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权率团出访

福建省委书记尤权17日率团从福州出发,赴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三国访问。从尤权此次东南亚三国行的具体行程可见,访乡亲叙乡情是其主要内容。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三国,尤权均将走访闽籍社团、闽籍乡亲,增进与海外乡亲、社团的联谊。

 资  讯 

中国福建—新加坡经贸推介会隆重举行

即时 | 2016-04-19 07:09

中国福建—新加坡经贸推介会隆重举行

尤权与部分新加坡知名企业家会面畅谈合作

18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尤权在中国福建—新加坡经贸推介会上作主旨演讲。记者 张永定 摄

18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尤权在考察新加坡国际港务集团时俯瞰新加坡港。

东南网4月19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兰锋) 18日,福建省代表团在新加坡拜访新老朋友,推介福建商机,畅谈合作共赢。新加坡各界人士表示,福建发展面临难得机遇,大家对新加坡与福建合作的未来饱含信心、充满期待。

当天活动的重头戏是中国福建-新加坡经贸推介会。推介会受到新加坡各界高度重视。新加坡国际企业发展局局长李沃文、新加坡工商联合总会会长张松声到会致辞,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经济商务公使衔参赞郑超,新加坡工商界知名人士、知名企业家代表等200多人参加推介会。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尤权在推介会上作主旨演讲。他说,福建与新加坡具有悠久的合作历史。新加坡是历史上福建人下南洋的主要目的地之一。改革开放后,新加坡是最早参与福建开放发展的国家之一。目前,双方在经贸、科技、教育、文化、人才培训等方面,都有广泛而深入的合作。

在简要介绍福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福建“十三五”发展规划后,尤权指出,福建是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也是连接台湾海峡东西岸的重要通道和太平洋西岸航线的南北通衢。在“一带一路”大战略指引下,福建与海丝沿线国家合作必将迎来更广阔的空间。新的时期,希望学习借鉴新加坡自贸区、自由港建设经验,共同推进福建自贸试验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希望发挥双方各自优势,深化化工、电子、机械、生物医药等制造业产能合作;希望借重新加坡国际金融、贸易、物流中心的重要地位,加强现代服务业合作;希望传承历史传统,以文化促友谊,以教育促交流,以旅游促合作,进一步拓展人文交流,共同推动各领域交流合作实现新发展。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李沃文表示,中国是新加坡最大的贸易伙伴,新加坡和福建也有着密切的经济文化往来。未来,新加坡非常乐意与福建分享经济转型、社会治理、城市建设、港口航运等方面的经验,进一步在这些领域展开合作,同时为福建企业走向全球创造条件、搭建平台。

张松声表示,福建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也是21世纪海丝建设核心区。工商联总会对与福建合作充满信心,将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扮演积极的角色,加强与福建在物流、航运、码头、金融等领域合作,拓展互惠互利,共谋“一带一路”。

在与新加坡知名企业家餐叙时,尤权说,经过三十多年发展,福建基础设施已大为改善,产业配套能力大为增强,这些为经济加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当前,福建正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扩大对外开放,福建发展面临难得机遇。我们欢迎海内外投资者多到福建投资考察、走亲访友,在分享福建未来发展空间的同时实现企业的更大发展。

代表团一行还专程赴新加坡国际港务集团考察。新加坡港集装箱吞吐量目前排名世界第二。车行港区,集装箱无人操作堆场、港区遥控管理等先进管理方式令人耳目一新;登上国际港务集团大厦四十层,鸟瞰港区全貌,泊位一字排开,港湾货轮云集,一片欣欣向荣景象。港务集团负责人介绍了当前港口管理的做法和下一步在全球发展的规划。尤权表示,新加坡港在港区管理、港口规划、机制体制创新等方面都有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我们要认真学习借鉴,吸纳到我省港口建设和自贸试验区建设中。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叶双瑜和代表团全体成员参加活动。

福建省代表团抵达新加坡开始访问 闽籍乡亲欢迎代表团一行

即时 | 2016-04-18 07:03

17日,省委书记尤权在新加坡福建社团举办的欢迎晚宴上致辞。记者 张永定 摄

东南网4月18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兰锋) 仲春四月,狮城繁花似锦。4月17日下午,由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尤权率领的福建省代表团抵达新加坡开始访问。

代表团第一站来到新加坡福建会馆。鲜花、掌声、笑脸,新加坡闽籍乡亲们真诚欢迎代表团的到来。看历史,一幅幅照片、一份份资料,详细介绍了会馆成立176年来兴办教育、团结族谊,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中新交流的辉煌历史;看今朝,会馆文化艺术团、文化剧场的青年华人学生表演的现代舞,充满中华文化浓郁气息,令人深感华人新生代的朝气蓬勃。

在会馆会议室,代表团与新加坡福建社团的闽籍乡亲、华人科技专家齐聚一堂,畅叙交流。蔡其生、陈奕福、高允裕、黄世伟、王泉成、柯鸿景、林峰等先后发言。他们为福建的变化欢欣鼓舞,为福建的发展献计献策,为促进中新交流积极建言,座谈会气氛热烈。

听取大家发言后,尤权说,福建会馆成立176年来,在陈嘉庚先生等历届会长的精心经营下,兴办学校、推广教育,团结族谊、从事社会福利工作以及保存与弘扬中华文化,把在新的闽籍乡亲团结在一起,让大家始终不忘自己的文化、自己的根。我们为福建会馆取得的新成就而高兴,希望福建会馆进一步发挥社团龙头作用,团结带领在新福建社团和闽籍乡亲,在搭建平台、促进交流、维护权益、树立形象等方面下更大功夫,为保存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中新经济社会交流作出更大贡献。

面对闽籍乡亲新生代,尤权说,大家虽然没有经历过老一辈下南洋的艰辛,但身上仍保留着福建人爱拼会赢、敢闯敢拼的精神,保留着创业创新的锐气和冲劲。希望你们保持这种锐气和勇气,在创业中磨炼自己提升自己,把事业做得更大,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尤权还热情邀请海外科技人才发挥智力优势,或带着先进技术和创业团队到福建发展,或为福建科技、经济发展建言献策,提供咨询。

当天晚上,新加坡福建社团联络了300余位闽籍乡亲,设宴欢迎代表团一行。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闽籍乡亲代表在欢迎词中表示,闽籍乡亲始终对家乡饱含深情,始终关心家乡发展,今后将继续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积极搭建桥梁纽带,促进新中经贸文化教育等领域交流合作,巩固两地友好关系。

乡亲们的真挚情感让代表团一行十分感动。尤权在致辞中代表3800万福建人民向新加坡的福建乡亲致以亲切问候,感谢他们对福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鼎力支持。真诚希望广大海外乡亲抓住当前福建发展的特殊机遇,更加积极推介福建、投资福建,把自身事业发展和家乡建设结合起来,实现互利共赢。真诚希望广大海外乡亲继续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为福建发展引资引智引才,助力福建企业拓展海外市场,帮助福建扩大与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交流合作。真诚希望广大海外乡亲一如既往关注福建,加强与家乡的联谊和交流,特别是多带青年一代,常回家乡看看,尝尝家乡菜的味道,品品老家的“福”茶,让乡情延绵不断,让中新友好源远流长。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叶双瑜和代表团全体成员参加活动。

福建省委书记尤权率团访东南亚三国

即时 | 2016-04-17 20:21

中新社福州4月17日电(龙敏)福建省委书记尤权17日率团从福州出发,赴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三国访问。

近年来,福建与东南亚国家高层互访频繁。此间官方人士表示,尤权此次率团出访,将进一步密切福建与东盟交流合作。

目前,福建着力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加快跨越发展,其中对接东盟是重中之重。尤权早前亦称,加快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福建与东盟未来合作空间更加广阔。

从尤权此次东南亚三国行的具体行程可见,访乡亲叙乡情是其主要内容。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三国,尤权均将走访闽籍社团、闽籍乡亲,增进与海外乡亲、社团的联谊。

侨是福建的一大优势,这一人文优势在福建对接东盟中尤为突出。作为中国著名侨乡,福建旅居世界各地的闽籍华侨华人有1200多万人,其中80%集中在东南亚;东盟国家2000多万华侨华人中,有近1000万人祖籍福建。

同时,福建与东盟经贸合作不断拓展,东盟已是福建第二大贸易伙伴、第四大外资来源地和第二大对外投资目的地。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福建对东盟进出口372.1亿美元,同比增长9.9%,其中3月份以46.9%的强势增长,使东盟超越美国成为福建最大贸易伙伴。

时值“十三五”开局,经贸合作也成为尤权此次出访的一大主题。在东南亚三国行中,尤权将重点与侨领、新生代、企业家、科技专家座谈,并出席“中国福建-新加坡经贸推介会”,加强与东盟的经贸交流合作。

依据《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未来五年福建将重点拓展与东盟的经贸合作,探索与东南亚国家互设产业园区。

福建省委党校自贸区研究院专家表示,福建与东盟各国在经济结构、资源禀赋各具特色,双方互补性强,多项重要简政放权改革举措先后在福建实施,推动福建与东盟经贸合作持续深化。(完)

背景资料:福建省与新加坡经贸往来情况

即时 | 2016-04-17 11:02

(2015年12月)

一、对外贸易情况

2015年1-12月,我省与新加坡贸易进出口总额为25.91亿美元,下降13.71%。其中,出口17.36亿美元,下降17.99%;进口8.56亿美元,下降4.01%。2015年,我省出口新加坡的主要商品有:机电产品、音像设备及其零件、贱金属及其制品,杂项制品(家具、寝具、灯具)、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矿物材料制品、陶瓷品等;进口的主要产品有:光学、医疗等设备,机电产品、音像及其零件,塑料及其制品,矿产品(矿物燃料、矿物油及其产品)、有机化学品等。

二、双向投资情况

截至2015年12月,新加坡在我省投资的项目有1538家,合同外资59.03亿美元,实际到资46.69亿美元。2015年1-12月,新加坡在我省投资的项目有37家,合同外资2.79亿美元,实际到资2.88亿美元。

截至2015年12月,我省经核准备案在新加坡设立的境外企业和分支机构39家,备案对外投资额2.97亿美元,主要从事塑料管道生产、房地产开发、进出口贸易、环保工程、公路建设、水晶矿开采等业务。2015年1-12月,我省经备案在新加坡设立的境外企业4家,备案对外投资额1.85亿美元。主要从事房地产开发,批发贸易,开采水晶矿等业务。

 

背景资料:福建省与马来西亚经贸往来情况

即时 | 2016-04-17 11:01

(2015年12月)

一、对外贸易情况

2015年1-12月,我省与马来西亚进出口贸易总额为43.44亿美元,下降15.04%。其中,出口28.84亿美元,下降16.64%;进口14.61亿美元,下降11.69%。2015年,我省出口马来西亚的主要商品有: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机电产品、音像设备及其零件、鞋、帽、光学、照相、医疗设备等;进口的主要商品有:机电产品、音像设备及其零件、矿产品(矿物燃料、矿物油、矿砂、矿渣等)、橡胶及其制品、有机化学品、塑料及其制品等。

二、双向投资情况

截至2015年12月,马来西亚在我省投资的项目有504家,合同外资23.39亿美元,实际到资15.41亿美元。2015年1-12月,马来西亚在我省投资的项目有14家,合同外资6675万美元,实际到资1443万美元。

截至2015年12月,我省经核准备案在马来西亚设立境外企业和分支机构22家,对外投资额2.67亿美元,主要从事生产、销售、研发光伏玻璃及建筑玻璃、批发零售(儿童服装、平板显示器件、汽车零配件等)、生产制造(木制品、机电产品)、矿业开发等业务。2015年1-12月,我省经备案在马来西亚设立境外企业5家,对外投资额2.10亿美元,主要从事生产、销售、研发光伏玻璃及建筑玻璃;水产加工进出口;建筑装饰工程设计、施工及安装等业务。

背景资料:福建省与印度尼西亚经贸往来情况

即时 | 2016-04-17 11:00

(2015年12月)

一、对外贸易情况

2015年1-12月,我省与印度尼西亚进出口贸易总额为38.72亿美元,下降17.76%。其中,出口17.14亿美元,下降16.07%;进口21.58亿美元,下降19.06%。2015年,我省出口印度尼西亚的主要商品有:机电产品、音像设备及其零件、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贱金属及其制品、鞋帽伞等;进口的主要商品有:矿产品(矿物燃料、矿物油及其产品、矿砂、矿渣及矿灰)、鱼及其他水生无脊椎动物、橡胶及其制品、化学工业及其相关工业产品等。

二、双向投资情况

截至2015年12月,印度尼西亚在我省投资的项目281家,合同外资7.17亿美元,实际到资5.30亿美元。2015年1-12月,印度尼西亚在我省投资的项目10家,合同外资462万美元,实际到资1396万美元。

截至2015年12月,我省经核准备案在印度尼西亚设立的境外企业58家,对外投资额10.63亿美元,主要从事渔业、水产养殖、采矿业、农业和制造业(服装、水泥、椰子制品、机电产品)、镍铁的冶炼及加工、棕榈树加工及生产销售等。2015年1-12月,我省经备案在印度尼西亚设立的境外企业10家,对外投资额7.25亿美元。主要从事镍铁的冶炼及加工,棕榈树加工及生产销售,海洋捕捞、水产品加工、贸易等业务。

背景资料:福建省与东盟国家经贸合作数据

即时 | 2016-04-17 10:58

(2015年12月)

2015年1-12月,,我省与东盟进出口贸易总额为247.17亿美元,下降1.55%,其中,出口170.00亿美元,增长1.57%;进口77.18,下降7.79%。2015年我省出口东盟的主要商品有: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机电产品及其零件、鞋、帽、伞、车辆、船舶及浮动结构体、贱金属及其制品等;进口的主要商品有:矿产品(矿物燃料、矿物油、矿砂、矿渣)、机电产品及其零件、塑料及其制品、植物产品、橡胶及其制品等。

截至2015年12月,东盟在我省投资的项目有3927家,合同外资126.14亿美元,实际到资93.91亿美元。2015年1-12月,东盟投资我省的项目有72家,增长56.52%。合同外资3.75亿美元,增长55.95%。实际到资3.44亿美元,下降41.59%。

截至2015年12月,经我省核准备案在东盟地区设立的境外企业和分支机构共223家,分布在东盟全部10个国家,累计对外投资额20.07亿美元。2015年1-12月,我省经备案在东盟地区设立的境外企业和分支机构共39家,备案投资金额达12.78亿美元,主要有色金属冶炼;从事棕榈树、棕榈果、棕榈油的种植加工和销售;水产养殖、贸易;矿产开采和销售;浮法玻璃、光伏玻璃的研发生产、销售;农产品种植和销售等业务。

福建是新海丝之路的大门——访新加坡驻华大使罗家良

即时 | 2016-04-17 07:28

东南网4月17日报道 福建日报记者 郑昭

“幸福、美丽,这就是我心目中的福建。”已多次来闽访问的新加坡大使罗家良用这两个词来形容福建。

罗家良表示,中新建交25年来,关系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中国是新加坡最大贸易伙伴,而新加坡是最早参与中国对外开放的国家之一,目前是中国最大投资来源国、重要的人民币离岸交易中心。去年习近平主席出访新加坡时,提出中新两国要建立全方位合作伙伴关系,这是对未来两国关系的新定位。而新加坡与福建之间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至今仍有近半数新加坡华裔的祖籍为福建。当前,福建正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特别是福建作为中国四个自贸试验区之一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发展潜力巨大。“福建已成为新海丝之路的大门,也是中国‘走出去’的大门。”罗家良说。

罗家良说,新加坡历来重视与福建的友好合作,近年来两地关系日益增强、与时俱进,合作基础良好、前景广阔。谈及未来合作,他希望双方今后进一步加强各层级的人员往来,并将现有的合作项目继续扎实做好,并深化拓展与东盟各国的交流合作,推动共同建设。

罗家良表示,新加坡自贸区建设已经有比较成熟的经验,福建自贸试验区的建设目前吸引了不少新加坡企业前来投资,今后双方可以在自贸区政策等方面互相学习借鉴,为企业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

“双方还可以进一步提升互联互通。”罗家良表示,中新两国自贸协定升级版有望在今年以内完成,“升级版”自贸协定将给中新两国的服务业和投资带来更多的机遇和空间。新加坡可以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提供金融、物流、电子商务等现代互联互通服务,做到货通、人通、钱通、通讯通,扩大双方投资和贸易往来,推动合作结出更多硕果。

 

借力海丝,福建经贸打好“东盟牌”

即时 | 2016-04-17 07:15

东南网4月17日报道 福建日报记者 林侃

东南亚国家与我省区位接近、人文相亲,加之交通便捷、经济互补性强,长期以来,都是我省进出口贸易、引进外资以及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地区。借助国家将我省确定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的政策机遇,去年以来,我省各地加快融入海丝战略,与东盟国家在经贸领域的交流合作更加紧密——

闽企“东南飞”资本新动向

近年来,纺织服装、水产品加工、矿产开发、浮法玻璃生产等我省优势行业纷纷向东南亚国家转移。闽企“东南飞”渐成“走出去”新态势。

去年底,由漳州旗滨玻璃有限公司投资11.7亿元建设的两条优质浮法玻璃生产线在马来西亚正式动工。这两条生产线是在收购原有三星康宁公司的基础上进行建设,拟采用中国浮法玻璃和柔性化在线镀膜玻璃等成熟技术,生产可用于建筑、汽车等领域的高档浮法玻璃,项目年产量将达805万重箱。预计首条生产线将于2017年3月点火投产。

作为国内平板玻璃产业的龙头企业,近年来,旗滨集团将开拓海外市场、优化国际销售网络、布局海外生产基地作为重点发展战略。“马来西亚在投资政策、原材料成本、市场前景、国际营销和物流等方面有优势,因此决定将这里作为突破口,借以打开东盟,乃至南亚、中东和非洲市场。”项目负责人表示。

如果说旗滨玻璃、华映光电等高新技术企业看中的是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先进的管理理念、通联东西亚的区位优势,而以泉州纺织军团为主的一批闽企则是瞄准了东南亚价格相对低廉的土地、劳动力。

迄今为止,仅泉州就有30多家纺织服装企业选择了在东南亚投资办厂,泉州峰亿纺织就是其中之一。如今,峰亿在柬埔寨所需的各种原辅料均由国内供给,为原辅材料找到稳定出口通道;成衣产品则直接从柬埔寨出口欧洲,规避关税壁垒。更关键的是,企业“走出去”的利润反过来投入国内新产品设计、研发和智能制造,推动产业从低端、低附加值向高端、高附加值升级。

我省的恒盛昌、宏龙、春申等6家企业在印尼、缅甸建立了7个对虾、石斑鱼养殖基地和海水网箱养殖基地,总投资6亿美元。吸引他们的,除了较低的建设和人工成本外,还有当地优质的水产资源。如今,他们已建成养殖池塘5000多亩、大规格养殖网箱3000多口,在建网箱5000多口。

此外,东南亚国家基建的急速发展也将引爆各国对水泥、钢铁、玻璃的需求,闽企在这些领域也大有可为。如福州圣力特钢的越南项目就已成为越南北部最大钢铁企业,2015年销售收入达1.5亿美元。

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经济所所长吴崇伯认为,福建与东盟在服装、轻工以及建材等一些福建传统优势产业领域还有很大合作空间,闽企应借“走出去”加强技术创新,加快转型升级,提升在国际产业分工的地位。

在闽企“东南飞”的过程中,我省商务部门积极帮助企业联系中国驻当地经商机构、目标国投资促进机构和华侨华人资源,协助重点境外项目与国家开发银行、中国银行、中国信用保险银行等金融机构对接。此外,还积极引导民间资本投建“中柬工业园”、“圣力(越南)经贸合作区”、“海丝-东盟”离岸加工产业园等一批产业园区,吸引我省建材、工程机械、纺织服装、矿业开发等领域的企业入驻。

截至去年底,我省在东盟地区设立的境外企业和分支机构达223家,分布在东盟全部10个国家,累计对外投资额20.07亿美元,东盟已成为我省的第二大对外投资目的地。


贸易更热络 合作再升级

位于福建自贸试验区福州片区的中国—东盟海产品交易所,是我国首家以海产品为主题的线上交易所,交易所采用“互联网+交易所+电商”的新模式,为包括东盟国家企业在内的会员提供大宗海产品现货“线上交易、线下交收、跨境结算”的第三方电子交易平台服务,帮助企业拓展产品销售渠道,提供便利的投融资结算,实现跨境贸易。

去年10月,东盟海交所推出“电子议价交易模式”,迅速活跃了线上交易,现日均交易量600万-700万批次,交易额约30亿-40亿元。到2015年底,总交易额已达2409.7亿元。

当前,东盟海交所与马来西亚合作方就马来西亚分中心事宜已进入实质性商务谈判和业务审批准备阶段,缅甸分中心也已着手筹备。

去年以来,我省与东南亚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海洋渔业合作、经贸交流互动等方面愈发热络,促进双向贸易不断升温——

我省与新加坡“单一窗口”成功进行首票数据交换和展示,成为国内首个省级“单一窗口”同新加坡“单一窗口”对接的省份,为未来两地口岸数据交换共享奠定基础;

厦门港和福州港均与马来西亚最大港口巴生港签署友好港合作意向书,共同推动航运物流业发展;

厦门东南国际航运中心新增6条东南亚航线,由福建始发的海丝航线达到18条;

中国—东盟渔业产业合作及渔产品交易平台、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中国—东盟海洋学院等海洋经贸文化合作项目扎实推进;

泉州晋江国际机场自开通国际货运业务首次进口东南亚海鲜,泉州水产品出口东盟逆势增长,两地水产品进出口实现常态化;

……

与此同时,我省通过精心组织行业龙头生产企业在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等国举办“福建品牌海丝行”活动,鼓励企业参加在相关国家举办重点境外展及东盟博览会,引导企业“走出去”设立仓储基地,收购或自建国际营销网络等举措,推动闽企在东南亚抢订单、留客户、多成交、扩份额。我省还发挥低关税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台湾接单—福建保税加工—销售东盟”新模式,联合台商共同开拓东盟市场。

一系列举措成效显著。省商务厅提供的数据显示,2015年,我省与东盟进出口贸易总额达247.17亿美元,其中,出口170.00亿美元,逆势增长1.57%,高于全省出口增幅。

此外,在吸引外资方面,省商务厅联合相关单位和企业赴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泰国等地开展经贸促进活动,推动境外企业到我省投资。经过努力,印尼三林集团系列投资、新加坡普洛斯连江和涵江物流园、菲律宾上好佳集团投资漳州农业等项目落地我省。截至2015年,东盟在我省投资的项目有3927家,实际到资93.91亿美元,已成为我省第四大外资来源地。

尤权今日率团访问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

即时 | 2016-04-17 07:08

东南网4月17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兰锋)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尤权4月17日率团赴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开展为期七天的访问。

“海丝之旅”跻身首批中国十大国际旅游品牌

即时 | 2016-04-10 07:35

东南网4月10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储白珊) 国家旅游局近日下发通知,将“海丝之旅”正式列入2016年首批推出的中国十大国际旅游品牌。福建省旅游局作为牵头单位,将联合中国海上丝绸之路旅游推广联盟各成员单位共同推进“海丝之旅”国际旅游品牌建设管理和产品组织等工作。

“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是新时期中国新的区域合作平台和国家外交的重要载体。去年,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等三部委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明确支持福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福建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发源地和起始点,在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中,地位突出,优势明显。2015年3月,在国家旅游局的指导下,福建省旅游局牵头倡导成立“中国海上丝绸之路旅游推广联盟”,短期内得到河北、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广东、广西、海南9省(市、区)和香港、澳门2个旅游主管部门的支持和响应。第十一届旅博会期间,12家成员单位共同签署了《合作宣言》,通过《章程》,推出了第一批5条串联产品。同时,海丝联盟采取项目化运行机制,联盟12家成员单位致力构建紧密型、专业化、高效能的组织机构,联手实施“走出去”营销战略,采取任务清单形式,共同推进2015-2017年三年间四大类16项工作。

1  2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