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宁德,有一个由“90后”组成的创业团队,他们一边谋生计,一边凭着年轻人的热情与创意,制作多部牵动家乡人乡愁的公益纪录片。走心,成为他们作品的标签 拍摄老手艺 东南网3月3日讯 (福建日报记者 吴旭涛 文/图) 用现代传播方式记录乡愁 这几天,宁德许多人的微信朋友圈被一部名为《记忆里的薄荷糖》的短片刷屏。 片中,年过八旬的老手艺人冯求良熟练地演示闽东传统手工制糖的技艺,讲述着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虽片长仅有3分37秒,但是,当煮沸的白糖从热腾腾的锅中捞起时,当即将凝固的薄荷糖一颗颗被剪下时,以及孩子们拿到薄荷糖高兴地发出笑声时,一个个慢镜头,勾起了不少人儿时的回忆。据统计,这部公益纪录片从2月17日上传,截至目前,浏览量已突破60万人次。随着视频热传,冯求良家的老店人气也旺了起来,网上还有不少人询问老店的位置,希望一睹老手艺风采。 “手艺的东西都是很累的,讲究时间和操作,这个糖一定要做好,糖艺一定要传承下去,这样子啊,以后还能吃到这个糖的味道!” 这是冯求良老人诉说的心愿,也是一群年轻人正在做的事情。 纪录片的拍摄团队是一群“90后”。导演刘圣辉出生于1991年,是蕉城洋中镇人。他说:“我爷爷健在时,也挑着薄荷糖卖,很多小孩子都拿着鹅毛来换薄荷糖,这是我们儿时的记忆。拍这样的片子,一直是我们想做的事情,不管是一百个还是一千个观众能看到,只要能勾起回忆,就能更好传下去,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 对于这个年轻的团队来说,这已经不是第一部刷爆朋友圈的乡愁公益片了。2014年,他们花了三个月时间,拍摄了4期《舌尖上的宁德》,洋中拌水粉和光饼,畲族乌米饭,宁德肉丸,宁德大黄鱼等特产纷纷入境,如今已成为许多游客制作闽东旅游美食攻略的优选参考。 “以视频的方式记录这些老手艺,表达上更加丰富,也更显张力,我们还会继续拍摄下去。”刘圣辉说,团队大多数是本地年轻人,都有理想和情怀。“我们常常要早上五点多就出发,去陌生的村子拍摄。但大家都很乐意,义务地做这些有意义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