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的五年:近悦远来,奏响共赢曲

来源:东南网 | 作者:赵锦飞 | 时间:2017-05-25

新征程开启,“合奏曲”越来越响

沿着历史古道,秉承丝路精神,发展是“最大公约数”,福州自贸片区在渔业、基础设施、人民币跨境结算等领域不断创新合作模式,开启新征程。

在非洲西北部的毛里塔尼亚,沙漠旁一座现代化的综合性远洋捕捞基地拔地而起,占地9万平方米,涵盖了捕捞、仓储、加工、修造船、海水淡化等全产业链,这是我国境外投资规模最大的远洋渔业基地,由民企福州宏东远洋渔业有限公司投资2亿美元建成。公司董事会秘书陈忠杰介绍说,该基地形成一个完整产业链,创造了6000多万美元的产值,成为当地最大的外资企业,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公司雇佣了当地1500多名工人,改变了他们落后的生产方式,他们的工资处于当地顶尖水准,许多贫困户顺利脱贫。

“我们并非竭泽而渔,对捕捞到的鱼获进行分类,大部分较小的和上层鱼类都会被放回大海,只留下八爪鱼、鱿鱼等高价值软体鱼类,这种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得到了当地人的尊重。”陈忠杰说,以心交心,企业的形象立了起来,当地议会已通过立法形式,保持对宏东的优惠政策50年不变。

宏东渔业的落地,使毛里塔尼亚当地渔业的产业链向价值链高端攀升,而中国-东盟海产品交易所的出现,又将颠覆东盟海产品实体企业传统贸易模式,使其由铺位经济向席位经济转型,向电商模式转变。

“海交所是我国首家以海产品为主题的线上交易所,也是国内唯一具备跨境人民币和外币结算政策和结算支付通道的大宗商品交易场所。平台将实现产业链资源垂直整合,在市场开拓、品质检测、仓储物流等环节为企业提供集约化服务,促进生态体系良性循环。而且,交易平台结算,提升了履约保障,降低了资金风险。”中国-东盟海产品交易所有限公司副总裁薛永福说。

无疑,中国-东盟海交所对东盟渔业生产企业来说是一个大大的利好,为渔业发展带来新机遇,东盟国家欣然应约。截至去年12月31日,海交所已发展现货渔企会员358家,其中东盟国家会员6家。同时,海交所马来西亚分中心已进入实质性商务谈判和业务审批阶段,缅甸和越南分中心正在筹建中,“海上丝绸之路期货交易所(柬埔寨)”已获柬埔寨证监会批准筹建。

不仅如此,为引金融“活水”,福州市还与国家开发银行共同设立福州市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基金,总规模为人民币100亿元。该基金主要投向海洋高新产业、基础设施产业等与海丝有关的产业,项目适用于全国及海丝沿线各国;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北京京九能源公司拟在江阴港区建设中非(利比里亚)钢结构装配式建筑示范园,推动中非自贸区合作。

“下一步,我们将传承海丝精神,大胆放开手脚,构建‘一带一路’发展新高地,如对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非处方药品、非特殊用途化妆品由行政审批改为备案管理,促进双方的贸易往来。”福州自贸片区管委会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