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春香产业 融出新“燃点”

来源:东南网 | 作者:王敏霞 | 时间:2017-06-07

游客在体验晒香花。

融文化 点燃时尚潮爆点

今年的端午节,来自永春的8岁女孩蒲奇楠亮相央视特别节目《相聚中国节》,凭借着独特的蒙面闻香技能,惊艳了国人。

蒲奇楠是蒲庆兰香室的第19代传人。提起永春香产业,不得不提蒲氏家族。宋元时期泉州海上贸易发达,成为东方第一大港。阿拉伯人蒲氏家族后裔带着香料,沿着海上丝绸之路来到泉州定居并经营香料生意。明末清初,在泉州的阿拉伯后裔来到永春县达埔镇,他们利用当地丰富的竹子、香料等资源,制作和贩卖篾香,以制香为生,开启了永春县达埔镇的制香史,永春香实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舶来品。

300多年过去,制香技术在永春县达埔镇扎根并发展壮大。目前,全县共有制香企业近300家,制香人超过3万,产品达300多种。“永春篾香”还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15年,永春县荣获中国香都称号。

作为永春制香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60多岁的蒲良宫至今还在用古法制香,打底、上内粉、抡香、晒香、染香脚……看似简单,却需要娴熟的手法。他说:“一带一路给家族世代相传的制香产业迎来难得的机遇,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个大好时机,把香文化、海丝文化和香产品推广到世界各地去。”