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陆续换发二维码门牌 "房信息"中有"人信息"

来源:人民日报 | 作者:赵鹏 方炜杭 | 时间:2017-04-11

“房信息”中有“人信息”

“没想到用手机扫一扫就省了一大笔房产中介费。”正在台江区茶亭派出所办理居住证的小陈,是福州市连江县人,最近刚在台江区的一家公司找到工作,正准备租房。下班时,小陈在心仪的太平新村小区门牌上发现了二维码,扫一扫后,与房东取得联系并达成协议。

记者也试了下,手机上立即跳出房屋各种信息,除了地址详情、社区民警姓名外,还能通过点击“有房出租”按钮看到房东是否发布了租房信息。再点击“小黑板”按钮,还能给房东留言。如果房屋成功出租后,房东就可以点击“出租房管理”,对新增或流出的租客个人信息进行报备。而报备后,凡新入住客,身份证就又能变成“门禁卡”,只需刷一下,就能出入小区。

小小二维码,管住了固定的房,更管住了流动的人。

去年,家住当地双福花园的吴大姐随儿子搬到了北京生活,于是就通过中介把房子出租了出去。国庆期间,吴女士回到福州,按照要求,扫门牌上的二维码报备了自己的房屋出租信息,备案信息自动入库核实,竟然查出了租客郑某的逃犯身份。原来,郑某系涉嫌信用卡诈骗在逃人员,逃犯就这样被顺利抓获。

方便是方便了,可含有如此多的个人信息,又会不会带来个人信息泄露的问题呢?

“不会的。”福建省公安厅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二维码由全省标准地址库统一生成,这从源头上杜绝后台系统被劫持的可能。并且,地址二维码如同公民的身份证号码,本身只是一串符号,不同的用户、不同的平台只能根据权限获取相关信息。也就是说,小陈扫二维码进入的是公共服务平台,只能查看对应地址的公共服务信息以及户主主动发布的信息。

通过二维码,以房来管人,警方工作方便了,那其他部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