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浦县东安村:没有“等靠要”,村民众筹建大桥

来源:东南网 | 作者:庄严 | 时间:2016-10-17

  由于没有桥,当地群众出行只能靠渡船。

  为给大桥打桩,西门码头搭建钢便桥。

东南网10月17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庄严 通讯员 游坤良 文/图)

阅读提示:

霞浦县溪南镇东安岛,位于官井洋、东吾洋交界处,周边群山环抱,港湾形似葫芦,地理环境非常适宜发展海上养殖业,此地也因独特的自然风光被誉为中国最美渔村。

东安岛虽然美丽,但这里的交通环境却让当地群众闹心。因为没有桥,附近村民和养殖户进出全靠渡船,严重制约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2015年,东安村群众自发捐资,众筹建设跨海大桥。这看似不可能完成的工程,在村民的努力下,在各级政府部门的支持下,终于得以实施。今年6月7日,我省首座由村民集资(东安村村委会为建设单位)的跨海大桥在溪南镇西门码头破土动工,项目建设期为24个月。

10月11日中午,记者来到溪南镇,在西门渡口乘船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耸的钢便桥。当地群众说,这是为了给大桥打桩而搭建的。渡船在风浪中行驶约30分钟后来到东安村。

村主任叶益杰介绍,岛上有东安、关门两个建制村,常住人口5868人,周边海域从事养殖的暂住人口3.5万多人,因地处孤岛,岛上居民和养殖人员只能靠渡船出入。由于海域基本条件复杂,水大浪急、航道不规范,且大部分以生产作业船代替客船人货混装,常常险象环生,仅2013年就发生过两起海上交通事故,死亡2人,经济损失800多万元。每遇台风等恶劣天气,岛上居民只能困守村中。

在村里的一处小卖部,几名村民在聊天。76岁的叶炔明说,他这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能看到大桥建成。另一名村民说,没有桥实在不方便,每次坐渡船进出,一人要花14元,由于生产生活物资都要靠渡船运输,岛上的物价要比陆地贵20%。

最让村民忧心的是,由于交通不便,没有教师愿意到岛上教书,村里的孩子只能到城关上学,平均一个孩子每月要开销1600多元。记者在东安村学校看到,占地8亩的学校内空无一人。叶益杰说,今年初又花10多万元修缮了教室和教师宿舍,大桥一建好,学校就能启用。

要摆脱困境,就必须建桥。大桥何时建,谁来建?2014年12月18日,东安村召开了村民大会,专题讨论。村支书叶连余说,会上村民纷纷发表看法,有的希望政府解决此事,但叶则兵等村民提议自己筹资建桥,理由是霞浦是个贫困县,“等靠要”不如自己立即行动,为政府分忧。他们认为,大桥建成后,不但交通方便,还能带动旅游业,子孙后代都能受益。这个提议得到大伙积极支持,决定按照完全自愿的原则捐款建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