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11月28日讯(本网记者 吴颂洁 郑晓丹)今年,中国共产党大田县第十三次代表大会首次提出“五个大田”建设,即科技大田、绿色大田、快乐大田、活力大田、和谐大田。转型升级,走生态发展路子,“科技大田”打头阵。如今,大田找了建设任务突破口,通过引入科技力量,打造“VR+”产业集群,筑得发展巢,引得金凤来。
产业转型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大田原有的产业结构是不可持续的,这倒逼我们谋划更好的产业发展模式。” 大田县委副书记连仁魁说。原来,过去的大田产业结构单一,主要为传统农业与传统工业,轻工业偏少偏弱,重工业占比重较大。以往,大田主打的重工业产品为水泥、矿产,虽然经济效益大,但受经济形势影响较大,收益不稳定波动大。
“这样下去是不行的,于是我们下定决心进行产业升级,一改昨日的不可持续发展模式。”连仁魁介绍道,要适当降低重工业在大田经济发展中的比重,关键得为其他产业的发展创造条件。于是,大田县委在深入调查并结合当地特点的情况下,在软件上,引入VR产业示范区入驻,扩大当地经济规模;在硬件上,则创造适应高新企业发展的条件,如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
据悉,大田县VR产业示范区建设项目以投资、创业、研学、居住、工作、休闲、体验、旅游融于一体,总投资6.5亿元。项目计划从2016年至2018年,分三期建设VR创客园、VR中职人才基地、VR高山茶城博物馆及农业体验中心、VR基础教育、VR培训认证、VR红色基地、VR+重点文物保护及示范村、VR网上商城、VR旅游及亲子乐园,同时引入一批3D、VR、云教育等上下游相关联企业,打造涵盖硬件支持、行业解决方案和应用软件等环节的VR全产业链。
“三期建设完成后,对于全县都有示范效应。”连仁魁说,当VR产业的大图铺开,每个发展规划都能找到“五个大田”的建设目标的契合点。例如,通过VR+社会综合治安管理,将犯罪现场模拟进行普法宣传。“这就是‘和谐大田’的要义了。”他说。
积极筑巢 金凤有枝可依
巢已筑好,可人才哪来?这,大田县委早已在发展清单规划好。据连仁魁介绍,在VR产业示范区建设规划里,率先将创新创业园区纳入“囊中”,打造VR双创园。在此基础上,大田建设培训基地、创新发展空间等。“我们凭什么吸引人才来这里,我们知道年轻创业者需要什么,我们来补短板。”他说。
原来,大田县在早期调研时发现,年轻人创业大多因为资金短缺、办公条件差等困扰,而起步缓慢。而在VR双创园内,这些短板全由政府埋单:三年免租金,政府补资金。此外,园区内还提供居住保障,一系列优惠条件下来,年轻人便能够安心在此工作、生活。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单靠人才引进政策,这对于全县域VR发展的人才缺口而言,只能补全一部分,更多需要大田当地的造血能力。大田将VR与教育结合,全面实施“工匠计划”,积极开展县职业中专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大力培养适应本地产业需求的专业性、实用性人才,建设VR中职人才基地、VR基础教育、VR培训认证、同时引入一批3D、VR、云教育等。建立人才服务“绿色通道”,健全人才发现评价、使用激励、流动保障机制。
“我们急迫地想成熟,但我们仍旧脚踏实地地做。” 连仁魁说,VR产业引进能够影响大田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对于扩大县域的经济体量效率高。“我们想通过后发优势,让大田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标杆。”他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