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海峡两岸(集美)龙舟文化节

6月3日上午9点,备受瞩目的2023海峡两岸(集美)龙舟文化节暨第十六届“嘉庚杯”“敬贤杯”海峡两岸龙舟赛、第八届中国龙舟拔河公开赛将在集美龙舟池上鸣鼓开桨。

 资  讯 

2023海峡两岸龙舟赛圆满落幕

即时 | 2023-06-05 09:22

第八届中国龙舟拔河公开赛在厦门集美举办

即时 | 2023-06-04 23:16

龙舟拔河”展现力量之美 东南网记者 刘学佳 摄


东南网6月4日报道(记者 刘学佳 李奇)6月4日下午,作为2023海峡两岸(集美)龙舟文化节的重要赛事,第八届中国龙舟拔河公开赛在厦门集美龙舟池精彩上演。集美街道代表队从12支参赛队中脱颖而出,获得冠军。

龙舟拔河是在陆上拔河基础上延伸出来的一项水上竞赛项目,对划手的爆发力、耐力及协作性都有着很高的要求,激烈对抗过程极具观赏性。比赛中,双方背对背,以龙舟和连接两条龙舟的绳索为主要器材,以划桨为动力,将对方拉至相应标记线即可获得胜利。

据了解,2014年首届中国龙舟拔河公开赛落户集美龙舟池并成功举办,开创了中国龙舟拔河正式竞赛项目的先河,此后集美成为唯一持续举办龙舟拔河竞赛的赛区,为这个项目的发展和延续打上了“嘉庚”印记。

第十六届“嘉庚杯”“敬贤杯”海峡两岸龙舟赛冠军揭晓

即时 | 2023-06-04 22:19

参赛龙舟破浪争先 东南网记者 刘学佳 摄

东南网6月4日报道(记者 刘学佳 李奇)乘风逐浪、击水奋楫。6月4日,第十六届“嘉庚杯”“敬贤杯”海峡两岸龙舟赛在厦门集美圆满落幕,安踏体育、集美街道分别摘得“嘉庚杯”和“敬贤杯”总冠军。

本届海峡两岸龙舟赛于3日正式开赛,设有4个组别,分别为青少年男子组和女子组、社会男子组和女子组,两岸共有47支参赛队竞渡龙舟池,经过两天的激烈比拼,12支队伍进入到4日的总决赛。

4日上午,在率先进行的“敬贤杯”总决赛中,集美街道龙舟女队作为卫冕冠军,展现了在该项赛事的强大统治力。随着发令笛响,集美街道龙舟女队一马当先,劈波前行,以领先第二名近9秒的优势将冠军收入囊中。

两强争霸,冠军悬念在最后揭晓……随后开赛的“嘉庚杯”总决赛则上演了精彩的“龙虎斗”。起点笛响后,数条龙舟破浪而出,参赛选手们呐喊挥桨,奋勇争先。最终,安踏体育龙舟队技高一筹,率先撞线,卫冕冠军集美街道龙舟男队紧随其后,以微弱的差距屈居亚军。

“明年我们一定会把冠军拿回来。”赛后,集美街道龙舟男队的陈祥心有不甘,今年35岁的他是队里唯一一位参加过每届赛事的老将,“目前队伍正处于以老带新的阶段,有三分之一的队员是第一次参赛,这次比赛对年轻队员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我们有信心,明年再来!”

“厦门人都很热情”“我们还会再来参赛”……颁奖仪式后,台湾辅仁大学龙舟女队队员们开心地拥抱、合影。队长林玟君说,“绝对意料之外!队里只有我有参赛经验,其他队员都是第一次来厦门参赛,总决赛第六名已经是非常好的成绩。”

自2006年开赛以来,“嘉庚杯”“敬贤杯”海峡两岸龙舟赛已成功举办了十五届,历经多次升级,已发展成为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平台。本届赛事中,参赛的台湾队伍有19支(含大陆台胞2支),共有约500名台胞人员报名参与。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蓄势待发 东南网记者 刘学佳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嘉庚杯”总决赛冲刺瞬间 东南网记者 刘学佳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集美街道龙舟女队轻松卫冕“敬贤杯”总冠军 东南网记者 刘学佳 摄

​厦门集美:龙舟竞渡迎端午 池畔劲吹文明风

即时 | 2023-06-04 16:15

海峡两岸龙舟赛现场的志愿者们。(东南网记者 李霖 摄)

东南网6月4日报道(记者 李霖)龙舟池上,两岸龙舟队挥桨破浪赛龙舟、迎端午;龙舟池畔,市民、志愿者身体力行践文明、倡新风。

6月3日、4日,2023海峡两岸(集美)龙舟文化节暨第十六届“嘉庚杯”“敬贤杯”海峡两岸龙舟赛、第八届中国龙舟拔河公开赛在厦门集美龙舟池举办。为迎接即将到来的端午节,传承传统文化、倡树文明新风,期间,集美区围绕“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在赛场周边开展了一系列文明宣传活动,市民、志愿者们踊跃参与的身影,为龙舟池畔增添了一抹文明的亮色。

亮点1

赛场周边 志愿服务忙

“看龙舟比赛,做文明观众”“为每一次拼搏喝彩,带走每一片纸屑”“有序观赛,你我做起”……当观众们都被场上激烈的比拼吸引住目光时,一群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们却顶着烈日、手举文明宣传牌,穿梭在人群之中,耐心提醒观众文明观赛,适时送上力所能及的帮助。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观众扫码“我为文明点赞”打卡活动(东南网记者 李霖 摄)

亮点2

线上线下 为文明点赞

如果说红马甲志愿者是将文明理念默默带到大家身边,“两岸龙舟竞渡 我与文明同行”文明倡导宣传活动就是以丰富多样的互动形式,为观众送上了文明好礼。

“文明,就是城市最美的风景”“我在文明的集美等你”……龙舟池畔几处人流量较大地点,均设置了文明打卡点,吸引游客合影拍照、主动传播,并通过《两岸龙舟竞渡 我与文明同行》倡议书,引导市民游客“做文明秩序的自觉守护者、做自身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做绿色出行的积极倡导者、做垃圾分类的主动践行者”。

不仅如此,主办方还发起“我为文明点赞”打卡活动,邀请市民游客上传自己在赛场周边做文明好事的照片,发起“两岸龙舟竞渡 我与文明同行”话题,换取清凉礼品;更有舞蹈演员手举文明标语牌进行多场快闪舞蹈表演,现场既“养眼”又“养心”。

“通过力所能及的小事,收获朋友圈‘点赞’,还能拿奖品。”在妈妈的带领下,集美实验幼儿园的张允哲小朋友在周边仔细“搜寻”,在草地上找到了一个烟头,并参与“我为文明点赞”打卡,母子俩直呼活动很有意义,“希望更多人参与进来。”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包粽子大赛现场(东南网记者 李霖 摄)

亮点3

动手包粽子 传扬好家风

为进一步挖掘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传承端午佳节传统习俗,今年龙舟文化节系列文化活动之一的包粽子大赛特别邀请了文明家庭共同参与,在这一传统民俗活动中,用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好家风,以良好家风涵养社会文明新风。

家住灌口镇上头亭社区的陈毓妹家庭在2021年获评福建省最美家庭。3日,她和家人一起参与了此次包粽子大赛。尽管成绩不太理想,她还是显得很开心,“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一方面感受传统文化、习俗,一方面又是很好的亲子时光。”陈毓妹说,一直以来,全家人都注重言传身教,齐心构建好家风,此次能受邀来参加活动,她表示很荣幸。她说,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希望更多家庭向善向美靠拢,共同构建良好社会风尚。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捡烟头活动获得了众多市民、志愿者的踊跃参与(集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供图)

亮点4

捡拾“小烟头” 传播大文明

4日上午9点,“烟头不落地·集美更美丽”捡烟头活动在南堤公园启动,50名高校志愿者沿岸开展宣传,向市民游客分发倡议书、灭烟包,普及吸烟有害健康,倡导烟头不落地。

“我们倡议,从自身做起,以实际行动‘消灭烟头’,用‘小烟头’撬动社会大文明,争做文明有礼集美人,展示人文集美的文明风范。”受到志愿者们的感染,当天超过200名市民游客参与到捡拾烟头的行列中。

“真没想到会有那么多人参与到活动里来。”集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社工刘毅婷告诉记者,市民游客们有的向工作人员借工具,有的则干脆徒手上阵,“烟头又小又轻,很容易藏在草丛、地砖缝里,但是大家都干劲十足。”捡烟头的人群以南堤公园为圆心四散开来,短短两个半小时,就收集到数千个烟头,分量接近半个“烟头收集箱”。

集美区委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以2023海峡两岸(集美)龙舟文化节为契机,开展系列文明宣传活动,旨在营造文明、有序的赛场氛围,积极宣传普及文明观赛、烟头不落地等文明行为,引导市民游客自觉争当文明有礼、热情有度的观众,展现集美文明之美。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文明快闪舞蹈表演现场(东南网记者 李霖 摄)

两岸47支队伍齐聚厦门集美 飞桨逐浪赛龙舟

即时 | 2023-06-03 17:56


第十六届“嘉庚杯”“敬贤杯”海峡两岸龙舟赛鸣锣开赛。比赛现场,队员们挥臂划桨、劈波斩浪。东南网记者 李霖 摄

东南网6月3日报道(记者 李霖 李奇)锣鼓喧天,飞桨逐浪。6月3日上午,第十六届“嘉庚杯”“敬贤杯”海峡两岸龙舟赛在厦门市集美区鸣锣开赛,两岸47支参赛队奋楫竞渡龙舟池。

“一点龙眼,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二点天庭……”开幕式现场掌声雷动,鼓阵气势恢宏,来自台湾的狮头旺剧团献上精彩的台湾狮民俗开场表演,庄严肃穆的龙舟点睛仪式随即揭开本届龙舟赛序幕。

3日进行的是200米和500米直道赛,4日上午将进行“嘉庚杯”“敬贤杯”总决赛以及颁奖仪式,4日下午将进行第八届中国龙舟拔河公开赛。本届赛事设有青少年男子组和女子组、社会男子组和女子组4个组别,共47支队伍参赛,其中台湾参赛队伍19支(含大陆台胞2支),共有约500名台胞人员参与赛事。

作为两岸同根同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龙舟赛事在海峡两岸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嘉庚杯”“敬贤杯”海峡两岸龙舟赛起源于陈嘉庚先生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以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凝聚各方力量的龙舟赛事。自2006年开赛以来,赛事已成功举办了十五届,历经多次升级,已发展成为集美区重要的文化品牌、厦门城市名片和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平台。

时值陈嘉庚先生创办集美学校110周年、集美学村命名100周年之际,除了龙舟赛之外,龙舟文化节活动还包括第八届中国龙舟拔河公开赛以及第18届集美(端午)诗歌节第19届海峡两岸(集美)端午文化论坛等系列文化活动,进一步挖掘百年学村积淀的厚重文化和精神内涵,并通过旱地龙舟比赛、童心绘端午、包粽子大赛、闽南曲艺专场、龙舟游园会、龙舟文化奇妙夜等活动,将传统端午习俗与主题文旅相结合,吸引更多市民群众体验龙舟运动、传承龙舟精神,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本届龙舟文化节由中国龙舟协会、政协厦门市委员会、福建省体育局主办,厦门市集美区人民政府、厦门市体育局、厦门市集美学校委员会、厦门广电集团承办,福建省金门同胞联谊会协办。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海峡两岸龙舟赛开幕式现场。东南网记者 李霖 摄

赛场边的故事

两岸选手打成一片 送礼物促交流

台北霞海城隍庙男子龙舟队教练陈雨霖告诉记者,这是他第三次带队参加海峡两岸龙舟赛。尽管暌违3年,队伍一抵达厦门就立即前往台北霞海城隍庙的祖庙——位于集美后溪的霞城城隍庙,这也是他们每次参赛前的重要行程。据悉,台北霞海城隍庙男子龙舟队由一群热爱龙舟运动的社会青年自发组织,队员年龄从18岁到58岁的都有,“我们不是以比赛为目的,是为了推广运动的精神而组成的。”

谈及对这次比赛的期待,陈雨霖表示将全力以赴,但无论成绩如何,此行的收获已然不菲。“我觉得不只是成绩,交流很重要。接触才没有隔阂,多接触我们才更多了解。”他表示,再次来厦参赛,“这边不管是硬体设施也好,人民的生活水准也好,甚至大家对我们的热情关怀,都在逐年递增。”

陈雨霖说,看到两岸选手们打成一片,感觉非常好。此行,台北霞海城隍庙男子龙舟队还带来了一款以台北传统龙舟造型为模板而制作台湾文创纸艺产品,“交换给所有比赛的同胞”,希望以礼物为媒介,增进两岸青年的交流。

声音

争取更好成绩 不辜负训练艰辛

在成绩公布栏前,记者看到了略显兴奋的李卓。在3日上午的200米直道赛上,他所在的集美大学轮机工程学院龙舟队获得了小组第一的好成绩。作为队长的他难掩高兴,“希望我们在决赛能拿出更好的成绩。”

李卓告诉记者,为了全力冲刺比赛,队伍已经开展了两个多月的集训。为了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将近30名队员早上五点半开始就扎在水上训练中心,水上训练和力量训练交替进行,天天如此。“长时间的训练大家身体也很疲劳,但每天都互相打气,充满了斗志。”李卓说。

力所能及 争当两岸交流的桥梁

“看到我们两岸同胞一起比龙舟赛,每年都越比越精彩,参与的人越来越多,就感到非常开心。”海芋台胞社工队队员赖淑珍说,她所在的队伍主要由在厦台胞组成,这是第三次参加“嘉庚杯”“敬贤杯”海峡两岸龙舟赛。

尽管预赛成绩不太理想,今年,赖淑珍却显得不太在意。“因为蛮多台湾队伍的。我就发挥我‘社牛’的个性,跟各支台湾队伍聊天、分享。”在厦打拼多年,她和一群台胞组建了厦门海芋志愿队,“以这个比赛为契机,相聚在一起,我们把在厦门的工作生活分享给更多台胞。”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起点处,各支队伍整装待发。东南网记者 李霖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两支队伍齐齐冲线,战况激烈。东南网记者 李霖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比赛在风景秀美的龙舟池举办。东南网记者 李霖 摄

​厦门集美:看龙舟赏民俗 龙舟文化节配套活动丰富多彩

即时 | 2023-06-04 14:21

居民热情参与包粽子大赛。(东南网记者 李霖 摄)

东南网6月3日报道(记者 李霖)6月3日,2023海峡两岸(集美)龙舟文化节暨第十六届“嘉庚杯”“敬贤杯”海峡两岸龙舟赛在厦门集美龙舟池开幕。龙舟池上鏖战激烈,位于龙舟池南岸的南堤公园,丰富多彩的配套活动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的踊跃参与。

技艺高超、造型精美的木偶戏表演,富有原创性及趣味性的芗剧表演唱,幽默风趣又接地气的答嘴鼓……当天,闽南曲艺专场热闹上演,集美当地文艺工作者们登场纷纷登台献艺,用精彩的演出描绘多彩闽南,讲述嘉庚精神,献礼党的二十大。

与此同时,一旁的旱地龙舟比赛、童心绘端午、包粽子大赛、龙舟游园会等丰富活动也在火热开展中,让市民游客提前感受了一把端午节的独特魅力,品味到浓厚的传统文化气息。

浔江社区居民黄女士带着婆婆和女儿一起来参加包粽子大赛,一家人互帮互助、其乐融融。“这个活动挺有意义的,除了看划龙舟比赛,还能感受这些传统的文化。”端午节将近,黄女士说,往年都是婆婆一个人包粽子,今年希望一家人都参与进来。

据悉,为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端午文化、龙舟文化内涵,本届龙舟文化节在保留原有端午龙舟特色民俗活动的基础上,设置风雅端午、童趣端午、民俗端午、潮玩端午四大主题,让更多市民群众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体验龙舟运动、传承龙舟精神,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激发爱国热情。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老师现场指导小朋友捏泥人(东南网记者 李霖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闽南曲艺专场现场,图为芗剧表演唱(东南网记者 李霖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闽南曲艺专场现场,图为答嘴鼓表演(东南网记者 李霖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旱地赛龙舟趣味欢乐多(东南网记者 李霖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市民游客争相体验“捶丸”(东南网记者 李霖 摄)

第十八届集美(端午)诗歌节开幕 线上线下打造“诗意集美”

即时 | 2023-06-04 14:18

第十八届集美(端午)诗歌节诗歌诵读快闪活动在集美集影视文创园举办。(东南网记者 李霖 摄)

东南网6月3日报道(记者 李霖 李奇 通讯员 王明瀚)3日下午,“去有诗的地方看海”第十八届集美(端午)诗歌节在集美集影视文创园举办,来自全省各地的近百位诗人、文学爱好者汇聚一堂,歌咏美好生活,分享创作感悟,挖掘人文集美的诗意之美。

“一百年后,仍有源源不断的海浪、海风、海鸟走到这里,为一片蓝色琴音,书写集美辽阔与宽广……”下午两点半,别具创意的诗歌诵读快闪在集美集影视文创园门口拉开序幕。朗诵爱好者们从园区的各个角落款款走出,通过声情并茂的诵读,带领现场嘉宾领略诗歌文化魅力,感受弥漫的诗意氛围。

快闪活动结束后,“诗润学村”诗歌沙龙随即展开,诗人们齐聚一堂、畅谈诗歌,分享创作历程、经验。“我从事诗歌创作已经几十年了,小学时学写古诗词,高中毕业爱上了新诗,诗歌不仅影响了我的生活,也成就了我不一样的人生。”诗人涂映雪说,“从诗歌情节上说不仅仅是热爱,更多的是一种感恩。”

作为海峡两岸(集美)龙舟文化节的重要配套活动之一,集美(端午)诗歌节已连续举办十七届。近年来,在福建省作家协会、厦门市作家协会的大力支持推动下,已成为一项厦门乃至全省的文学品牌活动。

本届诗歌节以“去有诗的地方看海”为主题,更加突出集美主题,结合陈嘉庚先生创办集美学校110周年、集美学村命名100周年,围绕两岸融合发展,聚焦闽台习俗,注重展现集美人文风貌。除了有诗歌诵读快闪、主题沙龙,活动还组织围炉诵诗、参观采风等丰富内容,活动邀请省作协、省直、福建各地市作协诗人代表齐聚集美。

据悉,本届诗歌节共收到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70位诗人400余首诗作。主办方从中挑选出70首优秀作品,在龙舟池畔设置“集美诗歌墙”展示,吸引市民游客共襄诗歌盛会。此外,还通过新媒体平台发起话题,发动诗人互动,线上线下打造“诗意集美”热点,树立起福建诗歌端午品牌。

本届诗歌节由福建省作家协会、集美区委宣传部、厦门市作家协会、集美区文联主办,集美区作家协会、集美区融媒体中心承办,《集美风》杂志社、集美大学教工朗诵演讲协会、华侨大学初醒文学社、集美集影视文创园协办。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诗歌诵读快闪活动现场(东南网记者 李霖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诗歌诵读快闪活动现场(东南网记者 李霖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诗润学村”诗歌沙龙现场(东南网记者 李霖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龙舟池畔的“集美诗歌墙”(东南网记者 李霖 摄)

海峡两岸(集美)龙舟文化节今天上午9点拉开大幕

即时 | 2023-06-03 09:35

龙舟竞渡 共叙两岸情谊!海峡两岸(集美)龙舟文化节今天上午9点拉开大幕

两岸龙舟健儿积极备战

东南网6月3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康泽辉 吴舒远/文 沈威/图)鼓点催发,龙舟竞渡,提桨劈浪,奋勇争先!

今天上午9点,备受瞩目的2023海峡两岸(集美)龙舟文化节暨第十六届“嘉庚杯”“敬贤杯”海峡两岸龙舟赛、第八届中国龙舟拔河公开赛将在集美龙舟池上鸣鼓开桨。

作为今年海峡论坛配套活动,2023海峡两岸(集美)龙舟文化节暨第十六届“嘉庚杯”“敬贤杯”海峡两岸龙舟赛、第八届中国龙舟拔河公开赛为期两天,精彩纷呈。

以“两岸一家过端午,百年学村赛龙舟”为主题,本届龙舟文化节活动旨在深入挖掘集美的嘉庚精神及华侨文化、学村文化、闽南文化等“一精神三文化”内涵,聚焦传统文化焕新、品牌文旅体验打造以及两岸青年融合,进一步推动集美中央活力区建设,在传承创新中持续擦亮集美龙舟文化节这块“金字招牌”。

约500名台胞参赛 近半首次登“陆”

一池龙舟水,浓浓两岸情。

作为两岸同根同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嘉庚杯”“敬贤杯”海峡两岸龙舟赛起源于陈嘉庚先生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凝聚各方力量的龙舟赛事。2017年正式纳入海峡论坛,赛事现已成为集美的一张亮丽城市名片,更是密切海峡两岸民众血脉联系、增进两岸同胞文化认同的重要平台。

本届龙舟赛再度彰显浓浓两岸特色,吸引两岸参赛队伍47支,其中台湾队伍就有19支(含大陆台胞队伍2支),共有约500名台胞报名参赛。来自台湾的报名选手中,超过半数是青少年,近半台胞选手首次登“陆”。台湾选手覆盖了社会组、青少年组等各组别,将在龙舟直道竞速、龙舟拔河等项目中亮相。

昨日上午,导报记者在龙舟池畔见到了前来训练的台胞选手。他们磨拳擦掌、信心十足。

台南高级海事水产职业学校龙舟队来了24名选手。“众人齐心协力划龙舟,为同一个目标奋斗的感觉特别好。”选手蔡明融告诉导报记者。和不少队员一样,蔡明融也是第一次来到大陆,集美优美的环境,还有斑马线前车辆礼让行人的文明行为都给小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是台北霞海城隍男子龙舟队,第三次来集美“走亲戚”。“台北霞海城隍庙是集美后溪霞城城隍庙的分炉,我们一到集美就先去后溪祖庙祭拜。”带队教练陈雨霖介绍,这回他们共派出25名队员,主要由热爱龙舟运动的社会青年组成,约三分一的队员首次登“陆”。陈雨霖还从台湾带来了纸艺龙舟文创作品送给大陆的朋友,“希望通过赛事切磋,增强两岸文化体育交流”。

此外,本届龙舟赛延续两岸龙舟裁判合作、交流、共同执裁,邀请4名台湾裁判参与,彰显集美龙舟赛沟通两岸的特色。

活动精彩纷呈市民不容错过

根据赛事安排,今天上午将举行200米直道赛,下午举行500米直道赛。

4日上午9:00-10:40举行“嘉庚杯”“敬贤杯”总决赛,上午11:00-11:30举行颁奖典礼,下午2:00-6:30举行第八届中国龙舟拔河公开赛。

除了激烈的龙舟比赛,形式多样的龙舟文化节系列活动同样精彩纷呈。

本届龙舟文化节将继续聚焦两岸同根同源的龙舟文化,进一步突出活动的趣味性及全民参与性,运用全新思路提升集美文旅经济“附加值”,让民众更好地感受集美区“一精神三文化”丰厚人文底蕴,弘扬端午文化、龙舟文化、爱国精神。

活动期间将举办海峡两岸(集美)端午文化论坛、集美(端午)诗歌节等,邀请两岸青年才俊“以文会友”,进一步挖掘百年学村积淀的厚重文化和精神内涵,促进两岸文化交流与传承。

今明两日,龙舟池南岸草地及舞台,将开展风雅端午、童趣端午、民俗端午、潮玩端午四大主题活动,如旱地龙舟比赛、童心绘端午、包粽子大赛、闽南曲艺专场、龙舟游园会、龙舟文化奇妙夜等,让更多市民体验龙舟文化、传承龙舟精神。

本次活动还将在“天下集美”视频号、“看见集美”抖音号上同步直播。

海峡两岸龙舟赛今日开桨 来集美看两岸选手飞舟竞渡

即时 | 2023-06-03 09:35

47支队伍全部到位,海峡两岸龙舟赛今日开桨

来集美看两岸选手飞舟竞渡

厦门日报讯(记者 应洁)集美龙舟池进入一年一度的“龙舟赛时间”。6月3日-4日,2023海峡两岸(集美)龙舟文化节暨第十六届“嘉庚杯”“敬贤杯”海峡两岸龙舟赛、第八届中国龙舟拔河公开赛举行。昨日,台湾地区19支队伍(含大陆台胞2支)和大陆的28支龙舟队已全部到位,分时段在龙舟池进行场地适应训练,为今明两日的劈波斩浪做最后的预热。

今年的龙舟文化节以“两岸一家过端午、百年学村赛龙舟”为主题,活动主要包括第十六届“嘉庚杯”“敬贤杯”海峡两岸龙舟赛、第八届中国龙舟拔河公开赛,以及集美(端午)诗歌节、童心绘端午、包粽子大赛、龙舟游园会等系列文化活动,打造精彩的“龙舟文化盛宴”。

【特写】

台湾地区队伍:

分享纸艺龙舟

丰富文化体验

“我们来集美比赛过很多次了,每次来都有不一样的感觉!”台北霞海城隍庙龙舟队教练陈雨霖说,这次来除了参加龙舟赛,还有个很重要的行程,就是去台北霞海城隍庙的祖庙——位于集美后溪的霞城城隍庙,“已经三年多没回来了,我们一下飞机就搭车去后溪,祖庙那边非常热情地接待我们。”

陈雨霖说,这几年,随着龙舟传统文化的推广,在台湾地区有越来越多年轻人喜欢上龙舟这项运动,“我们的队员从十七八岁到60岁的都有,大部分都不是专业选手,大家出于对龙舟的热爱聚在一起。”陈雨霖说,这次来集美比赛完,马上回台湾还有一场比赛,可见两岸对龙舟传统的重视和传承。

这次来,他还专程带来了宝岛的龙舟文创产品——纸艺龙舟。“这些做龙舟的纸都是防水的,由台湾纸艺设计师洪新富设计,很适合孩子和家长一起动手、一起体验龙舟文化。我们专门带了一批这样的纸艺龙舟伴手礼过来,希望送给热爱龙舟的好朋友。”(记者 应洁

【提醒】

龙舟池周边道路将实行交通管制

建议绿色出行 请您文明观赛

厦门日报讯 (记者 应洁 林钦圣 通讯员 江安娜)2023海峡两岸(集美)龙舟文化节暨第十六届“嘉庚杯”“敬贤杯”海峡两岸龙舟赛、第八届中国龙舟拔河公开赛期间,龙舟池周边道路将实行交通管制,主办方呼吁市民游客尽量绿色出行。

根据市公安交通管理局近日发布的通告,为确保龙舟赛现场及周边道路交通安全、畅通,将于6月3日、4日每日7:30至18:30对集美区部分路段采取交通限行措施。厦门公交集团将临时调整13条公交线路的线路走向。

主办方提醒,活动期间,道路交通繁忙,建议市民朋友尽可能选择乘坐地铁、公交车、自行车或步行等出行方式,减轻停车压力。

集美区委文明办将在活动期间开展“两岸龙舟竞渡 我与文明同行”文明倡导宣传活动,倡议市民朋友做文明秩序的自觉守护者、做自身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做绿色出行的积极倡导者、做垃圾分类的主动践行者,并发起“我为文明点赞”打卡活动,只要您将自己在龙舟池赛场做的一件文明好事上传至朋友圈,带上话题“两岸龙舟竞渡 我与文明同行”,集齐18个赞,就可到龙舟池周边礼品兑换点领取清凉礼品。

这些道路将进行交通管制

鳌园路、嘉庚路、龙船路全段以及尚南路嘉庚路路口至鳌园路路口段双向封闭,禁止社会车辆驶入;

浔江路鳌园路路口至集源路路口段、石鼓路鳌园路路口至集源路路口段单向封闭,允许车辆由南向北通行;

“十里长堤”周边将视情对高集海堤双向通行车辆采取交通限行措施,限行后,禁止社会车辆驶入。

这13条公交线路临时调整

397路:减停龙舟池、集美学村。

694路:往阳光小镇方向增停集美区政府(集源路),减停机械工程学院、石鼓路、财经学院。

901路、923路、929路、M19路:增停集美实验幼儿园、集美税务、集美北海湾,减停财经学院、石鼓路、机械工程学院、龙舟池、集美学村。

903路、921路、922路、961路:增停集美区政府(集源路)、集美学村2(往嘉庚、诚毅技术学校、西柯),减停财经学院、石鼓路、机械工程学院、集美学村(往嘉庚、诚毅技术学校、西柯)。

905路:增停悦海园、集美北海湾,减停集美税务、集美实验幼儿园、财经学院、石鼓路、机械工程学院、龙舟池。

959路:增停集美区政府(集源路),减停财经学院、石鼓路、机械工程学院、集美学村(往东安)。

M27路:减停龙舟池、集美学村。

【赛事预告】

●6月3日        

上午9:30-12:00 200米直道赛

下午2:30-5:15 500米直道赛

●6月4日        

上午9:00-9:42 各组别500米直道赛决赛

上午10:15-10:22 “嘉庚杯”“敬贤杯”总决赛

上午11:00-11:30 颁奖典礼

下午2:00-6:30 第八届中国龙舟拔河公开赛

【文化活动】

●第18届集美(端午)诗歌节

时间:6月3日-4日上午9:30-11:30、下午3:00-5:30

地点:集美集影视文创园

●童心绘端午

时间:6月3日

下午2:30-5:30

地点:龙舟池南岸草地

●旱地龙舟比赛

时间:6月3日-4日上午9:30-11:30、下午3:00-5:30

地点:龙舟池南岸

●包粽子大赛

时间:6月3日-4日上午9:30-11:30、下午3:00-5:30

地点:龙舟池南岸

●闽南曲艺专场

时间:6月3日-4日上午9:30-11:30

地点:龙舟池南岸舞台

●“我们的节日·端午”潮玩龙舟游园会

时间:6月3日-4日上午9:30-11:30、下午4:30-7:30

地点:龙舟池南岸

●龙舟文化奇妙夜

时间:6月3日-4日下午4:30-7:30

地点:龙舟池南岸

直播预告

本次龙舟文化节活动将在人民网、新华社现场云、新浪网、央广网、央视看台海、凤凰秀等平台,以及“天下集美”视频号、“看见集美”抖音号等进行线上直播。

【厦门天气】

今天多云、有雷阵雨、局部地区大雨、26℃~31℃

明天多云、有雷阵雨、25℃~32℃

后天多云、局部地区有雷阵雨、25℃~33℃

(数据来源:厦门气象微信公众号)

海洋预报

■ 高潮时:11时15分

■ 低潮时:05时23分和17时43分

■ 表层水温:26.0℃至28.5℃

■ 厦门岛南部海域浪高:

0.4米 至 0.8米 小到轻浪

厦门海洋环境预报台发布

2023海峡两岸(集美)龙舟文化节将于6月3日-4日举行

即时 | 2023-06-01 22:33


周末来集美看龙舟赛逛游园会

2023海峡两岸(集美)龙舟文化节将于6月3日-4日举行

海峡两岸龙舟赛资料图(林志杰).jpg

图:海峡两岸龙舟赛资料图。(林志杰 摄)

吸引两岸选手争相参与的龙舟竞速、龙舟拔河赛,充满“文艺范”的诗歌节、文化论坛,极具互动性的包粽子大赛、潮玩游园会……这些精彩好玩的活动,很快将在集美龙舟池畔与市民游客见面。

作为今年海峡论坛配套活动之一,2023海峡两岸(集美)龙舟文化节将于6月3日至6月4日举办,龙舟文化节活动主要包括第十六届“嘉庚杯”“敬贤杯”海峡两岸龙舟赛、第八届中国龙舟拔河公开赛等。

本届龙舟文化节活动以“两岸一家过端午,百年学村赛龙舟”为主题,旨在深入挖掘集美的嘉庚精神及华侨文化、学村文化、闽南文化等“一精神三文化”内涵,聚焦传统文化焕新、品牌文旅体验打造以及两岸青年融合,进一步推动集美中央活力区建设,在传承创新中持续擦亮集美龙舟文化节这块“金字招牌”。

传承嘉庚精神 彰显两岸特色

龙舟是两岸同根同源的传统文化。“嘉庚杯”“敬贤杯”海峡两岸龙舟赛起源于陈嘉庚先生在家乡创办的龙舟赛,自2017年正式纳入海峡论坛,现已成为集美的一张亮丽城市名片,更是密切海峡两岸民众血脉联系、增进两岸同胞文化认同的重要平台。

“嘉庚先生生前非常热爱龙舟运动,他1950年回国定居后,在集美生活了11年,其间集美连续举办了十一届龙舟赛,其中有7年嘉庚先生亲自参加,端午期间,只要没有外出开会,他都会亲自主持、颁奖,集美的首个龙舟竞赛办法也是嘉庚先生制订的。”集美学校委员会副主任张志方介绍,嘉庚先生亲自制订比赛办法、拨专款修建龙舟池、购买比赛用船,让集美龙舟赛从民间自发活动走向规范化、现代化,对龙舟作为竞技运动的传承创新起到了强大的引领作用。

今年是陈嘉庚先生创办集美学校110周年、集美学村命名100周年,通过举办龙舟文化节,嘉庚精神、传统文化元素和两岸交流特色尤其是两岸青年间的互动交流得到进一步彰显。

据介绍,本届龙舟赛共吸引两岸参赛队伍48支,其中台湾队伍就有19支(含大陆台胞队伍2支),共有约500名台胞报名参赛。来自台湾的报名选手中,有260多名、超过半数是青少年,台湾选手覆盖了社会组、青少年组等各组别,全面参与龙舟直道竞速、龙舟拔河等项目。此外,本届龙舟赛延续两岸龙舟裁判合作、交流、共同执裁,邀请4名台湾裁判参与,彰显集美龙舟赛沟通两岸的特色。

聚焦文旅融合 丰富龙舟体验

除了激动人心的龙舟比赛,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龙舟文化节系列活动将在活动期间陆续登场。集美区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吴吉堂介绍,本届龙舟文化节将继续聚焦两岸同根同源的龙舟文化,进一步突出活动的趣味性及全民参与性,运用全新思路提升集美文旅经济“附加值”,让民众更好地感受集美区“一精神三文化”丰厚人文底蕴,弘扬端午文化、龙舟文化、爱国精神。

人文集美深厚的人文底蕴、优秀的学村资源和青春气质,以及对台研学的优质体验课程,吸引着源源不断的两岸青年。活动期间将举办海峡两岸(集美)端午文化论坛、集美(端午)诗歌节等,邀请两岸青年才俊“以文会友”,进一步挖掘百年学村积淀的厚重文化和精神内涵,促进两岸文化交流与传承,让学村文化焕发出新时代的魅力和风采。

集美端午龙舟赛是福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今年的龙舟赛将突出非遗文化的传承。在保留原有端午龙舟特色民俗活动的基础上,今年的龙舟文化节设置风雅端午、童趣端午、民俗端午、潮玩端午四大主题,通过旱地龙舟比赛、童心绘端午、包粽子大赛、闽南曲艺专场、龙舟游园会、龙舟文化奇妙夜等活动,让更多市民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体验龙舟运动、传承龙舟精神。

为了进一步提升体验龙舟文化节的“打卡”吸引力,今年,文化节还将与距离龙舟池不远的网红胜地“十里长堤”等进行联动,打造吃喝玩乐一条龙的文化旅游体验路线。(记者 应洁 林小芬 来源:集美报)

赛事预告

  


  


​2023海峡两岸(集美)龙舟文化节下周末将在厦门集美举办

即时 | 2023-05-24 19:55

5月24日上午,2023海峡两岸(集美)龙舟文化节暨第十六届“嘉庚杯”“敬贤杯”海峡两岸龙舟赛新闻发布会举办。(东南网记者 李霖 摄)

东南网5月24日报道(记者 李霖)6月3日-4日,2023海峡两岸(集美)龙舟文化节暨第十六届“嘉庚杯”“敬贤杯”海峡两岸龙舟赛、第八届中国龙舟拔河公开赛(以下简称“龙舟文化节活动”)将在厦门集美举办。

记者在24日上午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本届龙舟文化节活动以“两岸一家过端午,百年学村赛龙舟”为主题,主要包括第十六届“嘉庚杯”“敬贤杯”海峡两岸龙舟赛、第八届中国龙舟拔河公开赛以及系列文化活动,深入挖掘集美“一精神三文化”内涵,将传统端午习俗与主题文旅相结合,聚焦传统文化焕新、品牌文旅体验打造以及两岸青年融合,在传承创新中进一步提升集美龙舟文化节品牌力量,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全新生命力。

本届龙舟文化节活动由中国龙舟协会、政协厦门市委员会、福建省体育局主办,厦门市集美区人民政府、厦门市体育局、厦门市集美学校委员会、厦门广电集团承办,福建省金门同胞联谊会协办。

两岸48支队伍齐聚赛龙舟

19支台湾队伍、4名台湾裁判参与

“嘉庚杯”“敬贤杯”海峡两岸龙舟赛起源于陈嘉庚先生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凝聚各方力量的龙舟赛事。赛事于2017年正式纳入海峡论坛,已成为集美区的城市名片,更是密切海峡两岸民众血脉联系、增进两岸同胞文化认同的重要平台。

本届赛事将于6月3日鸣锣开赛。开幕当天举行200米、500米直道赛,6月4日上午将举行“嘉庚杯”“敬贤杯”总决赛。赛事共设4个组别:社会男子组、青少年男子组、社会女子组、青少年女子组,参赛队伍共48支,其中大陆29支、台湾19支(含大陆台胞2支),共有约500名台胞参与赛事。此外,本届龙舟赛延续两岸龙舟裁判合作、交流、共同执裁,特邀4名台湾裁判参与,彰显集美龙舟赛沟通两岸的特色。

此外,第八届中国龙舟拔河公开赛将于6月4日下午举行。据悉,“龙舟拔河”是在陆上拔河基础上延伸出来的一项水上竞赛项目,对抗过程极具观赏性。2014年,在中国龙舟协会的指导下,首届中国龙舟拔河公开赛落户集美龙舟池,开创了龙舟拔河正式竞赛项目的先河。此后集美成为唯一持续举办龙舟拔河竞赛的赛区,为这个项目的发展和延续打上了“嘉庚”印记。今年,共有12支队伍参与该项赛事角逐,其中台湾地区队伍2支。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2022海峡两岸赛龙舟活动(资料图 东南网记者 李霖 摄)

打造多彩龙舟文化盛会

突出趣味性、参与性 提升集美文旅经济“附加值”

除了激动人心的龙舟比赛,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龙舟文化节系列活动也将同期登场。作为集美文旅品牌的重要载体,本届龙舟文化节将继续聚焦两岸同根同源的龙舟文化,进一步突出活动的趣味性及全民参与性,运用全新思路提升集美文旅经济“附加值”,呈现一场端午民俗文化盛会,让民众更好地感受集美区“一精神三文化”丰厚人文底蕴,弘扬端午文化、龙舟文化、爱国精神,承载两岸同胞浓浓的传统文化情怀。

在保留原有端午龙舟特色民俗活动的基础上,本年度龙舟文化节系列活动设置风雅端午、童趣端午、民俗端午、潮玩端午四大主题,通过旱地龙舟比赛、童心绘端午、包粽子大赛、闽南曲艺专场、龙舟游园会、龙舟文化奇妙夜等活动,让更多群众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体验龙舟运动、传承龙舟精神,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激发爱国热情。

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1月至4月,与龙舟池一路之隔的网红景点“十里长堤”人流量突破150万,五一假期期间更有18.6万人到此打卡。依托龙舟文化节,集美区将把龙舟池、十里长堤、南堤公园等周边景点串联起来,打造集美最靓丽的一道风景线。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2022年龙舟游园会现场,工作人员为游客绑五彩绳。(资料图 东南网记者 李霖 摄)

百年学村以文会友

绵延嘉庚精神 打造诗意集美

时值陈嘉庚先生创办集美学校110周年、集美学村命名100周年之际,龙舟文化节活动将融合龙舟文化、学村文化、闽南文化,以及集美中央活力区的新时代发展内涵,厚植文化沃土,发挥闽台关系在两岸关系中的重要作用,突出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与爱国情怀,注重与大众,尤其是与两岸青年群体的互动。

在龙舟赛事竞技之外,文化节还举办海峡两岸(集美)端午文化论坛、集美(端午)诗歌节等,邀请两岸青年才俊“以文会友”,进一步挖掘百年学村积淀的厚重文化和精神内涵,让学村文化焕发出新时代的魅力和风采,同时弘扬学村文化特色品牌,促进两岸文化交流与传承,推进两岸融合蓬勃发展。

据悉,今年集美(端午)诗歌节以“去有诗的地方看海”为主题,围绕两岸融合发展,聚焦闽台习俗,展现人文集美风貌。截至目前,诗歌节共征集了来自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约270位诗人的400多首诗歌,届时将举办主题沙龙、围读颂诗等丰富活动,也将继续设置诗歌墙,在新媒体平台发起话题互动,线上线下打造诗意集美。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