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师院为畲族学子开班授课:高校传出畲族山歌声

来源:东南网 | 作者:庄严 | 时间:2017-03-28

传承人的新期盼

雷仙梅对传承班有自己独特的感情。她热爱畲族歌言,自小便跟着母亲学。

那时,家家户户都会唱畲族歌言,这是畲族人的必备技能和生活习惯。有客人到家中来,便即兴唱出一两句,表达喜悦之情;家中小辈敬酒看茶时若不能唱出相应的畲歌,便要受长辈批评;走在路上,不时便被亲朋好友拦住,当街“挑衅”对唱……对于朴实的畲族群众而言,以歌代言是他们最乐意的事。

可如今,年轻一辈会说畲语的比较少,更不用提歌言了。雷仙梅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如果再不进行保护,畲族歌言恐怕很快就失传了。

可肯吃苦学歌的年轻人并不多,坚持到最后的更是寥寥无几。毕竟如今的畲族群众融入了现代化生活,唱畲歌、以歌代言的传统淡了很多。

当时,雷仙梅想了个法子:从六七岁的小孩子“骗”起。“我把邻里的小孩聚在一起,拿了一个盘,抓了一把糖放在里面,告诉他们,学一首歌就能得到一个糖。”雷仙梅此法果然奏效,孩子们开始认真学习畲族歌言。可没多久,学了一两首,就又走光了。有孩子告诉她,自己吃不了学歌的苦。雷仙梅又心生一计,孩子们每学一两首歌,就奖励一个10-20元的小红包,可仍旧留不下几个……

成了“闽东畲族歌言”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后,雷仙梅更加投身于畲族歌言传承保护事业。所以当宁德师范学院找到她,希望她担任传承班指导老师时,她立马答应了。

一开始她还疑惑,这些学生是否只是一时热度,坚持不了多久。可她慢慢发现,大学生比以前的那些孩子懂事,更愿意进行传承。虽然小部分学生离开了,可留下来的,都是真正愿意坚持的。而且大学生学习能力更强,这也让她上起课来更有干劲。

“只要能将畲族歌言传下去,我怎么辛苦都没有关系。”雷仙梅希望,能有更多人参与到畲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当中,让这一民族瑰宝不要蒙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