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届海峡两岸文博会

8月4日,第十四届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简称“海峡两岸文博会”)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开展。本届海峡两岸文博会展览展示面积达10万平方米,展位数4200个,由数字文旅馆、智创生活馆、潮起东方馆、跨界潮玩馆和IN LIFE厦门潮·生活馆五大主题馆组成。

 资  讯 

第十四届海峡两岸文博会昨日闭幕

即时 | 2023-08-08 08:37

12万人次共享文化创意盛宴

第十四届海峡两岸文博会昨日闭幕

规模空前

●展位数4200个,总展览面积10万平方米,是迄今规模最大的一届

●参展企业2327家,台湾地区展位数883个,同比增长48%

成果丰硕

●签约文化和旅游投资项目77个,总签约额281.106亿元

●现场交易额28.33亿元;大会期间总参观人数达12万人次

厦门日报讯(记者 邬秀君)昨日,第十四届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海峡两岸文博会”)在厦门圆满落下帷幕。本届海峡两岸文博会突出文旅融合特色,大力推进两岸交流、交往、交易,从展览内容、配套活动、交易功能、服务模式、宣传报道等方面加强创新,兼顾服务两岸文化产业和推动厦门及两岸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本届海峡两岸文博会总展览面积10万平方米,比上一届增加3.2万平方米,是迄今为止展览规模最大的一届,展位数4200个,参展企业2327家,台湾地区展位数883个,比上一届增加287个,同比增长48%。本届海峡两岸文博会注重文旅产业发展实效,举办交流研讨、项目对接等近50项活动,近40位嘉宾在“海峡创新大会”系列论坛分享智慧。大会期间,签约文化和旅游投资项目77个,总签约额281.106亿元;现场交易额28.33亿元;大会期间总参观人数达12万人次。本届海峡两岸文博会共吸引71家海内外媒体340名记者聚焦展会盛况,刊播报道856篇。

本届海峡两岸文博会紧扣“一脉传承·创意未来”主题,亮点纷呈。

两岸携手,推动文化传承发展。共设置8个台湾地区主题馆,台湾地区九县九市企业参展,是目前参展台湾机构数量最多、比例最高的两岸盛会。

创新发展,文旅融合汇聚精彩。聚焦省市文化旅游发展及文旅产业项目对接,设立主题馆,突出展示各省区市文化产业发展最新成果、优质项目和拳头产品。

数字赋能,尽显文旅科技繁荣。首次设立5000平方米数字文旅主题馆,全方位展示两岸数字文化产业最新技术、最新创意和最新成果,彰显文化数字化战略的光明前景,助力全国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展赛带产,传统文化守正创新。深耕两岸文化传承,挖掘并展示两岸传统文化工艺发展及创新,展现传统文化在新时代、新科技下迸发出的新活力。

购销两旺,民众共享交流成果。围绕丰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主题,策划组织主题展览和系列活动,推动展览现场购销两旺。

务实招商,项目对接成效斐然。举办文化产业相关会议、论坛、洽谈、签约、创意大赛等活动,开幕当天,一批重要产业项目现场签约落地厦门。

专家云集,大咖共话产业趋势。打造“2023数字文旅论坛”“文商旅创新发展论坛”“创新生活与数字文旅投融大会”等活动。

两岸传播,媒体矩阵高度聚焦。其中,厦门市文旅局首次联动六区同步推出融媒体直播探店,台青直播逛展更是成为报道亮色。

“在厦有礼”厦门文旅产品亮相海峡两岸文博会

即时 | 2023-08-05 10:38

巧妙融合厦门地标建筑、城市风貌等元素的文创产品(主办方供图)

东南网8月5日讯(记者 卢超颖)8月4日,第十四届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简称“海峡两岸文博会”)在厦门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开展。厦门市文化和旅游局在海峡两岸文博会主场馆设立“在厦有礼-厦门文旅优品”展区,展示厦门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的文创发展成果,将一系列精彩的文创产品呈现给现场的嘉宾和观众。

“在厦有礼”是基于厦门文旅优品共创计划而诞生的厦门城市品牌传播项目,开展文旅产品IP打造,建设文旅优品集合店,形成富有鲜明厦门城市IP特色的文旅产品系列。走进“在厦有礼-厦门文旅优品”展区,有以手工水泥花砖、白鹭、三角梅为具象元素设计的花砖礼盒,集时代雅趣与古典气韵于一身的厦门高粱酒,巧妙融合厦门地标建筑、城市风貌等元素的文化书签和象棋等各式各样的文创特色产品。

还未走进展区,一股来自海上花园的淡淡“花香”便会扑鼻而来,这一股芬香源自于展区内的厦门气质香氛产品。设计师将厦门特色街巷融入香挂、香插、香膏、扩香、香水等6款形状造型各异的香氛产品中,展现独具魅力的厦门气质。厦门的古厝老街最为喜人,生活的气息与市井的浪漫在街巷中交织弥漫。在展区中,可以闻得到白鹭洲路上日落海堤的茶香、升平路上夏日骑楼老街的花香,以及鼓浪屿沿海小屋窗台上薄荷尤加利的清冽香气。

除了琳琅满目的文创产品展览,在“在厦有礼-厦门文旅优品”展区的另一角也总是人头攒动。原来这里放置着本次展览的“网红展品”——火龙果椰椰口味的“芭比冰淇淋”。这款由产自厦门翔安大宅的火龙果肉打造而成的夏日冰凉甜品,味道酸甜可口,已然成为这个夏日绝佳的“避暑神器”,在展区现场供不应求。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在厦有礼-厦门文旅优品”展区(主办方供图)

值得一提的是,厦门文旅融媒体也进驻本届海峡两岸文博会首次开设的数字文旅馆,并在“在厦有礼-厦门文旅优品”展区设置3D虚拟直播间,于8月4日至5日连续直播两天。直播间采用3D呈现、VR展示等多种新媒体的技术,邀请全国不同省市、福建省各地市、厦门市及六区相关单位及企业嘉宾大咖,通过线上互动、文创产品展示、主持人探馆等,为广大展商和观众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文旅科技新体验。通过直播让更多市民和游客感受厦门文旅产品的缤纷多彩,让闽南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传得更远”。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8月4日的直播中邀请了来自福建省级和部分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福建省艺术馆及福建省九地市展区的相关嘉宾为观众介绍非遗文化传承及各类闽南传统文化在此次展会中的参展亮点。接下来,全国知名的数字科技企业、海峡两岸青年文创沙龙等相关嘉宾也将来到直播间,就数字文化产业相关政策进行解读交流。外场主持人还将带着观众走进本届海峡两岸文博会的现场,深入了解数字科技赋能文旅发展、传承传播闽南特色文化等相关内容。

“我们期待通过展区的完整呈现和文旅融合的方式,把厦门作为著名侨乡和闽南文化发源地,以及中外文化交融并蓄、开放包容的多面性,以文创的形式带给来自五湖四海的展商和观众。”海峡两岸文博会“文创厦门·在厦有礼”展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在让闽南文化“传得远”的同时,两岸的朋友可以一同开发闽南文化,持续打造具有厦门特色、厦门风格及厦门气派的独特城市IP。

海峡创新大会“2023数字文旅论坛”在厦门举行

即时 | 2023-08-04 22:36

2023数字文旅论坛在厦举办(东南网记者 邹玒 摄)

东南网8月4日讯(记者 夏菁 邹玒)8月4日下午,第十四届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海峡创新大会“2023数字文旅论坛”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百度、云从科技、科大讯飞、上海特赞等数字技术和文旅运营企业代表人受邀发表主题演讲,集聚行业智慧,分享技术实践、交流成功案例、探讨数字文旅未来 。

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副司长傅瀚霄发表致辞并指出,近年来,数字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广泛应用,数字化已成为文旅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和强大引擎,极大拓展了文旅产业的发展空间。他提到,要抓住新形势、新机遇,拥抱新技术,拓展新场景,开辟新赛道,塑造新优势,不断推动数字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百度副总裁阮瑜以“文旅元宇宙:虚拟与现实的无限可能”为主题,指出以数字为核心科技的元宇宙体系将打破时空界限,并通过沉浸式体验、游戏化社交等方式促进线上下互动交流,拓宽文旅行业业务场景,实现虚拟与现实相互交融的去中心化场景,从而赋能文旅数字经济建设,推动文旅业进入全新的时代。

云从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张立发表了“人机协同开启文旅AI新时代”主题分享,人机协同技术范式将带来新的交互方式、新的知识生成和效率提升等正向效果,能有效驱动机器认知能力实现跨越式跃迁。艺术鉴赏与创作、智能对话、数字人、AI大模型将为文旅产业发展带来跨越式的应用。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消费者云平台副总裁任慧娟就“人工智能赋能文旅新体验”切入,指出目前文旅行业年轻化、内容化、数字化的趋势,亟待探索大数据精细化运营、虚拟现实技术等新型领域,通过融合5G、物联网、元宇宙、交互技术、游戏引擎等多种创新能力为文旅产业数字化提速,从而实现产业数智化转型。

特赞科技Tezign创始人及CEO、同济大学设计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博士生导师范凌表示,当代社会创意内容无处不在,并逐渐成为链接品牌与消费之间的关键媒介。他通过提取“元数据、标签、素材、内容、创作者”五大要素,构建了“创意内容的计算模型”,并指出AI实现创意的可能性。

上海超自然文化科技有限公司(MANA丨全球新媒体艺术产业及媒体平台)董事长张庆红从新媒体艺术视角出发,探讨了AI时代下的艺术赋能与产业协同。形式反叛、权力批判、技术纠缠。他指出,人工智能将为城市空间、节会展演等艺术创作场景带来更多惊喜与可能。

光禹莱特数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汪栋杰分享了在新业态、新场景、新机会的社会背景下,对复合化文旅空间的打造与数字艺术赋能的思考。他表示,通过加强以沉浸体验为核心的场景创新和跨界合作,赋予目的地文化消费与旅游消费属性,以优质产品内容将汇聚优质消费客群。

元境生生(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萌从游戏产业出发,指出云游戏技术是元宇宙的体验的基础支撑,并可通过实景还原、超现实互动、低门槛跨端传播、个性化虚拟形象等应用特色,以丰富的场景化能力为文旅数字化升级。

闽宁协作谋发展 宁夏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对接会在厦举办

即时 | 2023-08-04 22:39

宁夏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对接会现场(东南网记者 卢超颖 摄)

东南网8月4日讯(记者 卢超颖 李奇)8月4日,宁夏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对接会在厦门举办,会议吸引了福建省及全国各地文化和旅游客商代表约100余人参加。

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产业发展处处长牛犇在致辞中表示,闽宁两地交流合作源远流长,是祖国东西部协作的典范。宁夏历史文化悠久,旅游资源丰富,产业发展势头强、市场机遇多、要素成本低。福建山海交融,人文荟萃,自然生态优越,环境清新宜人,是我国文化旅游大省,具有丰富的产业发展经验和优势,两地旅游资源差异性大、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巨大。希望本次对接会发挥海峡两岸文博会国家级展会优势,为供需双方对接搭建务实合作平台,不断增进两地文化旅游企业和投资机构相互了解,促进双方项目对接与合作。

会上,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携银川、石嘴山、吴忠、固原、中卫五市文旅局共同推出部分社会经济效益好的文化旅游招商项目,总投资近240亿元,涵盖了自驾营地、影视基地、智慧旅游、乡村旅游、研学旅游、红色小镇、文旅综合体等业态,部分项目负责人围绕重点项目进行了现场推介路演。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宁夏文化旅游产业(福建)促进中心”授牌仪式(主办方供图)

当天,活动现场还进行了“宁夏文化旅游产业(福建)促进中心”授牌仪式。该中心的成立,旨在进一步拓宽和加深宁夏文旅产业“走出去、请进来”的广度和深度,吸引福建当地优秀企业来宁投资置业。

本次活动由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自治区人民政府驻福建办事处共同主办,厦门市文化和旅游局协办,福建省宁夏商会(宁夏文化旅游产业〔福建〕促进中心)承办。

第十四届海峡两岸文博会集美区分会场活动精彩纷呈

即时 | 2023-08-04 22:39

第十四届海峡两岸文博会集美区维纳数字产业园分会场开幕式现场(东南网记者 李霖 摄)

东南网8月4日讯(记者 李霖)8月4日下午,第十四届海峡两岸文博会集美区维纳数字产业园分会场(以下简称为“文博会维纳分会场”)开幕式举办。以“艺术生活 智造赋能”为主题,该分会场举办多场艺术展览,签约系列文旅项目,为本届文博会增添一抹经典与潮流艺术碰撞而出的绚丽色彩。

厦门市文旅局一级调研员王业晖,集美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庄志辉等领导嘉宾出席开幕式。

据悉,文博会维纳分会场举办四场不同主题的艺术展览,包括漆艺新创艺术品展、现代潮流艺术展、当代青年艺术家文创作品及衍生品展、维纳婚纱摄影展,以及“两岸同源 圆梦中国”2023年厦门卡展暨数字艺术博览会,汇聚艺术、智造和数字化等多种不同艺术生态,展现“艺术、文化、文创”的集美魅力。展览将持续至9月5日。

其中,漆艺新创艺术品展囊括了汪天亮、苏国伟、汤志义、江琪荣、蔡勇清、蔡鹏宇等水墨漆画名家的80余幅经典作品,展现新时代漆画创作的多元面貌;现代潮流艺术展则展出数十位海内外当代潮流艺术家的近150幅优秀作品,还设置了艺术家分享会、现场签售活动等。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文博会维纳分会场开幕式现场,一批文旅项目集中签约。(东南网记者 李霖 摄)

开幕式上,厦门航空金雁酒店与厦门市元晟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年度战略服务合作协议;厦门国贸园博苑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与厦门市婚庆产业联合会签订厦门园博苑旅拍外景地共建合作协议;福州大学数字艺术研究所、宇码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与厦门市元晟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数字文创领域研发及运营&酷狗兄弟数字IP项目”战略合作协议。除了一批文旅项目集中签约,现场还举办了大漆艺术茶台新品发布会、酷狗兄弟数字IP上线发布会。

“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能把艺术品转化为文创,更贴近生活,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厦门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邓绍炳表示。当天发布的大漆艺术茶台就是以他的青绿山水画《海上花园》为蓝本,通过不同绘画语言的转化,实现了艺术品到文创产品的转变。

“我们的理念就是让艺术品走进千家万户。”厦门市婚庆产业联合会会长、维纳数字艺术产业园董事长郑明烈表示,现场签约的合作项目涵盖面广,除了拓宽展示销售传统渠道,还打造线上交易平台,挖掘艺术智造基础,传承国粹创新工艺,撬动更大的艺术品收藏品、衍生品销售市场,助力集美打造东南设计之都核心区。此外,其携手园博苑打造的旅拍基地预计将于今年年底投用,让更多人得以深入领略镜头之下美丽厦门、浪漫之岛的独特魅力。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现代潮流艺术展现场(东南网记者 李霖 摄)

集美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唐金富致辞表示,立足于集美文化特质与资源优势,集美区将文化创意与旅游产业纳入区重点发展的四大产业,同时推动文化与旅游、科技、金融等领域的融合发展。“我们希望能够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带动集美区艺术创造、数字文化以及艺术与科技、艺术与旅游的融合发展,激发城市文化创造力,促进文化繁荣发展,满足市民的美好生活。”唐金富说。

链接

文博会期间 集美区签约额预计将达5亿元

4日上午,第十四届海峡两岸文博会主会场重大文旅项目签约仪式现场,集美区与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签订“海峡两岸文化艺术品交易平台项目”,签约额0.5亿元。据悉,该项目将发挥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的平台优势,为文化艺术品及文旅项目的“版权化、数字化、资产化”和文化产权要素流转,以及文化艺术成果转化提供合法、合规的交易平台和流转通道,助力文化产业实体发展。

文博会期间,集美区意向签约项目还有福建动力澎湃户外装备有限公司的“澎湃运动体验项目”、厦门易播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易播星项目”、普普文化公司的“街舞潮流基地项目”、IOI厦门数字艺术产业园区项目。

据悉,本届海峡两岸文博会期间,集美区签约额预计将达5亿元。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漆艺新创艺术品展吸引不少市民到场观看(东南网记者 李霖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现代潮流艺术展现场(东南网记者 李霖 摄)

沉浸式感受“星星故乡” 宁夏风情亮相海峡两岸文博会

即时 | 2023-08-04 22:40

在会展中心C馆,别具风情的宁夏综合展区引人关注。(东南网记者 李奇 摄)

东南网8月4日讯(记者 卢超颖 李奇)8月4日,第十四届海峡两岸(厦门)文博会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开幕。

在会展中心C馆,别具风情的宁夏综合展区引人关注。贺兰公园、宁夏酒堡、大漠星空等“宁夏二十一景”主题元素扮靓宁夏展台,贺兰山东麓葡萄酒、星星故乡文创衍生品、宁夏枸杞、面塑等富有浓郁宁夏风情的文化产品一一呈现。不少观众驻足停留在展台前,品美酒美食,体验宁夏非遗,购买特色文创产品,“零距离”走进宁夏休闲旅游场景,沉浸式感受“星星故乡”的神奇魅力。

活动期间,宁夏文化和旅游厅专门举办文化和旅游产业项目对接会,推出部分社会经济效益好的文化旅游招商项目,项目负责人围绕重点项目进行了现场推介。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面塑等富有浓郁宁夏风情的文化产品,吸引了不少市民关注的目光。(东南网记者 李奇 摄)

为进一步拓宽和加深宁夏文旅产业“走出去、请进来”广度和深度,吸引福建当地优秀企业赴宁投资置业,博览会期间,宁夏文化和旅游厅依托福建省宁夏商会挂牌命名“宁夏文化旅游产业(福建)促进中心”,以此推动商协会机构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推动宁夏招商引资工作常态化进行、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本届博览会为期4天,继续秉承“一脉传承·创意未来”主题,充分展示新时代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新模式、新业态、新技术,此外,还将举办两岸文旅产业政企投资对接系列活动、第十届海峡两岸大学生文化创意论坛等一系列精彩纷呈的配套活动。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星星的故乡”有趣好玩的文创周边。(东南网记者 李奇 摄)

2023海峡两岸高校设计展在厦门举办

即时 | 2023-08-04 18:10

第十一届福建省高校艺术设计奖颁奖仪式(东南网记者 邹玒 摄)

东南网8月4日讯(记者 夏菁 邹玒)8月4日,由福建省教育厅、厦门市人民政府主办,厦门市教育局承办的“2023海峡两岸高校设计展”在厦门举办。

2023海峡两岸高校设计展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旨在引导广大师生通过丰富的艺术形式和设计手法,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在第十四届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现场,厦门大学、华侨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等34所高校设置了独立展区,同时设置“我和我身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展暨高校艺术设计奖联合展区,着力突出文化力、创新力、青年力,集中体现新时代青年学子主动担当作为、积极传承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面貌。

展会期间还举办了第十一届福建省高校艺术设计奖暨“我和我身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社会实践颁奖仪式、“海峡两岸青年文创沙龙”等活动。两岸高校师生及设计爱好者通过参展布展、沙龙分享、观展交流等形式,围绕文创设计赋能城市、创意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复兴与创新等话题,共探文创设计与文化传承。

据悉,本届福建省高校艺术设计奖共征集到美术、设计、数字动画三类参赛作品3181件,其中,教师组参赛作品460件,学生组参赛作品2721件,共评选出教师组和学生组获奖作品100件。

作为评审之一,厦门大学创意与创新学院院长秦俭为本届高校艺术设计奖的获奖作品进行综合点评。“这个大赛体现出年轻人身上的朝气,参赛者的创意思路非常丰富,设计方法、设计内容、主题诠释等也越来越多元化。”秦俭在肯定参赛作品的同时,也建议未来参赛者可在作品叙事上能有更深入的思考和挖掘,要有批判性思维,彰显个人对事物的判断,以及对历史文化方面的解读能力。

此外,在本次“我和我身边的优秀传统文化”主题社会实践中,福建省委教育工委系统梳理11大类地域传统文化以及近100个实践点,提供“菜单式”实践指南,全省高校4000余支社会实践队、超过4万名师生参与其中,共评选出20个获优秀组织奖、50支优秀实践团队、50位优秀实践个人、40项优秀实践成果。

台湾大师工艺馆首次亮相海峡两岸文博会 展出200余件精品

即时 | 2023-08-04 18:14

台湾大师工艺馆首次亮相海峡两岸文博会。(东南网记者 邹玒 摄)

东南网8月4日讯(记者 李霖 李奇)8月4日,第十四届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简称“海峡两岸文博会”)在厦门开展。台湾大师工艺馆首次亮相海峡两岸文博会,26位台湾工艺大师携200余件精品力作“登鹭”,为参展观众带来一场东方工艺美学盛宴。

据悉,自创办以来,海峡两岸文博会始终把握对台定位,以搭建两岸文化交流“高架桥”为核心,不断加大与台湾文化业界特别是民间协会的合作力度。台湾大师工艺馆的首次入驻,无疑为台湾主题展区再添亮点。

台湾大师工艺馆展陈26位台湾工艺大师的200余件作品,囊括大漆、玉石、砚雕、陶瓷、玻璃等类别,工艺精湛、品类集萃。台湾漆艺协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组团参与海峡两岸文博会的消息一经发布,就吸引了台湾岛内众多工艺大师报名参与,此次参展作品均为优中选优。

“这件作品拿出来一看就是属于我们中国的东西。”来自台湾高雄壶艺大师刘世平携妻子林久俪带着11件创意壶艺作品参展。“狮子在闽南家庭、村庄中象征着守护,以陶的方式来表现,有守护一方水土的含义,表现了我们根深的文化。”林久俪说,作品外围特别使用繁体字,这一元素“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刘世平告诉记者,除了造型上处处体现中国元素,在作品选材上也颇有讲究,选择了来自江苏宜兴的紫砂。“想尽办法去创新,创作出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作品,而不是一味地去复制老祖先留下的东西。这是我们必须要做的事情。”

董坐石砚艺术馆第三代传人董嘉靖此次携家乡彰化特有的螺溪石砚参展。他表示,“砚台作为一种研磨器,已经有5000多年历史了,是我们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代表,希望它能更好地传承下去。”

现场,台湾大师工艺馆中几件造型逗趣、可爱的脱胎漆器作品颇引人注目。据台湾漆艺协会前理事长陈永新介绍,不少先民从福州搬迁到台湾生活,也将脱胎这门独特技法传到了海峡对岸。如今,台湾漆艺从业者逐渐拓展使用场景,将其用于文创产品的创作,这一源于福州的“脱胎”工艺漂洋过海,在海峡对岸绽放出别样的光彩。

据悉,除台湾大师工艺馆之外,本届海峡两岸文博会汇集台湾县市馆、法蓝瓷展区、台湾青年新锐设计展等多个主题展区,亚太文化创意产业协会、台湾工艺发展协会、台湾茶协会、台北市工业设计发展协会等文创协会组团参加,参展企业覆盖台北、南投、金门、澎湖、台东等台湾地区九县九市,集中展示台湾茶、漆艺、少数民族工艺、设计IP、文旅消费品等多元内容。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作品工艺精湛、颇为吸睛(东南网记者 邹玒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台湾大师工艺馆现场(东南网记者 李霖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台湾高雄壶艺大师刘世平壶艺作品(东南网记者 李霖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脱胎漆器作品(东南网记者 李霖 摄)

“沉浸式”文博会花样吸引来宾 精彩互动展现文化魅力

即时 | 2023-08-04 16:23

三明展位美食文化“吸睛”。闻名世界的沙县小吃“打头阵”,吸引不少来宾。(东南网记者 邹玒 摄)

东南网8月4日讯(记者 邹玒 夏菁)8月4日,第十四届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厦门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开展。作为文化领域的盛会,参展单位各出奇招,用各自的文化特色与市民游客互动。

此次展会,湖南、贵州、河北、广西、江西、宁夏等12个省区市以及澳门特别行政区、福建省九地市及平潭综合实验区均设立了城市主题馆,突出展示各省区市文化产业发展最新成果、优质项目和拳头产品,促进优秀文化资源跨区域合作与开发。展会现场,多地还携当地的文旅IP亮相,或展示手工技艺,或开展互动,吸引不少观众驻足。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三明展位上的美食。(东南网记者 邹玒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展示点茶技艺(东南网记者 邹玒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将乐擂茶(东南网记者 邹玒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文博会展位上的非遗作品(东南网记者 邹玒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来宾参与现场互动(东南网记者 邹玒 摄)

赓续文脉 创新传承 福建非遗主题展看点多

即时 | 2023-08-04 15:20

木偶展示(东南网记者 邹玒 摄)

东南网8月4日讯(记者 夏菁 邹玒)8月4日,第十四届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其中,福建非遗主题展看点十足,汇聚了寿山石雕、莆田木雕、惠安石雕、厦门漆线雕、浦城剪纸、建阳建盏烧制技艺等非遗项目。

本次展览聚焦文化传承与发展,从红色主题非遗精品、闽台两岸传统文化传承、非遗创新发展、非遗主题创意设计等方面,以展示展演相结合的形式,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融入现代生活、展现当代价值,涵养文明乡风、凝聚民族精神。

据了解,福建是非遗资源大省,全省共有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项目9项、国家级145项、省级705项。福建省还是全国首个实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三个名录系列大满贯的省份。

与时俱进、推陈出新,福建省持续秉承"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非遗工作方针,加强非遗资源的挖掘整理、内涵阐释、价值利用,培育代表性的非遗旅游精品线路,激发非遗文化传承发展的强大生命力,不断绽放新时代的光彩。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现场展示建盏烧制技艺(东南网记者 邹玒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木活字印刷术(东南网记者 邹玒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浦城剪纸展示(东南网记者 邹玒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寿山石雕刻展示(东南网记者 邹玒 摄)

第十四届海峡两岸文博会开展 首次设立数字文旅主题馆

即时 | 2023-08-04 15:19

第十四届海峡两岸文博会开展。图为福建馆。(东南网记者 邹玒 摄)

东南网8月4日讯(记者 夏菁 邹玒)8月4日,第十四届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简称“海峡两岸文博会”)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开展。展会将持续至8月7日,期间,市民游客可免费入场观展。

本届海峡两岸文博会展览展示面积达10万平方米,展位数4200个,由数字文旅馆、智创生活馆、潮起东方馆、跨界潮玩馆和IN LIFE厦门潮·生活馆五大主题馆组成,涵盖文化旅游、工艺美术、数字影视、创意设计等多个领域,突出两岸互动、数字创新、产业发展、文旅消费、活动惠民。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海峡两岸文博会首次设立数字文旅主题馆,展览展示面积达5000平方米,汇集百度科技、咪咕文化、云从科技、阿里元境等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科技文化企业,集中展示“文化+科技”“文化+数字”等文旅数字融合发展的新趋势、新成果。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工作人员展示元宇宙鼓浪屿比特空间。(东南网记者 邹玒 摄)

记者在现场看到,元宇宙鼓浪屿比特空间、敦煌导览等文化科技融合应用成果吸引不少观展者驻足观看,通过可视化、数实结合等,享受一场沉浸式的云游体验。

此外,众多头部数字科技企业在现场进行展示与交流,例如百度科技展示百度希壤、百度智慧云及马拉松元宇宙;云从科技展示人工智能在文旅产业方面的运用;阿里元境展示与西安博物院、碑林博物馆开发的文旅元宇宙场景;厦门文旅融媒体还在展馆中设置3D虚拟直播间。这些从线上演播、数字艺术、沉浸式体验、数字文博等多个层面充分展现了数字化赋能文化产业的生机与活力。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第十四届海峡两岸文博会期间,市民游客可免费入场观展。(东南网记者 邹玒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福建馆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东南网记者 邹玒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福建馆设置“闽人智慧”展区。(东南网记者 邹玒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文创产品吸引不少人驻足。(东南网记者 邹玒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精彩演出(东南网记者 邹玒 摄)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