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专家陈建民的“候鸟式”科研生活

来源:东南网 | 作者: | 时间:2014-07-06

田间就是陈建民的工作室。他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田间观察和研究种苗生长

家人从不理解到支持

近日,当记者来到他位于三明泰宁的水稻育种实验基地时,陈建民正在田间一边与学生们一起为刚播下的2万对各种水稻育苗制作“身份证”,记录各个系列水稻育苗的生长情况,并及时就出现的问题和知识点与现场学生讲解。而黝黑干燥的皮肤、沾满泥土的衣裤、枣红色的过膝雨鞋也成为了他留给记者的第一印象。

若以衣帽取人的话,陈建民绝对“泯然于众人”。有同事曾经对他开玩笑道:你就这样走在大街上,谁也不知道从身边经过的竟然是一位成绩卓著的优秀福建省农业科研专家。谈起衣着,他微笑的言语中透出了对物质需求的淡然:“我们是田地里搞科研的农民,衣着好坏并不重要,关键是育苗要种好。衣服只要穿着舒服,不影响科研工作就可以了;而雨鞋是我从海南带回来的,穿的舒服,好干活。”

谈起家庭生活,陈建民内心透出了对家庭的愧疚与感恩。他说,因为工作原因自己经常在基地生活,每年下半年更是要远到海南继续品种研究,由于科研基地生活条件好,妻子和孩子并不能随行。因此,照顾老人、教育孩子的重任无疑就全部压在妻子一个人的身上。

“家人的抱怨?那说没有是骗人的,起初对于我这种‘候鸟式’的奔波还是充满着不解。”陈建民说:尽管家人不解,但是水稻科研是我的本行,还是要继续做下去,毕竟关系到太多大大小小的东西,而我一般也只能每周六下午回去半天,陪家人聊聊天。“不过,经过十几年的相处,家人早已经对我的工作熟悉不过,现在他们对我的工作还是很支持了,可以用‘男主外,女主内’来形容吧”。

从抱怨到理解再到支持,采访中,只要谈起生活陈建民言语中无不透露着对妻子及家人的全力支持充满感激和感恩。他欣慰的告诉记者:“或许自己是闽南人,或许妻子就是典型的闽南女人的性格,确实很感谢她。也因为这样,我更应该地努力工作,不能无法对他们进行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