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 业态还需更丰富 新颖别致的妈祖文创产品引起了年轻游客的兴趣。 说起文创产品,台北故宫博物院出品的“朕知道了”纸胶带堪称大红大紫。事实上,台北故宫所出的文创产品已达数千种,年销售收入以亿计。而北京故宫所出的文创产品同样销售火爆,在淘宝网列出的十大原创IP排行中,主营历史文创产品的“故宫淘宝”位居第一位。这充分说明,历史与传统文化是文创产业无可争议的富矿,历久弥新的妈祖文化同样如此。 然而,由于妈祖文创产业起步晚、人才少、创意缺,导致瓶颈也较为突出。比如,现有的文创产品以旅游纪念品为主,影视、动漫、新闻出版等创意产品仍比较缺乏;文创企业的产品同质化十分严重,公仔、抱枕、文化衫、车挂坠等产品各家区别不大;缺乏文创产品强势品牌,在品牌包装和推广方面投入不够;文创产品与旅游产品融合度不够,没有形成紧密协作的链条等。这些瓶颈并不是莆田文创产业所独有,却需要结合本地情况找到合适的解法。 丰富的文创业态,是突破这些瓶颈的一大关键。除了文创产品零售,文创旅游、文艺表演、特色民宿、图书出版、跨界美食、影视制作等多个业态需要齐头并进。要将文创产业每个细分的业态聚集在一起,才能形成产业升级和聚变,进而产生一个个精彩的文创项目。其中,文艺表演是现有国情中最能舞动文创产业链条的“龙头”,火遍全国各地的印象系列即是突出代表。过去,作为妈祖文化圣地的莆田,却长期缺失这一环节。 值得期待的是,文创从业者们正逐渐意识到现有业态的缺陷,迈出了丰富业态的步伐。莆仙印象不断开出文创餐饮门店,探索“餐饮+零售”的模式;默娘文创参与举办了湄洲岛第二届彩虹跑活动,也搭建起妈祖文创产品与旅游深度融合的桥梁;湄洲妈祖祖庙创作了《祥瑞湄洲》文艺演出,弥补了妈祖文化没有通俗性文艺演出的遗憾……可以预见,这些有益的尝试,将为妈祖文创产业的提档升级带来强劲的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