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五大发展理念 引领城市蝶变

来源:东南网 | 作者:林世雄 潘抒捷 | 时间:2016-09-13

以推进社会治理转型提升共享发展新实效

曾厝垵,思明区滨海街道昔日脏乱的海岛渔村,通过问计于民、自治管理,逐渐转变为人们口中的“中国最文艺渔村”,小清新、文艺范的气息扑面而来,成为厦门继鼓浪屿之后又一商贾云集、游人如织、热闹繁华的著名旅游景点。

海沧区海沧街道院前社,村民陈俊雄回乡创业,带领35名外出打工归来的青年人,创办“城市菜地”,成立济生缘合作社,与台湾人黄来裕开设凤梨馆,推出了民宿、咖啡馆、披萨小屋、陶艺馆,将这个昔日远近闻名的“空壳村”带成了脱贫致富的最美乡村。

溪林村,这个同安区新民镇的村庄,把村民参与自治以村规民约的形式编写成“微法典”发到每个村民手中,这种软法治理被民政部评为全国社区治理十大创新品牌之一。

许敏芳,海沧区新阳街道兴旺社区的社区主任,这位“小巷总理”在社区中创造性地实施“楼长制”,推行居民“微自治”,开创了社区自治的新局面,兴旺社区也因此荣列“2013年度中国社区治理十大创新成果”。

陈建萍,思明区莲前街道前埔北社区的党委书记,从厦门大学毕业后,放弃国企职位,选择扎根基层,入千家门、知千家事、解千家愁,9年如一日,无怨无悔,把社区建成了“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2015年获邀赴北京天安门参加“9·3”阅兵观礼,2016年7月又被中央授予“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荣誉称号。

……

通过一批不同类型社区的典型、样板以及基层工作者的优秀榜样,厦门探索形成了“积极创新社会治理,广泛发动群众参与,着力简政放权,改进公共服务,培育共同精神”的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并凭借这样的城市服务和管理体系获评“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市”,也被民政部作为社区治理创新范本在全国推广。

不只是社区治理亮点频现,民生保障水平也在持续提升。新建、扩建中小学73所,新增学位7.5万个,新增病床位3029张,建成保障性住房5.5万套。在全国率先实现义务教育完全免费,在全省率先实行中职教育免学费,统一城乡义务教育生均定额标准和城乡低保标准。医保标准、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逐步提高。在全国率先以立法手段建立多元矛盾纠纷调解体系,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持续开展“餐桌污染”治理。群众安全感与获得感持续提升。

厦门,实现了经济与社会同发展,城市与市民共成长,创建与成果共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