护三明万寿岩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的意见》上再次批示:“省政府高度重视三明古代遗址保护,已于去年底专题协商,做出初步保护安排。请省文化厅进一步提出全面保护规划和意见。”

习近平批示后不久,三钢马上落实,以大局为重,全面停止了在万寿岩的爆破开采,异地选定了新的采矿点,而用别处的矿石,每吨成本要高出15元。

“矿石易找,文物难求。当年领导能舍弃一时经济利益,毅然决定支持保护遗址,没有惊人睿智和长远战略眼光,是不可能做出这样的决策的。”王远林感叹。

此后,万寿岩遗址保护工作提速,并取得重大进展。2001年3月,万寿岩遗址被评为“200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6月跻身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列。

如今,经历了纷繁喧嚣的万寿岩归于平静。2013年12月,国家文物局正式将万寿岩遗址列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目前正在推进建设工作。

我们怀着强烈的共鸣,重新发表习近平同志这篇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文章。这是2002年为福建人民出版社《福州古厝》一书所写的序言;披读再三,这篇刊于13年前的文章,依然熠熠生辉。好文章的光彩岁月难掩,偶然发现此文时不禁眼睛一亮,难忘那种如获至宝的喜悦心情。

文中有习近平同志当年作为福建省长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深刻论述。“发展经济是领导者的重要责任,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传统街区,保护好文物,保护好名城,同样也是领导者的重要责任,二者同等重要。”此言字字扛鼎。说到“也是领导者的重要责任”仍然觉得意犹未已,还要再加上一句“二者同等重要”,言之切切的强调语气跃然纸上,见出作者对这一论断的格外执著。不光概括地提保护“人文环境”,还一一细数要保护好“古建筑”、“传统街区”、“文物”、“名城”,见出对文化遗产关怀备至、惟恐有失的拳拳之心。文章把文化责任放到与经济责任同样重要的位置,振聋发聩,正本清源,表达出健全的执政理念,展示了高远的执政境界。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不仅要发展经济、建设富强的中国,而且要繁荣文化、传承文化,迎来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古建筑”、“传统街区”、“文物”、“名城”与五经四书、诸子百家、唐诗宋词一样,都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载体,无比珍贵,我们都要特别地爱惜。保护这些遗产决不仅仅是政府文化部门的具体工作,也是我们的政治责任。后人也会将保护中华文化的功过纳入对我们的政治评价,在这一点上我们要有足够的自觉和强烈的历史感。

序文的字里行间浸透着对祖国历史的珍惜。当作者写到“古建筑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时,列举了戚公祠、马尾昭忠祠、林文忠公祠、开元寺,真切地表达了对这些古建筑的感受,如数家珍。这些遗产见证了祖先的英勇和智慧,也记录了悲壮的奋斗与牺牲,保存了丰富的历史信息。抚摸着那些古色斑斓的老墙,我们不禁心潮起伏,有无限的追思与感慨;我们由此与古代的英雄有了心灵的感应,与中国的历史有了精神的沟通,感情上得到了安慰和充实,这些古建筑乃成为我们心灵的寄托。即使历史街区中那些寻常巷陌、简陋民居,也熏染着悠悠岁月中的烟火气,陪伴过普通中国人的忧乐悲欢,会让我们心中生出温暖、亲近之情,唤起我们的人生感悟。“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历史,保存城市的文脉,保存历史文化名城无形的优良传统”:作者的这些话是真有体验、真有体会的话,是发自内心的话,也说到了我们的心里。祖国历史上留下来的具有文化价值的一城一街、一砖一瓦,在我们心中都有神圣的意味,都是赋予我们人生以意义的精神财富,都不容亵渎、不可侵犯。


序文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长期以来,文化遗产保护形势一直不容乐观,古建筑、历史街区、文化名城总是遭受着这样那样的破坏。有很多人就是认识不到这些遗产的价值,有人甚至认为遗产保护妨碍了经济发展,所以在序文中作者苦口婆心地讲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名城保护好了,就能够加大城市的吸引力、凝聚力”。文化遗产增加城市的魅力,提升城市的形象,会大大提高城市的整体价值。老街道、老房子会丰富人们对一座城市的感受,唤起人们对城市的依恋感,增强人们对城市的向心力。此中真谛,我们要通过学习此文深入领会。还有很多人破坏文化遗产是出于不正当的利益诉求,作者直接点出“问题的根源就在于只顾眼前的一些经济利益”,并一针见血地指出“福建也有出现这样的苗头”,表明了“要求依法加强管理保护”的严正态度。作者清醒地看到了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严峻局面:“现在许多城市在开发建设中,毁掉许多古建筑,搬来许多洋建筑,城市逐渐失去个性。”语气中有深切的忧虑,也有严厉的批评。

言为心声,言出行随。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就为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不遗余力,为我们树立了光辉典范。序文中只是提及一二,他实际做的保护工作难以胜数,都记在福建人民的口碑里。任福州市委书记期间,他对市内的名人故居、历史建筑普遍作了政府挂牌保护,创设的“福州瓷牌”至今还为人们津津乐道;不少当年挂牌的建筑后来都定成了文物保护单位,但那些“瓷牌”还让文物界抚今追昔,珍爱有加。2000年元月1日,新世纪的第一天,习近平同志就发布了一份重要的省长令:保护三明市万寿岩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当时遗址尚未定为文物,一家大型企业马上就要在那里炸山开矿,习近平同志接报后紧急批示企业“立即停止爆破”,批示当地政府“立即采取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加强对洞穴遗址群的保护”。两个“立即”,斩钉截铁,不容置疑,从炸药包下抢救了文化遗产。“万寿岩旧石器时代遗址作为不可再生的珍贵文物资源,不仅属于我们,也属于后代子孙,任何个人和单位都不能为了谋取局部利益而破坏全社会和后代的利益”:习近平同志的批示义正辞严。什么是共产党人热爱文化、保护文化的情怀?这纸批示就给我们做了最好的注解。

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一以贯之地倡导保护文化遗产,一次又一次地发出号召。他在城镇化工作会上一句“记得住乡愁”,立刻在神州大地上不胫而走,成为强音,大家口口相传,心心相印。在考察北京时他的话更是有千钧之力:“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文化是灵魂,爱惜如生命,总书记这样的话让我们深受激励,也让我们倍感骄傲。此时此刻,重温《〈福州古厝〉序》,我们生出无比的会心。福建有幸,得闻先声;福建也有责,应以最严格的政策和措施保护文化遗产。同志们,让我们行动起来。

(福建日报评论员)

惠安女拜妈祖 王雪玉/图

台中乐成宫暨大屯十八庄宫庙联合参香团王雪玉/图

 

海祭 王雪玉/图

开栏语

“爱国爱乡、海纳百川、乐善好施、敢拼会赢”,十六字简洁精炼的福建精神,滥觞于福建悠久的文化底蕴,升华于福建壮阔的时代激流,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砥砺于“睁眼看世界”的先声,闽文化在异质文化的交响中丰满重塑,文化个性独具一格;继承着海洋文明的血脉,福建人以海纳百川的姿态在改革开放中赢得先行者的荣耀。

是什么在引领闽人的思想,鞭策闽人的行为?东南快报推出“弘扬闽文化精神力量”系列报道,缘何渠清如许?且看我们为您奉上的汩汩源头活水。                           

林鹏浩

□东快记者夏菁

往莆田市区东南方向50公里,是闻名海内外的妈祖的故乡湄洲岛。

高达14.35米的巨型妈祖石雕矗立在湄洲岛湄峰之上,妈祖头戴凤冠,身着龙袍,双目注视前方,庄严大度。

千百年来,无论白天夜晚,无论晴天雨天,信众虔诚的脚步都不曾停歇。每年的农历三月廿三妈祖诞辰纪念日和九月初九妈祖羽化升天纪念日前后,更是人山人海。

而对于土生土长的湄洲岛民而言,无论走到哪里,无时无刻都会有一种被庇护的感觉。

如今,岛上依旧还有很多渔民出海,有的还是“父子兵”,他们的父辈祖辈都以海洋为生,这也是妈祖娘娘冥冥之中给予这块土地上人们的恩泽。

“有海水处有华人,华人到处有妈祖”

在湄洲,每个岛民都能告诉你有关妈祖救助商船和渔民的神话故事。妈祖确有其人,是一位民间渔姑,原名林默,公元960年生于福建省湄洲岛,公元987年在湄洲岛“羽化升天”,年仅28岁。

妈祖羽化后,人们感其恩、念其德,就在湄洲岛建庙奉祀,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妈祖庙,也是今天的湄洲妈祖祖庙。湄洲妈祖祖庙建成后,人们用海祭、舟祭、宫庙祭等不同的方式进行祭祀,形成了早期的妈祖信仰。

不仅如此,妈祖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守护神。史书记载,郑和七次下西洋,每次遇到飓风和险情,都得到妈祖神灵的庇护而脱险。郑和七下西洋期间,每次行前都要祭祀妈祖,在船上也供奉妈祖像,还曾经4次到湄洲岛修整妈祖祖庙、主持御祭。


为了传播妈祖信仰,弘扬妈祖精神,郑和把妈祖庙宇和妈祖生平事迹等编入《航海图》和《针簿》中,还在《航海图》上特别绘上湄洲岛上的天妃宫图案,使妈祖文化随着当年下西洋官军和以后的水手们的航海活动,传播到海外各地。

如今,妈祖文化的枝蔓已伸延到海峡两岸及五大洲的34个国家和地区。“有海水处有华人,华人到处有妈祖。香火之盛,可见一斑。”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副秘书长兼学术部主任周金琰不无自豪。

值得一提的是,2009年9月30日,“妈祖信俗”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是我国首个信俗类世界级遗产,标志着妈祖文化正式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妈祖都是做好事的,我要是做坏事就不会被保佑”

每个月农历初二和十六,湄洲岛每家每户都会摆贡桌、上贡品、下跪烧贡银,这是一种拜妈祖的仪式,即做牙。每年的二月初二为头牙,十二月十六为尾牙。

同时,妈祖信仰和其他民间信仰一样,都有信众逢初一、十五上香的俗例,这是最经常、最简朴的礼仪,更有虔诚的人每日早晚上香。

“快过年了,每年的十二月廿五至除夕前,家人都会去拜妈祖。大年初一至初五,则会全家前去祭拜。”正计划在家乡湄洲岛上开办家庭式旅馆的岛民高秋元抬起头,眼前是一片蔚蓝。

“过去出门在外开车,都一直受到妈祖庇佑,接下来也会在店内放置妈祖庙请来的符进行供奉,保佑事业顺风顺水。”在湄洲妈祖祖庙,每年临近三月廿三,香客、游客如潮涌来,祖庙山会被人群、烟雾、鞭炮声所淹没。尤其是三月廿二晚上,到处是虔诚的信徒,一个个都在等待午夜吉时的到来。

这一天,湄洲妈祖祖庙还有一个富有人情味的习俗,那就是妈祖诞辰前夜为妈祖“梳妆”。

“正月初十开始,到正月十四晚上回宫,宋代妈祖金身还会到岛上进行整整五日的巡游,一路传递香火,一路接受朝拜。”朱丽花称,妈祖金身只会呆一两分钟,各家各户为此则要准备十几天,大家都会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妈祖出游的寓意是,通过绕境来扫荡妖氛,在新的一年庇护合境黎民平安昌盛。

“妈祖文化在传播之初,主要是航海保护。随着信仰范围不断扩大,其神祈功能也扩展涵盖至消灾、解厄、赐福、送子、祈雨等。”周金琰说。

如今,湄洲岛上的妇女在祭祀妈祖的节日里,还保留着梳妈祖髻和着妈祖衫的习俗。其实,历经千年传承下来的远不止这些,更多的还是妈祖的慈悲和仁爱。这一点,已经融入很多人的血液之中。

当谈及妈祖对其人生影响时,高秋元低头思考了一会儿,然后轻声说道:“妈祖都是做好事的,我要是做坏事就不会被保佑。”


“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慈悲为怀,大爱无涯。”

众所周知,福建是典型的海洋文化。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福建沿海人民自古以来就与海结下了不解之缘。如同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所阐述的那样:对海洋的征服从来都是人类力量的最集中体现。

然而,至刚处必有至柔。妈祖文化则是很好地把两者统一起来。

莆田学院妈祖文化研究院刘福铸教授称,妈祖文化属于海洋文化,其核心内涵是“慈悲”和“大爱”。最早是救助海难,发展到后来,即便没有海的闽西地区,去年统计的就已有402座妈祖宫庙。四川内陆地区也有200多座宫庙是由客家人所盖。“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慈悲为怀,大爱无涯。”

史书记载,最原始的妈祖庙“仅落落数椽”,也就是说只是简单搭盖,庙宇极小,但是,信仰的力量却是巨大的。

在周金琰看来,妈祖的包容性,让其有别于其他信仰,妈祖文化已是不分族群国籍都可接受的文化。

以色列一个天主教堂就供奉妈祖;法国民族学院谢鲍尔博士则在巴黎创建“真一堂”供奉妈祖,并设立妈祖史料文物研究中心,称妈祖为“世界和平女神”;上世纪80年代联合国有关机构授予妈祖“和平女神”称号;妈祖信俗申报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有的这一些都已证明,妈祖文化已具世界性影响。“扎根福建,走向世界。”周金琰作如是总结。


“莆田要建立世界妈祖文化中心,湄洲岛则是世界妈祖朝圣中心。”

毫无疑问,如今,妈祖文化的外延意义还在不断地得以延伸。最明显的体现就是一衣带水的台湾对妈祖文化的认同度。

“每年台湾将近有一千五百个团队前来湄洲岛,人数达到20多万人。”湄洲妈祖祖庙董事会董事长林金榜称,有70%以上的台湾人信仰妈祖,妈祖在台湾的凝聚力极大。

1997年1月,湄洲妈祖金身首度跨海赴台,受到台湾1000多万人次的顶礼膜拜,成为海峡两岸间影响极其深远的民俗交流活动。

此前,台湾同胞和台湾的妈祖文化研究者一致认为,海峡两岸的“三通”,是由妈祖文化交流先通的。

发展至今,台湾已有大大小小的妈祖庙至少上万座。当然,这只是妈祖文化影响力的一个缩影。

对于莆田市政府来说,显然,他们有着更为庞大的雄心。“莆田要建立世界妈祖文化中心,而湄洲岛则是世界妈祖朝圣中心。”刘福铸称,妈祖文化已广为传播,政府对妈祖文化的认可、妈祖文化研究热都说明了其存在的意义和作用十分明显。

据林金榜董事长介绍,湄洲岛将建立世界妈祖庙微缩景观博览馆,将会选择全世界99个具有地域代表性,比较古老且有地方特色的妈祖宫庙,加上湄洲妈祖祖庙,共100座。

与此同时,今年元旦,湄洲妈祖文化影视园海洋馆也正式开放,其以原本闲置在3000吨对台客运码头的鲸鱼标本及骨架为基础,打造一个含高科技屏风、8个水柱、10个水池,集鲸鱼标本、湄洲岛附近特有海洋生物及科普知识为一体的海洋馆。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国家“一带一路”重大战略正在实施之际,妈祖文化无疑将以其独有性、不可复制性成为福建最重要的文化符号。而如何充分挖掘妈祖文化内涵,保护和传承妈祖文化早已摆在莆田市政府的议事日程。

在离开湄洲岛的返程路上,夕阳照在岸上矗立的一幅宣传栏,“海上丝绸之路的守护神”几个大字赫然醒目。

这一刻,过去和未来交汇,现实和梦想重叠,不远处的对岸,妈祖雕像双目慈祥,凝望远方。

  阳岐严复纪念馆

百年回望,严复思想中的三个因子最值得关注。其一,“寻求富强”的启蒙思想。严复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理论阐发救亡图存的观点,带给近代中国人以进化论的新世界观和认识论。这是他做的前无古人的创造性贡献,激励几代国人奋发进取,重整中华。因而,《天演论》不只是翻译,更是启蒙思想的传播。

其二,纵览天下的家国情怀。严复族亲、省委党校教授严以振说,纵观严复一生的行迹,他始终怀有一颗炽热的爱国之心,心怀天下,忧国忧民。严复爱国不是简单喊几句口号,而是提出务实的思想,如“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等,至今仍有重大价值。

其三,“会通中西”的文化理想。省委党校教授林怡认为,在构建思想理论上,严复不走极端,既持守中国传统文化优秀一面,又坚持兼收并蓄世界先进文明和文化。严复思想“会通中西”的一面,过去凸显不够,在当下有巨大的时代价值。

严复家中悬挂着两副对联,一是“随时纵论古今事,尽日放怀天地间”,一是“有王者兴必来取法,虽圣人起不易吾言”。前者有“纵论古今、放怀天地”的恢宏气魄,后者则凸显了学以致用、经世济民的深厚情怀和对自身理念的高度自信。

严复一生充满了挫折和痛苦。但瞻望中国近现代史,我们无法漠视严复思想的重大影响,无法忽视严复思想绵延至今的巨大价值。

1920年2月20日(正月初一),严复长孙严以侨在福州出生。身在北京的严复接到喜报,既大喜过望,又忧愁于军阀混战的乱世,作诗曰:“震旦方沉陆,何年得解悬。太平如有象,莫忘告重泉。”他期待,转型中国能够像凤凰涅槃一样达到“生民解悬”、“太平有象”的境界。

一年之后的10月27日,严复在故乡福州阖然长逝。近百年过去,中国早已不是任人欺凌的羸弱之国,富强文明气象蒸蒸日上。假如严复先生在重泉有知,应该会感到欣慰吧。(福建日报)

东南网1月5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王敏霞)今日起,福建日报联合旗下新媒体东南网、官方微博、手机客户端、微信公众号,推出大型主题报道《探访闽文化的精神力量》。

福建文化底蕴深厚,流淌千年,历久弥新。在加快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的当下,特别有必要追溯闽文化渊源,发现闽文化的时代内质,探访闽文化的精神力量。

为此,本报派出多路记者深入文人故地、文化旧址,寻访文化故事,体验文化魅力,用历史的眼光探寻闽文化的发展轨迹和传承路径,发掘闽文化的时代内质和对当代的影响。

我们诚挚邀请广大读者和网友一起,用现代视野回望闽文化之魂。你会发现,虽经历岁月流年、世代更迭,但她一直存在于这片热土上,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存在于我们的内心深处。这种内化于心的文化所衍生出来的精神力量,正浸润着我们的生活,激励着福建的发展。期待您的关注、转发和评论。

  严复

  位于福州阳岐村的严复故居,和普通百姓家没什么两样

开栏的话

郭大路

闽在东南,负山以舐海。

《周礼·夏官》,一字以“闽”,便教中原人初读闽山之厚重,闽海之广袤;

秦皇汉祖,挥鞭传钺,再领闽越之强悍;

魏晋士阀,负笈南寻,入闽擘画耕读之乐土;

盛唐五代,闽士始挥毫北上,海滨渐比邹鲁;

宋元明清,皆有八方来朝,仰望吾闽璀璨文化;

1840,炮声惊我奇才卓士,遂开风气之先,写尽近代史之华章;

而今,且看海都追本溯源、绍承履践,推出“探访闽文化的精神力量”系列报道。

东南网1月5日报道(海峡都市报记者 宋晖/文 包华/图)

海都讯严复(1854—1921年)这个福州人有多牛?他曾是北京大学前身京师大学堂的校长,他的译作《天演论》以及之后的众多译作,将西方的社会学、政治学、政治经济学、哲学和自然科学介绍到中国,他是清末极具影响的启蒙思想家,他是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被鲁迅评价为“中国19世纪末感觉敏锐的人”。

习近平曾两次为纪念严复论文集撰写序言,2001年时,他在为《科学与爱国——严复思想新探》的序言中称,“时至今日,严复的科学与爱国思想仍不过时。”近日海都记者探访严复故居,走访文化界人士,为您讲述严复的故事。


120年前严复的呐喊

120年前,在官场上并不得志的严复开始用文章“呐喊”。这一年甲午战败,中国输给了做了自己一千年的学生——日本,而在此前的21年前,马尾船政学堂毕业后的严复曾在英国舰长的带领下抵达日本军港,当时的日本万人空巷,争睹大清海军风采的那一幕对于严复来说仍记忆犹新。而如今,让他痛心的不止是他在船政学堂里的同学或学生一个个战死舰船,给他留下大大的问号是:中国这个泱泱大国因何战败,因何“大国”成了“弱国”。

1895年,到李鸿章签下《马关条约》,严复已发表《论世变之亟》、《原强》、《救亡决论》等四篇醒世长文,严复认为无论中国传统文化多么优秀,都无法解决中国面临的危机,必须进行启蒙,而可操作的行动严复更是提出了国家强盛不在武备,而在于心态和制度,只有人民的智、德、体强,才是国家的真强大。

据福建省严复学术研究会副会长卢美松介绍,几乎是在李鸿章签下《马关条约》的同时,严复完成了译作《天演论》,为这个民族寻找改变做了思想的启蒙,那一年严复41岁。

《天演论》在当时是十足的畅销书,福建教育出版社的副社长孙汉生说,那时候不管你看不看得懂,有钱人家都会收藏几部严复的书,据说这本书面世十多年后,已发行至30多个版本,严复一下子被推到了一个“崇高”的地位。严复要用这一部译作告诉国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道理,在甲午战败的大背景之下,这样的言论看来那么新鲜,也为日后维新运动的理论基础。

精读西学“做”出了《天演论》

鲁迅曾对照了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和严复的译作《天演论》,说,“真佩服严几道‘做’了一部《天演论》。”卢美松介绍说,为什么称之为“做”?因为严复是冠赫胥黎之名(1893年出版的演讲集《进化论与伦理学》),讲的却是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的思想,不仅改变原意和章节,写了三十多条按语,占全书近三分之一篇幅。严复感兴趣的是进化论对中国有何意义,而不是一只青蛙如何变异,他为人类社会的物竞天择“做”了一个词,叫“天演”。

因何不直译斯宾塞的著作呢?因为斯宾塞的原著太浩大了,数十万言,太过复杂,而当时的中国已等不及他翻译了。而日后翻译斯宾塞的《群学肄言》(也就是现在的《社会学研究》),严复花了6年时间。严复翻译这部著作想说的是民智、民力、民德是如何结合的,以图国之富强。

“误打误撞”成思想启蒙大师

严复13岁考入马尾船政学堂,为何没有成为管带或者海军将领,而成为近代中国思想界的启蒙大师?

据福建师大教授王岗峰介绍,严复进船政学堂完全是迫不得已的。他父亲是个很有名的乡间医生,给病人看病染了霍乱去世了,没钱读私塾的严复只好被送去船政学堂,因为那里不收学费的,还会发些生活补贴。在那里读了5年书后,23岁的严复又作为优秀毕业生被选派留英深造,英国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学院,异国的生活给严复太大的冲击,也让少年严复时时做着东西方的比较,思考西洋为何强大、富强。

在那里严复遇到了让他一生奉为老师的郭嵩焘,当时郭已是60多岁的老臣,他是首任驻英公使,与左宗棠都是洋务运动的开创者,他把清政府只购买大炮洋舰而轻政教、法律看作是舍本逐末,他赞严复“西洋学术精深”,故而没让他上船实习,而是让他继续在学校学习。呆了两年后,1879年,严复回到马尾船政学堂任教。


四次落榜转而译书

40岁不到,严复就当上了天津北洋水师学堂总办(相当于校长),但他仍未得功名。严复也不免“流俗”,前后参加了四次科考,最后一次落榜已是40岁。而在这之后的一年,中国甲午海战战败。

45岁时,严复决定“专心译书,不问他事”,在他看来这是“开民智”的途径。卢美松介绍说,在《天演论》之后,他又翻译了8部重要著作,将西方因何而强和富的秘密,介绍给了中国。

孙汉生说,他的《原富》(亚当·斯密的《国富论》)讲的是利己,利己能激发人的潜能、以致富强。这与“家天下”,讲克己、服从纲常多么的格格不入,而之后他把论《论自由》译做《群己权界论》,这时提西方政治的人越来越多,他就是要告诉国人自由不是随随便便,若不在规则之内,“天赋人权”也只是口号。到了《法意》(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他想告诉中国人中国可以有另一种选择,给老百姓自由平等的环境,每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才华创造力。严复关注这个国家的出发点都在于人。

□寻访

严复故居景少人罕至

福州盖山阳岐村,这里是“正宗”的严复故居(三坊七巷内的严复故居是他晚年居住处,住了不过一年多他便去世了)。近日,海都记者前往探访。如今的阳岐村已变成名副其实的“城中村”,如果不是有熟悉的人带着,很难打听到严复故居在哪。村里很安静,老人和孩子悠闲地晒着太阳,问壮年人去哪了,回答说“进城打工了”!

离这不远就是福州市海峡奥体中心。严复故居附近的午桥上刻着的“古迹午桥”和两棵大榕树足见岁月的痕迹,然而桥下的河水被污染得很厉害。严复居住的老宅内还住着两户人家,在院外遇到一位80多岁的严姓依伯,他说不想搬,这里风水好,出过严复。故居还是明末清初的老房子,比较完整,只是偶尔漏雨。除了院门口立着“严复故居”的石碑外,院内面貌和寻常百姓家并没什么区别。

从这走不多远就可以到严氏宗祠,这里也不常对外开放。记者经过允许走进祠堂,内陈列着介绍严复事迹的宣传板。但可观看的东西极其有限,5分钟足以看完。宗祠的工作人员称严复的后人基本都迁出了福州,去年纪念严复诞辰160周年时曾有过一次大型的活动。

而严复墓地则离村子稍远,据工作人员介绍,这里是严复和他的原配夫人合葬之地,石碑上刻着“惟适之安”,意思是“唯有这个地方才可以安眠”。除了一座墓,和葱葱的古树,几无可观赏的景致。而前些年说要建的“严复公园”还在建设中,据工作人员说,将来会并入湾边公园,建成“名人公园”。

  郎官巷严复故居是福州市一个重要的人文景观。

  位于三坊七巷郎官巷的严复故居

东南网1月5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金柱 /图)

从福州市区出发,上南三环,过湾边立交桥,右转即到乌龙江畔一片葱郁遮阴的山村。这里是严复的故乡阳岐村,即今日仓山区盖山镇上岐村、下岐村所在。

村中小溪阳岐浦,原与乌龙江相通。踏上阳岐浦上的宋代古桥——午桥,跫音回响。这是古时来往福州与闽南的驿路要津。

100多年前,少年严复从这里走出故乡,考进福州船政学堂,留学英伦,当差北洋,译介《天演论》《原富》等西学名著,执掌北大……

回首已是百年身。当年,严复掀起的“天演宗风”,在当时的中国,“宛如巨石投入深潭死水”,激荡起思想风暴,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国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似“狮子吼”,唤醒沉睡的国人救亡图存。


   天演之风震华夏

如果不是父亲病故,家道中落,严复很可能“学而优则仕”,成为晚清小吏,而不是名满天下的“天演先生”。

1866年8月,身为名医的严复父亲严振先,在救治霍乱病人时受感染,不幸身亡。这一年,严复12岁。

家道陷入困顿,传统致仕之途戛然而止。不得已,当年底,严复投考刚创立的福州船政学堂,因为这里不用交学费,且保障饭食、每月补贴银元四两,毕业后还可安排工作。他以第一名的成绩被录取,次年1月入读船政学堂后学堂,学习驾驶。

1877年,作为中国海军第一批留学生的一员,严复赴英国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学院学习。1879年夏,严复回国,先在福州船政学堂任教。次年,到天津任北洋水师学堂洋文总教习。此后20年间,严复皆在此任教,并升至学堂总办(相当于校长)。

1894年甲午之战,北洋水师全军覆灭。昔日同窗好友邓世昌、刘步蟾等和北洋水师学堂学生很多壮烈殉国,严复悲痛欲绝,“尝中夜起而大哭”。

甲午之耻,让“学贯中西、才兼文理”的严复激愤反思。他在天津《直报》上陆续刊发《论世变之亟》等呼喊变革的政论,1897年又和夏曾佑等人创办《国闻报》鼓与呼。同时,他引进、译介西学名著,寻求“治国明民之道”。

这,成就了严复“思想先驱”的地位,也改变了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演变的走向。

严复译介八大西学名著,影响最深远的当属《天演论》。

赫胥黎原著名为《进化论与伦理学》,1893年初版,严复1896年夏即开始翻译。正如鲁迅在《热风》中所说,严复“是一个19世纪末年中国感觉敏锐的人”。

赫胥黎原著全书6个部分,严复只译了第一、二部分,将书名定为《天演论》。他加了许多按语,提出自己的见解。译文近6万字,其中按语就有1.7万字。

赫胥黎原著要旨是:自然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但人类因为有天良,善于感受同情,足可超越竞争。所以,进化论并不适用于人类社会。

然而,严复在按语中说,人跟禽兽最初没有分别,个人组成社会是为了安全利益,进化过程把能够、善于组织社会的群体挑选出来,懂同情的群体,更有机会组织好社会,得以留存,反之则被淘汰。所以,适者生存的法则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

为什么首倡“信、达、雅”翻译标准的严复,自己却偏离了这一标准?答案是:他要在列强环伺之中,为中国“自强保种”找到理论和精神指引。正如已故美国哈佛大学著名学者史华兹所说,“寻求富强”是严复思想的旨归。

对此,胡适有精到之论:“《天演论》出版之后,不上几年,便风行到全国,竟做了中学生的读物了。读这书的人……能了解的,只是那‘优胜劣败,适者生存’的公式在国际政治上的意义。”


“宛如巨石投入深潭死水”

不仅是《天演论》,严复翻译的《原富》《法意》等著作,皆有取舍和过度阐释之处。这背后,凸显的是严复强烈的忧国忧民、寻求富强的意识。他要让人们在船坚炮利之外,更多地了解西洋的社会政制思想;要将西方学术著作中,他认为最切合中国现实状况者,视轻重缓急和时势之需,介绍给国人。

以《天演论》为代表的严复译著,让国人有了“猛回头”的思想震撼。正如胡适所说:“在中国屡次战败之后,在庚子辛丑大耻之后,这个‘优胜劣败,适者生存’的公式,确是一种当头棒喝,给了无数人一种绝大的刺激。几年之中,这种思想像野火一样,延烧着许多少年的心和血。”

当代学者李泽厚说:“(严复)带给中国人以一种新的世界观……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开创了一个新纪元,使广大的中国知识分子第一次真正打开了眼界,看到了知识的广阔图景。”

希腊天神普罗米修斯从天上盗火种送给人类,人类才学会了使用火。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启蒙思想家严复扮演的正是“盗火者”的角色。

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人物几乎无不受到严复作品的影响。著名作家曹聚仁说,他读过近代以来500余种回忆录,发现这些人“很少不受赫胥黎《天演论》的影响”。孙中山先生曾对严复说:“君为思想家,鄙人乃实行家也。”

毛泽东青年时代即熟读严复译著,后来他在《论人民民主专政》说:“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和孙中山,代表了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

胡适深受严复天演思想的影响,以致把名和字都改了,名“适”、字“适之”,皆取自“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当时,很多人以《天演论》中的词语为自己或弟子取名字。

严复是从福州走出去的思想文化巨子。斯人已逝,精神永存。数代以来,故乡人薪火相传,继承先贤之志,革故鼎新,奋发图强。

习近平在福州市、省委省政府任职期间,十分重视严复思想的研究和弘扬,多次出席相关纪念活动。1993年,他为《严复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写了序言。1997年12月,他为“严复与中国近代化学术研讨会”题词:严谨治学,首倡变革,追求真理,爱国兴邦。

2001年11月,时任省长习近平亲自主编了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科学与爱国:严复思想新探》,并写了序言,对严复的爱国情怀和启蒙、改革创新思想给予高度评价:“在当时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的清王朝统治下的旧中国思想界,宛如巨石投入深潭死水,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时至今日,严复的科学与爱国思想仍不过时。”


达致“惟适之安”

严复以译著著称,但绝非全盘西化论者。眼观中国及世界大局变迁,他提出“会通中西”的文化理想。这是今日传承严复思想不可忽视的重要面相。

在翻译时,严复即配合按语等,以源于本土的批判意识,对西学加以取舍发挥。台湾“中研院”近代史所所长黄克武说:“(严复)尝试将西方文化的优点与中国固有的智慧结合在一起,以调适的方法,建立富强、自由与文明的新中国。”

“会通中西”的思想,超越了清末以来“中体西用”“全盘西化”等理论。“严复倡导‘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涵养转深沉’,这在当时是非常了不起的认识,在今天仍有很大的启发意义。”省文史馆原馆长卢美松说。

对当时颇为风行的“中体西用”说,严复明确反对,并以牛马身体部位不可移位来类比:“取骥之四蹄,以附牛之项领,从而责千里马,固不可得,而田陇之功又以废也。”

“也就是说,一种文化的结构和功能是统一的,不可随便拼配。”福建师大教授王岗峰说。

正因为秉持“会通中西”的调适思想,严复既反对抱残守缺,也反对激进冒动。

黄克武先生对此有精深总结:“在他激进时并未完全放弃传统理念,而在保守稳健的晚年也并未放弃西方的自由、民主。他一贯地追求会通中西,为中国未来找到一条合适的现代道路。”

1910年,严复为归葬亡妻王氏,令长子严璩在故乡阳岐村监造坟墓作为夫妻合葬之地,严复亲手书写了墓碑和“惟适之安”的横屏,立于墓前。

惟适之安!或许,严复认为这四个字,最能体现他一生思想的精髓——国人只有不断适应环境的变迁与外在的挑战,才能走向太平安定之境。

冬日下午,暮色四起。记者随阳岐严复纪念馆馆长、严氏宗族后人严孝鹏踏进鳌头山上的严复墓园。四周无人,寂静清冷,落叶飘零,墓碑斑驳漫漶。然而,凝视“惟适之安”四个字,依然能感受到这位福州先贤的锐思和智慧,穿越历史时空,撞击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