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五大发展理念 引领城市蝶变

来源:东南网 | 作者:林世雄 潘抒捷 | 时间:2016-09-13

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绿色发展优势

过芸溪是海沧区的母亲河,干流总长15.1公里,流域范围内养殖业、玛瑙加工业规模较大,曾存在玛瑙小作坊多、蛋鸭养殖多及污水乱排、河道乱占等乱象,流域水质差,严重影响沿线村民生活品质和河道防洪排涝能力。

如今,在政府的引导下,企业与群众纷纷参与整治。一方面,233家污染企业主动搬迁,24家污染企业停产,为过芸溪水质提升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广大养殖户也响应号召,关闭猪、鸭等养殖场,转而投向农家乐、乡村游等产业。

水净了,天蓝了,当地群众不禁感慨:“连多年不见的白鹭都回来了!”一幅“百姓富、生态美”的动人画卷正徐徐展开。

过芸溪的生态恢复,得益于全面实施的小流域综合治理。对此,厦门有这样的认识:“小流域治理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农田整合和水利建设,也不是简单的截污,而是区域环境的综合系统治理,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由物及人,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领域,形成区域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正是在这种思路的指引下,厦门市小流域治理坚持生态发展理念,从制度上打破部门分割,以水系为脉络、以问题为导向,全面统筹各部门系统推进各条流域的山、水、林、田、路、村庄等综合治理。

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举措随之纷纷推出。厦门严格实施生态红线保护制度,率先建立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机制。同时,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评价考核试点,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业绩刚性约束。

成效不断显现。一方面,高能耗、高排放项目也得到严控,去年全市万元生产总值耗电、耗水分别下降4.5%和3.6%,循环经济得以大力发展。另一方面,去年全市空气质量排名全国第二,今年上半年排名全国第四;全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1.9%,森林覆盖率保持在40%以上,获评“国家森林城市”,顺利通过国家生态市考核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