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五大发展理念 引领城市蝶变

来源:东南网 | 作者:林世雄 潘抒捷 | 时间:2016-09-13

以深化自贸试验区改革构建开放发展新格局

面对自贸试验区等重大利好,厦门如何在国际市场多分一点“蛋糕”?其中的一条思路是,以航空维修为重点,做大高端现代服务业,带动高端制造业的发展。同时,大力发展租赁业,特别是航空飞机的租赁,加速厦门航空产业的发展。

思路落实到行动上。东航货运有限公司原来的发动机包修服务商——美国通用公司把这项业务转包给了厦门太古发动机服务有限公司,于是,东航货运的飞机发动机运抵厦门维修;从欧洲、美洲远道而来的几架飞机,跨越大半个地球,降落在厦门高崎国际机场,开展飞机融资租赁业务。

航空维修、融资租赁等相关业务风生水起,并发挥出强劲的带动效应,不仅受到了来闽检查的中央改革办领导点赞,也使得厦门达成这样的共识——制度改革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增加有效供给的“发动机”。

在自贸试验区建设中,厦门牢牢扭住制度供给创新这个“牛鼻子”。自挂牌成立以来,厦门自贸片区先后推出194项创新举措,“三证合一、一照一码”企业登记制度为全国商事登记改革提供“厦门样本”,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作为全国自贸试验区最佳实践案例之一、让企业申报实现“一个平台、一个窗口、一次提交、一次办结”。省自贸办通报160项创新举措中,厦门片区有80项,其中30项属全国首创。

如果说自贸试验区建设是开放发展的新试验田,那么,“一带一路”便是从这一节点向外延伸的放射线。

这其中,最亮眼的就是台厦蓉欧班列的运行。一年前,“厦蓉欧”首趟班列开通运行,这是全国自贸试验区开出的首条中欧、中亚班列,实现了自贸试验区与“一带一路”两大战略的无缝对接。今年4月底,厦蓉欧国际货运班列起点延伸至台湾,来自台湾的电脑配件,搭乘着首趟“台厦蓉欧”班列从厦门海沧出发,经波兰运至斯洛伐克。据了解,该班列开通运行一年来,共开行50列,发运集装箱1415箱,进出口货值达6.521亿元。

为了构建开放发展新格局,厦门还着力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对标新加坡等国际先进城市,科学制定具有自身特色的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指标体系,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和开放发展水平。先期启动25项任务,在开办企业、纳税、诚信体系建设、获得信贷等领域取得积极成效。同时,不断深化两岸交流合作综合配套改革,稳步推进厦台经贸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