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 体

厦门晚报讯(刘东华 王东城 摄影报道)8万人、1万多辆私家车!昨天,厦门安乐园迎来了今年以来祭扫人数的最高峰。不过,根据往年的数据统计,这个数字还不到安乐园每年祭扫人数的一半。也就是说,今明两天,厦门安乐园依旧会是人多车多,陵园负责人呼吁市民错峰祭扫。

厦门日报讯(记者 殷磊 通讯员 小王)今天市民外出活动要注意做好防晒防暑工作,及时补充水分。明后天转为阴雨天气,请及时添加衣物。

昨日是清明小长假第一天,厦门又是艳阳天,分明已进入盛夏光景。今天是清明节正日,气象部门预测,厦门依旧是晴热天,气温还会继续攀高,可能达到今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昨天】

岛外高温34.6℃,三明飙到36℃

昨日,西南暖湿气流将厦门层层包裹,市区最高气温达到了29.6℃,岛外大部分地区的最高气温都蹿升到31℃以上,集美杏林最高气温甚至飙到了34.6℃。空气湿度也居高不下,全天平均相对湿度达到了85%,让人们感觉闷热难耐。

其实,昨天厦门有海风降暑,已经比省内其他城市好过了不少。看看昨日福建的温度分布图就会发现,八闽大地像被渐渐蒸熟的螃蟹,已经全面红了起来。昨日福州的最高气温达到了32℃,漳州、龙岩达到了33℃,三明甚至飙到了36℃。

【今天】

2006年以来清明气温再“破三”

气象部门预测,今天控制厦门的暖气团会进一步加强,气温将再创新高,岛内最高气温可达31℃,岛外大部分地区的最高气温还要高出1℃-2℃。夜晨最低气温将达到22℃。这很可能是近年来厦门最热的清明节了。

清明前后一般是冷暖空气互为攻守的时节。若冷暖空气对峙,厦门就得“舞烟眠雨过清明”;有时冷空气占上风,就会出现阴冷难耐的天气;暖气团胜出时,气温就会居高不下。所以厦门清明的天气冷热不定,但气温达到30℃以上还真不多见:2006年清明节,厦门市区最高气温达到30.5℃,此后清明气温再也没有上过30℃。2007年清明节厦门遭遇冷空气袭击,市区最高气温只有14.5℃。

【明后天】

透雨将“浇灭”暑气一夜回春

明天,台风“美莎克”外围云系将“蹭”到厦门,持续晴热转为阴有阵雨或雷阵雨的天气,气温将开始回落。市区最高气温将小幅下降至29℃,夜晨最低气温在20℃上下。

后天,一股南下的冷空气加入,全市将迎来一场久违的透雨,局部地区甚至可能出现大雨,气温也会快速跌落。气象部门预测,后天厦门为阴有中雨的天气,局部地区有大雨,东北风强劲,市区风力可达3-4级、阵风7级,气温将降至16℃-22℃。


【厦门三天天气】

今天

气温:22℃-31℃

白天:晴到多云

夜间:晴到多云

风向:偏南风2-3级

空气相对湿度:60%-90%

明天

气温:20℃-29℃

全天:多云转阴天,有阵雨或雷阵雨

风向:偏南风2-3级转东北风3-4级

后天

气温:16℃-22℃

全天:阴天,有中雨,局部大雨

风向:东北风3-4级、阵风7级

昨日上午,在文屏路踏青的人们。 (本报记者 姚凡摄)

厦门日报讯(记者 林露虹 陈莼 实习生林依静)昨日——清明小长假第一天,天气晴好,加上高速公路实施小客车免费通行政策,踏青高峰如约而至。据携程网预订数据显示,今年清明小长假期间,厦门位列国内热门目的地第二位,仅次于三亚。

昨日的南普陀人气高涨,记者在现场看到,上午10点,人群就“挤满”了整个街道,一批批旅游团更是络绎不绝。眼看快到中午,轮渡码头的人潮也渐渐多了起来。部分游客已经从鼓浪屿返回码头,一名本地游客说:“平时工作没时间,想着清明假期,带着一家老小出来玩玩”。中午11点多,东渡邮轮客运码头已是人头攒动,游客们纷纷等着登上开往鼓浪屿的游船,准备一览海上风光。

“从现有趋势来看,厦门的人气相比去年更旺,来厦旅游人数是平日的3倍。”携程网工作人员同时介绍说,在国内热门目的地的花费情况排序上,厦门依然跻身前十,“从这点可看出来厦门的游客‘不差钱’。”

今年清明天气好,大家在扫墓、祭祖后就顺便与家人出游踏青,周边游、自驾游是厦门市民出行的主旋律。据了解,针对自驾游客设计的“周边景点+酒店”的组合产品十分走俏。

此外,一些市民选择拼假,使出境游市场出现了小高潮:短线的日本赏樱游和东南亚方向的海岛游,颇受市民欢迎。

游玩之余,别忘了旅游安全。市旅游质监所提醒游客,来厦游客若有任何咨询或投诉,可随时拨打厦门市旅游投诉电话0592-5318985。

【提醒】

涨潮不上礁 退潮不游泳

清明假期,天气不错,风光旖旎的海边成了好去处。海警特别提醒,到海边游玩一定要记住:涨潮不上礁、退潮不游泳。游客到海边游玩前,可以根据潮汐时间表,提前把涨潮起始时间设定为手机闹铃。若想登上海边礁石,最好选择退潮时刻,并且留意海水变化情况,若遇涨潮,立即下礁石上岸,在礁石逗留请勿超过15分钟。(本报记者薄洁 通讯员 蓝志文)

昨日祭扫总人数 266345人次

同安安乐永久墓园 8万多人次

薛岭山墓陵园 57081人次

天马山中华永久墓园 51000人次

大多市民文明祭扫,仅用鲜花寄托哀思。(本报记者 张奇辉摄)

昨日,一位少年扫墓时擦拭墓碑。(本报记者 张奇辉摄)

厦门日报讯(记者 郭瑜芬 何无痕)伴随着炎炎烈日,为故去的亲人带上一束鲜花,擦拭碑面的尘土,昨日,26.6万多人次的庞大数字,掀开了清明小长假岛内外祭扫高峰的序幕。

昨天祭扫人数之多出乎墓园管理人员的意料,祭扫的方式比往年也发生了变化,市民手中的纸钱纸人变成了鲜花。

为了宣扬文明扫墓的理念,薛岭山墓陵园昨日上午特地在入口处举办了签名活动,市民只要支持文明祭扫的观念,并签上名字,便可以拥有一枝鲜花。

而在天马山,墓园管理处从去年开始就设立了“鲜花超市”,生意颇为红火。工作人员说,才早上9点多,已经卖出40多把,估计一天能卖出80、90把鲜花。“去年鲜花一天差不多就40把的样子,今年翻了一番。”

记者在现场看到,除了鲜花之外,有些人还带来了逝者生前喜爱的东西。有家属会在墓前放上点着逝者生前喜欢的香烟,有的家属在墓碑前摆了多个塑料杯,倒满白酒。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故事】

一位伟大母亲

用遗体和角膜遗爱人间

    前天上午,2015年厦门市遗体和器官捐献者纪念活动在海沧文圃山恩泽园举行。(本报记者 姚凡摄)

本报记者  程午鹏

去年6月13日,郑先生的妻子林女士因病去世,生前立下遗嘱,将遗体和眼角膜捐献。郑先生支持妻子的决定,但当妻子去世时,他再也无法掩盖内心的悲痛,远赴上海找了一份新工作,并刻意回避回到厦门,女儿也交给姐姐照顾。

今年清明节前,郑先生终于下定决心回到厦门,在清明节那天带女儿去看望妻子,并告诉女儿,她的母亲是一个好人,是一个伟大的母亲。

笑着爱你

他笑着陪妻子走完最后的路

夫妻生活,肯定有争吵和怄气,但如今在郑先生的心里,对妻子的一切记忆都是美好的。

周日清晨,阳光从树梢洒下来,妻子还在睡觉,郑先生带着女儿去爬山。在山上打个电话给妻子,得知早饭已做好。郑先生和女儿下山回家,餐桌前,一家人幸福地吃着早餐……这样的美好时光,在2013年底戛然而止——郑先生的妻子林女士被查出肺癌晚期。当时,林女士刚满30岁,两人才一起走过婚姻的第9个年头。

郑先生和妻子一直都有参加无偿献血。在商量“身后事”时,林女士想到了遗体捐献的事情,郑先生也觉得很有意义——妻子一生短暂,遗体捐献也算是稍微弥补了人生遗憾。

在林女士住院治疗期间,郑先生紧紧地陪伴着。在妻子面前,他从不哭泣,总是露出微笑。朋友问他,为什么不流泪?郑先生说,妻子已饱受病痛折磨,眼泪只能徒增悲伤,微笑着面对,至少能给妻子在最后的日子一丝安慰。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不离不弃

他在捐献墙预留自己的位置

越接近生命的终点,林女士对遗体捐献的信念就越坚定。林女士老家在漳州,郑先生老家在宁德,长辈和亲人思想传统,对遗体捐献多少有抵触的情绪。郑先生既要满足妻子心愿,又要尽可能地尊重长辈的意见,处于两难境地。

林女士去世的前两天,病床上的林女士叫来同学和亲戚,避开丈夫郑先生,口述遗嘱,并且拍下视频录像,其中就有关于遗体捐献的内容。去世前,林女士抓着自己父母的手,叮嘱遗体捐献的事情。

去年6月13日,林女士去世,医生为她做了眼角膜移植,亲人朋友悼念后,遗体被送往厦门大学医学院。厦门大学医学院春晖堂,专门用来纪念这些为科学事业奉献的人们。春晖堂里有两面墙壁,记录着遗体捐献者的姓名,医学院老师让郑先生选择墙壁上的位置。

郑先生看到墙壁上已有不少人的名字,其中包括祖孙三代,有些人还预留了位置。郑先生也做出决定,对医学院老师说,选两个位置吧,一个给妻子,一个留给他。

郑先生记得,林女士生前曾问他:“我走了之后,你会怎么办?”郑先生回答:“我会经常去看你!”看着厦门大学医学院为林女士立的碑文——无言导师,以及旁边预留的空位,郑先生很欣慰:“生前没有骗过你,你走后我也绝不会骗你!”

一名七岁男孩

用器官延续七个“生命”

本报记者 程午鹏

7岁的小男孩小鑫因病去世,身体器官无偿捐献,器官移植拯救了7个人。清明节,父母对他无比思念。但是,想起因移植器官而获得拯救的人,他们似乎看到,儿子还活在这个世上。

拯救:儿子的器官捐给七个人

如果儿子还在,他应该背着书包,蹦蹦跳跳地去上学、回家,安溪县的李先生这么想。

去年,年仅7岁的小鑫患上了脑部疾病,去泉州的医院检查后,又送来厦门治疗。2014年7月31日,小鑫去世,父母通过厦门市红十字会,在厦门将小鑫的器官无偿捐献。

“肾脏、肝脏、眼角膜,一共可以帮助7个人。”今年40多岁的李先生说到这里,提高了声音,显得很激动。李先生和妻子只有初中文化,刚开始,他们对器官捐献并没有多少概念,一名在厦门政府部门工作的亲戚给了他们这个建议。其实,老家的很多亲戚不赞成器官捐献,但是思考再三,李先生还是做出了器官捐献的决定。

缅怀:他们希望领养一个孩子

小鑫的名字刻在了海沧文圃山恩泽园门口的纪念碑上,在前天的厦门市遗体和器官捐献者纪念活动中,李先生和妻子以及亲戚,特地从安溪赶来厦门,悼念小鑫。

小鑫器官捐献后,遗体在厦门火化,小鑫也成为他们家族中第一个没有采用土葬方式安葬的人。

李先生在泉州开出租车,妻子因为颈椎方面的疾病只能在家打零工。他们有两个孩子,女儿已经出嫁,因为来自传统观念深厚的地方,他们总觉得需要一个男孩作为“顶梁柱”,所以后来生了一个儿子。至今,李先生和妻子仍未走出失去儿子的阴影,每次回到家里,他们就觉得少了些什么。

不过,一想到移植了儿子器官的病人获得了新生,李先生就会觉得很欣慰,似乎看到儿子还活在这个世上,只是无法和他们联系罢了。

李先生和妻子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能领养一个孩子,组成一个圆满的家庭。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现场】

战乱割不断血缘情 华侨空墓陪伴父母

本报记者 何炳进

昨日上午,艳阳高照,天马山的阶梯上,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在一个小女孩的陪伴下爬到了半山腰,在两座墓碑前停留下来。这位老人叫林友仁,今年84岁,每年清明节都会准时到此扫墓。

“左边是我哥哥的墓碑,他是印尼华侨。”林友仁手摸着墓碑,发现上面的字有些褪色,正琢磨着弄点涂料重新装饰一下。

记者发现,林友仁哥哥的墓碑上只有出生年份,没有逝世年份。“这是我哥哥在世的时候自己写的墓碑,包括我父母的墓碑,他都写得很工整。”1993年,林友仁的哥哥从印尼回国,在天马山安葬了父母。晚年的他也给自己买了一块墓地,紧挨着父母的墓碑,意在陪伴父母。

林友仁的父亲早年去印尼打工,但不幸英年早逝,骨灰被人从印尼带回福建安葬。20世纪30年代,年仅13岁的林友仁哥哥为了逃避战乱逃至香港,随后跟随父亲的足迹去印尼投靠亲戚,结果就在那边定居了。

“我哥哥在印尼去世之后就在那边安葬了,但这边的空墓依然一直陪着父母。”林友仁每到清明节,就会带上自己的儿孙,到此为哥哥、父母扫墓。

“哥哥在印尼有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子孙后代,但我们都还有联系,偶尔他们也会回国探亲。”林友仁称,两兄弟的家人目前依然联系密切。

>《6300座坟墓 三成多“欠费”》后续

本报报道后 近300市民自觉缴费

本报讯(记者何无痕)3月19日,本报曾报道薛岭山墓陵园面临的一个头疼问题——6300座坟墓中,有三分之一没有缴纳墓地管理费;21663个骨灰位中,也有十分之一没有缴纳寄存费。不过,最近这一情况却悄悄发生了改变。昨日,记者从薛岭山墓陵园了解到,在看到报道后有近三百个市民自觉前来缴纳费用。

“真的很谢谢你们,许多市民在看到报道之后都主动前来缴费,还跟工作人员道歉,说之前不知道还需要缴费。”昨日上午,薛岭山墓陵园的李站长告诉记者,自从3月19日的报道出来后,就有市民陆续赶来缴纳拖欠的墓地管理费或骨灰寄存费,截至昨日已有近三百名市民来缴纳了拖欠的费用。

“就在前天,还有一个市民的骨灰寄存费只缴纳了1997年到2007年的费用,看到厦门日报的报道后,他特地赶来补交了这9年没缴纳的90元寄存费。”李站长说。除了本地市民,也有身在海外的华侨趁清明扫墓的机会缴纳费用。

记者了解到,实际上在民政部1992年发布的《公墓管理暂行办法》有明确规定,经营性公墓的护墓费一次性收取最长不得超过20年。而目前外地多个地方都出现了墓地20年缴费“到期潮”,至少有数万墓穴的缴费期已到,都面临续交问题。不过,薛岭山墓陵园表示,出于人性化的考量,对于没有及时缴费的市民,他们也极少催促,“也希望能借用你们媒体的力量提醒市民们能够自觉缴费。”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同步】

各界人士 缅怀英烈

市边防支队船艇大队官兵举行海祭活动。

本报讯(记者 汪长福 薄洁 通讯员 叶明亮 林锋 薛剑 李俊灼赵志贤)清明前夕,厦门各界人士用各种方式缅怀革命英烈。

3日上午,厦门边检总站东渡站民警来到厦门革命烈士陵园,向革命英烈敬献鲜花,参观厦门革命烈士事迹陈列馆。边检民警们面对鲜艳的党旗和庄严的英雄纪念碑高声宣誓,重温入党、入警誓词,铭记入党、入警誓言,激发爱党、爱国热情。

同一天,市边防支队船艇大队官兵举行海祭活动,深切缅怀英烈。伴随着长长的汽笛声,官兵手持菊花,肃立默哀,并将花瓣撒向大海,寄托哀思。

日前,何厝边防派出所组织官兵及辖区何厝小学师生,开展“弘扬英烈精神、争当忠诚卫士”主题纪念活动。

4月1日上午,海警三支队和海沧地税局的党员代表来到驻地革命烈士陵园开展祭扫活动。

两岸蔡厝人 共祭蔡复一

本报讯(记者 王元晖 通讯员蔡江沈)敬献花篮,敬献供品,上香祭拜……来自金门蔡厝、翔安蔡厝及厦漳泉的200多名蔡氏宗亲日前齐聚翔安内厝小盈岭,在蔡复一陵园举行海峡两岸共祭明代爱国将领蔡复一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来自蔡复一家乡金门县蔡厝村的乡亲就有十几名,前来祭祀的宗亲最小的只有3岁,最年长的有80多岁了,他们提前一天从金门渡船到厦门。

据悉,蔡复一,字敬夫,号元履,金门县蔡厝人,明万历二十三年进士,官至兵部左侍郎。其一生以“报国恩以忠心,担国事以实心,持国论以平心”为座右铭,学博才高,著有《豚奄全集》、《毛诗评》等。

厦门日报讯(记者 黄晓波)记者从轮渡公司了解到,昨日全天共有5.6万人次登上鼓浪屿,其中本地市民约1.3万,外地游客约4.3万。

5.6万人次比起去年同期的6万人次虽然只是略降7%,但加上航线调整后带来的时间与空间上的双重错峰,岛上环境比起去年同期显然清爽不少。

沿着鹿礁路、福建路、晃岩路,绕到港仔后、鼓声路、内厝澳,一路下来,喧闹的人群,飘散的油烟少了,鼓浪屿“静”与“净”的本质正在重新凸显。

海西晨报讯(记者 于婧媛)“又是一年青草绿,那些逝去的战友让我们格外牵挂……”清明期间,厦门公安各个单位先后举行清明祭扫活动,缅怀公安先烈。据悉,2008年至2014年3月,福建省共有32名警察因公牺牲。

腹部中弹仍紧追不舍

刚入警2年,他热爱这身警服,为了头顶的警徽闪烁,他牺牲在26岁的青春年华,他叫林松嵘,福建长泰县人,生前任厦门市公安局集美大队大桥中队民警,1997年2月24日英勇牺牲。

1997年2月24日7点多,林松嵘与同事正在集美孙厝岗亭值班。突然听到岗亭外有人在喊“抢劫啦!”他一个箭步冲出岗亭,看见一名青年男子从一部停在路边的出租车内跑出,向公路对面的孙厝信用社方向逃窜。

林松嵘向歹徒逃窜的方向追去,同事从另一条路包抄。在一处农家院落前,林松嵘追上了该男子,男子突然拔出手枪,朝林松嵘扣动了扳机。子弹击中了林松嵘的腹部,顿时鲜血如注,但他以坚强的意志和极大的毅力,强忍剧痛,继续朝前追赶,在一堵农家院墙边,他终因失血过多倒了下去。当天12时45分,林松嵘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英勇牺牲,年仅26岁。

设卡拦查被撞飞17米

如果没有那辆摩托车,吴伟明可以看到北京奥运会的闭幕式,那一年他36岁。吴伟明生前系厦门市公安局海沧分局巡警大队主任科员。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办期间,吴伟明和全市广大民警一样,积极投入到奥运安保工作当中去。

2008年8月10日,吴伟明与其他5名同志奉命执行319国道海沧青礁执勤点武装设卡检查。当天23时45分,四川籍农民工何朝洋酒后驾驶摩托车,载其妻子、哥哥、嫂子等3人从海沧霞阳返回龙海角美暂住处,途经海沧青礁执勤点时,在明知公安设卡检查的情况下,不但没有停车接受检查,反而加速行驶,强行冲过第一道执勤关卡。此时,面对飞驰而来的摩托车,正在负责第二道关卡拦截检查的吴伟明挺身而出,继续拦截,被摩托车撞飞达17米远,头部着地受重伤,后送往医院经抢救无效光荣牺牲。

东南网4月5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崔晓旭 吴晓平 实习生 洪伟晟)阳光明媚的小长假首日,来鼓浪屿的人还真不少——来自轮渡公司的统计,截至昨晚6点,通过三个码头上岛的市民和游客约有5万人次。

当然,去鼓浪屿玩,你也要小心,别被拉客仔忽悠了,所谓的“100元专线船”都是骗人的。

今天,鼓浪屿或将迎来客流高峰,轮渡公司建议游客登录www.xmferry.com提前购买船票。

鼓浪屿迎客约5万人次

清明小长假首日,鼓浪屿依然是国内外游客最青睐的目的地之一。昨天上午10点,导报记者在东渡邮轮码头看到,厦鼓码头购票大厅挤满了不少游客,现场开放了16个售票窗口和15台自助售票机。每个售票窗口和自助售票机前不见了往日的长蛇阵,只排着七八个人,顺利的话,自助售票机只要两三分钟就能买好船票。

截至昨天中午12点,邮轮码头至鼓浪屿三丘田码头售票售至13点50分,余票4682张;邮轮码头至鼓浪屿内厝澳码头售至13点30分,余票3950张。截至昨晚6点,轮渡码头、东渡邮轮码头、嵩屿码头三个码头迎客约5万人次。

“100元上岛专线”不靠谱

“这边现在买不到票了,至少要等两个小时,我这边有来回的专线。”一拉客仔手拿渡轮照片向导报记者推销。

“多少钱?”导报记者问道。

“100块。这边坐船过去要20分钟,那边只要6分钟,很方便。”

导报记者摆摆手作罢,拉客仔转身走向其他游客。

导报记者了解到,所谓的“100元上岛专线”其实就是“嵩屿码头-内厝澳码头的渡轮”,从轮渡公司正规的售票途径只要30元,但经过拉客仔的忽悠,暴涨到100元,有些不知情的游客就容易被骗。

据悉,嵩屿码头周末接待的游客人数达5000人左右,平日的游客量在2000人左右。“嵩屿码头的船票相对比较充裕,一些拉客仔就趁机囤积船票,然后再高价卖给游客。”轮渡公司负责人说,这些拉客仔会联系一些“黑车”把游客送到嵩屿码头。

轮渡公司提醒,一定要从正规的售票途径进行购票,不要相信所谓的“专线”,保障自己的权益。

东南网4月5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詹文 吕寒伟/文 吴晓平/图)昨天是清明小长假第一天,祭扫、自驾游的车流都汇聚在了一起,导致一早开始出岛方向道路就已经堵堵堵。翔安隧道、厦门大桥、海沧大桥、杏林大桥等出岛通道几乎无一幸免,都堵得很。而厦门各大墓园周边的道路,也“沦陷”了,车辆大排长龙,寸步难行。

早上8点左右,厦门出岛方向的几条主要交通干道就已经堵得很。8点半,在翔安隧道出岛方向还发生多部车辆追尾事故,导致交通堵塞,隧道管理中心封闭了最左车道,车辆排队排到万达广场路口。9点左右,海沧大桥也开启了拥堵模式,出岛的车一辆挨一辆。厦门大桥、杏林大桥也未能幸免,出岛方向堵堵堵。

上午10点左右,高速翔安收费口,导报记者在现场看到,这里已经处于车辆出行的高峰时段。虽然没有车辆排队滞留,但车流量很大,这样的高峰一直持续到中午过后才逐渐回落。仅昨天零点到上午10点半左右,单从七座及七座以下小型客车免征通道通过的车辆,就已经达到了1.1万多辆,全天的车流突破5万。而平时,一天进入翔安口的车辆只有1万到2万的水平。

事实上,高速公路的车流高峰,早在前天傍晚就开始出现。翔安口收费站的工作人员说,从前天傍晚5点左右开始,市民的出行高峰就已经到来,当天进出翔安口的车辆就达到约4.6万辆。前天晚上6点以后,高速公路厦门、翔安、杏林出入口都发生拥堵,出行车辆排起了长队。厦门口的拥堵尤为严重,等待上高速的车辆从出口一直排到田集连接线上。这种拥堵现象一直到晚上8点后才得到缓解。

昨天,不仅是出岛的路很堵,前往墓园祭祖的车辆更是水泄不通,厦门各大墓园都迎来了清明扫墓高峰。8点半左右,天马山墓园附近就已经非常拥堵,右车道大排长队进墓园。厦门各大墓园周边道路,都涌入大量车辆,堵得寸步难行。据市殡仪服务中心预测,清明小长假期间,单薛岭山陵园每天就将接待6到8万人次的祭扫客流。

首日高速公路的路况则相对理想,虽然车流很大,有些路段通行缓慢,但没有造成太大拥堵。交警特意提醒,厦沙高速厦门往安溪方向车流较大,且凤溪隧道附近因轨道施工布控占用车道,车流行驶速度较慢,过往驾驶人要注意行车安全。

枕头饼、麻酪等也被用于清明祭祖。

厦门日报讯(文/图 记者 何无痕) 随着清明节的到来,草龟粿、米糕、薄饼、枕头饼……这些平日里的“冷门”食品销量大涨。光薄饼皮,八市的一个小摊位一天就可多卖出五六十斤。这些食品都是清明祭扫的标准配置,背后都各有故事。昨日,记者走访了八市,并请来民俗专家来为大家讲讲这些食品背后的清明故事。

【现场】

春卷皮等销量上升

走进八市,虽然海鲜一如既往是菜市场里的主角,但不少市民却看也不看海鲜摊位,一头直奔里走,李阿姨就是其中一个。他们都赶着去买什么呢?走进八市的一条分岔路中,李阿姨停在了一家春卷皮的摊位前面,一边买上十几张春卷皮,李阿姨一边解释了其中的秘密,“明天要去扫墓啦,扫完墓大伙儿一定要聚在一起包薄饼吃,这是厦门人的清明习俗。”

随着清明节的到来,不少厦门人都直奔八市采购清明必备祭扫小食,在八市经营亚敏春卷皮的老板邱先生说,“春卷皮销量多了五六十斤。”

馅饼成清明新宠

厦门人清明都有“拜拜”祭祖的习俗。“一天能卖几千个。”在八市专卖红龟粿、年糕的陈阿婆说。陈阿婆介绍,草龟粿也是清明特色贡品,“小孩子也爱吃。”

而在一家饼店前,蒜蓉枝、枕头饼、麻酪也受到欢迎,“清明节一天每样起码多卖五六十斤。”老板娘说。馅饼也成为厦门人的清明新宠,在阿吉仔馅饼店门口,顾客排成长队,工作人员说,一天可多卖一千盒。

【揭秘】

习俗很特别

“拜拜”祭祖:节前十天持续到节后十天

草龟粿、米糕、薄饼、枕头饼……这些小食在清明节受青睐,这是为何?记者从本报资深编辑卢志明处了解到,由于厦门人都有清明“拜拜”的传统,而这些食物作为祭祖小食成为了清明“必备”。比起其他地区,厦门的清明节有特别之处,厦门清明“拜拜”传统是从清明节前十天持续到节后十天,所以不少商家已经提早感觉到了清明带来的效应。

食物有来历

薄饼:春卷不经油炸 与古时寒食节有关

卢志明告诉记者,厦门最常见的清明祭祖小食便是薄饼和清明粿。“厦门民谚有云‘清明吃薄饼’,意思是清明节一家人在扫墓后要聚在一起包薄饼吃。薄饼做法考究,必须在立春前后,各种新鲜蔬菜上市后才可做成。”卢志明介绍。据民俗专家考证,古时候的春祭都在寒食节——清明前一天,这一天不生火做饭,专吃冷食,在厦门就逐渐发展为清明包薄饼吃。

清明粿:富含氨基酸维生素 能缓解胃溃疡

清明粿的材料极为特殊,在闽南的土地上每到清明时节就会生长出一种鼠麴草,这种草里富含氨基酸维生素,厦门人会采摘回家清洗,跟糯米一起制作成清明粿,不仅口感很好,而且吃了还对治疗胃溃疡、慢性气管炎、咳嗽、风湿有好处。事实上,在清明粿上盖个龟印,也就是如今市场上常见的草龟粿了。

 

海西晨报讯(记者 崔易)昨日,鳌园上空万里无云。9点整,厦门各界人士和集美乡亲、师生代表聚集在陈嘉庚先生陵墓前,深切缅怀伟大的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追思他“爱国爱乡、倾资兴学、服务社会、造福人类”的光辉一生。

厦门市领导黄菱、陈昭阳、卢士刚等参加了今年的祭扫仪式。此外,来自厦门大学、集美大学、市直有关部门、市各民主党派等2000多人也来到现场,陈嘉庚先生的孙子陈立人先生和陈君宝先生、孙女陈佩仪女士、曾孙陈铭先生、外曾孙曾文正先生等海外亲属专程前来参加祭扫仪式。

从去年开始,经市委研究决定,将每年10月确定为厦门市“嘉庚精神宣传月”。去年,厦门市举办的首个“嘉庚精神宣传月”系列活动获得社会各界高度评价和响应。中共厦门市委常委、市委统战部部长、集美学校委员会主任黄菱女士在祭扫仪式上讲话:“嘉庚精神已经成为推动厦门经济特区蓬勃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今年我们还将结合纪念抗战70周年主题,继续把‘嘉庚精神宣传月’办好,进一步做出特色,做出影响。”

海西晨报讯 (记者 彭怡郡)清明节扫墓是传统习俗,但对于不少在外地工作而无法请假回家的市民来说,却很难做到。近日,有读者拨打海西晨报热线反映称,网上竟出现了清明代扫墓的服务,除了代为扫墓之外,还可以把整个过程录制下来,让顾客监督。对于这种做法,市民既有支持意见,也有反对声音。

咨询量大下单很少

接到读者的热线后,记者在网上搜索“清明代扫墓”,找到了近十家网店,这些网店涵盖多个省市,基本都只接一个地区的单子。而代扫墓的服务包括贡烧香、摆祭品,念悼词、磕头、放声大哭、喊亲人或叫爸妈,整个过程在30-50分钟。特别的是,扫墓过程可以全程录像,发送到顾客手中。

另外,记者发现,代扫墓服务的价格在五百元至上千元不等,主要根据路程长短及扫墓的服务项目而定。一家店主表示,如果顾客通过视频哭坟,三分钟内免费,代客哭坟每人3分钟要100元,而需10人以上哭坟的,要提前5天预约。此外,扫墓时遇到同一座墓地埋葬两位故人的,第一位照常收费,第二位半价。

记者咨询了数家店主,多数店内只有两三位顾客下单,“咨询量很大,但很多人仍有顾虑。”店家说道。

忽视扫墓根本意义

对于请人代为扫墓,不少市民表示不能接受。市民刘女士说,扫墓本来就是为人儿女应做的事,花钱请外人来代替,实在无法接受。也有市民认为,现在多是独生子女,在外工作没法回家扫墓,请人帮忙也是在所难免的。

对此,记者采访了厦门民俗专家彭一万,他表示,清明节请人代为扫墓,其实忽视了扫墓的根本意义。“清明扫墓是为了寄托对故人的思念,铭记祖德,而不仅仅是为了清扫墓地。如果在外工作无法回家,可以请亲戚代为扫墓,这样做会更合适。”

厦门日报讯(记者 陈泥 通讯员 曾庆光 薛敏航)清明小长假,我市汽车租赁公司将迎来租车热潮。记者昨日从思明区工商局获悉,近期该局12315热线受理了多起租车纠纷引发的投诉。

林先生日前向某公司租了一辆轿车,支付了押金3000元,还车后却迟迟等不来退还的押金,并且再也联系不上对方了。工商执法人员调查后发现,该经营场所正在装修,租车公司人去楼空,只能建议林先生赶紧报警。

林女士通过外地某网站找到一家租车公司,租了辆“别克”商务车,支付了5000元押金。在交车过程中,租车公司不断更换地点。她将车交还时,租车公司不肯退押金。工商部门调查后发现,这家公司未进行登记注册,是家“黑店”!工商部门最后建议林女士拨打该网站注册所在地的12315,进行维权。

黄先生投诉说,他通过地址在厦禾路的某租车公司厦门分公司,租了辆轿车,取车后发现车身抖动严重,商家却拒绝处理、退款。工商人员调查后发现,车况确实存在异常。经调解,商家退还了租金、押金共3296元。

【工商提醒】

试驾环节不能省

思明区工商局昨日发布清明假期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谨慎租车。

第一,租车要到正规的、信誉好的汽车租赁公司,切忌选择“黑公司”。

第二,要签订正规租车合同,对不公平、不合理的地方,应及时提出协商修改。

第三,提车时要检查车况,最好找有经验的人一同试驾,判断有无安全隐患。

第四,取车时,对车辆已行驶公里数、所剩汽油确认清楚,并写进取车单。

第五,索要收费、押金条等凭证,当场确认金额,保存好收费单据和合同副本。

第六,商家随意更换提车交车地点、无故拖延押金退还时间时,要及时维权。

东南网4月4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吴林增 通讯员 林志杰)昨日上午,厦门市各界人士和集美乡亲、师生代表2000多人在集美鳌园祭扫陈嘉庚先生陵墓,深切缅怀爱国侨领陈嘉庚先生,追忆这位伟大的爱国者、教育家、实业家和社会活动家。

据悉,从去年开始,每年10月被确定为“嘉庚精神宣传月”,今年还将结合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主题举办相关活动。

东南网4月4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崔晓旭 通讯员 赵开忠)2015年清明节小长假来临,市民纷纷计划着扫墓祭祖、踏青赏花。为了让广大市民和来厦游客能够享受一个愉快的假期,昨日,厦门市旅游质监所发布清明出游温馨提示。

清明假期,厦门市、区旅游质监所和旅游企业质检机构将全天候为游客提供咨询、投诉、转办等服务。您有任何咨询或投诉,可随时拨打厦门市旅游投诉电话5318985,鼓浪屿旅游投诉热线0592-2571226,思明区旅游投诉热线0592-5818768,集美区旅游投诉热线0592-6106986。

避免在扫墓高峰时段出游

根据气象预报,清明节期间厦门地区以晴朗天气为主,最高温度在30℃上下,最低温度20℃左右。现正值季节交替,春季乍暖还寒,早晚温差变化较大,市民游客要注意气温变化。

交通方面,清明小长假期间高速公路实施小客车免费通行政策,市民自驾出游将增多,预计景区及墓园周边道路车流量较大,驾驶车辆的公众应该注意路况,小心驾驶,确保安全。

春季市民短途郊游踏青与清明扫墓两股人流的汇合,使近郊游和周边游人数在清明节期间可能会出现高峰。市民和游客可提早做好出游准备,合理安排踏青和扫墓的时间,尽量避免在扫墓高峰时段出游。

防范各类旅游消费陷阱

假期还要注意预防春季常见病,如过敏性体质者出游时要注意花粉等过敏源。注意饮食卫生,以免诱发季节性肠胃疾病。

同时,要做文明游客,注意尊重自然、尊重当地民俗文化,期待明年枝更茂、花更香、景更美、游更乐。

无论是近郊短途游还是踏青一日游,市民要合理安排出行方式,警惕无经营资质人员以“免费”、“低价”为卖点,以及非正规的“旅游小广告”的宣传招徕。随团出游的游客,应与旅行社签订旅游合同,仔细核对行程安排,明确合同中的各项内容,索要发票,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中山医院

厦门晚报讯 4月4日至6日全天开诊:呼吸内科、消化内科、内分泌、老年科、中医科、普通外科、泌尿外科、皮肤科、妇产科、神经内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骨科、放射科、检验科、磁共振、心电图、B超室、核医学科、放疗室。上午半天开诊:儿科、肾内科、西药房、中药房。PICC门诊4月6日上午半天开诊。

■第174医院

4月4日上午:骨科、烧伤科、肝胆外科、泌尿外科、消化内科、呼吸内科、肾脏内科、内分泌科、妇科、产科、儿科、感染科肝病门诊、脂肪肝门诊、皮肤科、中医科、康复科、口腔科;下午:骨科、肝胆外科、消化内科、呼吸内科、皮肤科、儿科、口腔科。

4月5日上午:骨科、烧伤科、普通外科、消化内科、心血管内科、妇科、产科、儿科、感染科肝病门诊、脂肪肝门诊、皮肤科、中医科、康复科、口腔科;下午:骨科、普通外科、消化内科、心血管内科、皮肤科、儿科、口腔科。

4月6日上午:各科室均安排门诊;下午:骨科、泌尿外科、消化内科、呼吸内科、皮肤科、妇科、儿科、口腔科。

■市妇幼保健院

4月4日至6日:儿科急诊、妇产科急诊24小时开放。

4月4日全天开诊科室:产科门诊、妇科门诊、儿科门诊;上午开诊诊室:建卡门诊、妇女保健科、计划生育科、生殖医学科、儿童发育行为科、耳鼻喉科、眼科。

4月5日全天开诊科室:妇科门诊、儿科门诊;上午开诊诊室:产科门诊、妇女保健科、计划生育科、生殖医学科、耳鼻喉科。

4月6日全天开诊科室:产科门诊、妇科门诊、儿科门诊;上午开诊诊室:建卡门诊、妇女保健科、计划生育科、生殖医学科、儿童保健科、耳鼻喉科、口腔科。

提醒:小儿外科急诊到3号楼15楼病房就诊,外科急诊到3号楼16楼病房就诊。

页面无法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