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书,我就抄” 长年累月的蜗居,挡不住林丽枝了解世界的渴望。她12岁那年,弟弟上小学,带回了崭新的课本,她“爬行人生”的第一扇窗从此打开。弟弟中午和晚上放学回家,教她读写拼音、学查字典。“弟弟是我的启蒙老师,也是我的同窗,他读几年级,我也跟着读几年级。”林丽枝笑着说。 由于不能久坐,林丽枝只能变换着姿势看书。困了用冷水洗把脸,从早到晚,沉浸在书海之中。 “我把书看懂记牢了,还要遮住弟弟答过的考卷做题,用成绩检验自己。”林丽枝在床上花了12年时间,自学了从小学到高中的语文课程,直到弟弟到外地上大学。 “在我看来,姐姐的身体不如正常人,但内心很强大,她从未把自己当残疾人看,学习是她最大的乐趣。”弟弟林国鹏说。 每当有人来串门,林丽枝就抓住机会,借阅了村里几乎所有人家的藏书。“家里困难,没钱买书,是我觉得最痛苦的地方。”林丽枝说。 不久前,热心人为她送来大学中文专业书籍,她如获至宝,为自己制定了学习计划,每天早起第一件事就是按计划学习。 “精神好的时候,我就背一首古诗或者一篇古文;精神不好的时候,我就看些小说。”林丽枝说,她正在自学《古代汉语》《中国文学史》。不理解、难懂的地方怎么办呢?“再找附录中推荐的书来看,不知不觉就触类旁通了。”林丽枝买来课本中选录的《诗经》《楚辞》《春秋》《左传》等原著,一本一本地“啃”。 “学习是一件幸福的事,学习是为了了解、认识这个世界,看清事物的真相、本质。”林丽枝很喜欢英国哲学家罗素的这句话,“我准备读完大学,继续‘读研’,一直幸福地‘走’在学习的路上。” 不能坐,跪着写 因为要外出谋生或求学,哥哥、姐姐和弟弟陆续离开了家。林丽枝一个人留在家里,内心的苦闷无处倾诉。 2007年,哥哥给林丽枝带回一台旧电脑,在写作欲望的驱使下,林丽枝学会了使用电脑、上网,并在新浪注册了博客,开始写日记。网络让林丽枝有了倾诉的平台,也为她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因为特殊的境遇和灵动的文字,她在网上结识了作家刘沂生、残疾作家陈秋等人,他们除了赠书,还经常给她鼓励,传授她写作的技巧。在刘沂生的引荐下,林丽枝加入江山文学网。从自传《梦里人生》,到武侠小说《来无影》《刀神传》《断肠曲》,她的作品得到越来越多读者的认可与赞赏。 对林丽枝来说,洋洋洒洒200多万字作品的背后,是一场又一场的“自我战斗”,是精神和体力的极致考验。“写小说,最苦的是构思,我的阅历太有限,躺在床上,一遍遍设定情节、推翻、重设……”林丽枝说,她本就经常失眠,而构思时亢奋、纠结的情绪,更令她接连数日失眠,身体难以负荷。 身体状态允许的时候,从早到晚,林丽枝经常一写就是10个小时以上。虚弱的身体不容许久坐,她常常要跪着、趴着敲键盘。肩麻、腰酸、腹胀,尽管如此,林丽枝对发表作品却很较真。随手翻开她的一本笔记,密密麻麻地写着小说创作的人物、背景等,涂涂改改了不知多少遍。其实,她明白,网络文学追求速度,如果自己不那么较真,完全可以写得更多,赚得更多。可她说:“文学是传递文明的,我恨不能拼尽全力,怎敢亵渎?” 因为创作,林丽枝现在每个月有千余元的收入,她异常满足:“稿费能让我买得起书了,不给父母添负担。” 因为创作,命运多舛的林丽枝通过自己的双手,为自己开辟了光亮富足的精神世界。“只要能够享受阅读,开心写作,我就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因为,无论经历多少挫折,人生都应是一段精彩的旅程。”她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