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水发一人分饰两角 不愿让木偶只能画在纸上 伴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渐渐地,观看木偶戏的人少了,剧团接的活儿也越来越少,亲朋好友劝薛水发放弃这份谋生的活儿,另谋出路。薛水发陷入两难之境,他想过放弃,但是看着陪伴自己几十年的“伙伴”,心有不舍,更有不甘,他不愿木偶文化就这样画上句点,不愿让木偶只能画在纸上、印在书上被看到,他决定继续坚守着自己的执着与信念。 薛水发学着双手操弄木偶,一饰多角,弥补演员不足;打京剧锣鼓的前辈因年老退出,他就顶上去“补位”。他还经常翻阅书籍,开始通过改编语言,转换演出形式、表达技巧,加入生活的新元素,构思、创新自己的木偶表演,先后改编出了《小五义》《呼家将》等布袋戏,尤其是他将全套《呼家将》编成“布袋戏连续剧”,全集需10多个晚上才能演完,引人入胜。“演,要做到人偶合一,如此,木偶便‘活’了。”这是薛水发对木偶的执着,更是对木偶艺术的追求,对木偶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2016年12月,为弘扬、传承优秀乡土特色文化,长泰举办首届闽南民间优秀文化节目展演。薛水发觉得这是一个让更多人认识布袋木偶的机会,经过配合训练,布袋木偶表演在700多人参加的100多个节目选拔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经过指导、编排、包装、提升,最后薛水发夫妻从幕后走到了台前,展示木偶的魅力。从准备到改编,再到反复练习,最后上台表演,薛水发大半年的心血收获了观众的掌声与认可,观众记住了他,更记住了上花布袋木偶戏。 “布袋木偶已经成为我的生活,我的追求,而不仅仅是工作。”薛水发说。每每拿起木偶,他就会兴奋不已,指尖上不断舞动木偶,头脑中不断设置情景,反复推敲。 布袋木偶,薛水发拿起了,这一生便不舍得放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