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9月7日讯(本网记者 袁圆 大学生记者 阙恩伶 张雪)“一枝竹子拗就弯,十枝竹子拗唔弯,总要工农快团结,行到共产唔会难”,上南村党政办沈荣煌老先生坚定而嘹亮的声音从龙岩市永定区湖雷镇的万源楼里传来,只听得中央红色交通线纪念馆也有江燕源讲解员婉转而动听的歌声遥相和应——“青山巍巍水弯弯,山山水水紧相连;党是青山民是水,青山恋水水恋山。”
上南村党政办沈荣煌老先生为大家唱响《救穷歌》
在红色年代,革命领导人正是用山歌号召大家“闹革命”。因此,一首首或慷慨激昂、或婉约清丽的革命民歌便在永定乃至闽西工农大众中广为传唱。
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9月7日,由省委宣传部和厦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联合主办的“青年新闻人 重走长征路”大型联合采访活动龙岩线实践队奔赴万源楼、中央红色交通线纪念馆以及有“红色小延安”之称的南江村考察,重返红色故土,寻找红色记忆,感悟长征精神。
八十多年前,福建省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在万源楼这座客家土楼悄然诞生。白天教书上课,晚上就用“老师”的身份宣传革命,这是沈老先生口中的阮山、林心尧等革命先辈的真实写照。历经多年风风雨雨,如今万源楼里依然完好地保存着当年开会使用的各样物件。在沈老先生生动详细地介绍下,革命志士在此热情高涨地讨论如何发动青年、发动革命和支持党的建设的情景跃然纸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