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鸡巷:原为鸡鸭市场 现在深藏商圈中 现在的卖鸡巷。 同样,古时候地处交通要道的还有厦门人所熟知的卖鸡巷。卖鸡巷位于中华街道钓仔路北侧,从水仙路到泰山路一段不到300米长的小巷子就是卖鸡巷。早年间,这条巷子是鸡鸭市场,因此得名“卖鸡巷”。 一度十分繁华的鸡鸭市场,现如今却只有一条幽静的小巷子,找不到半点从前的痕迹,从前的鸡鸭市场也不见踪影。记者在水仙路、钓仔路以及泰山路周边兜兜转转,几经询问才找到这条小巷子。地处中山路商圈的卖鸡巷竟是这样一般景象——小巷十分窄小,两人交会通过时还得相互避让,巷子的两旁是一栋栋老旧的居民楼。居民们在自家阳台悠然自得的泡茶聊天…… 洪卜仁说,古时候街道喜欢以“专业”命名,例如临近“卖鸡巷”的“钓仔路”“竹寮巷”等都是以当时所贩卖的商品为名称。 “清朝时期,这里是厦门造船业的所在地,这条巷子位于船寮后的街道称为‘寮仔后’,‘寮’就是竹子搭盖的简易工场。”洪卜仁告诉记者,由于临近妈祖宫码头、水仙宫码头等几个重要的码头,这一带人流密集,是当时的商业繁华区,戏院、酒楼、客栈、商行一应俱全。 【相关】 与鸡有关的民俗 鸡与“吉”谐音,还有着守信准时等美好寓意,那么在厦门有哪些关于“鸡”的民俗呢?卢志明告诉记者,在古人心中,鸡是君子的楷模,有五德——文、武、勇、仁、信。在厦门的民俗当中,女子出嫁要带上一只鸡,有着“五德名声五彩毛”的寓意。 此外,厦门民间喜宴中,有鸡的菜品一出现,新郎新娘就要向来宾敬酒,寓意“敬酒见凤飞”。鸡还被赋予了神圣的色彩,在民间信仰中,神明的眼睛要用“鸡血”点画。 【链接】 厦门“鸡地名”收录 ●鸡舌山(思明) ●鸡山(湖里) ●鸡冠石(湖里) ●鸡屿(海沧) ●鸡屿大屿自然保护区(海沧) ●汀溪镇隘头村圭母岫自然村(同安) ●鸡罱山(集美后溪) ●金鸡亭(思明) ●金鸡南路(思明) ●鸡仔山(同安) ●鸡母山(思明鼓浪屿) ●鸡母山(集美后溪) ●水鸡岭山(海沧天竺山) ●鸡冠山(海沧天竺山) ●鸡母石山(集美坂头) ●鸡罱礁(思明鼓浪屿) ●鸡母礁(湖里) ●鸡髻塘(集美后溪附近) ●鸡山路(思明鼓浪屿) ●卖鸡巷(思明中华街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