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众协联投资有限公司与第三方公司合作成立莆田鞋业供应链服务中心,助推鞋服产业转型升级。 美丽莆田,绘就发展新画卷 初夏时节,登上莆田地标壶公山远眺四周,处处是热火朝天的场景。在城厢区华亭镇木兰大道樟塘段工地上,挖掘机挥舞巨臂,征迁工作扎实推进;在涵江区梧塘镇福建华佳彩有限公司,推土机、吊车等多种机械设备运转不停,项目一期的高新技术面板即将试投产;在湄洲湾北岸开发区罗屿作业区,卸船机、装船机已全部整机滚装上岸,百年大港梦正一步步变为现实;在荔城区黄石镇西利村,共建美丽乡村、农村环境整治让这个水岸村庄恢复了水清、岸绿、河畅的景象…… 从沿海到山村,从港口到城镇,从配套成熟的开发区到刚刚完成填海的规划产业园,初夏的莆田,以你追我赶、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描绘出一幅幅朝气蓬勃的发展新画卷。 转型升级 实体经济开新局 “要把创新贯穿于企业发展全过程,全面推进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业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抢占发展制高点。”近日,莆田市委书记林宝金深入恒达机电、双驰实业、仙游智能终端电子产品关键技术研发及智能制造产业化等项目、企业调研时如是说。 走进双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展览室,两座奖杯让人印象深刻。一个是被称为“中国工业设计奥斯卡”的红星奖,另一个是素有“国际设计界奥斯卡”之誉的红点设计概念奖“Best of the Best”。在国内同行业,能同时荣获这两项荣誉的只有双驰这一家,而帮助双驰揽下荣誉的则是一款自主研发设计的新产品——智能电子铠甲定位鞋。 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发展,双驰成为整个莆田制鞋产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龙头企业率先转型带来的示范效应,正在向整个行业延伸。莆田是有名的鞋城,有众多的鞋业企业,但以往都是分散经营,难以整合。最近,莆田市委、市政府在支持鞋业转型升级上出实招、硬招,由国有企业参股,双驰、鑫龙、华峰、永丰、力奴等7家龙头企业成立众协联投资公司。这个平台目前以先期发起的7家企业为核心,近300家上游供应商入驻,年采购额30亿元。3-5年内,经整合,全市鞋业在线交易规模有望达300亿元,可节约成本30亿元。 在转型升级中受益的不止制鞋业,莆田电子信息产业同样迈向崭新的发展阶段。3月31日,落户在涵江区的福建华佳彩高世代面板项目经18个月的建设后,首片5.2寸触摸屏显示器产品顺利点亮,比计划提前3个月。目前,厂房等设施已完工,行政办公楼及宿舍等配套设施正在施工,整个一期项目计划于6月实现试投产,届时将为华为、宇龙酷派等国内外知名客户提供技术领先、品质优良的高世代面板产品。 更值得期待的,是华佳彩对产业链条的带动作用。据了解,该项目处于产业链中游位置,可集聚上游产业彩色滤片、液晶显示元器件等,集聚下游产业显示器、电视等大面板电子设备以及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车载导航等,未来还可能配套仪表盘等终端产品,将助推莆田打造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目前,莆田还依托华佳彩项目,通过以商招商、委托招商等方式积极引进产业链配套项目,已带动联懋科技手机装配、欣兴电子IC载板、伟鼎科技智能设备、凯旸科技光刻胶等配套项目落地。建设一个大项目,带动一条产业链,成为莆田助推实体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 创新驱动、绿色发展,越来越成为莆田全市上下的共识,并且交出一张张亮眼的成绩单。 在荔城区,三棵树公司在行业产能过剩、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营业收入在去年保持20%增长的基础上,今年一季度同比又增长75%。“逆势增长的关键在于创新,通过创新向涂料的健康、环保要效益。”公司董事长洪杰说。 在秀屿区,5月4日,总投资超过37亿元的平海湾海上风电场F区项目获得省发改委核准复函;落户在秀屿区的上海电气风电莆田基地项目也在加紧施工中,预计7月钢结构主体结构完工,10月底整体完工,12月底投运,届时将成为亚洲地区工艺水平最高、产品技术最先进、规模最大的海上风电综合性基地,形成年产6兆瓦风电装备150套的供应能力,年产值80亿元至90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