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5月28日讯(本网记者 谢添实)正值青年、身体健康、精神也没问题,说自己是流浪汉,到救助站要钱要物,一查,这人在短短半年内25次进救助站,是个“职业跑站人”。这种情况,在各地救助站并不少见。 今年是《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实施十周年。新《办法》实施以来,对城市生活无着流浪人员的规范救助发挥了重大作用。然而实施过程中也发现,像上述恶意骗站、跑站,甚至闹站的情况时有发生,让救助站颇为头疼。 乞丐7成职业化 “跑站”现象增多 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是城市中一个特殊的困难群体,他们居无定所,身处困境,靠沿街乞讨的方式获取钱物生存,这是个弱势群体,需要政府和社会的救助。今日上午,省民政厅召开新闻发布会,省救助管理总站站长郭奇介绍说,自2003年以来,全省共救助332913人次,其中未成年人23970人次,仅2012年,我省共有71907人次到救助管理站求助,经甄别后,实际救助71803人次,充分发挥了社会稳定机制作用,取得较好的社会效果。 然而让救助管理部门头疼的一个问题是,当前职业乞丐越来越多,有关调查显示,目前职业乞讨人员约占街面流浪乞讨人员的70%左右,恶意骗站、跑站、闹站的现象日益增多。所谓“跑站”,就是原籍甲地的流浪人员,到乙地救助站接受救助后,再到丙地救助站去申请救助,就这样在各地救助站来回跑。这种情况节假日更多。 郭奇在厦门救助站就碰到这样的“职业跑站人”。当时有个人到站里要求帮助,此人大约二十几岁,身体健康,头脑清醒,不像平常那种需要救助的人。因为他来到站里好几次,工作人员看着也眼熟,上网一查,发现他半年内25次进入救助站,足迹遍及安徽、上海等地,是个“职业跑站人”。 “这些是救助站的常客,很熟悉救助条文和运作规则,也很清楚一些投诉举报电话,到救助站来强讨硬要,影响正常救助工作的开展。”郭奇说。 据了解,目前如何应对乞讨现象还缺乏有效的执法手段和执法依据,不少救助站为息事宁人,往往给钱了事,助长了一些恶意求助行为。 “应该严厉打击非法乞讨行为,对组织、教唆、胁迫未成年人、残疾人乞讨达到非法牟利目的的‘丐头’、‘黑帮’用法律手段进行严厉打击。市民如发现职业乞讨人员,也可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郭奇提醒说。 流浪人员救助需多部门配合 事实上,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单靠民政部门显得势单力薄,需要多部门协作配合,共同联动。 “这方面需要加强与公安、卫生、城管、综治办、文明办、未保办、妇联、团委等部门的沟通联系,密切协作,及时为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受助人员提供救助服务。”郭奇认为,应进一步明确相关政府部门的管理权限和责任,建立或利用协调机构对各部门进行更好地协调,既防止某些部门推诿扯皮,又可整合资源,有效开展救助。 此外,引导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救助。记者了解到,去年民政部制定了《关于促进社会力量参与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服务的指导意见》,为社会力量参与救助提供了政策依据。我省泉州市在这方面做了积极探索,如与基金会合作,成立民间救助保护流浪未成年人的非政府机构。此外,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具有资质的民办养老机构做好长期滞站受助对象的安置工作,拓宽了安置途径。事实证明这些都是有效的救助方式。 需帮助可拨打值班电话 据了解,为更深入宣传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政策法规,提升救助服务水平,6月份,我省将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传递温暖,关爱救助”主题宣传月活动,以促进救助管理工作更好地为困难群众提供帮助。 今天新闻发布会上,省民政厅再次公布了我省各设区市救助管理站值班电话,市民如有需要可拨打电话寻求帮助。 福州市救助管理站:0591-83726286;地址:福州市长珵路275号 厦门市救助管理站:0592-5511530;地址:厦门市禾山路645号 宁德市救助管理站:0593-2807326;地址:宁德市单石碑173号 莆田市救助管理站:0594-2793531 ;地址:莆田市畅林社区418号 泉州市救助管理站:0595-22784287;地址:泉州市丰泽区华大街道办事处南埔山 漳州市救助管理站:0596-2677138;地址:漳州市小坑头 龙岩市救助管理站:0597-2320512;地址:龙岩市东兴路154号 漳平市救助管理站:0597-7533464;地址:龙岩市漳平市外环西路54号 三明市救助管理站:0598-8399299;地址:三明市荆东路27号 永安市救助管理站:0598-3634718;地址:三明市永安市含笑大道旁 南平市救助管理站:0599-8722610;地址:南平市建东路48号 邵武市救助管理站:0599-6322413;地址:南平邵武市五一路45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