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兰谣》在永春东平镇取景拍摄 (梁白瑜 摄)

用生命点燃马兰精神

来源:泉州网-泉州晚报 | 作者: | 时间:2016-08-28

《马兰谣》在永春东平镇取景拍摄 (梁白瑜 摄)

《马兰谣》在永春东平镇取景拍摄 (梁白瑜 摄)

《马兰谣》在永春东平镇取景拍摄 (梁白瑜摄)

《马兰谣》在永春东平镇取景拍摄 (梁白瑜 摄)

在永春介福乡拍摄地,演员现场补妆。(梁白瑜摄)

《马兰谣》在永春东平镇取景拍摄 (梁白瑜 摄)

永春当地居民在介福乡参与拍摄 (梁白瑜摄)

编者按

8月2日晚,24集电视连续剧《马兰谣》,在央视一套黄金档首播。

这个以永春籍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爆炸力学和核试验工程领域著名专家林俊德院士事迹为原型的故事,讲述了他74年朴素的人生和生命最后八天的壮举。

1955年,十七岁考上大学的林俊德,在面临家庭贫困准备外出打工时,靠着永春紫美村乡亲们的接济,走进了浙江大学。随后他以优异的成绩入伍,成为一名核国防战线上年轻的战士,与中国的核试验和国防科技结下不解之缘。

电视剧在永春的介福、东关、五里街、留安山、永春职校等地拍摄,当地居民也作为群众演员参与到拍摄中。乡亲们除了过了一把演员瘾,更是通过亲身参与拍摄,深深体会林俊德的高尚情怀。

这一部以家乡人为题材、在央视热播的电视连续剧,让泉州人,尤其是永春人自豪感爆棚。

将军,您可看到了?

梁白瑜

8月17日,以永春籍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爆炸力学工程技术专家、2012年感动中国人物之首——林俊德为原型的电视剧《马兰谣》,在央视一套黄金档的首播落幕了。

《马兰谣》是中国首部揭秘大漠戈壁核试验,铸就国家力量的史诗。剧中人物林俊德、王淑琴、刘振国、杨静怡,还有李仕武、潘喜贵、章平玉、李霞、林俊德的母亲以及永春众乡亲,他们的面孔在这一部史诗的结点处愈发清晰;马兰当空的那一轮圆月、李仕武的那一件贴身的红肚兜、山里山外不断回旋的那一副对联,在《马兰谣》的余韵里格外动人。

剧演完了,诗唱完了。端坐电视机前的我,眼前是熟悉的片尾,耳中是熟悉的旋律,脑海中却是一幕幕与林俊德有关的往事——

2011年晚秋,介福。回乡的您表情那么平静,穿着那么朴素,招呼亲人们合影时那么热情,给小学校的孩子们开讲座时那么诚恳。谁承想,此行竟是故土别。

2012年初夏,西安。在病房内交代好所有工作后,您永远闭上了双眼,床前只有妻子儿女和一位妹妹。您曾交代说,大家都很忙,不要通知更多人。

2013年春节刚过,北京。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现场。大漠,烽烟,马兰。中华民族的天空刻着您的姓名,来自闽南山区永春的这名孩子恰是国家栋梁。

2015年初春,永春。一支名为《马兰谣》的剧组带着对您的敬意来到您的家乡——福建永春,他们要拍一部以“林俊德”为主人公的电视剧和电影。家乡父老,扶老携幼,奔走相告:咱永春人林俊德是位大英雄。

几十位天南地北的人们汇聚林俊德的家乡,在介福,在东关,在五里街,他们为寻根而来,为寻“家国情怀”而来。主演田征在永春的几十场戏,从少年高考中名校,到晚年晕倒兰花园,横跨了林俊德的一生,“演少年时,要有点婴儿肥,每天要吃东西,增肥。演到晚年,病了,瘦了,为了逼真,每天只吃一顿,还得吃得少”。

客串群众演员的永春众乡亲也是一板一眼。有一天晚上,一出夜雨群戏。大家吃完晚饭,就到风一直吹的路口去等天黑。这场戏拍到凌晨两点,可是所有人始终毫无怨言地一次次投入其中。“这是为《马兰谣》当群众演员,必须演好。”乡亲洪金益说,林俊德是永春的骄傲,也是我们的骄傲。

2016年夏末,央视一套黄金时间,《马兰谣》开播了。在半个月的播出期间,家乡人民一点都不淡定,看俊德、忆俊德、赞俊德,成了多少永春人的生活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