埭美:走出“深闺”之后……

来源:东南网 | 作者:张辉 朱海华 | 时间:2017-01-19

埭美:走出“深闺”之后……

  艺术家笔下的埭美古村全貌。

  陈友铭夫妇在自家门口摆起茶寮。

  埭美古村航拍图 本报记者 林煕摄

  一条河道环绕埭美全村。

东南网1月19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张辉 朱海华 通讯员 龙闻 文/图)最近,位于漳州龙海市东园镇的埭美古村,悄然走红。2009年马来西亚摄影师团队到来前,这座有着560多年历史的闽南古村落,还笼罩着神秘色彩。频频亮相海内外媒体后,埭美声名鹊起,“一张规划管五百年”的故事开始广为人知。

看到商机的村民自发地进行商业尝试,寄希望于分享旅游经济红利。但起步阶段的埭美旅游依然前途未卜。选择什么样的开发路径、导入什么样的业态、何以避免重蹈古村落开发过于商业化的覆辙,都不明朗。本期《西岸观察》走近旅游时代的埭美人,探寻他们关于古村落旅游开发的探索与困惑。

埭美人的旅游启蒙

去年国庆后,埭美镇上的小夫妻陈祥彬和卢燕彻底打消了离家的念头。1990年出生的小陈是土生土长的埭美人。19岁那年,他便离乡闯荡,当过食品厂的业务员,也开过服装店,其间结识了妻子卢燕。早前,因店租上涨,小两口回到埭美老家,打算稍作休整后另寻旺铺重操旧业。让他们意想不到的是,阔别多年的老家,竟成了“网红村”。

“‘十一’黄金周期间,最高峰时日游客量超过万人。”去年10月7日,卢燕在村头支了个小摊,售卖东园特产秋葵茶,没想到一天卖出了近2000元。试水成功后,夫妻俩便决定留在村里做旅游生意。

“以前,埭美小伙子讨老婆都是个难事。”陈祥彬说,看见他家挤在两室一厅的古厝里,他差点过不了丈母娘那一关。53岁的芗剧艺人陈友铭说,即便是在村里住了大半辈子的老埭美人,也未曾“把它当作宝”。埭美人对古厝群的改观,源自2009年初马来西亚摄影师团队的到访。当时,受当地华侨邀请,陈友铭所在的芗剧团赴马来西亚槟城演出,认识了摄影师符士光。后者长期致力于拍摄古村落风光,得知老陈来自闽南乡村后,便相约前往采风。“他们一到村里就丢下行李,茶也顾不上喝,投入忘我的拍摄,从下午2时一直拍到晚上8时,饭菜都热了好几回。”回忆起符士光一行人来到埭美的情形,老陈很不解,“身处其中的我们早已习以为常,不以为意”。

后来,这组照片刊登在马来西亚光明日报、星洲日报等华文报纸上。摄影师镜头下的埭美古村不仅吸引了海外华人的目光,也让埭美人重新打量世代生活的老家。“500多年间,埭美人遵照古训,依循相同的建筑范式与格局,建造起276座整齐划一的古厝,其中49座源自明清时期。”埭美村理事会秘书长陈四煌说,“和”的理念是埭美古厝群的精神内核,由此成就了闽南地区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民居建筑群。

从那以后,符士光继续为埭美古村奔走疾呼。这个隐匿的闽南乡村,开始成为国内外主流媒体的宠儿,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几年间,埭美捧回了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福建省历史文化名村等金字招牌。埭美人也开始对古厝群改观,以保护与开发的眼光重新审视这片乡土。2011年,村民联合发起成立埭美村理事会,专司旅游开发事宜。几年来,当地投资近4000万元,用于包括产业发展、村庄规划、基础设施、环境整治、文化提升等在内的村庄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