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闽台艺,续一脉情。东南网推出专栏《继艺》,聚焦闽台民俗技艺传承。
孙悟空、猪八戒、唐僧、女儿国国王……一个个卡通皮影,在孩子们的手中跃动。每周一、周五,闽南皮影戏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庄晏红的学生们都来到厦门思明区特殊教育学校,为那里的孩子开展闽南皮影戏公益课。
近年来,翔安农民画在保护、传承方面如火如荼,不仅入选了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还在不断思变中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如今,翔安农民画已由纸质向其他载体发展。翔安正谋求“以文养文”,进一步挖掘乡土文化潜力,以期让翔安农民画走得更远,品牌更响。
厦门漆线雕源于明末清初出现的“漆线妆佛”工艺。厦门同安马巷镇的蔡氏一门,是闽南地区“漆线妆佛”行业的佼佼者,迄今共13代从业。新中国成立后,“妆佛”被蔡氏第十一代传人蔡文沛改名为“金木雕”。20世纪70年代初期,第十二代传人蔡水况则把漆线装饰从雕塑形体的依附上脱离出来,独立完整的堆塑在瓷瓶、瓷盘,甚至是蛋壳上,形成一门全新的漆线艺术,命名为“漆线雕”,并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