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发现有毒赤潮

赤潮高发期沿海水质毒性强。为确保群众饮食安全,有效预防贝类毒素,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醒广大群众、各经营企业、餐饮单位、消费者在购买贝类等水产品时,应选择去大型、正规的超市或市场购买,尽量避免购买来自赤潮地区的贝类。

 资  讯 

食药监部门:慎食赤潮海区贝类

即时 | 2018-06-14 08:22

新华社福州6月13日电(记者 陈弘毅)福建省食药监局日前发布消费警示称,福建近期发现两起有毒赤潮,消费者应慎食赤潮海区的贝类等水产品。

通报称,据福建省赤潮灾害监视监测网报告,近期福建连江和石狮海域发生赤潮。目前,福建连江后湾至同心湾海域有毒米氏凯伦藻赤潮仍在持续,石狮海域链状裸甲藻赤潮面积明显缩小。

为确保群众饮食安全,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醒广大群众和各经营企业、餐饮单位、消费者在购买贝类等水产品时,应选择去大型、正规的超市或市场购买,尽量避免购买来自赤潮地区的贝类。消费者在赤潮毒素暴发高峰期不要采捕、购买、食用野生的贝类。如发现误食,出现中毒症状,请尽快就医。

另外,食药监部门提醒消费者,在烹饪贝类时,一定要煮熟煮透,高温下会大大降低微生物污染所造成的食源性风险;避免食用贝类周边内脏、生殖器及卵子等发黑的部位;尽量减少食用频率,单次食用量不宜太多。

赤潮移动此消彼长 石狮保持二级应急工作程序

即时 | 2018-06-12 08:58

从鸿山东埔到祥芝渔港,再到祥芝古浮——

赤潮移动 此消彼长

昨日古浮附近海域赤潮仍在持续,石狮市保持赤潮灾害二级应急工作程序;

发生赤潮的海区禁止采捕和上市水产品,避免发生因误食贝类而中毒的事件。

东南网6月12日讯(石狮日报记者 林恩炳 张泽业)连日来,赤潮影响石狮海域,备受各方关注。省海洋与渔业厅最新的赤潮灾害预警信息显示,出现石狮海域的这片赤潮影响海域及面积不断发生变化,由最初的鸿山东埔已转移至古浮附近海域,赤潮生物优势种为有毒的链状裸甲藻。6月8日,石狮市召开赤潮灾害防控紧急会议,并启动赤潮灾害二级应急工作程序。截至昨日,石狮市仍保持二级应急工作程序。

赤潮移动

此消彼长

从6月7日起,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持续发布赤潮灾害预警信息,发现地点为连江、石狮两地相关海域,其中有关石狮的信息如下——

6月7日,石狮市东埔渔港附近海域发现赤潮,面积约1平方公里,赤潮水体呈暗红色,条带状分布。赤潮生物优势种为有毒的链状裸甲藻。

6月8日,石狮市东埔渔港附近海域赤潮开始消亡,水体颜色未见明显异常,主要优势种为有毒的链状裸甲藻。

6月9日,石狮海域链状裸甲藻赤潮面积明显缩小。其中,东埔渔港附近海域水色未见明显异常;祥芝渔港附近海域小范围水体呈褐色,面积约200平方米。

6月10日,石狮海域链状裸甲藻赤潮面积扩大至2平方公里。其中,东埔渔港和祥芝渔港附近海域水色未见明显异常;古浮附近海域水体呈褐色,面积约2平方公里。赤潮生物优势种为链状裸甲藻。

从上述预警信息我们发现,此次影响石狮的赤潮,出现海域及面积在不断变化,从最初影响海域在东埔渔港,后转移至祥芝渔港附近,再到古浮附近海域。

昨日下午,记者联系市海洋与渔业部门有关负责人,出现在石狮古浮附近海域的赤潮仍在持续。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工作人员取海水水样监测

三级联动

应急防控

6月8日,石狮市召开赤潮灾害防控紧急会议,并按预案要求启动赤潮灾害二级应急工作程序。结合会议内容,此处需要重申的主要有两点:一是发生赤潮的海区的当地养殖户(含游客)禁止采捕和上市水产品;二是避免发生采捕误食受赤潮毒素污染的海贝的中毒事件。

“东埔、祥芝渔港附近海域赤潮消亡,海水未见异常,古浮附近海域出现赤潮。”6月10日,国家海洋局崇武海洋环境监测站、石狮市海洋与渔业局有关工作人员前往古浮附近海域监测,本报记者随同出海。监测发现,这起赤潮已移动至古浮附近海域。

与公众所知的赤潮为暗红色或红色不同,出现在古浮附近海域的赤潮呈褐色,条带状分布,正常海面与受赤潮影响的海面互有交叉,船在海上航行过程中,海面水色不时发生变化,赤潮海面颜色明显变暗发黑。“赤潮并不一定都是红色,根据成因、种类和数量不同,水体会呈现不同的颜色,有红色、褐色,甚至还有蓝色等。”工作人员解释道。

完成海域监测取得水样后,工作人员返回岸上。记者看到,含有赤潮藻类的海水水样逐渐沉淀,在容器底部聚集成絮状,用手一搅动又散布在海水中。工作人员介绍说,“这说明水样中藻类的密度较高”。

赤潮防控,省、市、县三级联动,石狮市海洋与渔业部门密切关注赤潮动态,做好海水水质监测并报泉州市海洋渔业部门。同时,石狮市通过水技推广平台向沿海水产养殖户通报有关信息,提供技术指导,加强灾害防范。市海洋与渔业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赤潮会导致养殖产区海产品缺氧,不仅会影响海产品生长,严重的甚至减产。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海水水样沉淀后有絮尘状物质

连续多年

出现赤潮

根据省海洋与渔业厅信息以及本报新闻报道记录,近年来,赤潮曾在石狮多次出现,整理如下——

2014年5月8日至5月12日,石狮永宁沙堤、梅林等海域出现赤潮,海水呈现枣红色,泉州沿海除石狮永宁外,还有惠安小岞相关海域。此次赤潮优势种为无毒的东海原甲藻。

2016年5月24日起,泉州惠安、石狮和晋江海域发现赤潮,共历时5天,至5月28日消亡,泉州海域最大影响面积15.5平方公里,持续期间未造成养殖生产直接经济损失。其中,永宁镇红塔湾海域赤潮面积约2平方公里。

2017年6月6日,石狮永宁梅林码头附近海域出现赤潮,赤潮水体呈暗红色,赤潮主要优势种为链状裸甲藻,可产生麻痹性贝毒(PSP);至6月12日,石狮附近海域水色未见异常。

市海洋与渔业部门有关人士表示,“赤潮是一种复杂的生态异常现象,发生的成因也比较复杂。每年的四五月份,是赤潮高发期。一般而言,赤潮与潮汐、水文、气温等海洋环境多因素有关,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高度富营养化,藻类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

另据福建省海洋预报台6月11日发布的《福建沿海赤潮发生条件预测》:12日,无明显系统影响,我省沿海风浪较小,天气阴转小雨,气温、水温较高,此种天气形势有利于我省沿海赤潮的维持和发生。

连江和石狮海域出现赤潮 近期吃贝类要当心

即时 | 2018-06-11 16:21

厦门晚报讯(记者高金环)据福建省赤潮灾害监视监测网报告,连江和石狮海域最近发生两起赤潮。昨日,连江赤潮仍在持续,有5~6平方公里,赤潮水体呈棕色,块状分布;石狮海域赤潮面积明显缩小,小范围水体呈褐色。

海洋专家说,这两片海域的赤潮均为有毒赤潮,连江的为米氏凯伦藻赤潮,石狮的为链状裸甲藻赤潮。赤潮发生期间,沿海水质毒性强。

我市相关部门提醒,各经营企业、餐饮单位、消费者在购买贝类等水产品时,应选择去大型、正规的超市或市场购买,尽量避免购买来自赤潮地区的贝类。沿海地区的人们,在赤潮期间不要采捕和购买食用野生的贝类,如发现误食并出现中毒症状,请尽快就医。

相关部门提醒消费者,在烹饪贝类时,一定要煮熟煮透,高温下会大大降低微生物污染所造成的食源性风险;避免食用贝类周边内脏、生殖器及卵子等发黑的部位;尽量减少食用频率,单次食用量不宜太多。

福建发现两起有毒赤潮 近期吃贝类海鲜要多留意

即时 | 2018-06-11 08:39

福州新闻网6月11日讯(福州晚报记者 张旭)昨日,省食药监局发布预警称,据省赤潮灾害监视监测网报告,福建连江和石狮海域发现两起有毒赤潮,市民吃贝类海鲜需要多多留意了。

省食药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连江后湾至同心湾海域有毒米氏凯伦藻赤潮仍在持续,有5平方公里~6平方公里,赤潮水体呈棕色,块状分布。石狮海域链状裸甲藻赤潮面积明显缩小。

该负责人提醒,各经营企业、餐饮单位、消费者在购买贝类等水产品时,应选择去大型、正规的超市或市场购买,尽量避免购买来自赤潮地区的贝类。沿海地区的消费者在赤潮毒素暴发高峰期不要购买食用野生的贝类。如发现误食,出现中毒症状,请尽快就医。此外,消费者在烹饪贝类时,一定要煮熟煮透,高温会大大降低微生物污染所造成的食源性风险;还要避免食用贝类周边内脏、生殖器及卵子等发黑的部位;同时尽量减少食用贝类的频率,单次食用量不宜太多。

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每年4月~6月是我市赤潮的高发期,省市海洋部门会针对赤潮加密监测,及时掌握赤潮发展动态,提醒沿海渔民采取防范措施,减少赤潮对渔业生产的影响。请广大市民及时关注政府相关部门发布的信息,不误传谣言。

同时,市场监管部门也将加大市场日常监督检查力度,督促市场经营者严格履行食品安全管理义务,确保市场销售的水产品质量安全。

福建省食药监局提醒 食用贝类海鲜需注意

即时 | 2018-06-10 18:23

东南网6月10日讯(本网记者 张立庆)近日,省食药监局下发紧急通知,据福建省赤潮灾害监视监测网报告:福建连江和石狮海域发现两起有毒赤潮。

目前,连江后湾至同心湾海域有毒米氏凯伦藻赤潮仍在持续,约为5~6平方公里,赤潮水体呈棕色,块状分布。

石狮海域链状裸甲藻赤潮面积明显缩小。其中,东埔渔港附近海域水色未见明显异常;祥芝渔港附近海域小范围水体呈褐色。

赤潮高发期沿海水质毒性强。为确保群众饮食安全,有效预防贝类毒素,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醒广大群众、各经营企业、餐饮单位、消费者在购买贝类等水产品时,应选择去大型、正规的超市或市场购买,尽量避免购买来自赤潮地区的贝类。沿海地区的消费者在赤潮毒素暴发高峰期不要采捕和购买食用野生的贝类。如发现误食,出现中毒症状,请尽快就医。

另外,还需提醒消费者,在烹饪贝类时,一定要煮熟煮透,高温下会大大降低微生物污染所造成的食源性风险;避免食用贝类周边内脏、生殖器及卵子等发黑的部位;尽量减少食用频率,单次食用量不宜太多。

出现海鲜中毒症状怎么办?

对于轻微的毒素、重金属等,人体是可以自行排解。此外,多吃蔬菜水果等含维生素C较多,多吃有助于肝脏排毒、加快毒素分解;牛奶、米汤等也可以保护胃肠道,因此在吃海鲜之前吃蔬果、喝点米汤,或可起到轻微的缓解之效。

一旦食用海鲜后出现中毒症状,请尽快就医以免贻误病情。

漳州建立赤潮观测监视机制防范海洋赤潮灾害

即时 | 2018-05-07 08:46

未雨绸缪创新机制 我市建立赤潮观测监视机制防范海洋赤潮灾害

每年春夏交替之际,是海洋赤潮灾害的易发期。为有效防范赤潮灾害,我市未雨绸缪,及早部署,海洋与渔业主管部门创新应急处置机制,多管齐下,防范海洋赤潮灾害发生。

为防范海洋赤潮灾害,今年初我市海洋与渔业局组织编制了《赤潮监视监测实施方案》,分别在九龙江口至漳浦近岸海域、东山湾和诏安湾重点养殖区布设站位点,对海水水质开展定期监测,及时掌握海水主要理化指标状况和变化趋势。创新现场观测监视工作机制,在全市重点海域划定了10个重点网格化区域,在沿海各县(市)招募海洋环境保护的志愿者为赤潮观测信息员,协助对各网格区域实施现场监视。此外,为深入研究探索赤潮灾害的特征、发生过程、原因、危害、预警预报等相关知识,我市还组织市县两级海洋与渔业部门从事海洋环保的业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等。

据悉,赤潮灾害的发生,会不同程度地破坏海洋生态平衡,对渔业生产造成影响,特别是发生有毒赤潮时,鱼虾贝类生物体内易富集有害毒素,一旦误食毒素会威胁误食者的身体健康。(记者 曾周岚 通讯员 林裕生)

平潭进入汛期和赤潮多发期!今年或有多个台风来袭

即时 | 2018-04-18 09:01

每年4月至10月,平潭暴雨、台风、干旱等天气明显增多,根据预测,今年登陆或影响平潭的台风有7至8个,可能有早台风影响。而每年4-6月也是我区赤潮多发期,养殖户们在赤潮多发期一定要高度重视,做好防范工作。

平潭进入汛期和赤潮多发期

4月起,平潭正式进入汛期和赤潮多发期。日前,区防汛抗旱指挥中心和区海洋与渔业技术中心提醒广大渔业养殖、海上作业以及耕地种植的人群要多加注意。

暴雨、台风、干旱等天气将明显增多

根据区防汛抗旱指挥中心工作人员介绍,每年4月到10月,我区暴雨、台风、干旱等天气明显增多。据统计,去年我区共受7个台风影响,影响最大的是1709号“纳沙”和1710号“海棠”两个台风。同时,去年我区经历了7场暴雨,8月至11月还出现连旱日数达106天的夏秋连旱天气,旱情达特旱级别。

今年或有7-8个台风影响平潭

“根据预测,今年登陆或影响我区的台风有7到8个,较常年略多一些,可能有早台风影响。在降雨方面,今年总体降雨平稳,5-6月份会偏多,发生旱情的可能性较小。”区防汛抗旱指挥中心主任吴正标说。

汛期来临,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在3月30日就已完成备汛工作,全区15个乡镇、203个村居,包括防汛成员单位都已全部完成防汛预案修订、物资筹备、在建工程安全检查等备汛工作。

赤潮多发期要高度重视做好防范工作

每年4-6月也是我区赤潮多发期。平潭海区沿岸是赤潮多发海域,每当水温20℃以上、暴雨过后、水流缓慢或日照量增大是赤潮的最适发生期。“赤潮导致海水缺氧,影响鱼、贝类呼吸,造成渔业减产,同时赤潮会产生毒素,毒死鱼、虾、贝类,影响水产品质量安全。”区海洋与渔业技术中心副主任周小文说,广大养殖业者在赤潮多发期一定要高度重视,做好防范工作。

面对赤潮应采取哪些措施

周小文表示,陆上养殖场在面对赤潮发生时,应停止取水,控制换水量和投饵量,增开增氧设备,若急需使用海水,应抽取深层未被污染的海水或经过沙滤池过滤的海水,避免因水源污染造成损失。海水网箱养殖(鲍鱼或鱼类等)应迁移或下沉养殖网箱,对于方便移动的养殖网箱,可以通过将网箱加盖后下沉或转移到未发生赤潮的海区来规避赤潮。对达到商品规格而又未受到赤潮污染的邻近海区的养殖生物,可以提前收捕上市,避免造成经济损失。

“在赤潮多发期,我们也加大了对流水镇、澳前镇、苏澳镇等重点养殖区和滨海旅游区进行加密监测。另外,还会发动一些渔民养殖志愿者,通过乡镇技术员、渔民技术员、科技示范户形成一个强大的监视监测网络,如果有发生异常,这些人员会及时向我们汇报相关情况。”周小文说,在发现赤潮的监测结果以后,会通过渔民短信平台、码头的大型LED屏等平台及时发布相关信息。

来源:平潭时报

文字:融媒体记者 丁云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