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赤港小学是一所建在华侨农场里的乡村小学,生源主要来自农场中的华侨子弟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令人惊奇的是,这所原本普通的学校,却接连拿下了连续两年莆田市青少年足球锦标赛的冠军,还代表莆田市出战省赛,捧回一项项荣誉,甚至有一名学生被选入国家队集训。在校园里,足球是最受欢迎的运动,足球操、足球节、足球课营造出浓厚的氛围。下一步,这所学校还准备让附属幼儿园的孩子也成为小球员——
华侨农场小学 踢出一记好球
东南网10月6日讯(福建日报记者卞军凯 实习生 陈建雄 通讯员 伊晓燕 文/图)
赤港小学足球队在比赛。(资料图片)
东南网10月6日讯(福建日报记者卞军凯 实习生 陈建雄 通讯员 伊晓燕 文/图)
乡村小学创造的足球奇迹
赤港小学建于1961年,是随着涵江区赤港华侨农场的兴建而创办。荣誉室里陈列的一块块奖牌,让这所学校距离自己的“足球梦”越来越近:
2015年获得莆田市少儿足球锦标赛男子组冠军、女子组冠军;2016年5月以六战全胜战绩获得莆田市少儿足球锦标赛男子组第一名,代表莆田市参加省赛,获得男子组三等奖;2016年7月,在男子组主力阵容出战省赛的情况下,以替补阵容参加莆田市首届中小学生足球联赛,获得小学女子组第一名、小学男子组第三名;5名队员入选全省青少年足球冬季训练营……
令人意外的是,已拿下好几块奖牌的赤港小学足球队,其实是2014年底才成立的。赤港小学校长陈唐仙说,当时学校操场还是泥土地,因为面积大显得十分空旷,为了用好这片场地,便规划出一个七人制足球场,这才组建了足球队。
赤港小学的生源,也让陈唐仙一开始并未期望孩子们能够捧回荣誉。全校600多名学生中,约40%是赤港华侨农场中长大的华侨子弟,还有约60%是外来工子女。与城区里的孩子们相比,在体能、接触足球时间、足球知识储备等方面毫无优势。
然而,就是这种“无心插柳”之举,竟创造出赤港小学的一个个足球奇迹。“我们不仅校队比赛成绩好,还能向上输送专业足球运动员了。”陈唐仙颇为自豪地说,去年一名六年级男生毕业后,被山东鲁能足球俱乐部看中,目前已被选进后备梯队;今年省赛期间,校队队员陈永元被省队教练选中,直接入选省队,并且送入国家队参加U13组别的集训;更让人意外的是,新学期开学时,有4名家住市区的学生被家长从城区学校转到赤港小学就读,目的就是为了能参加学校的足球训练。
“众筹”打下厚实基础
小学组建足球队并不难,难在长期坚持、踢出成绩,而缺乏专业的足球教练和无力支付外出参赛交流的大笔费用,往往成为小学足球队成绩提升的最大障碍。面对这两大难题,赤港小学用“众筹”的思路加以解决。
“足球队成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找企业赞助比赛费用。我第一次去企业找赞助,为了1万元比赛费用,站着等老板等了半个多小时。”这段让身为一校之长的陈唐仙颇感“委屈”的经历,不仅没有令他打退堂鼓,反而激起了他愈挫愈勇的斗志。就这样,赤港小学获得一家家企业“众筹”而来的比赛费用,现在,不仅孩子们日常训练有“小灶”、外出比赛费用全免,而且给校队每名队员配备了价值不菲的专业足球装备。
“随着赤港小学足球队越来越有名气,开始有企业主动上门来赞助,现在一家体育传播公司、一家教育公司把孩子们外出比赛的费用全包了,家长零付出。”陈唐仙说,更让人鼓舞的是,赤港华侨农场捐资将学校操场由泥土地改造为人工草坪,涵江区少体校提供了赛事补贴,莆田市教育局还下拨了一笔专项资金用于参加省赛。
校园足球推广中普遍面临的“教练荒”难题,赤港小学一开始也是用“众筹”解决的:起步阶段,邀请莆田学院体育学院一位足球教师担任技术指导,还聘请了福建省足协秘书长、福建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蔡向阳教授为顾问,请名师给孩子们树立起信心。有了财力之后,赤港小学又搭建起令许多学校羡慕的专职教练班子——聘请了4位专业足球教练,都是90后年轻人,其中陈智勇等三位教练是莆田学院足球专业的毕业生,还有一位教练是浙江一家足球俱乐部退役的专业运动员。
“这里的待遇并不是很高,我们这些90后年轻人之所以愿意留在这里,主要是觉得这里足球氛围好,有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陈智勇是泉州人,去年7月一毕业就来到赤港小学执教,他的观点代表了另外几位教练的共同心声。
足球氛围浓有传承
陈智勇所说的足球氛围,记者在赤港小学感受十分强烈:每个班级的门口都设置了专门摆放足球的球架,在二年级(2)班门口,球架上摆放的足球有11个之多;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在正常的体育课之外,每个班级每周都有两节足球课;由三至六年级学生组成的校队,每天放学后固定训练一个半小时、周六训练一整天,雷雨天气也不停歇,改在室内上理论课;大课间,增加了自创的足球操;校内年段之间、班级之间,开展足球联赛;今年元旦,还举办了第一届足球文化节……
“创出足球特色后,孩子们的成绩也丝毫没有落下。”陈唐仙介绍说,2016届的六年级学生毕业后,有12名女生升入涵江区名校青璜中学就读,其中8人是校队成员。“有足球特色,不影响成绩”的好评价,让赤港小学在家长中口碑越来越好,招生人数直线上升:短短3年内,从2013年的270名学生增加到如今的674名,在非中心校的农村小学中十分罕见。
记者看到一栋已经封顶的幼儿园。这是赤港小学附属幼儿园的新园区,建成后能容纳360名孩子入学。同时,这里还是让幼儿们传承足球运动的好地方——幼儿园里有一块面积约2亩的空地,赤港小学计划在这里建设一座小型的笼式足球场地,把足球课的最早学习年龄从小学一年级延伸到幼儿园。
去年,赤港小学入选全国首批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在全市非中心校的农村小学中是唯一一所。眼下,一个更加激动人心的合作计划正在酝酿之中:足球强国阿根廷的体育主管部门向赤港小学伸出橄榄枝,不仅将为赤港小学派来一位免费的阿根廷足球教练,还可以接受赤港小学的教练前往阿根廷进修,更希望能选拔出学校绿茵场上的佼佼者前往阿根廷试训……陈唐仙说,赤港小学足球队虽然在莆田市拔尖,但不能做井底之蛙,下一步会多到外地拉练、打友谊赛,提高自身水平,“如果与阿根廷的合作能成功,将是赤港小学的一次飞跃!”陈唐仙和教练团队都满怀期待地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