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切实为基层减负若干措施的通知》,推出8个方面26条措施,全面贯彻落实中央要求,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确保“基层减负年”取得明显实效。目前,各地各部门正迅速行动,仔细对照,严格执行,确保落实,让基层干部能真正沉下心、干实事。
日前,中共福建省委办公厅印发《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切实为基层减负若干措施的通知》,推出8个方面26条措施,全面贯彻落实中央要求,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确保“基层减负年”取得明显实效。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这句俗语形象地概括了基层工作之复杂、烦琐。职能过多,也衍生出基层不合理的负担过多,穷于上报统计报表、资料台账,疲于应付考核评比、迎来送往等问题。各种流于表面、层层加码的形式主义占用基层干部大量时间、耗费大量精力,也消磨了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一腔热血。基层一线是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如果基层干部被种种“无谓事务”束缚住,那么抓落实就成了空话,政策就可能成为空中楼阁,进而对改革发展造成危害。 近年来,我省开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集中整治,取得明显成效。但也应看到,在个别地方、一些党员干部身上,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仍然不同程度存在,有的还衍生出“新变种”,严重影响中央和省委的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我们必须根据《通知》要求,切实为基层减负松绑,让基层把更多时间用在抓工作落实上来。 “关键少数”要有所作为。解决形式主义问题,关键要找准病灶,对症下药。一些地方、相关部门检查考核重留痕,督查落实动辄问责,导致基层“重痕留迹”。可见,正是少数领导干部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官本位思想严重,才使得基层负担重。为此,各级领导干部要提升政治站位,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把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树牢“四个意识”、践行“两个维护”的具体体现;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坚持以上率下,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确保各项减负措施落实到位。 为基层减负,要有一系列配套工作机制和方法。我省出台的《通知》,从大力精简文件简报、从严控制压缩会议、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改进调查研究、完善问责工作机制等方面都对减负提出了具体的举措。这些举措,瞄准的都是基层负担重的突出问题,实操性强,有力彰显了为基层减负的决心,极大振奋了基层干部的士气。各级各部门一定要立即行动起来,仔细对照、严格执行,确保基层干部能真正沉下心、干实事。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今年省委省政府工作检查,减少参加人员,优化线路,分三路同时进行,在3天内完成,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改进作风、务求实效、切实减轻基层负担的新气象。全省各级党组织、每个党员干部都要身体力行,当好求真务实的表率,以落实之功见整治之效,让基层把精力用在实打实推进新时代新福建建设各项工作上。(福建日报评论员) |
东南网4月18日讯(福建日报记者)4月16日,中共福建省委办公厅发出《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切实为基层减负若干措施的通知》,通知共八大方面26条措施。 先来看要点—— 发给县级以下的文件减少30%-50% 政策性文件原则上不超过10页 一个省直部门单位原则上只保留1种简报 2019年召开会议减少30%-50% 单项工作会议一般不超过半天 视频会议一般不超过90分钟 不搞照本宣科,不搞泛泛表态,不刻意搞传达不过夜 省直各部门每年综合性督查检查考核不超过1次 对县乡村和厂矿企业学校的督查检查考核事项减少50%以上 把干部从微信工作群、政务APP的“绑架”中解脱出来 大幅删减与民生关联度不高的测评指标 简化对领导干部一般性调研活动的宣传报道 调查研究不得预先“踩点” 严格控制“一票否决”事项 坚决防止问责泛化简单化 落实好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干部职工体检、带薪休假等政策规定 对基层干部特别是工作在困难艰苦地区和战斗在脱贫攻坚第一线的干部,在政策、待遇等方面给予倾斜 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典型问题通报曝光 及时宣传推介干实事、作风好的先进典型 ……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文件全文 各设区市党委,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工委,省委各部、委、办,省直各委、办、厅、局、总公司党组(党委),各人民团体党组,各大学党委: 为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中办发〔2019〕16号)要求,确保“基层减负年”取得明显实效,经省委研究,提出如下具体措施—— 一、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 1、提升政治站位 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把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树牢“四个意识”、践行“两个维护”的具体体现,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记党的宗旨,树立正确政绩观,把精力用在“实打实”推进新时代新福建建设各项工作上。 2、严明政治纪律 切实增强贯彻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坚决防止和纠正不用心、不务实、不尽力,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等问题。 二、大力精简文件简报 3、大幅减少发文数量 ▲2019年发给县级以下的文件减少30%-50%。 ▲对印发范围较小可直接进行工作部署的,不再发文。 ▲未经省委、省政府批准,省级议事协调机构和省直单位不得向下级党委、政府或非成员单位印发布置工作任务的文件。 4、切实减少层层发文 ▲贯彻落实中央和上级文件,除有明确规定外,不再制定贯彻落实意见和实施细则。 ▲各级各部门制定文件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在文件中明确不再层层配套发文。 5、严格规范发文程序 ▲起草部门在向分管省领导送审文件稿时,不得直接请示以省委、省政府文件形式印发。 6、坚决压缩文件篇幅 ▲政策性文件原则上不超过10页; ▲呈报上级的综合报告、部署某领域重要工作的文件一般不超过5000字,呈报上级的专项报告、部署专项工作或具体任务的文件一般不超过3000字。 7、大力整顿精简简报 ▲一个省直部门单位原则上只保留1种简报,从严控制非常设机构编发简报。 ▲简报编发一般一个月不超过2期,一年总计不得超过24期;每期控制在2000字以内,参考资料和研究报告不超过5000字。 三、从严控制压缩会议 8、大幅压缩会议数量 ▲可开可不开的会议坚决不开,尽可能合并开会、套开会议、开视频会,减少跑会时间,确保2019年召开的会议减少30%-50%。 ▲省直各单位每年可召开1次年度工作例会。除年度工作例会、直接传达贯彻上级重要会议精神或上级明确要求召开的会议,以及因应急任务确需召开的现场调度、指挥的会议外,原则上不再召开其他50人以上的全省性会议。 ▲会议原则上下开一级,经批准直接开到县级的视频会议,市县两级可紧接着作工作部署,不再层层另行开会。 9、调整会议审批流程 ▲省直各单位拟召开包括年度工作例会在内的50人以上全省性会议,均应提前15日按隶属关系先分别报送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审核把关后,再按程序分别报省委、省政府审批。 10、切实提高会议质效 ▲坚持少开会、开短会、开管用的会。 ▲严格控制会议时间和参会人数,单项工作会议一般不超过半天。 ▲视频会议一般不请外地同志到主会场参会,时间一般不超过90分钟。 ▲不搞照本宣科,不搞泛泛表态,不刻意搞传达不过夜。 四、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 11、严格控制总量频次 ▲从省直机关做起,省直各部门每年综合性督查检查考核不超过1次,确保对县乡村和厂矿企业学校的督查检查考核事项减少50%以上。 12、精简考核指标事项 ▲除中央及省委和省政府统一部署和依法依规开展的督查检查考核外,各部门各单位不得自行设置以各地党委和政府为对象的督查检查考核项目,不得自行要求将本部门本单位专项业务工作考核纳入干部综合考核、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不得要求考核各地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 13、严格实行计划管理 ▲严格实行督查检查考核年度计划和审批报备制度。 ▲省、市、县三级同类督查检查考核事项尽量结合一起进行,防止重复、层层加码,影响基层正常工作。 14、解决过度留痕问题 ▲纠正简单将有没有领导批示、开会发文、台账记录、工作笔记以及上传工作场景截图或录制视频等作为评价工作是否落实的问题。 ▲反对“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把干部从微信工作群、政务APP的“绑架”中解脱出来。 15、规范城市创建考评 ▲对涉及城市评选评比表彰的各类创建活动进行集中清理,同时大幅删减与民生关联度不高的测评指标。 五、改进调查研究 16、切实解决调研不实问题 ▲提倡开展蹲点式、随机性、暗访式调研,深入群众,解剖麻雀,现场办公,帮助基层解决实际困难,进一步提高调查研究的实效。 ▲调查研究要轻车简从,走深走实,不得预先“踩点”,不得设计“经典线路”,防止层层陪同、蜻蜓点水、走马观花。 17、减少宣传报道 ▲简化对领导干部一般性调研活动的宣传报道。领导干部开展暗访活动事后不作宣传报道。 六、完善问责工作机制 18、严格控制“一票否决”事项 ▲不能动辄签“责任状”,变相向地方和基层推卸责任。 19、坚持审慎问责 ▲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坚决防止问责泛化简单化。 ▲确需问责的,要注意听取被问责干部本人的意见,确保事实清楚、全面客观,主动纠错情况要作为考量问责轻重的依据。 20、正确对待被问责干部 ▲对干部在干事创业、改革创新、担当作为中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的失误和错误,要大胆容错。 ▲加强对被问责干部的跟踪了解,对影响期满、切实改正、又表现好的干部,符合有关条件的,该使用的要使用。 七、激励干部担当作为 21、锤炼优良作风 ▲大力弘扬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时倡导的“四下基层”“马上就办”等优良作风,引导广大干部自觉对标先进、见贤思齐,敢于担当、善于作为,真抓实干、建功立业。 22、改进谈话和函询工作 ▲把握谈话函询时机,严格控制知悉范围,既指出干部存在的问题和应负的责任,又帮助卸下思想包袱,体现组织上的人文关怀。 23、健全激励保障机制 ▲关心关爱基层干部,落实好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干部职工体检、带薪休假等政策规定,对基层干部特别是工作在困难艰苦地区和战斗在脱贫攻坚第一线的干部,在政策、待遇等方面给予倾斜。 八、压紧压实领导责任 24、建立专项工作机制 ▲建立省级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在省委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 ▲由省委办公厅牵头,省纪委监委、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等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统筹协调推进落实工作。 25、强化主体责任 ▲各地各部门党委(党组)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坚持以上率下,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确保“基层减负年”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加强源头管控,按照“谁发文、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要求,从严把好文件、会议的数量关、规模关、规格关、质量关。 ▲健全监督管理,定期通报各地各部门开会和发文情况。 ▲加强跟踪问效,每半年对文件和会议的质效进行评估,切实解决文山会海反弹回潮问题。 26、营造舆论氛围 ▲加大舆论监督力度,畅通举报渠道,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典型问题通报曝光。 ▲及时宣传推介干实事、作风好的先进典型,进一步在全省营造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
2019年发文数量减少30%以上,全省各级各部门会议数量减少30%以上,不得刚安排就督查、刚部署就考核、刚发文件就要结果……4月15日,中共甘肃省委办公厅、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若干措施》,用一条条“实招”落实为基层减负。同一天,浙江省召开县(市、区)委书记工作交流会,主题就是“整治形式主义突出问题、切实减轻基层负担”。 此前,陕西省出台《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十条措施》,江西省出台《关于力戒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三十条措施》……自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出《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一个多月来,各地纷纷贯彻落实、着力整治。 本报梳理发现,在《通知》制定的硬杠杠、亮出的硬措施基础之上,各地结合地方实际提出了许多细化措施和量化目标,有实招,有亮点,目的就是把干部从一些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确保“基层减负年”取得明显成效,让基层干部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少开会、开短会,开管用的会,防止层层开会;文件要开门见山,防止穿靴戴帽 开会、发文是中国共产党作决策、抓落实的重要方法,但一旦形成文山会海,不利于基层其他工作的开展。曾有一副调侃此现象的对联,上联“你发文,我发文,大家都发文”,下联“你开会,我开会,大家都开会”,横批是“谁去落实”。有分析认为,基层干部“一半时间在开会、一半时间在写材料和填表”的说法虽有夸张,但整治文山会海,确实击中了基层的痛点。 就文山会海反弹回潮现象,《通知》提出了四项硬要求。一是层层大幅度精简文件和会议,明确发给县级以下的文件、召开的会议减少30%—50%。二是明确中央印发的政策性文件原则上不超过10页,地方和部门也要按此从严掌握。三是提出地方各级、基层单位贯彻落实中央和上级文件,可结合实际制定务实管用的举措,除有明确规定外,不再制定贯彻落实意见和实施细则。四是强调少开会、开短会,开管用的会,对防止层层开会作出规定。 中办有关负责人就《通知》答记者问时明确表态,从中央层面做起,省市两级都要大幅度精简。在整治文山会海方面,多地提出了更细致的目标。 会议的数量、规格、规模、时长有了限制。例如,黑龙江省明确,各类专题会议不超过半天,各部门召开的全省性会议,原则上每年不超过1次,时间不超过1天。河北省提出,尽量采用电视电话、网络视频会议等形式,单项工作会议一般不超过半天,电视电话、网络视频会议一般不超过90分钟。江西省规定,全省性重要会议的讲话、报告等一般控制在90分钟以内,主持讲话一般控制在20分钟以内。一般工作性会议不安排交流发言,确需发言的可采取书面形式。除有审议事项外,部门工作性会议一律不安排分组讨论。 “无会月”“无会周”“无会日”被重提。河北省提出要坚持“无会月”制度,省级每年8月一般不召开全省性会议。青海省确定每月第一周为“无会周”,确定每年4月份、10月份为“无会月”。“无会周”“无会月”期间,原则上不安排全省性会议。在浙江省,每周三为浙江省委、省政府无会日(省委全会和省政府全体会议除外)。 “短实新”的文风得到提倡。河北省、江西省、甘肃省等都提出,各级各类文件要开门见山,防止穿靴戴帽。一些省份更是明确限制文件的字数,如湖南省规定,除中长期规划等文件外,其他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综合报告不超过5000字,专项工作报告不超过2000字。陕西省还提出,省内会议、活动对领导同志称呼时不加“尊敬的”、讲话不称“重要讲话”,一般工作会议发言时不鞠躬致意。 2月27日,辽宁丹东凤城市召开全市大会,合并了组织、宣传、统战、政法、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等八个议题,“八会合一”的举措引来众多点赞。最近,多地落实精简会议和文件颇有时效,基层干部感慨:发文少了,会议短了,费用省了,干部时间空出来了、下基层时间多了。 严控考核的总量和频次,不以留痕作为落实标准,工作群、政务APP瘦身,杜绝调查研究“走秀”、“作秀” “上面千把锤,下面一根钉,作为一名基层党务工作者,上级检查考核频繁,各种台账报表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为了应付检查,绞尽脑汁编材料做记录,为了学习而学习,为了记录而记录,给基层工作人员带来极大的负担。”一位网友道出了许多基层干部为各种督察检查考核所累的心声。 此次《通知》提出,要着力解决督查检查考核过多过频、过度留痕的问题,并明确强化结果导向,坚决纠正机械式做法。事实上,去年10月,中办即发布《关于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工作的通知》。对于重“痕”不重“绩”、留“迹”不留“心”的形式主义问题,多地亮出实招。 针对督查检查考核过多过频的问题,许多省份采取严控措施,对不同级别、不同形式的督查检查考核的总量和频次做出限制。同时,多地提出要利用科技手段提高督查检查考核的效率。例如,河北省明确,推进督查检查考核信息化系统建设,整合各方资源,对审计、统计、巡视巡察、督查检查工作成果,实现数据互通、成果共享。河南省人社厅在研究制定具体措施时也提出,要创新督导检查考核方式,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减少多头、交叉、重复的督导检查,提高督导检查考核的质量和效率。 针对督查检查考核过度留痕的问题,多地都规定,不得简单将有没有领导批示、开会发文、台账记录、工作笔记等作为工作是否落实的标准,不得以微信工作群、政务APP上传工作场景截图或录制视频来代替对实际工作评价。湖南省明确要求对督查检查考核事项中简单以开会发文、填表报数、台账记录、成立专班、微信关注、网络注册、在线测评等作为评价工作依据的做法进行清理。 一段时间以来,QQ群、微信群、政务APP、公众号等现代办公工具沦为形式主义的“秀场”。尤其是微信工作群、政务APP数量多且交叉重叠,这让基层干部苦不堪言,更有人抱怨“政务APP安装太多,手机都卡顿了”。此次整治也力求为基层干部“指尖上的负担”松绑。 浙江省出台的文件就专门关注了严控政务APP(公众号)这一项,明确规定省直单位原则上只保留一个工作类微信公众号,日常工作中,一律不得要求基层通过QQ、微信、专用APP等载体即时打卡晒成绩。湖北省宜昌市伍家岗区对工作群进行了精简和整合,各单位平均解散工作群80%以上,全区51家单位共解散政令传达类工作群630个。伍家岗区政府办工作人员表示,感觉手机都轻了,这样才能轻装上阵投入工作。 对于避免调查研究虚而不实、把基层干部从迎评迎检工作中解放出来,各地也有关注。黑龙江省提出坚决反对“盆景式”调查、“花架子”研究,杜绝“走秀”、“作秀”现象,不准打造“经典调研线路”、包装“专业调研点(户)”。青海省同样提出,不得设计所谓“精品调研线路”,不得安排有关人员当“群众演员”,不得要求干部群众统一口径“背台词”。湖南省还提出,要多到问题集中、困难较多、情况复杂、矛盾尖锐的地方,听实话、摸实情、办实事、解民困、纾民忧。 此外,针对有的地方和部门搞“责任甩锅”,把问责作为推卸责任的“挡箭牌”,《通知》要求严格控制“一票否决”事项,不能动辄签“责任状”,这在各地的文件中也均有体现,不能变相向地方和基层推卸责任。 依纪依法精准问责,完善谈话函询制度,落实好体检、休假等制度,关怀激励要向基层工作的干部、落实有效的地区倾斜 给基层减负,既要大刀阔斧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把基层从繁琐的、不必要的事务中解脱出来,又要狠抓工作落实,促进各级干部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在干事创业上,这就需要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结合。 首先是依纪依法精准问责。陕西省提出,严肃查处诬告陷害行为,对受到诽谤诬告的、严重失实举报的党员干部及时作出结论,并通过适当方式澄清正名。正确对待被问责的干部,对影响期满、表现好的干部,符合有关条件的,该使用的要使用。江西省也明确,对仅列举出违纪、职务违法犯罪行为名称、无实质内容的检举控告,不予受理,做到严肃、规范、精准、慎重问责,坚决防止“一有错就问责、一问责就动纪”的倾向。 对于激励关怀机制,多地提出要完善谈话函询制度,健全激励保障制度。例如,河北省提出,改进谈话和函询工作方法,做到一人一策、一案一策,把握谈话函询时机,严格控制知悉范围,确保谈话函询有深度、有力度、有温度。陕西省提出,落实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提高来自基层一线干部在评先奖优中的名额比例,同时保障各级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依法享受休息休假权益,领导干部带头执行休假制度。 另外,多地关注基层干部的成长和发展。黑龙江省明确,要对基层干部和深入基层工作的干部在关怀和激励上给予倾斜,对优秀驻村扶贫干部优先提拔使用。山东省提出,对贯彻中央决策部署、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成效明显、督查检查考核评价优秀的市、县(市、区),在申报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省预算内投资、申报有关政策项目时予以倾斜。 许多网友关注,如何让这些好的举措从文件中走出来,真正为基层减负?湖南省委制定出台的20条措施,就在每一条之后明确了该项措施的责任分工和整改要求。例如,发挥考核评价“指挥棒”作用,让担当有为者有位、消极无为者失位,切实保护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这项举措需由湖南省委组织部、省纪委省监委、省委财办、省人社厅来牵头,责任单位是各地各部门,要求在6月底前取得阶段性成果并长期坚持。这样一来,每项实际存在的形式主义问题都有了清晰的整治措施、责任分工和时限要求,不仅相关部门明确了自身责任,也便于后续的考核和监督。 新闻链接 部分省份措施亮点 合理确定文件密级。准确研判文件密级和印发范围,能公开的尽量公开,应解密的及时解密,切实解决文件定密过多过高、不便学习贯彻等问题。 ——摘自河北省《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若干措施》 倡导以暗访为主的真督实查,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并督促整改,不得以问责代替整改,坚决刹住“迎检文化”的蔓延苗头。 ——摘自江西省《关于力戒形式主义 为基层减负的三十条措施》 省直单位原则上只保留一个工作类微信公众号,不得向基层强制推广关注和要求报送相关信息材料。 不得把安装政务APP、关注微信公众号等作为考核内容。 日常工作中,一律不得要求基层通过QQ、微信、专用APP等载体即时打卡晒成绩。 ——摘自浙江省《整治形式主义突出问题切实减轻基层负担的若干意见》 实行“一线工作法”。省委常委和副省级以上领导同志,每年在基层调研不少于2个月,倡导以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的“四不两直”方式开展调研;除分管工作外,每人牵头负责推动2-3个全局性重点项目或重大事项。省直部门(单位)要建立基层联系点,“点对点”联系乡村、社区、企业、工程项目等;凡有项目审批、资源管理、民生服务、社会治理等职能的部门,每个月有1周左右时间深入基层一线,抓项目调度、政策落地、下沉服务。 ——摘自山东省《关于“担当作为、狠抓落实”重点任务的实施方案》 倡导“短实新”文风,省委、省政府部署重要工作的文件不超过5000字,安排具体任务的文件不超过3500字。各市和省级部门单位向省委、省政府的综合报告在5000字以内,专项报告在3000字以内,情况复杂、确有必要详细报告的可通过附件反映有关内容。提高会议质量和效率,除省党代会、省委全会、省“两会”等会议外,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出席全省性会议讲话一般不超过70分钟;专题会、座谈会等其他会议领导讲话一般不超过30分钟,已印发书面材料的,发言时不照本宣科、时间一般不超过8分钟。省内会议、活动对领导同志称呼时不加“尊敬的”、讲话不称“重要讲话”,一般工作会议发言时不鞠躬致意。 ——摘自陕西省《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十条措施》 树立正确政绩观。对脱离实际的大广场、宽马路等“形象工程”一律不予审批;对“造盆景”、假经验、假典型的一律零容忍;对请示报告工作、反映情况、巡视巡察整改、统计数据等欺上瞒下、弄虚作假的一律从严处理。 ——摘自湖南省《湖南省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20条措施》 把抓落实与目标考核奖励挂钩,全省每年确定一批重点奖励事项清单,对完成得好、成绩优异的给予奖励,并在项目、资金和政策上给予适当倾斜。 ——摘自青海省《关于促进政策落实减轻基层负担提高工作效率的十条措施》 |
核心阅读 近日出台的《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对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提出了硬措施、硬要求。 《通知》实施一个多月以来,一些地方和单位积极行动,创新落实举措,加大监督力度,坚决防止用形式主义做法来解决形式主义问题,着力让基层负担真的减下来。 “现在,我们评优评先更看重工作是否解决了群众的实际诉求,不再以台账、照片等材料为重了。”提到基层工作的新变化,吉林长春二道区容光街道干部小康高兴地说,“重痕不重绩的观念变了,我们的工作负担轻了,也提质增效了。”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一个多月以来,各地如何细化《通知》要求?有哪些创新举措确保负担真减、实降?基层单位在减负过程中遇到了哪些挑战?记者分赴河北、安徽等地展开调查。 刚性要求 做到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解决什么问题 同样的会议多次开,类似的文件重复发,一些基层干部曾被文山会海所困扰。怎样细化《通知》中“着力解决文山会海反弹回潮”的要求?多个地方对标中央精神,出台具体措施,明确时间节点,让基层减负工作易操作可监督。 在江西,省委印发《关于力戒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三十条措施》(以下简称《三十条》),明确2019年以省委和省委办公厅名义印发的文件总量减少20%以上,其中发给县处级的文件减少50%以上;2019年省市县三级会议总量减少30%以上;各部门召开的工作性会议,原则上每年不超过1次。 “《三十条》提出了一系列刚性要求,就是为了提高减负工作的针对性和操作性,紧贴基层干部的工作实际和诉求,做到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解决什么问题,让基层干部有实实在在的减负获得感。”江西省委办公厅副主任张锋说。 除了量化文件和会议的总数,浙江、陕西等地还细化了文件字数和会议规模。浙江规定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同志的讲话通报稿字数控制在6000字以内,其他省领导的讲话通报稿字数控制在4000字以内,各地各单位向省委、省政府报送请示报告要简明扼要,请示应当一文一事。 陕西则规定一般业务性会议,不邀请省委、省政府分管领导出席,不要求市县分管负责同志参加,参会人数最高不超过150人、会期不超过半天。 有了细化可操作的减负措施,落实责任人和时间节点也不能少。湖南出台的《湖南省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20条措施》涵盖整治文山会海、规范督查调研等5个方面的内容,为了达到“见效快、能落实”的减负效果,每一条措施都明确了牵头单位、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 结合实际 共享考核数据,调整调研形式,各地相继出新招破解形式主义顽疾 2019年是“基层减负年”,一些地方除了细化《通知》要求,还结合实际情况,出台新办法,破解形式主义顽疾。 “少开会、开短会,开管用的会”是《通知》里明确提出的要求,青海、河北、浙江等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无会周”和“无会月”的做法,进一步帮助基层干部从不必要的会议中解脱出来。 考核做减法,效率做加法。督查检查考核过多过频、过度留痕也是《通知》要求着力解决的问题。在提升督查考核工作成效方面,“数据共享”成为多省共识。 河北明确要实行成果数据共享,推进督查检查考核信息化系统建设,整合各方资源,对审计、统计、巡视巡察、督查检查工作成果,实现数据互通、成果共享,最大限度减少重复性材料报送和报表填报。 青海则规定省直部门不得擅自组织以地方党委和政府为对象的督查检查考核,省直部门调研指导业务性、日常性工作,不能冠以全省督查、检查、巡查、巡察、督导名义。同时充分运用“710”督办系统等信息化手段,推行第三方抽查评估,提高督查质量。 形式做减法,内容做加法。多地在落实《通知》提出的“调查研究、执法检查等要轻车简从、务求实效,不干扰基层正常工作”基础上,还对调研时间、规模、方式严格控制,坚决反对“盆景式”调查、“花架子”研究。 陕西明确,省委常委每年调研不少于60天,提倡蹲点式、解剖麻雀式调研和不打招呼、不要陪同的随机调研。坚决杜绝为迎接调研制作展板、装饰布置等现象,不悬挂欢迎横幅或用电子屏显示欢迎标语,不使用无线话筒、耳麦和便携式音响。 贵在坚持 转变思维定式,改变工作习惯,把主要精力用到干真事、干实事上 落实减负要求,离不开基层单位的主动作为。《通知》指出,“进一步改革会议公文制度,选择一些地方和单位开展治理文山会海工作试点”。 自《通知》出台后,河北沧州市沧县李天木乡开始实施例会削减计划。周一上午,乡领导班子成员在工作群中发布本周工作计划,周五下班前,汇报计划完成情况。通过不开会的形式,快速反映工作进展,直击问题,提升效率。 与此同时,对于重要会议,李天木乡探索实施“一揽子”开会制度,将会议整合,大幅压缩开会时间。日前,李天木乡将2019年第三次乡村干部大会和集体资产清查、壮大集体经济、环境卫生整治、精神文明建设、土地违法治理、环保治理等6个会议整合召开。 在李天木乡党委组织委员孙丙朋看来,会议压缩以后,有利于基层政府工作人员集中精力去攻坚克难,提高时间利用的有效性,从而释放更多生产力。“希望这种状态能够一直保持下去”。 《通知》出台半个月后,安徽省人民检察院也列出了一份属于自己的“减负清单”。清单中规定,除中央、省委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明确要求的事项外,省检察院不再自行提出留痕事项,这让芜湖市镜湖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汤恒明感觉轻松了许多。 “我们以前处理公益诉讼案件,要求事事留痕迹,不仅要提供文字材料,还要拍照、录像。但有些行政单位不愿意录像,光说服他们就要花不少时间。省院减负清单出台后,我们留痕的时间少了,处理案件的时间多了。”汤恒明说。 “基层减负工作推进以来,我们对于可开可不开的会议,尽量不开;对于需要开的会议,尽量套开。但一些基层人员还是存在把多开会、多发文等同于工作做好了的思想,如果不开会,就觉得工作没了抓手;不发文,就不知工作该如何落实。”安徽省人民检察院办公室副主任李大伟说:“下一步,我们将努力转变思维定式,改变工作习惯,促使大家把时间花在办案上,把主要精力用到干真事、干实事上。” |
核心阅读 近日出台的《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对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提出了硬措施、硬要求。 《通知》实施一个多月以来,一些地方和单位积极行动,创新落实举措,加大监督力度,坚决防止用形式主义做法来解决形式主义问题,着力让基层负担真的减下来。 “现在,我们评优评先更看重工作是否解决了群众的实际诉求,不再以台账、照片等材料为重了。”提到基层工作的新变化,吉林长春二道区容光街道干部小康高兴地说,“重痕不重绩的观念变了,我们的工作负担轻了,也提质增效了。”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一个多月以来,各地如何细化《通知》要求?有哪些创新举措确保负担真减、实降?基层单位在减负过程中遇到了哪些挑战?记者分赴河北、安徽等地展开调查。 刚性要求 做到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解决什么问题 同样的会议多次开,类似的文件重复发,一些基层干部曾被文山会海所困扰。怎样细化《通知》中“着力解决文山会海反弹回潮”的要求?多个地方对标中央精神,出台具体措施,明确时间节点,让基层减负工作易操作可监督。 在江西,省委印发《关于力戒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三十条措施》(以下简称《三十条》),明确2019年以省委和省委办公厅名义印发的文件总量减少20%以上,其中发给县处级的文件减少50%以上;2019年省市县三级会议总量减少30%以上;各部门召开的工作性会议,原则上每年不超过1次。 “《三十条》提出了一系列刚性要求,就是为了提高减负工作的针对性和操作性,紧贴基层干部的工作实际和诉求,做到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解决什么问题,让基层干部有实实在在的减负获得感。”江西省委办公厅副主任张锋说。 除了量化文件和会议的总数,浙江、陕西等地还细化了文件字数和会议规模。浙江规定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同志的讲话通报稿字数控制在6000字以内,其他省领导的讲话通报稿字数控制在4000字以内,各地各单位向省委、省政府报送请示报告要简明扼要,请示应当一文一事。 陕西则规定一般业务性会议,不邀请省委、省政府分管领导出席,不要求市县分管负责同志参加,参会人数最高不超过150人、会期不超过半天。 有了细化可操作的减负措施,落实责任人和时间节点也不能少。湖南出台的《湖南省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20条措施》涵盖整治文山会海、规范督查调研等5个方面的内容,为了达到“见效快、能落实”的减负效果,每一条措施都明确了牵头单位、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 结合实际 共享考核数据,调整调研形式,各地相继出新招破解形式主义顽疾 2019年是“基层减负年”,一些地方除了细化《通知》要求,还结合实际情况,出台新办法,破解形式主义顽疾。 “少开会、开短会,开管用的会”是《通知》里明确提出的要求,青海、河北、浙江等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无会周”和“无会月”的做法,进一步帮助基层干部从不必要的会议中解脱出来。 考核做减法,效率做加法。督查检查考核过多过频、过度留痕也是《通知》要求着力解决的问题。在提升督查考核工作成效方面,“数据共享”成为多省共识。 河北明确要实行成果数据共享,推进督查检查考核信息化系统建设,整合各方资源,对审计、统计、巡视巡察、督查检查工作成果,实现数据互通、成果共享,最大限度减少重复性材料报送和报表填报。 青海则规定省直部门不得擅自组织以地方党委和政府为对象的督查检查考核,省直部门调研指导业务性、日常性工作,不能冠以全省督查、检查、巡查、巡察、督导名义。同时充分运用“710”督办系统等信息化手段,推行第三方抽查评估,提高督查质量。 形式做减法,内容做加法。多地在落实《通知》提出的“调查研究、执法检查等要轻车简从、务求实效,不干扰基层正常工作”基础上,还对调研时间、规模、方式严格控制,坚决反对“盆景式”调查、“花架子”研究。 陕西明确,省委常委每年调研不少于60天,提倡蹲点式、解剖麻雀式调研和不打招呼、不要陪同的随机调研。坚决杜绝为迎接调研制作展板、装饰布置等现象,不悬挂欢迎横幅或用电子屏显示欢迎标语,不使用无线话筒、耳麦和便携式音响。 贵在坚持 转变思维定式,改变工作习惯,把主要精力用到干真事、干实事上 落实减负要求,离不开基层单位的主动作为。《通知》指出,“进一步改革会议公文制度,选择一些地方和单位开展治理文山会海工作试点”。 自《通知》出台后,河北沧州市沧县李天木乡开始实施例会削减计划。周一上午,乡领导班子成员在工作群中发布本周工作计划,周五下班前,汇报计划完成情况。通过不开会的形式,快速反映工作进展,直击问题,提升效率。 与此同时,对于重要会议,李天木乡探索实施“一揽子”开会制度,将会议整合,大幅压缩开会时间。日前,李天木乡将2019年第三次乡村干部大会和集体资产清查、壮大集体经济、环境卫生整治、精神文明建设、土地违法治理、环保治理等6个会议整合召开。 在李天木乡党委组织委员孙丙朋看来,会议压缩以后,有利于基层政府工作人员集中精力去攻坚克难,提高时间利用的有效性,从而释放更多生产力。“希望这种状态能够一直保持下去”。 《通知》出台半个月后,安徽省人民检察院也列出了一份属于自己的“减负清单”。清单中规定,除中央、省委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明确要求的事项外,省检察院不再自行提出留痕事项,这让芜湖市镜湖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汤恒明感觉轻松了许多。 “我们以前处理公益诉讼案件,要求事事留痕迹,不仅要提供文字材料,还要拍照、录像。但有些行政单位不愿意录像,光说服他们就要花不少时间。省院减负清单出台后,我们留痕的时间少了,处理案件的时间多了。”汤恒明说。 “基层减负工作推进以来,我们对于可开可不开的会议,尽量不开;对于需要开的会议,尽量套开。但一些基层人员还是存在把多开会、多发文等同于工作做好了的思想,如果不开会,就觉得工作没了抓手;不发文,就不知工作该如何落实。”安徽省人民检察院办公室副主任李大伟说:“下一步,我们将努力转变思维定式,改变工作习惯,促使大家把时间花在办案上,把主要精力用到干真事、干实事上。” |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4月12日电(冷昊阳)今年3月11日,中办印发的《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公开发布,通知决定将2019年定为“基层减负年”。记者梳理发现,文件公布一个月来,针对文山会海、督查检查考核过多过频、重留痕轻实绩、随意追责问责等突出问题,多地出实招开展整治。 文山会海怎么破? ——多地推“无会周”“无会月”,限制文件字数 自中央确定“基层减负年”以来,记者发现,多地省委都以出台相关文件的形式,对整治形式主义,确保基层减负作出相关部署。 针对“文山会海反弹回潮的问题”,不少省份对文件、开会的数量进行大规模压缩。其中在压缩文件方面,黑龙江、浙江、湖南等地还规定了字数。 例如,湖南省明确,除中长期规划等文件外,其他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综合报告不超过5000字,专项工作报告不超过2000字,确保2019年发给县级以下的文件减少30%-50%;从省级层面做起,层层大幅度精简会议,确保2019年开到县级以下的会议减少30%-50%。 浙江也提出,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一般不再层层制定贯彻落实意见和实施细则。发扬“短实新”文风,省委、省政府政策性文件字数一般控制在5000字以内。 在会议方面,除了多省份要求“少开会、开短会,开管用的会”之外,河北、青海两地还专门规定了“无会月”。 其中,河北提到,坚持“无会月”制度,省级每年8月一般不召开全省性会议。2019年会议数量较2018年减少30%~50%。 青海则明确了“无会周”和“无会月”:确定每月第一周为“无会周”,确定每年4月份、10月份为“无会月”。“无会周”“无会月”期间,原则上不安排全省性会议。 文风会风怎么改? ——陕西要求省内会议活动对领导称呼不加“尊敬的” 在多地减少发文、开会数量的同时,改进文风会风同样也被多地提上日程。 其中,在文风方面,河北提出,各级各类文件要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坚决压缩篇幅,防止穿靴戴帽、冗长空洞,突出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江西则要求,除有明确规定外,各地各部门贯彻省委文件一般不制定实施意见和实施细则,切实解决照搬照抄、层层发文问题。 在会风方面,青海提出,除省委书记、省长召集的会议活动外,不请各市(州)、各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参加。省直部门召开的常规性会议活动,不请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作批示,不请省委、省政府领导出席。 值得一提的是,陕西还特别提出,省内会议、活动对领导同志称呼时不加“尊敬的”、讲话不称“重要讲话”,一般工作会议发言时不鞠躬致意。 督察检查过度留痕 ——整治微信群、政务APP截图、录视频等乱象 观察各地提出的“减负方案”,针对督查检查考核过多过频、过度留痕的问题,基层干部使用的微信工作群、政务APP则被频繁“点名”。 例如,黑龙江提出,改进督查检查考核办法,全省各地各部门均不得以微信工作群、政务APP上传工作场景截图或录制视频来代替对实际工作评价。 河北也提出,坚决纠正机械式做法,不得随意要求基层填表报数、层层报材料,不得简单将有没有领导批示、开会发文、台账记录、工作笔记等作为工作是否落实的标准,不得以微信工作群、政务App上传工作场景截图或录制视频来代替对实际工作评价,不能简单以留痕或开展督查检查次数的多少作为评估衡量工作的主要依据。 此外,浙江则要求,不得把有没有领导批示、开会发文、成立领导机构、增加人员编制、机构牌子和制度上墙、安装政务APP、关注微信公众号等作为考核内容;不得把电话访谈、网络投票、满意度测评结果作为硬性考核指标等。 调查研究怎么搞? ——调研不得安排“群众演员”“背台词” 调查研究同样是多地部署为基层减负的重要着力点。记者发现,多地的举措中都提到了严格控制调研的数量、规格、规模、时间,要求干部做到“真调研”。 例如,陕西明确,省委常委每年调研不少于60天,提倡蹲点式、解剖麻雀式调研和不打招呼、不要陪同的随机调研。省级领导下基层调研,用餐、住宿等严格按规定执行,各调研点要保持原貌,坚决杜绝“群众演、领导看”,坚决杜绝为迎接调研制作展板、装饰布置等现象,不悬挂欢迎横幅或用电子屏显示欢迎标语,不使用无线话筒、耳麦和便携式音响。 青海则提出,调查研究力求全面、准确、真实,不得为调研而调研,不得设计所谓“精品调研线路”,不得安排有关人员当“群众演员”,不得要求干部群众统一口径“背台词”,避免集中或轮番到一个地区、一个点、一条线路重复扎堆调研。倡导不定线路、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直奔基层和直插现场等形式,多开展随机调研和蹲点调研。 黑龙江也明确,防止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坚决反对“盆景式”调查、“花架子”研究,杜绝“走秀”、“作秀”现象。同时,该省还强调,要切实减少低水平、重复性的调查研究,避免同时或频繁到同一地区、同一调研点(户)调研,减轻基层和群众负担,不断提高调查研究的质量和效率。要轻车简从,不搞迎来送往,不搞层层陪同。(完) |
4分钟内因没能及时接听脱贫攻坚巡查组电话,扶贫干部被公开通报“给予党内警告处分”;扶贫手册中写错两个标点符号,被通报批评……这些执纪简单化、问责粗线条甚至乱问责、错问责、问错责的问题,虽然事后相关处理被撤销,却也造成了一些不良影响。(4月1日《人民日报》) 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履职尽责是本分,唯有拿出厚实的肩膀,才能担当使命与责任。遇到事情不是“推躲绕”,就是“打太极”,这样的干部最终也干不出啥成就。问责的目的就是要惩戒那些没有肩膀的干部,那些缺乏担当的干部。 对于基层干部而言,最担心是那些泛化与绑架式问责。据报道,某贫困县县长因为第三方评估检查时评估组“抓”到一个疑似漏评户而当场落泪,当然县长落泪并非只是对工作履职不到位的一种伤心自责,而是因为这个测评结果影响到了干部提拔。因为该县所在市专门规定,根据第三方评估的分数对各县脱贫攻坚工作排名,把排名情况作为领导干部提拔的重要依据。由于个别基层干部在工作中的一些失误而影响到全县干部的提拔,显然这就属于绑架式问责。 近年来,“一岗双责”成为了一个热词。一方面对领导干部形成了责任压力,一方面也促进了工作推进落实,但也有一些问责让基层干部苦闷之极。某地卫计局的领导干部,工作能力突出,成绩显著,组织部门也进行了民主测评与谈话,因为下面科室的一位工作人员因为工作不细致,在审计中发现了一些违规问题,结果因连带责任而被问责,虽然也不是多大的问题,但提拔任用就没了下文。 其实,在基层类似问责还很多。从“躺着中枪”的职能式问责,到“刚播种就要收获”的计时式问责,从只为舆情降温的灭火式问责,到对困难不闻不问的机械式问责,面对这些高扬的问责大棒,基层干部常常感到力不从心,无所适从。 显然,问责必须要精准,必须要守住边界。一旦越了界,不仅会失去问责初衷,而且也会给工作带来新的阻力与压力。为基层减负,就是要用好问责指挥棒,把基层干部从那些杂七杂八的花样式问责中解脱出来。 要明确“两个尊重”。在问责的过程中,既要尊重历史,也要尊重实情,不要“一竿子打翻一船人”,比如脱贫攻坚中的“疑似漏评户”问题,不能因为第三方测评查出了这个问题就否定了全县的工作,更不能因此让所有干部背上思想包袱。问责要实事求是,问责要精准有力。这样的问责才能心服口服,才能“问出”责任与担当。 要细化“三个区分开来”。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的失误和错误与明知故犯的违纪违法行为;探索性试验中的失误和错误与上级明令禁止后依然我行我素的违纪违法行为;无意过失与为谋取私利的违纪违法行为。不仅要明确彼此之间的区别,更要细化其中的行为责任,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边界明确,问责清晰,干部才能砥砺奋进。唯有始终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实事求是、依规依纪依法严肃问责、规范问责、精准问责、慎重问责,才能真正起到问责一个、警醒一片的效果。 文/张闲语 |
新华社北京4月1日电 经党中央批准,为抓好《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贯彻落实,中央层面建立专项工作机制。4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办公厅主任丁薛祥在京主持召开专项工作机制第一次会议。 会议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把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重要任务,拿出有效管用的整治措施。我们要深刻认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仅是作风问题,而且是政治问题,严重影响党中央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损害党中央权威、破坏党的形象,长此以往还会动摇党的执政根基。 会议强调,中央《通知》对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提出了硬措施、硬要求,必须以坚定的意志和坚决的行动加快推进落实,确保基层干部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中央和国家机关特别是专项工作机制成员单位要把自己摆进去,对本部门、本系统的形式主义突出问题进行全面排查整改。要创新抓落实的方式,实打实地解决问题,加大监督实施力度,通报曝光典型问题,坚决防止用形式主义做法来解决形式主义问题。 专项工作机制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由中央办公厅牵头,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机关、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等有关部门参加,负责统筹协调推进落实工作。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设在中办督查室。 |
中共中央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将2019年确定为“基层减负年”。目前,各地陆续出台具体措施,将减负落到实处。 |
关注基层减负系列网评之四: 乐 恬 会议多、文件多、调研多、督查多、材料多、报表多……不少基层干部反映,一段时间以来,反弹回潮的文山会海、过度留痕的“痕迹管理”、花样繁多的督查检查让他们疲于应付,苦不堪言。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明确提出将2019年作为“基层减负年”,让基层干部有了轻装上阵的盼头。 为基层减负,中央和国家机关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各级各地各部门也应当承担起相应的为基层减负的责任。 改变“随意下指令”的官僚做派。发文、开会是上级安排部署工作的重要途径。然而,有的上级机关喜欢频繁向基层“发号施令”,有的部门一有想法就要发个通知、一有事情就要开个会议、一有工作就要搞个责任分解,“上面动动嘴,下面跑断腿”;有的上级机关甚至把出台文件的多少、召开会议的次数当作工作“成效”,这些做法看似为了推进工作,实则是官僚主义作祟。为基层减负,就要改变上级“随意下指令”的官僚做派,严格会议的审批程序,严格执行文件审签备案制度,坚决杜绝没有实质内容的文件、没有实际效果的会议。 解决“多头领导”的体制弊端。“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是基层工作最真实的写照。中央有“规定动作”,地方有“自选动作”,部门有“创新动作”,这些“动作”都需要基层干部去落实。上级组建的部门、承担的事务,基层必须要有对应的机构或专人负责。然而,基层事多人少,大部分干部身兼数职、疲于应付。一些基层干部,一天要参加好几个推进会、部署会,一天要接待好几个检查团、调研组,一天要完成好几个单位要求的材料、报表。要为基层减负,就要改变当前多头接受领导的现状,完善权力清单,厘清工作职责,该由基层做的事由基层做,该由上级部门做的事由部门做,督促相关部门履职尽责。 纠正“凡事留痕”的形式主义。必要的“留痕”是促进工作开展、倒逼工作落实的重要手段。然而近些年,上级检查工作手段单一,往往只看工作资料、数据台账就评价工作的成效,重痕迹、轻质量,重资料、轻落实,让不少基层干部把精力都花在写材料、做资料、填表格上,有的甚至造痕迹、补痕迹,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留痕”,影响了为群众办实事的效率,也挫伤了干部干事的积极性。要为基层减负,就要敢于改变以往的考核检查方式,让上级机关多到实地走一走、看一看、听一听、问一问,将一些不必要的“留痕”去掉,把基层干部从繁琐的材料中解放出来,让基层干部走出办公室,深入人民群众中。 为基层减负,上级部门首先要勇于担当、奋发作为,把基层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带头转变工作作风,多一层为基层减负的思考,把领导变指导,把督导变辅导,切实为基层干部“撑腰”,让他们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服务群众、服务发展中去。 |
《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蕴含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基层干部的深切关爱和为基层减负的明确要求,也鲜明树立了为基层松绑减负、激励广大干部担当作为的实干导向。(2019年3月27日 人民日报) 为什么要为基层“减负”,基层“负”在哪里?当然是因为形式主义导致的基层工作浮躁、不落实,是形式主义带给基层种种无效用的工作。为基层减负,就是要为基层松绑,减掉形式主义对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困扰,最迫切的就是要减掉“文山会海”,让基层干部能够静下心来,真抓实干,把主要精力用在干事创业和具体工作落实上。换句话说,为基层减负,就是要为基层干部的实干撑腰、创造良好的环境。 那么,为什么说“文山会海”成为基层的压力?当说,发文开会本是引导工作的一种形式,落脚点也本当是做好基层实际工作。但事必开会、事必发文,开会必长、发文必冗,又要求必须层层贯彻落实会议、文件精神,甚至要求事不过夜,并需有会议、资料“痕迹”为证,落实工作做得再好,但没有留下“痕迹”,就是对落实上级会议、文件的不重视,考核检查时就是一个问题。如此而来,为了“留痕”,就必须占用大量时间、耗费大量精力,让很多干部既深恶痛绝、又深陷其中,哪里有精力来干实事? 基层压力主要来自上面的“文山会海”,但群众需要的却是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公众对形式主义问题所指也注定在基层。这样,基层就面临着上下双重的压力。所以,人们常说基层干部是两头受气,一些基层干部也难以安心岗位。若不能推倒“文山”、填平“会海”,基层成天忙于“痕迹”,重“痕”不重“绩”、留“迹”不留“心”,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如何能够得到贯彻落实,又如何能够赢得民心?基层工作是党和政府的末端工作,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执政为民的感受也在基层,所以,为基层减负,让基层干部腾出手来实干,多为群众服务和解决实际问题,至关重要。 话再说回来,为基层减负,为基层干部的实干撑腰,首先,就是发扬“短实新”文风,必要的会议当开,必要的文件要发,但必须是坚决开短会,坚决压缩文件,删繁就简,不应随意要求基层填表报数、层层报材料。少开会、开短会,少发文、发有用的文,对基层来说就是最好的支持。其次,就是要让基层干部从一些无谓的繁琐事务中解脱出来,督促和帮助基层干部把精力集中到解决难题、办实事上,激励广大干部崇尚实干、担当作为,把更多精力用在打好三大攻坚战、推动高质量发展上来。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我们都是奋斗者,我们都是追梦人。”对广大基层干部来说,苦不怕、累不怕,就怕七事八事瞎折腾,出力流汗不讨好,干啥不是啥;干不是问题,干多干少也不是问题,问题在于实干,能够干出一番实绩、为群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也是各级党委政府和机关应该对基层干部支持的,为他们实干撑腰,要让实干者有为有位不吃亏。(贾合祥) |
破除形式主义顽症,需要厘清责任清单,让“权责要对等、有责要担当、失责必追究”成为共识 解决“责任状”满天飞等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目的在于激励广大干部担当作为、不懈奋斗 美其名曰“责任下沉”,自己当起“甩手掌柜”——今年,基层治理中滥用“责任状”的乱象将被“靶向治疗”。中办不久前印发的《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明确要求,不能动辄签“责任状”,变相向地方和基层推卸责任。 “责任状”本是抓工作落实的一种方法,意在分解任务、落实责任。然而在现实中,一些地方不管部署什么工作,都让下级签个“责任状”,导致“责任状”满天飞。从森林防火到义务教育、道路安全、食品安全等等,一些地方的“责任状”一年下来多达60多份。以“责任状”传导压力,把自己本应承担的责任传递下去,显然与促进责任落实的初衷不符,其本质是形式主义在作祟。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把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重要任务”“要聚焦突出问题、紧盯关键节点,下大气力解决‘四风’问题”。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迫切需要激发全党特别是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而对基层来说,“责任状”满天飞等形式主义占用基层干部大量时间、耗费大量精力,成为困扰基层的一大顽疾,亟待破解。有鉴于此,此次《通知》将2019年作为“基层减负年”,致力解决基层干部深恶痛绝又深陷其中的形式主义问题。这既体现了中央对基层干部的深切关爱,也为基层减负提出了明确要求。 需要看到,“责任状”满天飞,源于形式主义带来的责任失序、权责失调。“事情多、任务重都能想办法克服,但只给基层规定责任而不赋予对等的职权,让我们很为难。”基层干部的心声提示我们,破除形式主义顽症,需要厘清责任清单,让“权责要对等、有责要担当、失责必追究”成为共识。责任的另一头是担当,传达任务、压实责任没有错,但绝不是简单地将责任一“签”了之。对上级部门来说,要科学合理划分任务指标,不能一味到基层念“紧箍咒”。以身作则,变“给我上”为“跟我上”,才能以上率下,将“层层甩锅”变成“层层发力”,把应该承担的责任不打折扣地完成好。 解决“责任状”满天飞等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目的在于激励广大干部担当作为、不懈奋斗。有基层干部坦言,“工作负担增重不说,责任‘甩锅’也寒了我们的心。”形式主义导致的人浮于事、推诿扯皮、“劣币驱逐良币”等现象,必须坚决整改纠正。《通知》对此明确要求,切实保护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各级党组织要以清理不必要的“责任状”为抓手,认真履行主体责任,将工作重心落实到凝心聚力、干事创业上来,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深入基层、为民办事。 进而言之,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也是为了给敢负责、勇担当的干部提供更加广阔的舞台。那些彼此心照不宣、虚晃一枪的“责任状”,浪费的不仅仅是纸张和费用,也浪费了干部干事创业的时间、污染了基层政治生态、损害了干部奋发有为的状态。通过健全选人用人机制,能够有效破除形式主义,让那些玩弄“套路”者无处遁形,让想干事、能干事、敢担当的优秀干部脱颖而出。中共中央日前印发了修订后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要求“大力选拔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实绩突出的干部”,也是基于同样的考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担当大小,体现着干部的胸怀、勇气、格调,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进一步祛除各种形式主义,才能激励和鞭策更多干部负责任、勇担当,凝聚形成奋发有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成就更大事业。 《 人民日报 》( 2019年03月29日 05 版) |
关注基层减负系列网评之三: 小 璐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出《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下简称《通知》),明确提出将2019年作为“基层减负年”,重点解决文山会海、过度留痕等问题,为治理形式主义开出了一剂良方。 “上面千把锤,下面一根钉。”基层干部犹如行政体系的“神经末梢”,负担过重、动力不足将导致“神经末梢”失灵,影响行政效能和社会治理成效。《通知》击中了基层干部痛点,举措务实管用,值得点赞。但也当清醒认识到,为基层减负并非简单地“卸包袱”,关键还要重新厘清基层责、权、利的关系,让基层干部回归主责主业,有更多时间服务群众。 要破解“脱实向虚”。“不是在开会,就是在开会的路上”“不是在迎检,就是在准备迎检”……基层干部分身乏术、疲于应付,聚焦主责主业精力被挤压。为补足工作短板,只能在工作总结和台账资料上“花心思”“做文章”。要破解“脱实向虚”,上级部门当改变“资料厚度等于干事强度”“开会数量等于落实力度”等思想,明确自身职责,用好督查检查考核这个“指挥棒”,将基层干部从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 要明确基层干部职责使命。近年来,随着改革深化、发展转型、从严治党等压力不断增加,一些上级部门挂牌子、甩挑子过于随意,乡镇一级“一套班子,N个牌子”“一岗多责”等情况增多。事多了就抓不准主次,活多了就出不了成效。要让基层干事的成效显出来,就要让上级和下级各负其责,部门之间做好配合协调。用好考核指挥棒的导向作用,在主责主业上下功夫,避免压力“层层甩锅”;致力于机制创新,理顺条块关系,打破多头管理,让基层干部回归主责主业。 要以群众的口碑考核干部。基层干部一头连着党和政府、一头连着广大群众,是密切干群关系的主要渠道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力量。但在一些地方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基层干部不理事、作风不正不实等问题。基层的事情人民说了算,管理基层干部要引入民意因素,以群众反映测量工作实效,把服务群众的“痕迹”留在群众的心上。同时还要细化服务群众的相关奖惩措施等,让多为群众办事分忧的干部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引导基层干部更好地深入群众。 |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规定》,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遵照执行。此规定自2019年6月1日起施行。(3月27日 新华网) 推行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职级与待遇挂钩制度,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重大改革部署,旨在通过改革公务员职务设置办法,建立职级序列,畅通职级晋升通道,拓展职级晋升空间等。此次印发的《规定》,有利于调动广大公务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完善公务员制度机制,推进公务员分类管理,加强专业化建设,拓宽公务员尤其是基层公务员职业发展空间,实现对公务员的持续激励,有利于解决非领导职务设置存在的属性界定不清晰、设置不科学不合理等问题。 职务与职级理应是相对独立、相对分离的。职务的设置给公务员带来权力以及责任义务的承担,职级的设置给公务员带来物质利益以及职业尊严的满足。过去由于职级功能的弱化,导致公务员不晋升职务就无法提高待遇,但职务毕竟有限,靠职务晋升提高待遇对绝大多数公务员来说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公平的。公务员队伍越往上职位越少,特别是占比超过70%的乡镇基层公务员,从科员到县处级干部的升迁比例仅为4.4%,呈现出千军万马挤职务这根“独木桥”的现象。职务与职级并行,实质是适度分离职务与职级的联系,在公务员职务晋升之外另辟蹊径,让职级成为公务员的一条独立的职业发展道路。 基层公务员待遇长期相对偏低,在工作中难免产生消极情绪,这是导致基层干部队伍力量不足的重要因素。面对职务晋升空间小、待遇得不到提高的压力,必然造成晋升矛盾突出、人员流失严重、队伍不稳定、缺乏积极性等问题。职务与职级并行,就是将“独木桥”变成了“双车道”,有利于吸引并留住基层优秀人才,让他们愿意踏踏实实地长期坚持下去,对于稳定基层公务员队伍、牢固基层执政根基,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那些不能晋升职务的公务员,就算是一辈子不提拔,也可以通过晋升职级获得更好的待遇,加强了对公务员的正向激励。可以说,落实职务职级并行,就是为基层人才流失压力的“减负”。将重视、关怀、支持基层落到实处,积极为基层公务员从心理上减负松绑,保障他们在政治上的上升渠道、解除他们在待遇上的后顾之忧,就定能全心全意把时间和精力用在干事创业上,对于基层谋改革、抓落实、促发展都有积极意义。(刘厚廷) |
矛盾有主次之分,事情有轻重之别。如果抓工作不分主次,什么工作都“一票否决”,也就等于“票票否决”,其效果必然大打折扣 将“考核压力”精准转化为“干事动力”,该“一票否决”的,绝不含糊,同时要对滥用“否决”者否决,对随意“问责”者问责 “‘一票否决’多得我几乎都记不清到底有多少了,只要有一项没做好,无论其他工作做得多好,一年都白干了。”对这种“一票否决”被滥用的现象,中办近日发出的《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明确提出,严格控制“一票否决”事项,不能动辄签“责任状”,变相向地方和基层推卸责任。对基层的考核只有科学精准、务求实效,才能避免滥用“一票否决”的依赖症、避免责任推卸和激励扭曲,进而形成正向的传导机制。 “一票否决”不是一个筐,不能啥菜都往里装。本意来讲,它指的是干部考核多项任务里,若有一项或某几项未完成,则认定为整体不合格。应当讲,这一倒逼机制有利于突出中心工作、确保政令畅通、夯实重大责任。但凡事过犹不及,据报道,有乡党委书记亲手签订20多份“责任状”,道路交通、森林防火、动物防疫一旦不达标,所有成绩都归零。这不仅背离了“一票否决”制的初衷,还涉嫌公权力的越界,令人头痛又无奈。不仅如此,一些地方和部门为了完成任务,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浪费了行政成本和社会资源,更抵消了政策效力、助长了形式主义作风。 究其根源,“一票否决”被简单粗暴地滥用,本质上仍是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在作祟。对治理者而言不够科学,对考核者却相对省事,一些存在“庸懒散”错误思想的领导干部,对此便特别推崇。“责任状”一签了之,出了事大不了“处理几个干部”,其实并没有真正地冲着解决问题去;貌似“动真”、仿佛“碰硬”,不过是为了追责而追责,挫伤了基层同志的工作积极性。正因此,去年10月,中办印发《关于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对县乡村和厂矿企业学校的督查检查考核事项要减少50%以上,就是规范考核给基层减压。 矛盾有主次之分,事情有轻重之别。如果抓工作不分主次,什么工作都“一票否决”,也就等于“票票否决”,其效果必然大打折扣。这次《通知》严控“一票否决”的目的,就是为了将上级“考核压力”精准转化为下级“干事动力”,所以必须严格限定范围、严格实施程序,分清主次、轻重、缓急,尤其是让“过错”与“惩罚”相适应、相匹配,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责任状”满天飞,把宝贵的行政资源与干部精力“好钢用在刀刃上”。为此需要尽早明确列出“一票否决”的事项清单,比如对违反政治纪律等行为,统计数据造假、瞒报或谎报安全生产事故等行为,在环境保护和扶贫攻坚中不作为、不担当等行为,就是要以制度刚性确保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贯彻,力促基层干部集中主要力量“铆劲”落实。 在清理“滥用否决”之外,也要注重治理方式的精细化。一方面,除了明令禁止的、事关全局性、战略性任务的“否决清单”,不得再“私设”任何否决事项。另一方面,对于不再简单否决的任务,需要针对不同的工作类型、不同的责任性质、不同的错误程度,给出有针对性的处理办法,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这其中,应当充分考虑基层干部权与责、能力与效果之间的关系,不搞生硬的“一刀切”,杜绝机械的“归功于上”或“诿过于下”。即便是各地各部门因地制宜的分解实施中,仍要注意贯彻好“三个区分开来”,调动好基层干部的干事创业积极性,发挥好他们身处一线创新创造的主观能动性。 基层减负年,重在抓落实。要严格按照中办《通知》要求,该“一票否决”的,绝不含糊、不打折扣;滥用“一票否决”的,要集中清理、坚决杜绝。对基层绩效考核机制要科学分类、优化改进,把握好“度”。对滥用“否决”者否决,对随意“问责”者问责,我们定能纠正偏差,在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征程上,让那些为民、务实、清廉的新时代好干部暖心、安心,全身心扑在干事创业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